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玉
山東滕州市東郭中心衛(wèi)生院 滕州 277533
老年急腹癥診療的探討分析
王維玉
山東滕州市東郭中心衛(wèi)生院 滕州 277533
目的 探討分析臨床常見老年急腹癥的特點和漏誤診的原因。方法 對我院7 a來收治的168例老年急腹癥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168例老年急腹癥患者手術136例,非手術治療32例,總治愈153例,自動出院7例,死亡8例。結論 老年急腹癥病因復雜,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并發(fā)癥多,病死率較高,且易漏、誤診,臨床醫(yī)生應詳細詢問有關病史,全面綜合分析,把握最佳治療時機,制定合理治療措施,提高臨床救治率。
老年急腹癥;診療;漏、誤診;探討分析
外科急腹癥是指常需手術治療的腹腔內(nèi)非創(chuàng)傷性急性病變,其發(fā)病急,病情復雜且演變快,誤診率較高,若治療不當,易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隨著我國人均壽命的增長,老年急腹癥患者逐年增多,有文獻報道可占急腹癥總患病總人數(shù)的29.8%[1]。老年人由于全身組織器官處于退行性變,生理儲備功能降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各臟器功能下降,自身防御能力降低,加之本病的并發(fā)癥較多,機體代償能力差,一旦延誤或治療分析不當,將會給患者帶來嚴重危害,甚至死亡。故其平均手術死亡率3.6%~5.1%。為更好掌握老年急腹癥的特點,盡早明確診斷,減少漏、誤診,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提高療效,筆者對我院自2005-01以來收治的老年急腹癥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以探討影響老年急腹癥診療的相關因素,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收集我科自2005-01以來有完整病歷資料的住院病人168例,男106例,女62例;年齡62~86歲,平均69.36歲;發(fā)病時間1.5 h~10 d,其中12 h以內(nèi)26例,12 h~72 h者65例,超過72 h者77例。
1.2 疾病分類
1.2.1 入院及手術前明確診斷:共112例,其中急性闌尾炎58例,腹外疝嵌頓13例,粘連性腸梗阻9例,胃十二指腸穿孔6例,結腸腫瘤并腸梗阻6例,原發(fā)性腹膜炎5例,外傷性腸穿孔4例,急性膽囊炎并膽囊結石3例,腸扭轉3例,急性化膿性膽管炎2例,急性胰腺炎1例,上、下消化道出血各1例。
1.2.2 手術前漏、誤診疾病(包括手術中會診病例):共56例,其中急性化膿性闌尾炎27例(確診為結腸腫瘤7例,右側附件囊腫蒂扭轉6例,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4例,急性壞疽性膽囊炎3例,右側輸尿管結石2例,潰瘍病急性發(fā)作2例,節(jié)段性腸炎并穿孔2例,流行性出血熱1例,);急性胰腺炎12例(確診為急性膽囊炎6例,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4例,潰瘍病急性發(fā)作2例);右側附件囊腫蒂扭轉7例(確診為急性闌尾炎4例,回盲部腫瘤3例);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5例(確診為急性闌尾炎3例,腸扭轉1例,急性膽囊炎1例);腸梗阻3例(確診為股疝嵌頓2例,腸系膜血管栓塞1例)膽石癥、急性膽管炎2例確診為急性壞死性胰腺炎。
1.3 合并其他疾病心血管疾病2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8例,腦血管疾病12例,糖尿病8例,肝功能異常3例,抑郁癥2例。
本組168例患者中手術136例,非手術治療32例。其中并發(fā)肺炎21例,術后切口感染或裂開18例,泌尿系感染12例,并發(fā)不同程度臟器功能不全10例,腸瘺3例,應激性潰瘍3例,腦血管以外1例,胰瘺1例,總治愈153例,自動出院7例,死亡8例。
老年急腹癥是指60歲以上患者的急性腹痛,涉及學科多,起病急,病情重,病情演變快;造成癥狀重疊,掩蓋急腹癥的體征,增加了診斷和治療的復雜性,有人預計40 a后我國老年人可接近3億,因此老年急腹癥逐漸增多[2]。提高診斷符合率及治愈率是廣大醫(yī)務工作者的重要任務,只有掌握了老年人急腹癥的特點,如患者的情況能夠耐受,就應果斷、及時地進行手術治療。老年急腹癥手術風險大,應如實向家屬交待手術利弊,使家屬與醫(yī)生在相互理解基礎上共同分擔手術風險,果斷決策,以贏得最佳手術治療時間。采取正確有效的診療措施,才能提高救治成功率。而對于已確定能手術治療的患者,應以簡單而又能解決主要問題為原則。對危險性較高的老年患者,在符合總治療原則的前提下,為保證手術安全,將手術分期、分步進行也是必要的。筆者認為老年急腹癥有以下特點:(1)老年急腹癥病因復雜,臨床表現(xiàn)不甚典型,加之老年人記憶力下降,病情敘述不夠準確,對疼痛不敏感,給臨床資料的采集帶來了困難;(2)老年人由于機體各臟器功能不同程度的降低,體質(zhì)虛弱,自身免疫力下降,有些老年急腹癥同時合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臟器疾患[3],所以全身感染中毒癥狀較重,病情兇險,病程進展較快,如不能及時有效的治療易發(fā)生多臟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3)由于對病情認識不足以及其他原因老年患者就診一般較晚,就診時病情較重,給治療帶來了困難;(4)老年人的防御功能反應較弱,反應能力低,炎癥易擴散,老年急腹癥并發(fā)癥較多,病理生理變化較臨床表現(xiàn)重,老年人自身調(diào)節(jié)能力下降,早期容易發(fā)生水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失調(diào),但老年人心肺功能的下降液體輸入量和輸液速度不易掌握,因而進一步加重了水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失調(diào);(5)老年急腹癥患者術后最常見的是肺部并發(fā)癥,其次是心血管并發(fā)癥。老年急腹癥手術的并發(fā)癥和病死率與胸部手術是相仿的。多系統(tǒng)器官衰竭常是老年急腹癥治療最棘手的問題[4]。
對老年急腹癥的處理應特別注意患者癥狀、體征與病理改變有時并不完全相符合的臨床特點。切忌因急于搶救治療而忽視必要的全面檢查,疏漏重要體征而造成誤診。老年急腹癥一旦漏、誤診必將錯失最佳治療時機,造成難以挽回的不良后果,筆者認為引起漏、誤診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1)臨床醫(yī)生對老年急腹癥的特點以及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征認識不充分,重視程度不夠,未能全面了解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而引起漏、誤診;(2)由于老年人觀念陳舊,隱瞞病史,體格檢查不配合甚至拒絕檢查,患病后原有基礎疾病的加重或復發(fā),使癥狀重疊,掩蓋了急腹癥的病情,誤導了臨床醫(yī)生對疾病的分析判斷;(3)對輔助檢查結果的過分依賴,忽視了B超或CT等因腹腔積氣、腹腔液體濃稠而造成的假陰(陽)性結果[5];以及基層醫(yī)療單位輔助檢查設備差等技術影響;(4)個別臨床醫(yī)生基礎理論知識掌握不扎實,臨床經(jīng)驗不足,對病史采集及體格檢查不全面,輕視病史而重體征,對老年急腹癥的復雜性缺乏了解,僅憑某項輔助檢查報告作為診斷依據(jù),缺乏綜合分析而誤診。
總之,正確掌握老年急腹癥的手術時機十分重要。對待老年急腹癥患者,應詳細詢問病史,嚴格體格檢查,綜合分析病情,理順診斷思路,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是降低老年急腹癥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關鍵。
[1]車震,艾建繁,袁永元.老年人急腹癥445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7):1 338.
[2]李榮,羅成華.老年人急腹癥的診斷與剖腹探查[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3,23(7):401-403.
[3]李世擁.老年急腹癥的特點與治療對策[J].臨床外科雜志,2005,13(12):12.
[4]張吉人,蔡春林,葉圣誕.110例75歲以上老年人腹部手術的臨床分析[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1995,14(6):336.
[5]孔學軍,黃國喜,郭敬民,等,急腹癥的超生檢查及臨床價值[J]中華現(xiàn)代影像學雜志,2005,2(9):833-834.
R656.1
A
1007-8991(2012)05-0031-02
(收稿 201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