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香港理工大學校園文化特色及其啟示

      2012-08-15 00:45:11吳祝平
      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2年3期
      關鍵詞:香港理工大學?;?/a>校訓

      吳祝平

      (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商學院,湖北黃岡436102)

      香港理工大學校園文化特色及其啟示

      吳祝平

      (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商學院,湖北黃岡436102)

      香港理工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富有特色。在物質文化層面上,建筑風格體現應用教育的理念,樓宇命名助力校企合作,人性化、開放式設計體現人文關懷。在精神文化層面上,通過校訓、?;蘸托iL徽章凝練大學精神。對內地高校的啟示還包括:校園文化建設應當吸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要充分反映和體現學校追求與辦學定位。應當長遠規(guī)劃,從細節(jié)著手,師生全員參與。

      香港理工大學;校園文化;特色與啟示

      2012年2月,我有幸參加了我校與香港理工大學工業(yè)中心聯合舉辦的高職高專教師研修班學習。校園文化建設本不是研修班的學習內容,但學習過程中也穿插了一些觀摩參訪活動,這引起了我對香港理工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興趣,回校后又通過網絡搜集了一些資料,進行系統(tǒng)思考。希望我的一點體會能對當前的校園文化建設有所幫助。

      一、物質文化層面:校園建筑與文化彰顯

      香港人多地少,寸土寸金。因此高校校園面積都不大,鮮有內地高校常見的開闊廣場、軒敞大廳和成片草坪。那些見縫插綠的做法和內地比起來,真有點像盆景,但有限的空間反倒逼出了布局的智慧。鑲嵌于樓宇間的玲瓏水體、仰臥于樓頂的天臺泳池與球場,無不展現了香港人的獨具匠心。校園建設與校園文化個性、內涵相融洽,成為校園文化重要載體與彰顯之地。

      建筑風格

      香港理工大學位于繁華的中心地帶紅磡。校園占地面積僅約93500M2,但整個校園風格非常明顯,一色的赭褐色磚墻樓群,遠遠望去就能準確找到學校的位置。幢幢現代氣派的樓宇,處處彰顯著莊重、沉穩(wěn)、豪氣。有人說,這種色調和風格與理工大提供應用教育和推動應用科研的理念十分吻合,也彰顯著這所大學角色的獨特性和先鋒性。也有人說,她象征著理工大的活力,象征著理工大的現代,更象征著理工大成功輝煌的未來。還有人說,非常像歐洲的大學,很有書卷貴族氣息。

      樓宇命名

      香港理工大學校園內有約20座不同的建筑物,當中有一些建筑物間是互相連接的。建筑物以英文字母命名座,由A至Y座;各大樓是以旁邊的兩個座命名,例如HJ棟,即是指H座和J座中間的何鴻燊樓。每棟大樓大多以富豪捐助命名,如包玉剛、李嘉誠、邵逸夫、何鴻燊、李兆基等。而一些捐贈少者,學校也沒有忘記他們。就連體育場館、綠地、廣場、樹木也是這樣。在校園醒目處,我們看到了數株“捐贈樹”——金屬雕塑的每片葉子上都刻有捐贈者姓名。這類命名的好處是能拓展辦學空間,爭取更多社會資源,形成眾人拾薪、合力興學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同時也銘記捐贈者、企業(yè)姓名,有助于彰顯企業(yè)社會責任,推動校企合作。

      宿舍的命名則是另外一番風景。理工大宿舍在校外,位于紅磡灣紅荔道1號,為一棟式21層高大樓,除頂層作為員工宿舍、地下至二樓作公共設施外,其余每兩層為一個舍堂。19-20樓是只供碩士生、博士生入住的博彥堂,往下分別為開元堂、物華堂、成德堂、務賢堂、勵志堂、學敏堂、利生堂、民殷堂,后8個舍堂名稱的第一個字,對應著理工大的校訓:開物成務,勵學利民。

      人性化設計

      香港理工大學不僅教學樓的布局合理,建造設計獨特,而且在地面第三層修建一個平臺,將每棟樓和空地互相連接起來,供行人活動。乍一看,還以為這就是地面。其實,平臺下還有兩層建筑物,其中還有一條“育才路”從校園中穿過。校園周邊街道(包括育才路)每天24小時車水馬龍,但平臺以上的教學和文化生活絲毫不受影響。隨處可見的連廊、電梯成為不同樓宇之間的連接紐帶,既能遮陽,又能擋雨。舉例說,理工大宿舍雖在校外,但在下雨天從宿舍出來穿過一串地下走廊,到理工大任意一座教學樓都不會被雨淋到。宿舍內有游泳池、健身室、電腦室、自修室、閱讀室、臺球室、洗衣房、膳堂等設施,亦有各式各樣的康樂設施供宿生借用。而宿生房間內有電話、鞋柜、書臺、床、衣柜、冷氣機等設施,亦提供寬帶上網服務,部分公共地方設有無線上網服務。每層樓都設有一個小廚房及電視機,每個舍堂都有一個公用空間供舉行活動之用。

      沒有圍墻的大學

      香港高校開放辦學,吸引全世界頂級教授和優(yōu)秀學生。這是一貫的辦學理念,而表現在校園建筑與文化氛圍上,就是與社會沒有過多隔閡。身處鬧市的香港理工大學,任何人皆可自由出入。參訪者可以到任何一個教學樓、科研所去參觀,除非是一些具有保密性和安全性的地方。校園的開放、文化的開放、管理的開放,真正體現了香港高校的現代開放情懷與文化特色。

      二、精神文化層面:校訓、?;张c大學精神凝練

      一所高校的大學精神是她重要的價值取向、文化內核與個性風格的源點,是最具生命力與活力的東西,是一以貫之的辦學理念。大學精神往往凝聚在校訓、抱負、使命、愿景、理念、目標、口號等中。在香港,各所高校都非常重視文化精神凝練、精神追求。

      香港理工大學的校訓為“開物成務,勵學利民”。初次接觸,我的第一印象就認定“開物成務”應當是出自《周易》的。查其官方網站有如下注釋:“開物成務”出自《易.系辭上》:“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孔穎達疏:“言《易》能開通萬物之志,成就天下之務,有復冒天下之道;斯,此也。易之體用,如此而已。”意謂《易》的功用,就在使人通曉萬物之理,并根據這種知識去辦事,把事情辦好?!皠顚W利民”取自漢王充《論衡》:“夫可知之事,惟精思之,雖大無難;不可知之事,厲心學問,雖小無易。故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奔啊兑葜軙?“王者所佩在德,德在利民。”

      香港理工大學前校長潘宗光表示:“開物成務”來自《易經》,它主要是希望我們開物整個宇宙的自然規(guī)律,理解整個宇宙萬物,打開自己的門來幫助我們完善事物,當我們掌握了這些規(guī)律之后,做事情就會更有理想?!皠顚W利民”來自漢代王充的《論衡》這本書?!皠顚W”就是不停地增加自己的學問、能力等,“利民”是指不單單幫助自己,最重要的是為人民、為社會、為國家謀福利。所以“開物成務,勵學利民”不只是一個口號,更是一種人生實踐。香港理工大學70周年校慶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在百忙中親筆題字,以“明道利器,與古為新”八字箴言贈予理工大學生,鼓勵學生以自己的才具弘揚真理,并吸收前人經驗,加以借鑒和創(chuàng)新。潘宗光指溫總理所贈的八字箴言與理大的校訓意思相近。

      從香港理工大學的校訓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既充滿活力又注重實踐的現代型優(yōu)秀大學。其英文表述為“To learn and to apply,for the benefit of man kind”,如果再將第一句直譯為漢語,也就是“學以致用”的意思。正是香港理工大學的這一特色,其畢業(yè)生既具備相關理論知識又有很多豐富的實踐經驗,非常受到雇主的青睞。也滿足了香港工商界和社會人士的現實需求,每天晚上都有很多企業(yè)的經理人來到理工大“充電”。

      香港理工大學的?;蘸托iL徽章,也很好地體現了其大學精神。校徽的構圖十分簡潔,而且無論站在哪個角度都是一樣的。乍一看實在不能明了其含義。查閱了相關的注釋,才知道她是由PUT三個英文字母組成的。圓角是代表“理工”英文拼寫的“P”及代表“大學”英文拼寫的“U”,而?;諆鹊淖帜浮癟”代表卓越科技。其周邊開口的設計,一說代表學校崇尚學術自由,一說代表大學將與世界作更緊密的聯系。校徽的顏色以其校園內眾所周知的紅磚墻顏色為基調,整個構圖亦有磚塊效果,充分反映了人們對工業(yè)文明的追求和向往。校長徽章展示了香港理工大學的發(fā)展歷史,透過將其前身包括香港官立高級工業(yè)學院(1937)、香港工業(yè)專門學院(1947)、香港理工學院(1972),以至理工大(1994)的校徽串連起來,正好表示雖然名稱及角色隨著時代變遷而有所改變,但仍然謹守校訓“開物成務,勵學利民”的精神。

      三、香港理工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啟示

      (一)校園文化建設應當吸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傳統(tǒng)文化是校園文化誕生的搖籃和發(fā)展的基石。香港理工大學在弘揚傳統(tǒng)文化方面,確實給我們以深刻啟示。在港學習期間,曾有我校教師要求港方能安排觀摩理工大同行的授課,卻未能如愿。原因是香港理工大學是全英文授課,偶有教師用中文講授,也是粵語。但就是在這樣一個西化的高校,其校訓卻是出自《周易》《論衡》。校園宣傳片更是用孔孟等先人關于創(chuàng)新的一些論述為主線,把學校的創(chuàng)新精神連接起來,反映了一種深厚的歷史感與文化氣息。這充分體現了香港中西文化交融的區(qū)域文化特色。作為位于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內地高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不應當忘掉兩種重要的文化傳統(tǒng)元素,一個是馬克思主義(紅色文化),一個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最近,黃岡市政府在文化建設方面,重點推出了大別山老區(qū)文化、東坡文化、黃岡名人文化等項目。我以為我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項目應順應這一潮流,將相關元素吸納其中。

      (二)校園文化建設要充分反映和體現學校追求與辦學定位。校園文化是大學精神與辦學理念的集中反映,優(yōu)秀的校園文化有一種凝聚力、向心力、親和力和感召力,它將自身獨特的文化底蘊和進取意識相融合,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將學校的追求目標和理念信仰,播散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讓師生自覺地對學校產生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香港理工大學的校園建筑文化以磚紅色為底色,充分反映了人們對工業(yè)文明的追求和向往,既反映了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又具有時代精神,具有較高的認可度。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也應充分反映其自身獨特的學校追求與辦學定位,應充分體現高等職業(yè)教育特色。

      (三)校園文化建設應當長遠規(guī)劃,從細節(jié)著手。文化建設,無論是國家的、民族的,還是學校的,都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校園文化建設有軟件,也有硬件建設。只有在長期的、持續(xù)的努力下,才能收到一定成效。它是一個不斷發(fā)展、改革和繼承的過程。例如硬件方面,我們從香港理工大學的校園建筑上可以看出,校園建筑有統(tǒng)一的風格,因勢而建,大氣莊嚴。而在細節(jié)上,學校也是相當注意,哪怕一塊張貼板都能體現著細節(jié)、技巧、規(guī)則與文化意識。在軟件方面,就要更系統(tǒng)、持久、不斷積累了。

      (四)校園文化建設應當師生全員參與,師生共同為校園文化建設寫下文明的一筆。校園中的每個人都在以自覺或不自覺的方式,進入到校園文化建構當中,成為校園文化內涵的建構者和外在文化形象的形塑者。校園文化建設,不僅是學生的事,更是教職員工的事;不僅是個別部門的事,而是學校所有部門的事。對校園文化的消極無為,是對已有的校園文化積淀的減損。無動于衷、漠然以對,是對校園文化精神的耗散。在港學習期間,理工大師生的文明舉止、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潔凈的校園環(huán)境等,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些顯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輕易做到的,而是他們長期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的必然結果。

      Feature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Campus Culture in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 Zhu-ping
      (Huanggang Polytechnic College,Huanggang 438002 Hubei)

      Th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is distinctive.On the aspect of the materials,the architectural style reflects the concept of application education,building naming help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and the humane and open design shows humane care.On the spiritual respect,according to the concise motto,badge and the principal badge,the revelation to mainl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so includes the following: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shall absorb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to fully reflect and embody the school pursue and orientation;we should be longterm planning,from the details to proceed,needing the full participation both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Campus culture;Features and Inspiration

      G40-055

      A

      1672-1047(2012)03-0059-03

      10.3969/j.issn.1672-1047.2012.03.15

      [責任編輯:胡亞學]

      2012-05-08

      吳祝平,男,湖北黃岡人,商學院黨總支書記,教授,高級營銷師。研究方向:經濟管理及高職教育研究。

      猜你喜歡
      香港理工大學?;?/a>校訓
      香港理工大學無錫科技創(chuàng)新研究院啟用
      華人時刊(2023年19期)2023-12-27 01:09:44
      ?;绽镫[藏著你不知道的故事
      青年文摘(2023年19期)2023-11-15 10:03:55
      ?;针[藏著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知識窗(2022年7期)2022-08-05 02:12:35
      香港理工大學無錫科技創(chuàng)新研究院簽約落地無錫空港經開區(qū)
      華人時刊(2022年19期)2022-02-15 03:28:20
      校訓展示墻
      校訓展示墻
      體現“親愛精誠”校訓的三件往事
      黃埔(2020年4期)2020-08-13 03:24:44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訓”
      華人時刊(2019年13期)2019-11-26 00:54:44
      香港理工大學護理本科教育見聞及啟示
      科學與財富(2018年7期)2018-05-21 08:46:30
      仿真優(yōu)化設計助推綠色經濟——訪卓展工程顧問有限公司特約嘉賓、香港理工大學教授牛建磊
      石柱| 清远市| 特克斯县| 衢州市| 石渠县| 文成县| 礼泉县| 华阴市| 河南省| 彰化市| 荔浦县| 桦川县| 如皋市| 长治县| 沁阳市| 萍乡市| 黄浦区| 达尔| 缙云县| 霍林郭勒市| 安溪县| 仁布县| 沾益县| 万宁市| 阿合奇县| 阜平县| 镶黄旗| 清徐县| 晋中市| 石家庄市| 泽州县| 肥乡县| 三原县| 松原市| 彭泽县| 邵武市| 依兰县| 汨罗市| 营口市| 鹿泉市| 五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