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俗文學(xué)視角下的《二拍》用字研究*

      2012-08-15 00:54:40匡鵬飛
      關(guān)鍵詞:正字同音用字

      匡鵬飛

      (華中師范大學(xué)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武漢430079)

      俗文學(xué)視角下的《二拍》用字研究*

      匡鵬飛

      (華中師范大學(xué)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武漢430079)

      《二拍》中存在大量的不規(guī)范用字現(xiàn)象,主要包括用同音通用字代替正字、聯(lián)綿詞的不規(guī)范寫法、使用古今字中的古字、沿用古漢語的通假字等。這一用字特點,與《二拍》作為俗文學(xué)的其他特質(zhì)相一致,是俗文學(xué)作品形式和內(nèi)容統(tǒng)一性的內(nèi)在要求和外在表現(xiàn)。

      《二拍》;俗文學(xué);不規(guī)范用字

      一、《二拍》之“俗”的語言文字學(xué)詮釋

      《拍案驚奇》(或稱《初刻拍案驚奇》)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明末凌濛初著,是兩部擬話本小說集。作為與《三言》齊名的白話短篇小說集,《二拍》一直被視作明代俗文學(xué)的代表作品之一,在中國俗文學(xué)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過去從俗文學(xué)方面對《二拍》的研究,往往都是就它所反映的時代背景、思想內(nèi)容、審美趣味、價值觀念、風(fēng)俗民情以及作品的人物形象、表現(xiàn)手法、藝術(shù)風(fēng)格等方面對其“俗”的特點進(jìn)行詮釋,較有代表性的論著有馬美信《凌濛初和二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劉良明、劉方《市井民風(fēng):〈二拍〉與民俗文化》(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李桂奎《論“三言”“二拍”世俗文化家園中的文士角色扮演》(《貴州社會科學(xué)》2004年第3期)、趙興華《從藝術(shù)特質(zhì)入手淺析“三言二拍”中的市民文學(xué)性》(《岱宗學(xué)刊》2007年第1期)等。這些研究,無疑十分有助于我們更深刻地了解《二拍》的“俗”。但僅從這些角度,似還不能全面反映《二拍》的俗文學(xué)特色。鄭振鐸先生《中國俗文學(xué)史》指出:“何謂‘俗文學(xué)’?‘俗文學(xué)’就是通俗的文學(xué),就是民間的文學(xué),也就是大眾的文學(xué)?!保?]1鄭先生的這一經(jīng)典論述很富有啟示性。

      我們認(rèn)為,作為話本小說,《二拍》所體現(xiàn)的“俗”,所反映的“俗文學(xué)”的通俗性、民間性和大眾性,可以而且應(yīng)該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除了文學(xué)的角度以外,不妨還可以從語言文字學(xué)的角度來對它進(jìn)行詮釋。從這個角度來看,《二拍》的“俗”至少體現(xiàn)在以下3個方面:

      其一,在語體風(fēng)格上,由于話本是說書藝人“說話”用的底本,所面對的聽眾都是下層老百姓,《二拍》因此表現(xiàn)為一種在口語基礎(chǔ)上稍經(jīng)加工的口頭語體;

      其二,與前一點密切相關(guān),在詞匯特色上,《二拍》大量地使用了一些俗語詞、方言詞、歇后語等口語性很強的詞匯成分;

      其三,在文字使用上,《二拍》與正統(tǒng)的文言文文學(xué)作品相比,顯得隨意性很強,極不規(guī)范,使用了大量的俗字和其他不規(guī)范用字。

      正因為上述特點,除了文學(xué)史上的價值以外,在漢語史研究中,《二拍》常被作為能反映當(dāng)時實際口語面貌的近代漢語研究語料。

      本文重點研究《二拍》中的不規(guī)范用字現(xiàn)象,發(fā)掘其規(guī)律,并試圖從一個新的角度豐富我們對《二拍》俗文學(xué)特質(zhì)的認(rèn)識和理解。所據(jù)《二拍》版本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拍案驚奇》(以下簡稱《初刻》)、1983年版《二刻拍案驚奇》(以下簡稱《二刻》),并參考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1年版《拍案驚奇》和1996年版《二刻拍案驚奇》。為避煩瑣,文中所引《二拍》例句,皆只標(biāo)明卷數(shù),不標(biāo)出頁碼;所引其他作品,皆據(jù)通行版本,不再一一注明。

      二、《二拍》中的同音(近音)通用字

      所謂同音(近音)通用字(以下簡稱‘同音通用字’),是指在民間較為通行的用來代替正字的同音或近音字。同音通用字產(chǎn)生于民間,主要是文化程度不太高的市民階層在使用。作為通俗的、民間的、大眾的俗文學(xué),在內(nèi)容上主要反映正統(tǒng)文學(xué)中不太可能出現(xiàn)的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其主要讀者對象也首先是普通大眾,這就決定了其形式——語言文字的運用一定也要通俗化、民間化和大眾化,必須要貼近普通百姓。因此,本來只通行于民間的同音通用字也就廣泛運用于話本小說之中,成為了《二拍》用字的重要特色之一。

      上世紀(jì)50年代末,蔣禮鴻先生率先指出同音通用字的研究價值,并把搜輯和歸納同音通用字確立為俗文字學(xué)中應(yīng)有的內(nèi)容[2]。雖然90年代以后,以張涌泉先生為代表的學(xué)者們認(rèn)定“俗字只限于一個字筆畫或偏旁的增損或變異”,“大多數(shù)同音通用字確實不宜看作俗字”[3]7,但這只就“俗字”這一特定概念的界定而言,并沒有否定同音通用字的研究價值。

      我們認(rèn)為,俗文學(xué)的特點之一,就是與民間的用字習(xí)慣相一致,大量使用俗別字。俗別字是俗文字學(xué)的研究對象,包括俗字和其他不規(guī)范用字兩個方面,同音通用字屬于不規(guī)范用字的一種。

      同音通用字主要因讀音與正字相同或相近而得以通用,但在字形上也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尋?!抖摹分械耐敉ㄓ米职ㄒ韵乱恍╊悇e。

      (一)省略部首

      有些同音通用字系由正字省略了部首而來,其目的是為了簡便。

      1.“注”寫作“主”

      例1 卻在渺渺茫茫做夢不到的去處,得了一主沒頭沒腦錢財,變成巨富。(《初刻》卷一)

      例2 江老雖是賣去了女兒,心中凄楚,卻幸得了一主大財。(《二刻》卷十五)

      按:“注”,量詞,用于錢財,《二拍》中除一處外,都寫作“主”?!白ⅰ北究芍赣脕碣€博的財物,如“下注”、“孤注一擲”,由此引申出量詞的用法。明代其他小說中,也常見“注”“主”通用的現(xiàn)象,如:舊時原是個窮漢,近日得了一注不明不白的錢財,買起一所大房,開張布店。(《醒世恒言》第二十卷)偏生九阿姐造化,討得著,年時賺了若干錢鈔,臨出門還有這一主大財。(《醒世恒言》第三卷)

      2.“跤”寫作“交”

      例3忽然一交跌去,只有出的氣,沒有入的氣,已自命絕了。(《初刻》卷七)

      例4 王良不提防的,一交跌倒。(《二刻》卷三十一)

      按:“摔跤”之“跤”,在《二拍》中除一處外,都寫作“交”,明顯是為了書寫上的簡便。明代其他小說中,“跤”“交”亦常有通用之例,如:一跤倒在柳樹邊,有兩個時辰不醒人事。(《喻世明言》第二十六卷)嚴(yán)氏聽說,大哭起來,一交跌倒。(同上)

      (二)減少筆畫

      同省略偏旁一樣,減少筆畫的目的也是為了簡便。

      1.“壽誕”寫作“壽旦”

      例5 一日,是他七十壽旦,四子置酒上壽。(《初刻》卷一)

      按:“壽誕”即“壽辰”,把“誕”寫作“旦”,筆畫明顯減少?!抖摹分袃H此一例,但在其他明清小說或含有白話成分的筆記中,仍不乏用例,如:宋南渡以后,重新婚生子壽旦落成,有慶賀焉,有彌文焉,其侈靡之風(fēng)耶。(明·敖英《東谷贅言》)要十月初一日趁晁夫人壽旦迎接誥命。(《醒世姻緣傳》第九十回)

      2.“夠”寫作“勾”

      例6 眾人都起身道:“酒勾了。”(《初刻》卷一)

      例7 話說人生只有面貌最是不同,蓋因各父母所生,千枝萬派,那能勾一模一樣的? (《初刻》卷二)

      按:《二拍》中“勾”通“夠”的例子極多,或是單獨使用,或是出現(xiàn)在“能勾”之中,遠(yuǎn)遠(yuǎn)超過使用“夠”的次數(shù)。明代其他小說中,“夠”“勾”通用的現(xiàn)象也十分常見,乃當(dāng)時廣泛通行的用法,如:不夠半年,瘡毒大發(fā),醫(yī)治不痊,嗚呼哀哉,死了。(《警世通言》第十七卷)不勾三四個月,其缸已滿。(同上)

      (三)改變偏旁

      偏旁既包括部首,也包括組成漢字的非部首構(gòu)件。改變偏旁,首先是一種對文字的隨意換用,后經(jīng)約定俗成成為了通用字。

      1.“積攢”寫作“積趲”

      例8 連日先生要去,積趲讀書辛苦,今夜圖早睡些個。(《初刻》卷十七)

      例9 有積趲下的束修、本錢,多零星與女兒們?nèi)チ恕?《二刻》卷二十六)

      按:《二拍》中“積趲”和“積攢”使用各半。在明代其他小說中,亦常見“積趲”的寫法,如:在京半年有余,積趲了些銀兩。(《醒世恒言》第二十卷)大管家李榮,他積趲些私房,央人贖身去了。(《型世言》第十八回)

      2.“晦氣”寫作“悔氣”

      例10 你也是悔氣,偶然撞這兩遭盜。(《初刻》卷八)

      例11 韓贊卿悔氣,卻選著了這一個去處。(《二刻》卷二十六)

      按:《二拍》中,除了兩處外,“晦氣”都作“悔氣”。明代其他小說中,也常見這種寫法,如:把兩只手掩著脖子叫道:“悔氣,悔氣?!?《醒世恒言》第二十六卷)“自是老娘悔氣了,偏撞著這許多鳥事?!?《金瓶梅》第二回)

      這類同音通用字在《二拍》中還有很多,如“駛”作“使”、“偌大”作“惹大”、“倔強”作“崛強”、“拼湊”作“軿湊”等等,余不贅述。

      (四)隨意用字

      有些同音通用字與正字在形體上沒有任何關(guān)聯(lián),純粹是基于音同或音近的一種不規(guī)范用字。

      1.“錯過”寫作“挫過”

      例12 這吉期便不挫過了。(《初刻》卷五)

      例13 況且姻緣又好,又不要我費一些財物周折,也不該挫過!(《二刻》卷十一)

      按:《二拍》中“挫過”的寫法共5例,遠(yuǎn)少于“錯過”,但“挫過”在明代其他小說中也很常見,如:倘若挫過此人,再后難得。(《清平山堂話本·話本卷一》)“明早快快應(yīng)承了他,不可挫過機會?!?《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

      2.“擔(dān)憂”寫作“耽憂”

      例14 反是狄氏替胡生耽憂,害出心病來。(《初刻》卷三十二)

      例15 且未知當(dāng)?shù)脕懋?dāng)不來,不必先自耽憂。(《二刻》卷一)

      按:《二拍》中“耽憂”有3例,“擔(dān)憂”僅一例,頻率都不高。明代其他小說中常見“耽憂”的寫法,如:“怪小狗肉兒,你倒替古人耽憂!”(《金瓶梅》第二十回)“小妮子蒙夫人抬舉,故替夫人耽憂?!?《醒世恒言》第二十三卷)

      這類同音通用字在《二拍》中還有很多,如“?!弊鳌蚌?、“陌生”作“驀生”、“覺得”作“絕得”、“走投無路”作“走頭無路”、“隨機應(yīng)變”作“隨機應(yīng)便”等等。

      (五)增加部首

      應(yīng)該來說,增加部首不僅沒有使用字簡便,反而增加了字的筆畫數(shù)。但這種現(xiàn)象,僅僅只是由于隨意用字的結(jié)果,也是常見不規(guī)范用字的表現(xiàn)方式之一。

      1.“彎”寫作“灣”

      例16 走進(jìn)轉(zhuǎn)個灣,是兩扇大石板門。(《初刻》卷一)

      例17 及至抬眼看時,倏忽轉(zhuǎn)灣,不是正路,漸漸走到狹巷里來。(《二刻》卷五)

      按:《二拍》中“彎”、“灣”的用法各半。在明代其他小說中,“彎”常作“灣”。如:不想轉(zhuǎn)過灣來,撞遇孫寡嘴、祝實念。(《金瓶梅》第十五回)張四哥趕到轉(zhuǎn)灣處,不見了胡美。(《警世通言》第十五卷)

      2.“爭”寫作“掙”

      例18 倒不如《水滸傳》上說的人,每每自稱好漢英雄,偏要在綠林中掙氣,做出世人難到的事出來。(《初刻》卷八)

      例19 只為張生也是妙觀門下出色弟子,故此還掙得來,若是別一個,須動手不得。(《二刻》卷二)

      按:《二拍》中“爭”作“掙”,僅此兩例,當(dāng)是一種不太常用的隨意寫法。明清小說中也很罕見,我們只發(fā)現(xiàn)寥寥數(shù)例,如:是我拔刀相助,不但保全了他的英名,還給他掙過了一口大氣來。(《兒女英雄傳》第八回)張蕙貞也忒啥個勿掙氣。(《海上花列傳》第五十七回)

      三、《二拍》中的其他不規(guī)范用字現(xiàn)象

      (一)聯(lián)綿詞中的不規(guī)范用字

      聯(lián)綿詞的特點之一,是“因聲載義,義存于聲,詞義與字形無關(guān),文字只是記錄聯(lián)綿詞語音形式的符號”[4]46,因此,一個聯(lián)綿詞可以用不同的同音字來記錄,這在古代漢語中尤其常見。不過,在漢字使用者的長期選擇過程中,人們往往會遵循特定的原則,使書寫聯(lián)綿詞的漢字形式漸趨定型。但在民間用字中,卻又往往隨意選擇一個同音字來代替其最常用的寫法,這類不規(guī)范用字也常出現(xiàn)在俗文學(xué)作品之中,成為《二拍》的用字特色之一。

      1.“糊涂”寫作“鶻突”

      例20 員外見他每齊來,只道是報他生兒喜信,心下鶻突。(《初刻》卷三十八)

      例21 莫繼要尋前番夢境,再不能勾,心里鶻突,如醉如癡,生出病來。(《二刻》卷十九)

      按:《二拍》中,“糊涂”作“鶻突”僅此兩例,其余全寫成“糊涂”,可見,“糊涂”在當(dāng)時已是該詞的正體。在明代的民歌時調(diào)中也有“鶻突”的寫法,如:我不比那無情漢,你也不要詐鶻突。(《掛枝兒》卷一)鶻突的相思也,還得鶻突人來賣。(《掛枝兒》卷三)

      2.“懵懂”寫作“懵董”

      例22 極至那癡呆懵董、生來有福分的,隨他文學(xué)低淺,也會發(fā)科發(fā)甲。(《初刻》卷一)

      按:在近代漢語中,該詞一般寫作“懵懂”,《二拍》中該詞僅出現(xiàn)這一例,當(dāng)是一種隨意的簡寫。

      (二)使用古今字中的古字

      古今字是一種文字孳乳現(xiàn)象。上古時代,由于文字較少,一個字往往兼有很多意義,一字多義的現(xiàn)象非常嚴(yán)重。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人們在本字的基礎(chǔ)上增加或改換偏旁,分化出一個新字來專門表示某一意義。這樣,前后兩個表示同一意義的字就構(gòu)成古今字的關(guān)系。古今字的分化使原本由一個漢字承擔(dān)的不同意義在形體上得到區(qū)分,本是漢字發(fā)展過程中的一種積極的造字行為。但是,今字造出來以后,文人出于仿古心理或慣性思維有時仍用古字;在民間,省略部首是隨意用字的最常見形式,對于大多數(shù)今字來說,省略了部首后恰好就是古字。這兩種趨勢的合流,使得古字在漢字中的生命力特別強,成為不規(guī)范用字的重要來源之一。作為文人整理的俗文學(xué)作品,《二拍》中自然也就使用了大量的古字。

      1.“娶”寫作“取”

      例23 從此,文若虛做了閩中一個富商,就在那里取了妻小,立起家業(yè)。(《初刻》卷一)

      例24 恐怕一時難得門當(dāng)戶對的佳配,所以且說個取妾。(《二刻》卷三)

      按:取,《說文·又部》:“取,捕取也?!逼浔玖x為“捕獲到野獸或戰(zhàn)俘時割下左耳”。如:(狩)大獸公之,小禽私之,獲者取左耳。(《周禮·夏官·大司馬》)鄭玄注:“得禽獸者取左耳,當(dāng)以計功?!庇纱艘瓿觥安东@”、“取出”、“奪取”等義,又引申出“娶妻”義,如: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周易·蒙卦》)“娶”是為表示這一引申義加形旁“女”而造的新字,如: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左傳·隱公元年》)但是,為了簡便,在表達(dá)這一意義時人們往往仍用古字“取”。《二拍》中兩種寫法并存,但“娶”已成為正字,則“取”為不合正字的用法。

      2.“遨游”寫作“敖游”

      例25 至于敖游宴飲,一發(fā)罷他不得。(《初刻》卷三十四)

      按:敖,《說文·放部》:“敖,出游也。”“敖”的本義即“出游”。如: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詩經(jīng)·小雅·鹿鳴》)后“敖”又引申出很多其他的意義,為了加以區(qū)別,又造一新字“遨”以專門表示本義,如:而猶從牧兒遨。(《后漢書·劉盆子傳》)明代其他小說中一般都作“遨游”,《二拍》中該詞僅一見,寫作“敖游”,當(dāng)是一種隨意的簡寫。

      類似的例子在《二拍》中還有很多,如:“現(xiàn)前”作“見前”、“根源”作“根原”、“阻擋”作“阻當(dāng)”、“熄火”作“息火”、“緞匹”作“段匹”、“痊愈”作“全愈”等等。

      (三)沿用古漢語的通假字

      通假字產(chǎn)生于先秦時代的書面語,并在后世的文言文系統(tǒng)中由于約定俗成而具有了與本字大致相同的意義和功能,多為文人士大夫出于仿古的目的而使用。它與上文所說的同音通用字有內(nèi)在的相通之處。在民間用字中,以他字隨意替代正字,有時會與古漢語就已存在的通假字暗合。通假字因而成為民間不規(guī)范用字的一種,俗文學(xué)作品自然也會順應(yīng)這一趨勢,大量使用通假字。《二拍》中時常使用通假字。

      1.“服氣”寫作“伏氣”

      例26 周秀才好生不伏氣,沒奈他何,只依了。(《初刻》卷三十五)

      例27 又有那不伏氣甘折本的小二哥與他賭賽,十兩五兩輸與他的。(《二刻》卷二)

      按:古漢語中“伏”常通“服”,表“佩服、信服”義,如:眾乃皆伏。(《史記·項羽本紀(jì)》)曲罷曾教善才伏。(白居易《琵琶行》)在明代俗文學(xué)作品中,“服氣”常作“伏氣”,如:有一頓,沒一頓,卻不伏氣去告求春兒。(《警世通言》第三十一卷)不來便不來,我也不伏氣去叫他。(《掛枝兒》卷五)

      2.“雇”寫作“顧”

      例28 劉氏心慌膽戰(zhàn),不敢遲延,疾忙顧了一乘轎,飛也似抬到縣前來。(《初刻》卷十一)

      例29 顧了肩輿,與回風(fēng)同行十余里,下輿謁湘君祠。(《二刻》卷二十七)

      按:古漢語中“顧”可通“雇”,如:天下女徒已論,歸家,顧山錢月三百。(《漢書·平帝紀(jì)》)法使天下公得顧租鑄銅錫為錢,敢雜以鉛鐵為它巧者,其罪黥。(《漢書·食貨志下》)《二拍》中雖多作“雇”,而“顧”僅此兩例,但在明代其他小說中,“雇”常寫作“顧”,如:徑出城外,顧了長行頭口,到馬頭上,搭在鄉(xiāng)里船上,往蘇州原籍家去了。(《金瓶梅》第六十四回)不管他肯不肯,顧了一乘小轎抬回家去將息。(《警世通言》第二十七卷)

      《二拍》中這類情況還有很多,如“無”作“亡”、“偶”作“耦”、“敘”作“序”、“旁”作“傍”、“以后”作“已后”等等。

      四、結(jié)語

      作為明代俗文學(xué)重要代表作之一的《二拍》,在很多方面都體現(xiàn)出“俗”的特質(zhì),對此,已有研究雖較充分,但多局限于文學(xué)本身。如果從語言文字學(xué)的角度切入,考察其用字方面的特點,就會發(fā)現(xiàn),《二拍》存在大量的不規(guī)范用字現(xiàn)象,主要包括用同音通用字代替正字、聯(lián)綿詞的不規(guī)范寫法、使用古今字中的古字、沿用古漢語的通假字等。這些不規(guī)范用字,本來主要運用于民間,繼而被俗文學(xué)作品所采用,成為俗文學(xué)作品在形式上的重要特點之一?!抖摹分写罅砍霈F(xiàn)的不規(guī)范用字,是與它的其他俗文學(xué)特質(zhì)相一致的,是俗文學(xué)作品形式和內(nèi)容統(tǒng)一性的內(nèi)在要求和外在表現(xiàn)。對《二拍》中不規(guī)范用字的研究,有助于更全面、更深入地揭示《二拍》乃至其他俗文學(xué)作品“俗”的特點。

      [1]鄭振鐸.中國俗文學(xué)史[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

      [2]蔣禮鴻.中國俗文字學(xué)研究導(dǎo)言[J].杭州大學(xué)學(xué)報,1959(3):129-140.

      [3]張涌泉.漢語俗字研究[M].長沙:岳麓書社,1995.

      [4]周光慶.古漢語詞匯學(xué)簡論[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89.

      [5]鄭賢章.《可洪音義》與現(xiàn)代大型字典俗字考[J].漢語學(xué)報,2006(2):86-92.

      The Diction Research on Er Pai under the Popular Literature Vision

      KUANG Pengfei

      (Language and Language Education Centre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Hubei,430079)

      Variety of informal diction exists in Er Pai,which mainly includes the use of homophony as substitute,the informal way to compose disyllable words,the use of old words and the borrow words in the oldnew words.It consists with the other features of Er Pai as the popular literature,which is the internal demands and external manifestation to the unity of form and content in popular literature.

      Er Pai;popular literature;informal diction

      H021

      A

      1671-7422(2012)01-0019-05

      10.3969/j.ISSN.1671-7422.2012.01.005

      2012-01-05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漢語核心詞研究”,項目編號:10JJD740011;“211”工程重點學(xué)科建設(shè)項目“中華文化繁榮發(fā)展中的漢語學(xué)科創(chuàng)新”,項目編號:YYZX0916。

      匡鵬飛(1975— ),男,湖北武漢人,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漢語言文字學(xué)、漢語與文化研究。

      (責(zé)任編輯龔 勤)

      猜你喜歡
      正字同音用字
      容易混淆的詞語
      《漢語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誤舉隅
      科技論文表格的編排要求(五):用線和用字
      康有為藏西夏字書《同音》殘葉版本考
      西夏學(xué)(2020年2期)2020-01-24 07:44:28
      《同音》二字格探析
      西夏學(xué)(2019年1期)2019-02-10 06:22:06
      敦煌書法難僻字舉隅(十四)
      中國篆刻(2018年4期)2018-04-19 03:19:47
      敦煌書法難僻字舉隅(十一)
      中國篆刻(2018年1期)2018-01-18 06:58:29
      敦煌書法難僻字舉隅(九)
      中國篆刻(2017年11期)2017-11-24 06:41:20
      心正字正的柳公權(quán)
      English Jokes: Homonyms
      湘阴县| 独山县| 中江县| 上蔡县| 张掖市| 浪卡子县| 砚山县| 体育| 资兴市| 保康县| 合肥市| 德庆县| 仁化县| 昭平县| 商水县| 苏尼特右旗| 长沙县| 资兴市| 乡城县| 许昌县| 汤阴县| 敦煌市| 德惠市| 中山市| 西平县| 含山县| 鸡东县| 通海县| 故城县| 义乌市| 太仓市| 阳山县| 扎兰屯市| 蕲春县| 雅江县| 巴马| 醴陵市| 长白| 鹤峰县| 永定县| 迁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