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鳳琴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yī)院心肺功能檢測中心,湖北武漢430022)
運動是人類最常見的生理性應激,同時也是檢測心臟灌注和功能最實用可行的方法。運動試驗是通過一定負荷量的生理運動,了解患者生理及病理變化的技術,是目前對已知或可疑心血管病,尤其是冠心病,進行臨床評估的最重要的最有價值的無創(chuàng)性診斷試驗。雖然運動試驗是安全的,但因屬于誘發(fā)試驗,仍有一定的危險性。多項研究證實,預期每10 000例試驗中有10人發(fā)生死亡或心肌梗死[1]。因此在運動試驗中會有意外事件發(fā)生,本院采用專業(yè)技師與醫(yī)生共同配合的模式操作此項試驗,現(xiàn)將我們的體會報告如下。
2009年9月至2012年1月采用美國GE-case value活動平板儀,現(xiàn)已完成7 434例試驗,其中,陽性1 664例,陽性率為22.4%,共發(fā)生并發(fā)癥19例,其中,迷走反射17例,VT 1例,竇性停搏1例。
用Bruce方案進行試驗,讓受檢者在帶有自動調節(jié)坡度和速度的活動平板儀上行走,每3 min為一級,連續(xù)監(jiān)測心電圖變化并記錄運動前(臥位、立位)、運動中及運動恢復期、運動結束后的心電圖。
①急性心肌梗死;②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③嚴重心律失常(如VT或高度AVB);④急性心肌炎、急性心包炎及心內膜炎;⑤嚴重主動脈瓣狹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嚴重心臟擴大;⑥Ⅱ度以上的心力衰竭;⑦急性肺梗死。
環(huán)境安靜,室內溫度適宜18~22℃;備好氧氣、除顫儀、平車及常用急救藥品,如硝酸甘油、消心痛、利多卡因、心律平、腎上腺素等;試驗前禁食2 h,并詢問患者是否服用心血管類的藥物,可根據(jù)檢查目的酌情停藥5個半衰期;運動前向患者介紹該項檢查的目的、意義及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清潔皮膚后用95%的酒精脫脂,使電極與皮膚更好的接觸,減少阻抗,避免干擾;選擇M-L改良導聯(lián)體系,將左右上肢電極放于鎖骨中部到肩峰的部位,雙下肢電極放于左腋前線的肋緣,并注意避免導聯(lián)線相互穿行,碰撞。我們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女性特別是體態(tài)肥胖乳房下垂的中年婦女,在運動過程中基線漂移和干擾較大,可用膠帶固定四肢導聯(lián),盡量避免導聯(lián)線晃動影響電極與皮膚的接觸;指導患者雙手握好扶把,放松行走,平視前方,檢查中一定要注意觀察患者,保證安全,以免摔倒。
2.2.1 嚴密觀察血壓、心律和心率的變化 正常人運動過程中隨心排出量的增加平均動脈壓亦可升高,一般可升高50%[3]。如在運動過程中收縮壓較運動前或前一級運動時降低≥10 mmHg即為異常,常提示患者心臟變時性功能不全。在運動過程中,心率每分鐘上升7~8次且心律是整齊的,如出現(xiàn)心率異常增快、減慢或QRS增寬等變化時應警惕惡性心律失常的發(fā)生。
2.2.2 試驗中監(jiān)測患者的面色、癥狀及主訴 如在運動中出現(xiàn)皮膚濕冷、面色蒼白,提示循環(huán)功能不良;如出現(xiàn)神志淡漠、意識混亂,是腦供血不足的表現(xiàn),應及時終止運動,囑其臥位休息并立即給氧。
運動中出現(xiàn)胸痛合并ST段壓低或抬高應立即終止試驗,給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并吸氧。
①患者要求終止運動;②出現(xiàn)心絞痛或可疑心肌梗死;③ST段抬高≥3 mm或顯著壓低≥3 mm;④血壓明顯增高≥230/130 mmHg或收縮壓下降>10 mmHg;⑤心率明顯增加(正常每階段運動增加7~8次/min)或反而下降;⑥出現(xiàn)嚴重心律失常,如室性期前收縮連發(fā)、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等;⑦顯著的癥狀或體征,如疲勞、眩暈、面色蒼白、紫紺、呼吸困難、眼花、步態(tài)不穩(wěn)等。
觀察恢復期心電圖及血壓至少6 min,或觀察至心電圖恢復至運動前水平,即可結束檢查。
綜上所述,平板運動試驗是一項安全性高的無創(chuàng)性檢測方法,其價格低廉、可行性較強,患者易接受,是診斷冠心病較常用的一種檢查手段。要求操作者具備相應的心電圖專業(yè)知識,敏銳的觀察力,具有問題預見性,熟練掌握各種急救技術,還要善于與患者溝通。總之,禁忌證的排除,充分的試驗前準備,運動中密切觀察配合,準確把握終止運動的指征是保證運動試驗安全開展的基石。
[1]李振友,王惠中.臨床心臟康復指導[M].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2008.
[2]郭繼鴻.心電圖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2005.
[3]郭繼鴻,洪江.周氏實用心電圖學[M].5版.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