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阿三
(湖州市公路水運工程監(jiān)理咨詢有限公司,浙江 湖州 313000)
浙北某一級公路,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為120 km/h,瀝青混凝土路面,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與底基層,其中底基層厚20 cm,設計7 d無側(cè)限抗壓強度代表值為2.5 MPa。為確保全線路面基層及底基層的順利施工,特選定雙幅180 m長路段作為水泥穩(wěn)定碎石底基層鋪筑試驗路,以總結(jié)經(jīng)驗,為以后的大面積施工提供科學的施工依據(jù)和可靠的技術(shù)參數(shù)。
1)修整路基。
路基橫坡度、平整度、標高、寬度、中線、壓實度、彎沉等須達到規(guī)范要求,路床表面無浮土、雜物及松軟部位。
2)恢復中線。
縱向每10 m設一中樁,兩側(cè)路肩邊緣及中央分隔帶邊緣設指示樁,在指示樁上準確標記出將要施工底基層邊緣的設計標高。
本次采用WCB650型拌和樓,實際生產(chǎn)能力每小時600 t。攤鋪機采用2臺進口ABG423。壓路機碾壓組合采用18 t雙鋼輪壓路機1臺、20 t單鋼輪壓路機2臺和28 t膠輪壓路機1臺。裝載機5臺,灑水車2臺。運輸車輛采用30輛后8輪雙橋自卸車,運距約為15 km。
1)石料規(guī)格按0 mm ~2.36 mm,0 mm ~4.75 mm,4.75 mm ~16 mm,16 mm ~31.5 mm 分成四檔。水泥采用 P.O32.5,初凝時間大于3 h,終凝時間大于6 h,3 d,28 d強度及其余各項指標滿足設計要求。
2)根據(jù)工作面的大小,確定覆蓋用土工布3萬m2,底基層水穩(wěn)碾壓完成后,及時進行覆蓋。
3)底基層邊緣模板為20 cm高的鋼模1 080延米,且能滿足施工要求。
結(jié)合原材料情況,在工地試驗室對理論配合比反復調(diào)整,確定施工配合比?,F(xiàn)場試驗,壓實度達到98%以上,從表面上看混合料無離析現(xiàn)象,碾壓后表面無輪跡,且7 d無側(cè)限抗壓強度達到設計要求。
按照底基層設計厚度和集料干密度,算出該路段所需理論混合料總量,并通知拌和場。初始施工采用松鋪系數(shù)定為1.25,則松鋪厚度為25 cm;經(jīng)現(xiàn)場試驗和比較,松鋪系數(shù)為1.28較為合理,此時的松鋪厚度為25.6 cm。
采用WCB650型拌和樓集中拌和,再由汽車運輸?shù)绞┕がF(xiàn)場。WCB650型拌和樓為循環(huán)的拌和方式,集料由裝載機從進料斗進料,4個進料斗按照設定的比例再經(jīng)輸送帶輸送到拌和倉和水泥、水進行拌和5 min后再出料。
拌和機的一次裝料量不超過拌和樓的允許量。拌和機的“死區(qū)”即材料不產(chǎn)生運動或者得不到充分拌和的地方,及時予以排除。試驗人員對料場每拌250 t混合料,須對級配與水泥劑量、含水量進行檢測;如有偏差及時進行調(diào)整。運輸車輛采用浮動式裝料,全程運輸和卸料時均采用帆布覆蓋。
攤鋪前先用雙鋼輪壓路機對路基進行碾壓,表面應平整密實;用灑水車對路基進行灑水濕潤,水量適中,無積水現(xiàn)象。中央分隔帶處直立鋼模,并用16 cm螺紋鋼進行加工固定,邊線順直。為保證有效壓實度,鋼模邊部采用人工修整,并及時灑水養(yǎng)生。采用2臺ABG423攤鋪機進行攤鋪,其行進速度控制在1.5 m/min~2 m/min,2臺攤鋪機的間距控制在10 m左右,中間部分重疊30 cm。厚度控制時,兩側(cè)電腦調(diào)平,中間走導梁,效果良好。攤鋪后,及時對含水量進行觀測。含水量采用最佳含水量(6.6%)進行控制比較合理,并根據(jù)施工多種因素進行調(diào)整。
采用2種組合方式碾壓。方案1碾壓8遍:先用DD110雙鋼輪壓路機靜壓1遍(速度1.5 km/h~1.7 km/h),再用20 t振動壓路機碾壓4遍(速度1.8 km/h~2.2 km/h),用18 t振動壓路機壓2遍(速度1.8 km/h~2.2 km/h)最后用28 t膠輪碾壓1遍光面(速度1.8 km/h~2.2 km/h)。方案2:先用DD110雙鋼輪壓路機靜壓1遍(速度1.5 km/h~1.7 km/h),再用28 t膠輪壓路機振動碾壓4遍(速度1.8 km/h~2.2 km/h),然后用20 t振動壓路機碾壓2遍(速度1.5 km/h~1.7 km/h),最后用 DD110雙鋼輪碾壓1遍光面(速度1.8 km/h~2.2 km/h)。對碾壓后的各項指標進行比較,方案1優(yōu)于方案2,故決定采用方案1組合方式進行碾壓。
在振動壓路機碾壓3遍后所測壓實度為97%,振動6遍后所測壓實度達到了98%以上。經(jīng)綜合考慮,決定采用振動壓路機碾壓6遍。為防止壓路機將模板壓倒,第一遍鋼模邊緣預留50 cm不碾壓,第二遍碾壓時留邊20 cm,第三遍時壓到邊,在振動碾壓結(jié)束后采用人工對邊緣部位進行修整和碾壓遺漏部位進行人工擊實,最后用壓路機進行光面?;旌狭蠌募铀韬偷匠隽线\輸(60 min)卸料攤鋪整平(30 min)碾壓成型合計時間約為3 h。
壓路機碾壓完成后,底基層表面平整,無明顯輪跡。對于完成的底基層兩側(cè)邊部,采用砂漿抹面,以達到整潔、美觀。
采用防水土工布進行保濕養(yǎng)生,底基層表面須保持濕潤,養(yǎng)生期不少于7 d,28 d內(nèi)正常養(yǎng)護。養(yǎng)生期內(nèi),應封閉交通,以免底基層遭受損壞。
試驗路的實施驗證了施工組織設計的可行性,確定了集料施工配合比、摻灰量、松鋪系數(shù)和碾壓功能的科學性。同時,也反映出材料、設備、人員間的配合有待加強。這有利于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改進,對底基層的大面積施工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1] JTG D50-2006,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guī)范[S].
[2] JTG 034-2000,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shù)規(guī)范[S].
[3] 賈瀟婷.淺析水泥穩(wěn)定碎石層收縮裂縫原因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11,37(13):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