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道德與欲望沖突下的凡人
      ——論張愛玲小說的敘事倫理

      2012-08-15 00:50:10
      長江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2012年1期
      關(guān)鍵詞:王佳芝張愛玲倫理

      向 陽

      (西南大學(xué) 中國新詩研究所,重慶 400715)

      □文學(xué)作品研究

      道德與欲望沖突下的凡人
      ——論張愛玲小說的敘事倫理

      向 陽

      (西南大學(xué) 中國新詩研究所,重慶 400715)

      張愛玲是一個善于以小人物的平凡生活為題材的作家,在她的作品當(dāng)中,有著道德倫理與個人自由倫理的強烈沖突。在這些沖突當(dāng)中,作品中的人物或瘋狂變態(tài),或走向死亡,或走上毀滅之路,或已然在生活的道路上漸趨平淡。在小說中,張愛玲從敘事倫理學(xué)的角度出發(fā)寫出了一個個模糊的、不確定的小人物在平淡生活中的抉擇與徘徊,她以個人自由倫理的個體敘事方式抱慰和伸展個人的生命感覺,從而引起我們對生活的思考。

      張愛玲;敘事倫理學(xué);道德倫理;個人自由倫理;

      張愛玲,一個才華橫溢、流光溢彩的作家,不管是其服飾的“絢爛”還是其作品的 “蒼涼”,都給人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印象。她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的作品,雖不是大題材,卻是以小人物為描寫對象的大手筆。她避開了人民倫理的敘事方式,從個人自由倫理的敘述角度講述了一個個小人物的平淡生活。李歐梵曾說:“惟獨張愛玲看得開,她從不相信 ‘歷史的洪流’,卻從日常生活的小人物世界創(chuàng)造了另一種 ‘新傳奇’。”[1]也許正是因為這種非凡的敘事方式才讓張愛玲成為了真正的張愛玲。

      關(guān)于敘事倫理學(xué),劉小楓在 《沉重的肉身》一書中談到:“敘事倫理學(xué)從個體獨特的例外情形去探問生活感覺的意義,緊緊摟抱著個人的命運,關(guān)注個人生活的深淵。敘事倫理學(xué)家們堅持:‘每個人都是一個深淵,當(dāng)人們往下看的時候,會覺得頭暈?zāi)垦!?‘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值得仔細(xì)審視,都有屬于自己的秘密與夢想’。敘事倫理性在個別人的生命破碎中呢喃,與個人生命的悖論深淵廝守在一起,而不是像理性倫理學(xué)那樣,從個人深淵中跑出來,尋求生命悖論的普遍解答?!盵2]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小說家進行小說創(chuàng)作就是通過敘事倫理來感化和啟迪人們深思,但是小說本身卻不給讀者以特定的答案和教條,讓讀者將其作為人生的處事方式和生存之道。張愛玲的小說創(chuàng)作主要從個人自由倫理出發(fā),從而展示作家對人生的思考。她通過對小人物的平凡甚至平淡的生活經(jīng)歷進行著力的描繪,讓他們在道德倫理和個人自由倫理的沖突中掙扎、生存,展現(xiàn)人物性格的多元性,讓讀者去感受和體會那一個個鮮活的人物,通過這些敘事教人成為自己,而不像人民倫理敘事一樣動員和規(guī)范個人的生命感覺。本文從道德和個人自由倫理敘事這兩種敘事入手,分析張愛玲小說人物內(nèi)心的掙扎、苦痛與徘徊。

      一 革命敘事倫理與情愛倫理之轉(zhuǎn)變

      學(xué)術(shù)界對張愛玲的小說研究頗多,有的學(xué)者極力支持與推薦她的小說,當(dāng)然也有學(xué)者批評她的小說。批評她的觀點大多是說她的作品題材狹隘,表現(xiàn)人生的陰暗面,不能給人以積極樂觀的精神,不能融進歷史的洪流。對此,張愛玲說:“我以為人在戀愛的時候,是比在戰(zhàn)爭和革命的時候更樸素,也更放縱的……和戀愛的姿態(tài)相比,革命是被驅(qū)使的,而革命則多少有點強迫自己。真的革命與革命的戰(zhàn)爭,在情調(diào)上我想應(yīng)該當(dāng)和戀愛是近親,和戀愛一樣是放恣的滲透于人生的全面,而對于自己是和諧?!盵3]也許這就是張愛玲在創(chuàng)作小說時避免從人民敘述倫理這一角度來創(chuàng)作積極的、鼓舞人心的作品而選擇從個人自由敘事倫理這一角度的原因。張愛玲在小說中所側(cè)重的是從道德倫理和個人自由倫理這一沖突中來展現(xiàn)平凡人的平淡生活,從而展現(xiàn)主人公的情感和命運,以此來達到抱慰和伸展讀者的個人生命感覺。

      張愛玲的短篇小說 《色戒》可以說正是以革命敘事倫理為背景,充分展開個人自由倫理與革命敘事倫理的沖突。這篇小說雖然篇幅短小但卻具大容量,在小說中,她將王佳芝與易先生相處的小動作和心理動態(tài)完備地刻畫了出來。整篇小說以一群愛國大學(xué)生策劃暗殺國民黨高官為背景,鋪敘了一場以美人王佳芝上演的一場暗殺戲。

      就王佳芝的身份來說,她是一個 “間諜”,一個擔(dān)負(fù)著暗殺國民黨高官重任的 “麥太太”。為了所謂的愛國、救國,她不惜利用貨物和 “美人計”來獲得易太太和易先生的信任。在這場 “美人計”中,為了革命,為了救國,依靠色誘犧牲自己的身體已經(jīng)不是重點。此時她放在首位的是革命。張愛玲就在這場以革命敘事倫理為背景的故事中展開了王佳芝個人的情愛倫理與革命倫理的沖突。當(dāng)王佳芝為了 “革命”獻上了自己的身體之后,得到的卻不是同他一起的革命者的贊揚,而是嗤笑。但是王佳芝仍然繼續(xù)演了這場暗殺戲,因為這跟她在大學(xué)里戲臺上演戲的感覺一樣好。 “一次空前成功的演出,下了臺還沒下裝,自己都覺得顧盼間光艷照人。她舍不得他們走,恨不得再到那里去?!盵4]此時,她革命的意念已經(jīng)不那么強了。她與革命者交往時,革命者 “在商量的時候都不正眼看她”[5]。這一情況出現(xiàn)之后,可以說她的革命和暗殺意志已經(jīng)比較淡薄了。而此時的她卻在與易先生的交往中如魚得水, “事實是,每次跟老易在一起都像洗了個熱水澡,把積郁都沖掉了,因為一切都有了個目的。”[6]同時易先生又提出給她買鉆戒。由于這么多因素的影響,終于在珠寶店里買鉆戒的過程中,王佳芝甚至覺得自己愛上了老易,當(dāng)看到易先生陪歡場女子買東西的神情時,甚至覺得有些溫柔憐惜之感。此時她的意志完全由革命轉(zhuǎn)向了情感,當(dāng)她對易先生說出 “快走”時,也許她不會想到易先生會對她痛下殺手。而也是在此時她才真正結(jié)束了她主演的那場戲。在革命倫理與情愛倫理沖突中,王佳芝淪陷了,她終究沒有成為一個英雄,她敗給了情愛,也死于情愛。

      易先生作為一個老奸巨猾的高官自然是見慣了歡場女子的投懷送抱,因此在他與王佳芝的交往中,他完全沒有動一絲真情,他也在演著他對歡場女子的戲,但在下令封鎖并圍剿之后,他的戲才落幕,而正是此時他竟然對王佳芝盡然有了愛意,甚至還覺得 “她還是真愛他的,是他生平第一個紅粉知己。” “不過 ‘無毒不丈夫’。不是這樣的男子漢,她也不會愛他?!盵7]在這場革命與情愛的纏繞糾結(jié)中王佳芝因為有了 “情愛”而死,易先生因為痛下殺手之后才有了 “愛意”,這不能不說是張愛玲在這革命敘事倫理和情愛倫理沖突中所設(shè)下的一個構(gòu)思巧妙的局。

      二 家庭道德倫理與個人欲望倫理之沖突

      在處理家庭道德倫理和個人欲望倫理的沖突時,張愛玲也可以說是得心應(yīng)手。究竟是家庭道德倫理讓位于個人欲望倫理,還是個人欲望倫理讓位于家庭道德倫理,張愛玲沒有直接告訴我們,但是通過她的長篇小說 《十八春》和短篇小說 《心經(jīng)》我們自會明白。在小說 《十八春》中曼璐為了養(yǎng)活一大家人而甘愿犧牲自己當(dāng)舞女。也正是因為當(dāng)了舞女使得她自覺已經(jīng)配不上張慕瑾,所以不得不和他解除婚約。最后由于年齡和生計的原因,她不得不自降身份找了一個好色又不成事的祝鴻才結(jié)婚對于曼璐來說,她不得不背負(fù)命運的悲劇,但此時的她也在一定程度上恪守了傳統(tǒng)的家庭道德倫理做了一個傳統(tǒng)意義上舍身為己的姐姐。但在與祝鴻才婚后的不幸生活中,曼璐越來越覺得生活的苦痛。當(dāng)祝鴻才第一次向曼璐提出自己有意于曼楨時,曼璐當(dāng)即對其進行呵斥。其后,祝鴻才對曼璐愈加冷落和態(tài)度惡劣,使得曼璐開始反思是什么原因引起祝鴻才態(tài)度的變化,當(dāng)想到 “就是那一天她妹妹到這里來探病,后來那天晚上,鴻才在外面吃醉酒回來,倚風(fēng)作邪地,向她表示對妹妹有野心。” “要是真能夠讓他如愿以償,他倒也許從此好了。”[8]此時,曼璐的心理已經(jīng)開始逐步轉(zhuǎn)變了而其母親傳授給她的 “媽媽經(jīng)”更是讓她走向了錯誤之路。當(dāng)她錯以為曼楨奪走了她心底深愛的男人慕瑾的心時,她甚至有些痛恨曼楨。 “我沒有待錯她呀,她這樣恩將仇報。不想想從前,我都是為了誰,出賣了我的青春。要不是為了他們,我早和慕瑾結(jié)婚了?!盵9]此時,曼璐的轉(zhuǎn)變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從一開始為家人著想到著手為個人 “幸福”打算。因為要留住自己的 “愛情”,自己的“幸?!?,她要留住祝鴻才的欲望越來越強烈。雖然她對自己的妹妹還有一絲愧疚,但她仍照自己的原計劃做了。曼璐在這場殘酷的倫理沖突中,終于拋棄了道德倫理選擇了個人自由倫理,從一個為了他人的 “舍己者”變?yōu)榱艘粋€ “自私的人”。但在這場為了個人欲望的倫理當(dāng)中,曼璐卻成了一個徹底的失敗者。也許有人認(rèn)為她冷漠又自私,但她也只是一個不得不做出選擇的悲劇人物,不過她的選擇只是從痛苦的境地走向另一個更悲慘的深淵。

      相對于 《十八春》來說,《心經(jīng)》這一短篇小說的人物命運沒那么悲慘,但它選擇的主題卻是自《俄狄浦斯王》以來文學(xué)作品里就廣泛描寫過且被弗洛伊德分析過的 “俄狄浦斯情結(jié)”。弗洛伊德早已論述過俄狄浦斯情結(jié)產(chǎn)生的基礎(chǔ),那么在這篇小說中張愛玲是如何處理由俄狄浦斯情結(jié)所帶來的沖突呢?像俄狄浦斯一樣 “弒父娶母”?還是別有出路?在這篇小說中,許小寒直接打破了道德倫理的禁錮從個人欲望出發(fā)在思想上愛著自己的父親。因此,她嫉妒自己的母親,同時為了得到更多的父親的愛,她在她母親 “三十歲以后,偶然穿件美麗點的衣裳,或是對他稍微露一點感情”[10]。就嘲笑她的母親。導(dǎo)致她的母親在她的對比下越來越自慚形穢。在這場個人欲望與道德倫理的沖突中,徐小寒不顧一切選擇了個人自由倫理。在父親與母親中間,她扮演了一個無辜的 “第三者”, “凌遲”了父親對母親的愛。而作為父親的許峰儀也是深深愛上了自己的女兒。但作為父親,從道德上講,他必須對自己的女兒冷漠,因此在這場倫理沖突中,許峰儀也是痛苦的。在這個三口之家中,沒有一個人是幸福的。女兒愛戀自己的父親,但因為母親的存在而遭父親的拒絕。妻子愛著自己的丈夫卻有女兒的阻礙。丈夫愛著自己的女兒但是因為道德倫理的束縛,他不得不自控。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許峰儀終于選擇了 “出逃”。因為他既不能愛女兒又不愛自己的妻子,所以他選擇了與自己女兒長得有幾分相似的綾卿。因為,不能挽回父親的 “逃離”,最終許小寒與自己的母親達成了和解,重新感受到了母愛的溫暖。在這場混亂的倫理糾葛中,每個人都面臨著自己的選擇。許小寒選擇了個人自由主義倫理,放任自己的情感。許峰儀克制住了自己的情感,選擇了一個與自己女兒相似的人作為情感寄托。雖然從道德倫理上他傷害了自己的妻子但在道德倫理上卻保護了自己的女兒,雖然他的“出逃”看似冷酷,其實也是他不得已的抉擇。最終他與許小寒都有了各自的出路。而許小寒的母親,自始至終都在承受著痛苦的女人卻不得呆在原地,她因為女兒失去了丈夫,卻要成為女兒所釀的后果的負(fù)責(zé)人。那么,究竟誰才是真正的悲劇,想必張愛玲已經(jīng)不透而露了。

      三 道德倫理與個人自由倫理間的徘徊

      張愛玲在創(chuàng)作小說的時候不僅會注意到人物可以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同時也注意到了人物應(yīng)該在道德倫理與個人自由倫理之間徘徊。每一個人都不是完全確定的,而是模糊的,不能磨滅人物性格的多樣性。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每個人的瘋狂甚至變態(tài)都有它自身的原因。張愛玲說:“極端病態(tài)與極端覺悟的人究竟不多。時代是這么沉重,還是不容那么容易就大徹大悟。人類到底也是這么生活了下來,可見瘋狂是瘋狂,還是有分寸的……他們不是英雄,他們可是這時代的廣大的負(fù)荷者。因為他們雖然不徹底但究竟是認(rèn)真的。他們沒有悲壯,只有蒼涼?!盵11]因此,張愛玲筆下,大多數(shù)人物都只是一個個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小人物,有他們的放縱與束縛,因而,他們大多數(shù)人都徘徊在道德倫理和個人自由倫理之間。雖然,曹七巧 (《金鎖記》)是張愛玲筆下的一個瘋狂變態(tài)的極端人物,但是她本來是一個正常的健全的女人,有著正常的生命欲求。所以,她必然曾在道德倫理和個人自由倫理之間徘徊過。當(dāng)她嫁到姜公館時,面對姜家二少爺癱瘓的身軀,她的自然情欲得不到滿足,但是作為女人,她又需要得到釋放??墒且驗樗呀?jīng)是結(jié)了婚的二少奶奶因此又不得不遵循道德倫理的規(guī)范。在這個過程中,也有個人自由倫理占上風(fēng)的時候,她喜歡三少爺姜季澤,因此也有個挑逗他的行為,說出了一句:難不成我跟了個殘廢的人,就過上了殘廢的氣,沾都沾不得?姜季澤倒是為了避免惹事,選擇了不打破家庭倫理道德,而曹七巧的追求個人情欲的路就夭折了 (雖然后來,她曾有機會和姜季澤好,但是那時的她所要的并不完全是情感而是金錢了)。在正當(dāng)?shù)纳蟮貌坏结尫藕偷赖聜惱淼臉O端壓制下,曹七巧瘋狂地看重金錢,因為金錢于她就是這么多年隱忍的酬勞,是她的自由。終于在這種強烈的道德倫理的 “忍”和個人倫理的 “欲”的交織中,她變成了瘋狂的病態(tài)的人。她甚至親手毀滅了自己兒女長安、長白的幸福。但是,在讀完她的故事后,我們對她更多的不是憎惡,而是同情。這樣一個悲劇的女人竟然還在制造悲劇。

      在張愛玲的小說創(chuàng)作中,除了曹七巧這類人物,出現(xiàn)得更多的是平凡的小人物,他們有平凡的生活,但是正是在這些平淡的生活中所蘊藏著的道德倫理與個人自由倫理間的沖突,使得小說人物一個個紛紛走向了屬于他們的命運。 《沉香屑:第一爐香》中的葛薇龍,本來是一個生活在有傳統(tǒng)思想的家庭,但為了在香港繼續(xù)念書,不得不寄居于她姑媽家,而這正是她走上一條不歸路的開端。在燈紅酒綠、錦綢綠衣的環(huán)抱下,雖然她極力克制自己的個人欲求但是最終還是無助的陷落了。在這條交際之路上,她的道德倫理和個人自由倫理發(fā)生了激烈的沖突,隨后逐漸偏離了自己預(yù)先設(shè)定的遵循道德倫理的路,當(dāng)她在享樂的引誘下越走越遠(yuǎn)時,甚而想逃離時,卻發(fā)現(xiàn) “已經(jīng)回不去了”。她愛上了喬其喬這個浪蕩公子,因此就必須為自己的愛付出努力,掌控住喬其喬。要掌控住喬其喬就必須要足夠的錢,而錢也引誘了她走向墮落。在這場宿命般的事件中,她終于在道德倫理和自由倫理的徘徊中選擇了走向寂滅的 “愛”。

      在 《紅玫瑰與白玫瑰》中,佟振寶可以說是在道德倫理和個人自由倫理之間徘徊的最典型的人物。他愛著玫瑰,但因為 “玫瑰到底是個正經(jīng)人,這種事不是他做的”[12]而遵從了道德倫理,選擇了壓抑自己的情欲。在面對王嬌蕊時,他放任了自己的欲望,享受那 “無恥的快樂”,但卻不敢沖破道德倫理,順從自己的情感娶王嬌蕊,因為他怕毀掉他自己的前程。隨后,佟振寶又遇到了自己的妻子煙鸝。但他并不愛她。從身體到精神都不愛,娶她只因為她符合傳統(tǒng)意義上的妻子形象。此時,“他記憶中的王嬌蕊變得和玫瑰一而二,二而一了……而他,為了崇高的理智的制裁,以超人的鐵一般的決定,舍棄了她?!盵13]象征放縱的 “紅玫瑰”又成了他的至愛?;楹?,他也宿娼,也墮落,任由自己的個人自由倫理泛濫,但最終還是回歸到了道德倫理當(dāng)中 “改過自新,又變了個好人?!痹诘赖聜惱砼c個人自由倫理選擇中,他有放縱與有禁錮,在這二者的徘徊之間,他才成為了張愛玲演繹的一個真的人物。

      縱觀張愛玲筆下描繪的諸多人物,如曹七巧白流蘇、葛薇龍、王佳芝、羅杰安、白登等都在道德倫理和個人自由倫理之間抉擇、掙扎、痛苦。他們或在道德倫理與個人自由倫理的強烈沖突中瘋狂變態(tài),或走向陰暗的命運,或被殺與自殺。在這一系列人物身上,張愛玲傾盡自己的心力,真實地刻畫他們,她通過對這一些小人物的描寫,展現(xiàn)了常人平淡生活中道德束縛與個人欲求的沖突,從而引導(dǎo)他們抉擇然后走向自己的命運。雖然,她所描寫的題材并不宏大,也沒有選取積極向上的革命題材來鼓舞人上進,但她卻在這些平凡人的模糊性、不確定的生活中給我們一種感受。究竟人物命運的出路在哪里,究竟我們的路在何方,仍舊是我們值得長久思考的問題。

      [1][12][13]張愛玲.傳奇(上)[M].北京:經(jīng)濟日報出版社,2003.51.

      [2]劉小楓.沉重的肉身[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5.

      [3][10][11]張愛玲.張愛玲經(jīng)典作品集[M].北京:當(dāng)代世界出版社,2002.99、467、97.

      [4][5][6]張愛玲.傳奇(下)[M].北京:經(jīng)濟日報出版社2003.

      [7][8][9]張愛玲.十八春[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3.110、131.

      Mortals in the Conflicts between Moral and Desire——On the Narrative Ethics of Zhang Ailing’s Novels

      XIANG Yang
      (Chinese New Poetry Institute,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Zhang Ailing was a writer good atwriting about the life of small potatoes.In her works,there ar conflicts betweenmoral ethics and personal freedom.In the conflicts,the characters are either abnormally crazy,o going to rack and ruin,or leading an insipid lif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ive ethics,Zhang Ailing create small potatoes one after another who wander and make choices in their ordinary life.She extends her feeling of lif through the individual narration and personal freedom,which causes a feeling of life among us and makes u reflecton life.

      Zhang Ailing;narrative ethics;moral and ethics;ethics of personal freedom

      I206.7

      A

      1674-3652(2012)01-0081-04

      2011-11-25

      向 陽,女,重慶潼南人,主要從事中國現(xiàn)代詩學(xué)研究。

      猜你喜歡
      王佳芝張愛玲倫理
      《心之死》的趣味與倫理焦慮
      九月雨
      護生眼中的倫理修養(yǎng)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00
      張愛玲在路上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29
      醫(yī)改莫忘構(gòu)建倫理新機制
      婚姻家庭法的倫理性及其立法延展
      品電影《色?戒》析王佳芝悲劇之必然性
      電影評介(2010年18期)2010-11-16 06:48:11
      陰郁的是臉,火紅的是唇
      電影評介(2008年3期)2008-09-22 10:02:44
      《色·戒》:電影版的《復(fù)活》
      電影評介(2008年6期)2008-04-14 11:03:44
      广东省| 双柏县| 邯郸市| 长白| 琼海市| 泗水县| 乃东县| 澳门| 方山县| 梓潼县| 砚山县| 福贡县| 临清市| 阳朔县| 余姚市| 卓资县| 屏东县| 江川县| 静宁县| 余干县| 永吉县| 汤阴县| 安福县| 太仆寺旗| 静宁县| 长宁区| 秦安县| 横峰县| 大丰市| 涞源县| 揭阳市| 巴林左旗| 玛沁县| 健康| 乌恰县| 南郑县| 绥滨县| 蒙城县| 定日县| 河北省| 兴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