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許淵沖翻譯思想的生態(tài)翻譯學詮釋

      2012-08-15 00:49:13李曉蘭
      湖北開放大學學報 2012年12期
      關鍵詞:意美許淵沖譯者

      陳 瑩,李曉蘭,郭 琳

      (河池學院,廣西 宜州 546300)

      許淵沖先生是有史以來我國詩詞翻譯界功績最為卓著的學者之一,被稱為將中國古典詩詞譯成英法韻文的唯一專家,曾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許先生的翻譯生涯中,著作等身,然而他提出的翻譯理論引起了中國譯界的廣泛爭論,鑒于此,本文試圖從另一個角度——生態(tài)翻譯學角度嘗試對許淵沖教授的翻譯思想進行解讀與探討。

      生態(tài)翻譯學由我國學者胡庚申于近年提出的翻譯理論,它是在翻譯適應選擇論研究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或者說翻譯適應選擇論是生態(tài)翻譯學發(fā)展初期的一項基礎性理論研究。該項理論研究利用作為人類行為的翻譯活動與“求存擇優(yōu)” 自然法則適用的關聯(lián)性和共通性,以達爾文生物進化論中的“適應∕選擇”學說為指導,探討“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中譯者適應與選擇行為的相互關系、相關機理、基本特征和規(guī)律,從“適應”與“選擇”的視角對翻譯的本質、過程、標準、原則和方法等作出新的描述和解釋,論證和構建了一個以譯者為中心的“翻譯適應選擇論”[1]。

      一、許淵沖翻譯思想的生態(tài)“和諧統(tǒng)一”

      生態(tài)翻譯學提出,翻譯是一個“和諧統(tǒng)一”的系統(tǒng),而“和諧統(tǒng)一”這一理念適用于翻譯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在許淵沖先生長達60年的文學翻譯實踐活動中,通過對自己翻譯實踐的不斷總結與反思,他建立了較為系統(tǒng)的翻譯理論體系。在1984年出版的《翻譯的藝術》和2003年出版的《文學與翻譯》中,許淵沖明確的闡釋了自己文學翻譯的主張和原則,從而奠定了自己在詩歌翻譯方面獨樹一幟的基礎。然而許淵沖的翻譯理論自提出以來引起了中國譯界廣泛的爭論??梢哉f,許淵沖的翻譯思想是在譯界不斷審視與解讀中日趨形成起來的,并經歷了一個逐步臻于完善的過程。因而許淵沖翻譯思想所涵蓋的其翻譯目的、翻譯態(tài)度、翻譯原則和翻譯方法等體現(xiàn)了高度的和諧統(tǒng)一的生態(tài)境界。

      許淵沖的文學翻譯觀概括為十個字:“美化之藝術,創(chuàng)優(yōu)似競賽”。“美”來自魯迅的“三美”論;“化”來自錢中書的“化境”說;“之”源于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藝術即“翻譯是藝術,不是科學”,取自朱光潛在《詩論》中所說的“從心所欲,不逾距,是一切藝術成熟境界”??偨Y而言“美化之藝術”就是“三美”、“三化”、“三之”的藝術?!皠?chuàng)”是把郭沫若的“文學翻譯等于創(chuàng)作”提高為再創(chuàng)論;“優(yōu)”為許自創(chuàng)的“翻譯要發(fā)揮譯語優(yōu)勢”,“似”是傅雷的神似說;“競賽”即文學翻譯是兩種語言文化的競賽。其中,“化”和“創(chuàng)”是方法論;“之”和“似”是目的論;“藝術”和“競賽”是認識論。許淵沖自言其翻譯觀是總結了孔子到錢鐘書的觀點,并加以發(fā)展,可見其翻譯理論研究是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的和諧統(tǒng)一。另外,許淵沖的“三美”原則是他對叔本華“美是最高的善;創(chuàng)造美是最高的樂趣”的詮釋,如果能把一個國家創(chuàng)造的美,轉化為全世界的美,那不是最高級的善嗎?不是最高級的樂趣嗎?許淵沖先生以追求美為人生目標,以創(chuàng)造美為人生樂趣,并且以弘揚中華文化之美為己任,可見其翻譯思想中的藝術性與思想性的完美和諧統(tǒng)一。

      許淵沖在論述其“三美”理論時曾指出,“三美”的重要性不是鼎足三分的,“意美”是最重要的,如果三者不可兼得,就要把“意美”放在首位,盡量傳達原文的“意美”。從其對“意美”的偏重,我們可以看出他是如何對待意義與形式、直譯與意譯關系的。許淵沖曾強調當忠實于原文的意義和忠實于原文的形式有矛盾時譯文要忠實于原文的內容,不必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即他所說的“忘其形,得其意”。而對待直譯與意譯關系,許淵沖主張:“文學翻譯的最高標準是“化”,還有所不足,還要發(fā)揮譯語優(yōu)勢。如果我的說法不錯,那我就要打破一條幾乎是公認的規(guī)律:能直譯就直譯,不能直譯時再意譯。我的經驗卻是:文學作品的翻譯,尤其是重譯,能意譯就意譯,不能意譯時再直譯?!盵2]由許淵沖翻譯原則和翻譯方法的統(tǒng)一體可以看到其翻譯思想的辯證和諧與統(tǒng)一。

      二、翻譯過程中的“適應”與“選擇”

      生態(tài)翻譯學認為,翻譯是譯者不斷自我適應、優(yōu)化選擇的循環(huán)過程。翻譯是以譯者為中心的、譯者適應與譯者選擇的交替進行的循環(huán)過程。許淵沖60多年的翻譯實踐活動正是他不斷“適應”與“選擇”的必然結果。

      譯者對“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適應專指譯者對以原文為典型要件的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適應這里的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構成的要素包含了原語、原文和譯語系統(tǒng),是譯者和譯文生存狀態(tài)的總體環(huán)境。事實上,譯者對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適應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包括了翻譯活動的不同階段、不同層次、不同維度的譯者適應。[1]從這一層面來說,許淵沖的翻譯實踐活動都是他的“適應”與“選擇”的結果。

      許淵沖的“三化”法,指的是深化、等化和淺化,是變通譯詩的方法論?!叭笔峭ㄟ^詞義具體化、抽象化、靈活對等以及增詞、減詞及換詞的方法來表達原詩詞的“意美”。深化,是通過原文的表層形式進入原文的深層內容,把詩作者想要表達卻未表達的內容傳達出來。等化則適用于簡單的寫景與抒情,沒有更深層含義的時候,就可以把譯文與原文在形式和具體內容上基本對應。然而中國古典詩詞常在簡短的詩句中用典故、隱喻、雙關和象征來表達深層涵義,此時通常適用淺化的方法,因為外國讀者很難像中國讀者那樣體會出詩歌的深層涵義,為了達到“意美”的效果,只有取其意舍其神。從翻譯即適應與選擇的視角出發(fā),無論是深化,等化還是淺化都是譯者為了適應特定的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所做出的一種翻譯策略的選擇。

      在適應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過程中,讀者是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對譯者的翻譯選擇會起到一定程度的制約作用[1]。許淵沖在其“三美”原則中提到:“譯詩要像原詩一樣能感動讀者的心,這是意美;像原詩一樣有悅耳的韻律,這是音美;還要盡可能保持原詩的形式,這是形美?!痹凇叭馈敝?,意美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音美是次要的,是第二位的;形美是更次要的,是第三位的[3]。由此可以看出,許先生是把譯作能否“感動讀者的心”放在第一位的,他的譯詩目的直指讀者,充分考慮到讀者的需要,“知之、好之、樂之”,體現(xiàn)了他注重讀者感受的翻譯理念。他認為面對不同層次的讀者,譯者在翻譯同一個原作時,應根據(jù)讀者的需求以及文化層次來選擇翻譯手法。因此,許淵沖強調的“三之”即要使譯文能讓讀者達到的三個不同層次,讀者從譯文中得到的享受逐步提高。許淵沖選擇中國古詩翻譯是因為他以向世界傳播中國優(yōu)秀的文化成果為目標的,為了讓譯文能順利達到外國讀者,許淵沖主張采用“等化、淺化、深化”和“發(fā)揮譯語優(yōu)勢”的翻譯方法確保原文信息的傳遞,使譯文與原文“形似、意似、神似”,從而翻譯出具有“意美、音美、形美”的譯文,進而使譯文讀者“知之、好之、樂之”,可見,在整個翻譯過程中,許淵沖時刻想著讀者,心存“為誰譯”的讀者意識,他的翻譯方法是隨著譯文對象的不同而有所改變,這是他對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適應度的最佳選擇。

      三、“改譯”——適者生存

      由于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是動態(tài)的、不斷變化的,因此一些譯品的“重譯”、“復譯”可以視為翻譯活動中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了。在適應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過程中,由于時尚的變化、譯論的發(fā)展以及譯評重點的相應調整等因素,相互關聯(lián)的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也在不斷的、動態(tài)的變化之中,適應與選擇也因此是相對的和辯證的,呈現(xiàn)出時期性的特點。例如,一些在某個時期“整合適應選擇度”較高的譯品,隨著時過境遷、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化,其整合適應選擇度也在變化、也會降低,因此需要不斷地修改、復譯,以便重新適應變化了的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1]。許淵沖對中國古詩摯愛有余,但對自己的翻譯從不滿意,“對于我的詩歌翻譯,我自己真正滿意的也不多,大概有十分之一就不錯了”[4]。因而,許淵沖對自己的詩詞改譯從沒有停歇過,正是他這種對藝術鍥而不舍的追求成就了他翻譯大家的美譽。

      許淵沖對詩詞翻譯改譯的重要性的認識可以通過他的一首小詩可見一斑。

      Good, better, best,

      Never let it rest,

      Till good is better,

      And better best.

      好上加好,精益求精;

      不到絕頂,永遠不停。

      那么支撐他數(shù)十年來堅持三番五次的詩歌改譯的精神動力又何在呢?

      To live is but to love,

      To love beauty above

      All to love is to give

      All to make beauty live.

      這首小詩可漢譯如下:生活就是愛,愛美勝一切;一切均可舍,只要美不謝。[5]許淵沖對藝術求真求美的孜孜不倦的精神是他堅持改譯的動力所在,從生態(tài)翻譯學的角度來說,許淵沖對譯文的不斷修改,追求譯文“好上加好,精益求精”正是為了重新適應變化了的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創(chuàng)作出“整合適應選擇度”較高的譯品,許淵沖的改譯觀體現(xiàn)他適應所處的的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接受“適者生存”基本法則。

      四、譯者的“譯有所為”

      生態(tài)翻譯學提出譯者的“譯有所為”或“為”在語言創(chuàng)新,或“為”在交際溝通,或“為”在文化漸進,或“為”在社會變革,亦或“為”在譯學發(fā)展。許淵沖在《翻譯的藝術》初版前言中寫道:“中國文學翻譯工作者對世界文化應盡當然責任,就是把一部分外國文化的血液,灌輸?shù)街袊幕衼恚瑫r把一部分中國文化的血液,灌輸?shù)绞澜缥幕腥ィ故澜缥幕鷣碛S富,愈來愈光輝燦爛?!?許淵沖深知,文化上的有來有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交流。然而,中國翻譯史上四次翻譯高峰,對于外國科學技術以及文學作品,都是“由外向內”為主的,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工作明顯滯后。事實上,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因素導致所謂的語言沙文主義,民族中心主義,種族主義以及文化帝國主義仍然存在于翻譯領域;英語常常被翻譯成其他語言,而有些劣勢語言很少被翻譯成英語。鑒于此,許淵沖選擇了翻譯中國古詩——中國人民對世界文化最大最持久的貢獻之一——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由此可見,許淵沖先生并沒有把翻譯作為簡單的一項語言實踐,他是用他的翻譯來做事情,用他的譯作而有所作為——把翻譯視為弘揚中國文化,豐富世界文化的手段;他把翻譯實踐與一名中國文學翻譯工作者對世界文化應盡的責任緊密相連,可見,這就是許淵沖先生的“譯有所為”。

      五、結語

      本文從生態(tài)翻譯學的新視角對許淵沖的翻譯思想進行了解讀與探討,從生態(tài)翻譯學的視角來觀察,許淵沖翻譯思想體現(xiàn)了翻譯生態(tài)的“和諧統(tǒng)一”、適者生存的手段——“改譯”、翻譯過程中的“適應”與“選擇”、譯者追求的“譯有所為”。作者期望本文的探討能對許淵沖的翻譯研究開拓一個全新的視角,使人們能更為理性地審視許淵沖的翻譯思想。

      [1]胡庚申.翻譯適應選擇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許淵沖.紅與黑[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3.

      [3]許淵沖.翻譯的藝術[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6.

      [4]張智中.許淵沖先生訪談錄[J].外語論壇,2003,(2).

      [5]張智中.詩不厭改,貴乎精也[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05,(1).

      猜你喜歡
      意美許淵沖譯者
      元 日
      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下譯者的適應與選擇
      詩譯英法唯一人:許淵沖
      論新聞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5:38
      “第三屆許淵沖翻譯大賽”英譯漢原文
      外語學刊(2019年2期)2019-11-26 19:50:04
      許淵沖的“三美”論對中國古代文學翻譯的指導探究
      折桂令·客窗清明
      探析《紅樓夢》對聯(lián)翻譯中三美的再現(xiàn)
      大學教育(2016年4期)2016-04-07 00:13:30
      英語課堂中的美
      從“三美”論的角度賞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兩個英譯本
      青春歲月(2015年16期)2015-08-29 13:37:03
      临武县| 永和县| 石嘴山市| 屯门区| 凌海市| 郴州市| 平昌县| 五华县| 郴州市| 砚山县| 霍城县| 金昌市| 建德市| 萨迦县| 安远县| 汉沽区| 扎兰屯市| 教育| 安塞县| 台北县| 余江县| 揭阳市| 克拉玛依市| 武强县| 吴忠市| 镇远县| 乐昌市| 容城县| 延庆县| 神农架林区| 鲁山县| 图片| 安福县| 兴安盟| 金门县| 宁化县| 孟州市| 宁远县| 安化县| 绿春县| 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