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欣
(太原大學外語師范學院,山西 太原 030012)
委婉語不僅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同時也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隨著時間、空間和社會的變化而變化。也即是說,委婉語一直處在動態(tài)變化中。因此,要想對委婉語有更加科學的認識,就需要在研究中將社會學、心理學及社會文化考慮進來。在交際中,基于語言使用者的社會、心理及文化背景,通過某種言語或非言語的方式,將直接、粗魯或有進攻性的表達方式用間接、溫和或婉轉的方式來代替,這就是所謂的委婉語。
在語言學研究中,有許多理論與委婉語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
Brown 和Levinson 提出了面子保全理論(FST)。其中說到每個人都有兩種面子——積極面子和消極面子。在交際中,人們試圖保護自己的積極面子,同時避免消極面子。也就是說,當我們彼此交談時,大家都試圖保護自己和他人的面子,達到良好的交流效果。在英語教學當中也是同樣的。任何針對學生的抱怨、攻擊和侮辱都會威脅到他們的積極面子。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中合理組織自己的言語,盡力保全學生的積極面子,從而使學生能愉悅地接受教育。
例1:Student:I’m sorry,Miss.Song.There are so many mistakes in my writing.
Teacher:It’s not that bad.Look,this sentence is great.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其實老師也認為學生的寫作很糟,但她使用了“不太糟”來進行評價。這就使學生的面子得以保全,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愉悅地接受老師的建議并且獲得進一步的提高。
美國語言學家索緒爾所提出的言語行為理論是語用學中非常重要的理論之一。它解釋了那些沒有明確命題意義的句子。事實上,說話者經(jīng)常使用句子來做事情而非表達一個命題意義。在很多種情況下,分析句子命題意義以外的意義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
1)Hand me the salt,please.
2)Have fun.
3)Leave it where it is.
言語行為理論假設言語交際的基本單元為一個言語行為,而非一個句子。這是因為語言不僅被用來討論世界,而且能夠改變世界。但是語言能怎樣改變世界呢?簡單來說,語言能被用來執(zhí)行很多功能。例如傳遞信息、詢問信息、給出命令、提出請求等等。所有這些功能都是通過語言來完成的。這就是言語行為。言語行為同時依賴于聽話者和說話者的意圖,也就是說話者通過語言使聽話者做出相應的動作來完成任務。
因此,在英語課上,教師應當用語言使學生做出相應的行動。以下是三種言語引起行為的方法。第一,從教師的角度陳述意愿。如:“I would like you to read loudly.”(我希望大家能大聲朗讀。)第二,從學生的角度來陳述能力或詢問能力。如“You can read loudly.”(大家可以大聲朗讀。)“Can you read loudly?”(大家能大聲朗誦嗎?)第三,從動作本身的角度來陳述原因或詢問原因。如“The voice is not loud enough,so ….”(聲音不夠大,所以……)“Would it not be better if the voice is louder?”(如果聲音再大一些難道不是更好嗎?)很顯然,從學生角度詢問能力更加委婉,這使得學生有機會拒絕老師的要求,從而使他們不會感到很大的壓力。因此,如果教師知道該如何使用合適的方式來讓學生行動起來的話,就能幫助學生信心十足地提高英語水平。
據(jù)Leech 所述,在言語交際中,基于間接交際的禮貌是非常重要的。他將禮貌作了如下解釋:將不禮貌的觀點最小化;將禮貌的觀點最大化。
當教師要對學生有消極性的評價時,我們最好使用禮貌的方式來表達我們的觀點。例如,如果學生書寫很差,教師就可以說“You need to spend more time practicing your handwriting.”(你需要多花些時間來練習書寫。)而非“Oh,my.Your handwriting is really awful.”(天哪,你的書寫簡直糟透了。)這樣一來,我們就用禮貌的方式傳達了我們的建議,使得學生在對話中不會難堪,同時也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如今,很多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盡管在學校學了十多年的英語,在走進社會后卻仍然做不好與英語有關的工作。而對于師范學校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來說,他們所面臨的問題更加特殊。如果他們的口語有問題,那影響的將會是一代甚至幾代人的英語水平。因此,本文作者將從委婉語角度入手,進行為期一學年的實驗,將委婉語作為授課內容講授給學生,以期培養(yǎng)他們的委婉語意識,從而提高他們的英語教學口語水平。
1.研究目的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過委婉語意識的培養(yǎng),使師范院校英語專業(yè)的學生的英語教學語言水平能有很大提高,在自己的教學中能有意識地使用委婉語組織課堂,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研究假說
(1)師范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委婉語意識不高。
(2)通過培訓,學生的委婉語水平會有顯著提高。
(3)在經(jīng)過委婉語相關知識培訓之后,學生能夠立刻將相關知識運用到教學之中,對日后就業(yè)有所幫助。
1.研究對象
參加本次研究的學生來自于太原大學外語師范學院兩個平行班。這兩個班學生為同一年入學,并且通過高考成績來看他們具有相近的英語水平。實驗一班有34 位同學,作為實驗班;實驗二班有36 位同學,作為對比班。這兩個班級都將進行至少五個月的實驗過程。
2.實驗過程
(1)試前
在試前部分,教師會給兩個班同一個話題,學生用一周時間準備一堂20 分鐘左右的課程。一周之后,他們會公開展示課程內容。在此期間,教師會對他們所講課程進行錄音。所有學生講課完畢之后,教師會對錄音進行分析,以此來驗證假說一,也就是在進行委婉語培訓之前兩班學生的委婉語水平基本沒有差別,都不是十分高。
(2)試中
本次實驗為期五個月左右。在此期間,教師在兩個班級的教學法課程中會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授課。在實驗班中,教師會采用“普通教學+隱性委婉語教學+顯性委婉語教學”的模式;在對比班中,教師則采用“普通教學+隱性委婉語教學”的模式進行授課。這里的普通教學指教師會根據(jù)教學法課本內容向學生講授教學法相關知識。隱性委婉語教學指教師在授課時只是自己使用委婉語教學,但并不向學生明晰的解釋委婉語相關知識。而顯性委婉語教學指教師會將委婉語相關知識對學生進行明確解釋。
(3)試后
在一學期的教學之后,教師將會要求學生對學期初講的課進行重新思考,并且運用一學期的教學法知識在原來基礎上對他們的課進行改進。一周之后,他們被要求重新講課作為期末考試。教師仍會對他們的課進行錄音。在講課完畢后對錄音進行分析,以期證明第二個假說,也就是通過培訓,學生的委婉語水平會有顯著提高。
3.訪談
經(jīng)過五個月的學習,兩個班的學生都會到小學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實習。在此期間,教師會作為輔導教師進行跟進。在聽課期間,教師會對學生進行訪談,以期證實假說三,即在經(jīng)過委婉語相關知識培訓之后,學生能夠立刻將相關知識運用到教學之中,對日后就業(yè)有所幫助。
1.試前
在首次講課之后,實驗教師對學生的錄音進行分析,總結出實驗班學生總共出現(xiàn)委婉語相關句子15 處,對比班學生出現(xiàn)17 處,兩個班同學在委婉語使用方面沒有太大區(qū)別。
2.試后
在期末考試后,實驗教師對學生第二次錄音進行分析,實驗班學生使用委婉語85 處,對比班16 處。由此可見,在經(jīng)過普通教學+隱形委婉語教學+顯性委婉語教學后,實驗班學生在下意識使用委婉語進行教學方面有了長足進步。
3.訪談
在學生實習期間,教師對學生進行了訪談。大部分實驗班學生均表示使用委婉語進行教學會使他們和學生之間能進行更加有效的溝通,學生很喜歡他們,也更愿意與他們進行學習溝通。有些對比班學生則表示有好多小孩子不聽話,導致課堂紀律出現(xiàn)問題。
經(jīng)過委婉語及其相關理論的指導,師范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的教學效果有顯著改善,與他們的學生能進行更加有效的溝通,從而幫助其教學。然而,如今委婉語及其相關理論只是出現(xiàn)在研究生教育當中,本科及大中專學生很少有機會對這些理論有所了解。英語教師可以將理論實踐化,不需給本科及大中專學生講解過多理論,但是要將這些理論的實際作用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傳輸給學生,讓他們也能用理論指導實踐。
[1]陳海軍.淺談英語教師課堂委婉語使用[J].科技文匯,2009(12).
[2]劉明芳.交互式課堂環(huán)境下大學英語教師委婉語使用個案研究[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0(4).
[3]邵丹.從社會語言學角度解析委婉語的成因[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1).
[3]王莉.多角度進行英語課堂委婉語教學[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