•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以影像與背景理論對李商隱《無題》的分析

      2012-08-15 00:50:03李春林李浩杰
      長春大學學報 2012年3期
      關鍵詞:蓬山圖景無題

      李春林,李浩杰

      (西南政法大學 外語學院,重慶 401120)

      1 影像與背景理論

      詩歌是要追求詩歌圖景的。它是人們對內心生活進行藝術概括的特殊形式。由于思維的躍動性、突發(fā)性,詩人所構造的圖景常常不呈現(xiàn)線性的連貫,詩歌常常在結構和含義上給人一種斷裂的感覺;但是,詩歌建構的每一個組塊又都是統(tǒng)一的,為表達同一個思想服務的。在斷裂和統(tǒng)一之間,詩人為自己的思想表述找到了一個可以廣闊伸展的張力場,為詩歌成分建造了一個互操作機制,為詩歌含義藝術性的審美構成開拓了一條途徑。詩歌圖景是詩歌的特色所在?,F(xiàn)代認知心理學認為,人的一切活動都受其認知活動的制約,話語活動也不例外。世界不再是純粹客觀的,而是與主觀相結合在大腦的反映。因此,詩歌圖景的構建需要讀者完成從input space到target space的融合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影像和背景理論可以幫助構建詩歌圖景。影像和背景理論是在認知心理學的圖形實驗中形成的。比如一個圖形,如果你以花瓶為注意的中心,兩個面對面的人的半邊圖形就是背景;如果以人面為注意的中心,那么花瓶就是背景。Stockwell認為,閱讀是影像和背景不斷形成的過程,是不斷產(chǎn)生令人震撼的形象和回聲的過程,文學的語篇特征,含義和聯(lián)想意義正是建立在這一動態(tài)的過程之上[1]。詩歌之所以感人,與詩歌本身提供的影像和背景的建立和形成有一定的聯(lián)系。反映在文本的閱讀上,影像和背景通過不同的設計突顯于作品之中。讀者通過閱讀文本感受影像和背景之間的對立,豐富了自己對于作品的理解。Jonna Cavin[2]隨后豐富了 Stockwell的影像和背景理論,指出:除文體之外,作品的含義和聯(lián)想意義都是一個動態(tài)的理解過程。他提出了超現(xiàn)實的影像(sureal figure),把作品中的意象欣賞和欣賞油畫等同起來,從而加深了讀者對于影像和背景理論的理解。Talmy[3]指出,影像是中心、是移動的,而背景是參照物,它依照影像而存在。這也說明了兩者的依存關系??锓紳?、文旭[4]認為,從認知的角度講,焦點的變換就是認知圖形和背景之間的變換和轉換。下面就以唐朝詩人李商隱的《無題》為例,說明影像和背景理論的應用。

      2 《無題》的詩歌分析

      李商隱《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詩歌要表達主體主要是采用“告訴”或者“顯示”的方式?!稛o題》第一句中的“難”直接道出了作者的感受。“難”由于重復的手法,成為了讀者注意的中心,占據(jù)了影像的地位。同時“相見”和“分別”是一組反義詞,都被“難”所包含,從意義上凸顯了難的張力。類似的表達無論在中國文學還是西方文學中都有,比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被蛘摺皌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這些創(chuàng)作方式都采用了反義被吸收的表達,起到了影像的作用。隨后,詩歌所展示的畫面都是在說明作者“難”的感受:無力的東風、衰殘的百花,表達了回春乏力之難;不停吐絲的春蠶、不斷流淚的蠟燭,表現(xiàn)了行為終止之難。這些畫面依照他們在詩歌中的先后順序完成了影像和背景的轉變。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由于詩行的位移而成為了影像,也同樣適用了對偶的表達方法。其中早晨到黑夜的延伸,說明了作者度日的狀態(tài)。“云鬢改”和“月光寒”這時候雖然是影像,但是仍然由成為背景的“難”限制。換言之,這里所有的形象也是表現(xiàn)“難”的感受的:由于很難才白天照鏡的時候發(fā)現(xiàn)愁白的頭發(fā),夜里讀詩的時候覺得月光清冷。詩歌的視角從第五句開始發(fā)生了重要的變化,從而在文體上構建了新的影像。一開始,敘述者表達相見和分別都是困難的,借助東風、百花、春蠶和蠟燭等形象來表現(xiàn)“難”。“難”的出現(xiàn)自然而不可抗拒,具有了普遍的意義。難的張力是廣闊的,不僅“相見時難別亦難”,普天之下的萬事萬物中隨便挑選幾個都可以找到“難”的存在。而到了第五句,“難”本身沒有變而感覺主體卻發(fā)生了變化,“難”限定成了詩歌主人公的特殊感受,而白發(fā)和月光則是表現(xiàn)主人公感受的畫面。詩歌的視角從廣闊的時空縮小到了世界的一個小角落,定格在了一個人的身上?!半y”在第一句里是明顯告訴的,在第五句中則是被顯示的。也正是由于改變視角的人物的出現(xiàn),使得前面的四句完全背景化,讀者的注意聚焦于詩歌主人公的形象上,讀者明白他是為難所苦。

      最后兩句則揭示了作者的內心世界:由于相見太難,所以內心才萌發(fā)了一種心愿。青鳥在這里是一個隱喻,暗指一個使者。蓬山是神話、傳說中的一座仙山,所以這里即以蓬山作為對方居處的象征,而以青鳥作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現(xiàn)。這個寄希望于使者的結尾,并沒有改變“相見時難”的痛苦境遇,不過是無望中的希望,前途依舊渺茫。詩已經(jīng)結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與追求還將繼續(xù)下去,這樣又照應了詩歌的開頭,一切仍然在“難”中繼續(xù)。

      3 結論

      通過影像和背景的轉換,可以把握作者的創(chuàng)作安排:先是嘆聚散之難,然后寫“難”賦予自己外在的變化,最后說出了內心的愿望。而最后的愿望又和開始的感受息息相關。讀者的腦海里不停地呈現(xiàn)著影像和背景的轉換。影像和背景理論是認知科學發(fā)展的產(chǎn)物,它為我們理解詩歌提供了新的維度,給詩歌畫面的轉換提供了科學的依據(jù)。Ungerer&Schmid[5]認為,認知是關于人類經(jīng)驗的學科,它概念化地表述了外部世界,因此,每個人體驗的不同,所形成的影像和背景肯定是不一樣的。這一理論伴隨著認知科學的發(fā)展,會得到更加詳盡的解釋。

      [1]劉立華,劉世生.語言·認知·詩學:《認知詩學實踐》評介[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1):73 -77.

      [2]Gavins J,Steen G.Cognitive Poetics in Practice[M].London:Routledge,2003:163.

      [3]Talmy L.“Figure and ground in complex sentences”[C]∥Greenberg J H.Universals in Human Language:4.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627 - 649.

      [4]匡芳濤,文旭.圖形—背景的現(xiàn)實化[J].外國語,2003(4):24-31.

      [5]Ungerer F,Schmid H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36.

      猜你喜歡
      蓬山圖景無題
      黃河口的小康圖景
      金橋(2021年11期)2021-11-20 06:37:18
      一卷山書
      在沙堿地繪出幸福圖景
      金橋(2020年12期)2020-04-13 05:51:12
      艾家河描繪新圖景
      當代陜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46
      鷓鴣天
      詞學(2019年1期)2019-12-16 05:56:18
      青島新圖景
      商周刊(2017年8期)2017-08-22 12:10:03
      五律·看海
      北方文學(2017年4期)2017-08-04 05:36:18
      無題
      無題
      無題
      雜文選刊(2011年4期)2011-05-14 13:37:54
      民乐县| 青冈县| 南木林县| 米泉市| 曲阜市| 贵州省| 建宁县| 延长县| 奉节县| 甘德县| 庐江县| 汉阴县| 惠来县| 黄龙县| 石景山区| 黄大仙区| 阜南县| 石屏县| 翼城县| 三亚市| 札达县| 忻城县| 卓资县| 龙泉市| 方城县| 时尚| 华蓥市| 天水市| 长汀县| 台前县| 隆昌县| 息烽县| 三亚市| 安宁市| 弋阳县| 巧家县| 梧州市| 万年县| 福鼎市| 白沙| 潍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