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強
(山西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3)
防水工程材料的選用,質(zhì)量的好壞,關(guān)系到建筑工程的使用壽命及人們的居住條件,由于建筑防水材料的種類繁多,很多新型的建筑防水材料及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都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因此,提高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技術(shù),對提高建筑工程質(zhì)量意義重大。
本文詳細講述了某工程采用RG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施工技術(shù)及質(zhì)量控制措施等。
某工程防水等級設(shè)計為Ⅱ級,防水材料選用RG防水涂料。該工程需重點施工防水的部位:
1)地下室部分:陰陽角、設(shè)備管線預埋、穿墻桿、后澆帶基礎(chǔ)底板及外墻后澆帶施工縫;2)外墻部分:外墻的轉(zhuǎn)角部位;3)屋面、衛(wèi)生間及廚房。
1)RG聚合物水泥涂料由聚合乳液和粉料兩部分組成,按規(guī)定乳液與粉料的質(zhì)量比(10∶6)混合拌勻使用。
2)防水材料必須有出廠合格證、檢測報告及廠家產(chǎn)品的認證文件,進行現(xiàn)場見證取樣送檢。
3)RG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甲、乙雙組分,底膠、基層修補材料用P.O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
1)可在潮濕或干燥的基面上施工。若因天氣因素24 h內(nèi)有降水,須停止施工。基礎(chǔ)面做20 mm厚水泥砂漿找平層。找平層須堅實平整不起砂,表面強度達到施工要求后直接涂刷防水層。
2)細部構(gòu)造等部位的基層要求:a.基層不平整處可用水泥砂漿抹平壓光,堅實平整不起砂,表面強度達到施工要求后可以直接涂刷防水層。b.基層與轉(zhuǎn)角處、陰陽角、管根等部位,水泥砂漿應抹成圓弧形,陰陽角處必須做成不小于100 mm的圓弧。c.施工縫、后澆帶加強處理,按照設(shè)計圖紙要求并參照相關(guān)RG防水圖集進行處理。d.材料必須密封儲存于陰涼處,嚴禁與水接觸。e.材料與施工現(xiàn)場嚴禁煙火。
一布四涂:清理基層→涂刷第一道防水層→細部附加層→涂刷第二道防水層(無紡布鋪設(shè))→涂刷第三道防水層→涂表面防水層→工程質(zhì)量驗收。兩布六涂:清理基層→涂刷第一道防水層→細部附加層→涂刷第二道防水層(無紡布鋪設(shè))→涂刷第三道及第四道防水層(無紡布鋪設(shè))→涂刷第五道及表面防水層→工程質(zhì)量驗收。
5.2.1 清理基層
在防水層施工之前應先對基層進行處理。表面必須徹底清掃干凈,不得有浮塵、油污、雜物或明水等;干燥基面用水浸潤至微潮濕狀,最好使用乳液桶或施工工具的清洗水;基面如有破損、疏松或不平,清理后可用RG聚合物防水防腐砂漿(RG-13)進行修復。刷底面防水層(刷第一道防水層):將基層表面的雜物及灰塵清理干凈,使表面達到施工要求。對找坡層破損的部位應采用普通C10混凝土進行修補并及時澆水養(yǎng)護。
防水層施工步驟:第一層:由專人負責稱取材料配制,先按設(shè)計提供的配合比分別稱出配料所用的液料、粉料,用手提電攪拌器攪拌均勻,使其不含有未分散的粉料。
用滾刷或油刷均勻地涂刷底層,不得漏底,一般用量為0.5 kg/m2。等界面層干固后,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
5.2.2 細部附加層
1)施工縫、墻及板后澆帶、管根與墻體之間、墻體及基礎(chǔ)陰陽角,均采用一布(無紡布)兩涂柔性加強防水處理?;A(chǔ)后澆帶采用兩布六涂柔性加強防水處理。
2)施工縫、后澆帶、管根與墻體之間、墻體及基礎(chǔ)陰陽角等部位,先加強陰、陽角等部位,設(shè)無紡布總寬度500 mm,按陰角、陽角或拐角各250 mm進行布置,然后再根據(jù)底板或墻體進行滿鋪。
3)對當混凝土表面有凹凸或蜂巢狀時,應將松動的混凝土去除至完好表面。若混凝土表面有裂縫,且縫隙大于0.5 mm時,應將裂縫開成V形槽,開槽至良好的混凝土面,并進行修補。
5.2.3 涂刷第二道防水層(無紡布鋪設(shè))
在已處理好并完成細部處理的基面刷涂拌和好的漿料,趁濕立即鋪RGWT-70無紡布(每次鋪3 m~5 m),用鋼刮板或鋼抹子將布刮抹平整,使涂料透至布上。仔細檢查,不得出現(xiàn)褶皺、空鼓。
5.2.4 具體施工部位做法要求
1)在基礎(chǔ)墊層上采用20厚1∶2.5水泥砂漿找平,找平后再刷2 mm厚RG防水涂料,防水涂料完成后用2 mm厚紙?zhí)r青油氈保護防水涂料,鋪設(shè)350號石油瀝青油氈后再做50厚C20細石混凝土保護層進行二次保護,混凝土保護層上再進行鋼筋混凝土基礎(chǔ)結(jié)構(gòu)施工。
2)樓座屋面及車庫屋面防水材料選用兩道1.5厚RG防水涂料(一布四涂)施工做法,總厚度為3.0 mm。
衛(wèi)生間及廚房等凸出地面或墻面的管子根部、地漏、排水口、陰陽角、變形縫等薄弱環(huán)節(jié),應在大面積涂刷前,每邊先做250 mm寬一布防水附加層。
施工注意事項:不上人屋面的施工,應先立面、陰陽角、排水管、立管周圍、混凝土接口等各種易滲漏的接合部位,增補涂抹及鋪設(shè)附加層,附加層總寬度為500 mm,按各部位接口情況各分為250 mm寬進行施工,然后大面積平面涂刷RG防水層。涂刷總厚度按設(shè)計要求為3.0 mm厚。
工程中在后澆帶混凝土部位加設(shè)預埋鋼板止水帶和外墻附加防水層做法,以保證外墻防水層整體效果,避免工程從后澆帶處滲漏。后澆帶混凝土施工時要檢查后澆帶處止水鋼板位置是否固定牢固,接縫焊接是否嚴密,基礎(chǔ)底板處采用砌筑240永久保護墻,在墻體上先空鋪施工防水卷材附加層,將底板處防水卷材預留不少于500 mm寬,然后在附加層上再做一層防水涂料,與底板處預留防水層粘結(jié)牢固,搭接長度不小于100 mm。
1)施工時要在浸滿漿料的布面上,用力涂抹刮壓,確保漿料將布均勻浸透,必要時可使用鋼刮板或鋼抹子等工具。
2)施工后,涂膜應充分干燥??諝鉂穸忍貏e大,氣溫低,干燥時間應適當延長。如工程施工環(huán)境濕度過大,應采取排潮措施。
3)如施工基面溫度較高,拌料時可適當增加水量,以補償因蒸發(fā)過快而造成漿料流動性和浸透性損失。
4)應在5℃以上的溫度條件下施工。在基礎(chǔ)底板及屋面防水層施工時還應注意,施工人員應加強質(zhì)量意識,勿穿釘掌鞋或帶泥砂硬底鞋施工,防水層施工后,兩天內(nèi)不得上人。
1)涂膜厚度應均勻一致達到設(shè)計要求。不允許有脫落、開裂、孔洞、氣泡或收頭不嚴密等缺陷。2)涂膜防水層不應有積水和滲漏現(xiàn)象。
防水涂料的外觀質(zhì)量、規(guī)格和物理技術(shù)性能均符合標準要求,對進入現(xiàn)場的材料應進行抽樣檢測。
1)操作人員應嚴格保護已做好的涂膜防水層。2)涂膜防水層未干時,在未做保護層以前,任何與防水作業(yè)無關(guān)的人員不得進入施工現(xiàn)場,以免損壞防水層。3)要強化操作人員的成品保護意識和技能,施工過程中應制定成品保護措施,杜絕防水層在施工過程中被破壞。
工程采用以上方式進行防水處理后,防水效果很好,至今未發(fā)現(xiàn)有滲漏現(xiàn)象。
[1] 孫曉飛.水性聚氨酯彩色彈性防水涂料施工技術(shù)[J].山西建筑,2011,37(12):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