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醒石
用英文寫信謝母恩
一行英文寫在信紙上,字體娟秀雅致,一看就知道出自女兒之手。只有初中文化的杜保霞讀不懂,心里卻樂開了花。
交給杜保霞信箋的人,還送來一大束康乃馨,說:“母親節(jié)快樂!”5月10日,母親節(jié)前兩天,杜保霞匆匆收起抹布,一路小跑回了家。
在河北科技大學北鄰南栗村,她們租住的一間小屋,只有五六平方米,只有幾個板凳和一臺黑白電視機。女兒姚沁君正坐在床上擇韭菜,準備包餃子。
杜保霞對沁君說:“這是你第一次給媽媽寫信,竟然是用英語寫的。我看不懂,卻非常開心,忽然覺得你已經是學有所成的大姑娘了?!?/p>
杜保霞讓沁君讀給她聽。于是,婉轉悠揚的聲音在小屋回蕩?!澳惴g成漢語,讀給媽媽聽?!鼻呔π叩鼐芙^了。“那樣太肉麻了!”
這句話把杜保霞逗笑了,母女倆嬉鬧起來。在她們身上,長期忍受的苦難似乎未留下一點痕跡。47歲的杜保霞笑成了一朵花,仿佛一下子年輕了20歲。
20年了,離讓女兒自食其力的夢想只有一步之遙,希望就在眼前。回看20年走過的路,杜保霞仍難掩內心的波瀾。
媽媽是女兒的兩條腿
20年前的夏天,杜保霞帶著3歲的女兒姚沁君在北京治病,查出孩子患有不治之癥——先天性脊髓血管畸形,雙腿高位截癱?;ü饬思依锶糠e蓄,還欠了6萬元外債,杜保霞的天塌了,她想死。
河北省懷來縣渠上村全是坑洼不平的山路,杜保霞圍著村子轉,爬坡上堤,一轉就是三天。鄉(xiāng)親們以為她瘋了。木訥的丈夫姚進剛,擔心她尋短見,走到哪兒跟到哪兒,一直在重復四個字:“真的沒事!真的沒事!”重復了100多遍時,杜保霞聽著心煩。重復到1000遍時,杜保霞心疼起丈夫來。她突然想開了?!叭绻宜懒?,女兒沒了媽,怎么活???”
“我要好好養(yǎng)女兒,要讓她活出人樣來!”杜保霞暗暗發(fā)誓。
自從女兒得病,杜保霞的人生徹底改變了。為了背女兒上學,她沒穿過裙子,四處打零工、租房子。女兒進步的背后,是她和丈夫顛沛流離的生活……
女兒成了這樣,杜保霞并沒有遮遮掩掩。她怕女兒孤獨,就抱著女兒和村里的孩子跳皮筋。別的孩子學跳舞,她也抱著女兒跳。杜保霞說:“女兒從小失去了雙腿,我不能讓她失去快樂?!睆拇?,杜保霞成了女兒的雙腿。
杜保霞的堅強潛移默化到沁君身上。沁君從小就愛笑,見別的小朋友上幼兒園了,也吵著要去。當時,恰好有一個機會,杜保霞到村辦幼兒園當了老師,每天就背著女兒去。
轉眼間,女兒上了小學。每天,杜保霞都背著女兒去學校,又每隔兩個小時為女兒更換尿布。家距學校800米,杜保霞每天來回跑七八趟。有人為沁君送來輪椅,渠上村都是崎嶇不平的山路,乘坐輪椅太顛簸,沁君受不了。就這樣,她又回到母親溫暖的背上。
希望愛姐姐一輩子
村里人都勸杜保霞:“算了吧,不要為女兒再浪費時間了。”杜保霞堅定地說:“女兒已經失去了兩條腿,我不能再讓她沒文化?!?/p>
1995年,杜保霞的二女兒出生了,取名姚愛君?!拔蚁M龕劢憬阋惠呑?!姐姐高位截癱,愛君作為妹妹,必須付出?!?/p>
二女兒稍微大一點時,杜保霞便把她送到外婆家。從此,二女兒就像農村的留守兒童,一直跟外婆生活,直到15歲。
“我就兩個孩子,都是心頭肉,顧了這頭兒,顧不了那頭兒?!睂τ诙畠?,杜保霞總是抱有愧疚,好在二女兒也很要強,學習成績也很好。
就這樣,在母親的背上,沁君快樂地成長著。2002年夏天,沁君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新保安初級中學。
學校距家有5公里,路遠的學生可以住在學校,可是沁君雙腿截癱,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特殊護理。杜保霞覺得:“同學們也都有愛心,也能照顧女兒,但女兒也有隱私,需要有尊嚴地活著。”
為照顧女兒上學,他們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民房,一家三口住了進去。丈夫姚進剛在小工廠里打工,杜保霞專門照顧女兒。
這么多年來,鄉(xiāng)親們一直不停地勸杜保霞放棄沁君。杜保霞也猶豫過,可沁君太愛讀書了,成績也非常好。別看年紀小,比大人還堅強,如果不讓沁君讀書了,她活著還有什么快樂?
于是,杜保霞在鄉(xiāng)親們眼里成了怪人。不過,丈夫一直默默地支持她,成了她強大的靠山。女兒的堅強,丈夫的寬厚,讓杜保霞挺起脊梁,按自己的方式生活。
女兒大了,母親老了
2005年夏,女兒考上了沙城高級中學。一家三口又搬到距家16公里的縣城,租住在學校附近的平房里。當時,從“家”到教室的距離約300米,杜保霞每天要跑8趟,還要背女兒爬四樓上實驗課。
那時,沁君身高1.5米,體重44公斤,杜保霞背著女兒上下樓,常常累得氣喘吁吁。后來,學校將沁君的教室安排在一樓入口處,并為杜保霞安排了一份保潔工作,每月240元。有關部門也為她們申請了困難補助,還送來了輪椅……
2008年夏天,沁君得了褥瘡,股部骨頭快要露出來了,不得不休學療養(yǎng)。盡管如此,她還是考上了唐山的一所三本院校。但學費太貴了,沁君心疼父母,她不想上了。夫妻二人也沒有錢供女兒上學,只好同意了。
“不上學可以,但必須給沁君找一條出路,讓她將來能自食其力,否則等咱們老了,她靠什么生活?”杜保霞東奔西走,發(fā)現一種礦石鑒定的職業(yè),可以不用腿,只要坐在桌子旁操作,就能鑒定出礦石的金屬含量。于是,杜保霞去跟人家學,學會了再教女兒。
這時,沙城高級中學再次伸出援手,不僅免費讓沁君復讀,還給她1000元的獎勵。沁君說:“閑著也是閑著,還是去讀書吧?!迸畠狠p描淡寫,內心讀書的欲望卻很強烈。這么多年來,努力學習已成為習慣。杜保霞最懂女兒的心,又背起女兒進了學堂。
2008年秋,杜保霞做了膽囊切除手術,再背女兒有些力不從心了,上樓梯時腿不由自主地哆嗦。每次下來,杜保霞都是一頭汗水。
“她正在長身體的時候,我在衰老?!倍疟O颊f,“我都快背不動她了?!本瓦@樣,2009年夏,杜保霞又一次把女兒背進考場,這次沁君考了563分。
終于邁進大學校園
那年8月4日,沁君收到了河北科技大學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yè)的錄取通知書。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杜保霞哭了……
8月30日,夫妻倆帶著女兒來到河北科技大學報到。為了不打擾其他同學,他們在緊靠校園的南栗村租了一間民房,住了下來。
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讓沁君特別開心。學校不僅要求學生學好設計,還側重實踐操作。沁君雖然喜歡這個專業(yè),由于身體條件,她不能上機操作?!皼]有腿,蹬不了縫紉機,也就是說,她的實踐課會得零分,根本畢不了業(yè)。適合沁君的專業(yè)還有外語,但從理科轉到文科,跨學院轉專業(yè)還沒有先例?!崩蠋煹脑?,讓杜保霞感到絕望,天又一次塌了。
怎么辦?杜保霞跑斷了腿,老師也累彎了腰,都看不到希望。正在他們絕望之時,學校傳來了好消息。學校領導研究通過,將沁君轉到英語翻譯專業(yè),并為姚進剛在校內安排了一份工作。那時,杜保霞到負責科大衛(wèi)生的保潔公司求職。她告訴經理,她不能像其他清潔工那樣按時上下班,她必須先保證女兒不耽誤功課。女兒上課的教室不固定,有時在這棟樓有時在那棟樓。她必須把女兒背到教室,安頓好了,才能打掃衛(wèi)生。沒想到經理很爽快,答應了。
從那以后,同學們每天都會看到一個溫馨而感人的畫面。杜保霞背著高位截癱的女兒,輾轉在不同樓層的各個教室之間。
你是最美的母親
“沁君性格內向,不善于表達,也從不向我撒嬌。”三年來,杜保霞一直負責打掃科大女生宿舍樓,為多掙點錢,常累得腰酸腿疼。沁君心疼媽媽,每天都給媽媽按摩捶背,用行動感恩。去年,沁君還學會了做飯,只要把米面和電磁爐放在床邊,她就能為媽媽做出可口的飯菜。
5月10日,吃過午飯,杜保霞背女兒沁君下樓,把她放到輪椅上,推著向校園走,沿途有喜鵲在麥田中自由地飛翔。
路上,她們碰到翟利剛和劉湘棟。這兩個男生從杜保霞手中接過輪椅,推著沁君往教室走。他們和沁君在高中就是同學,目前在科大學不同專業(yè)。從沁君一入學,他們就經常來照顧她?!扒呔膵寢屢呀洺闪巳熒闹凶蠲赖哪赣H?!钡岳麆傉f。
“這是母親的天性和責任。”杜保霞說。
越崎嶇的路,風景就越美。眼前的杜保霞已47歲,看起來卻像37歲。校園風景如畫,鮮花競艷,杜保霞整天和學生們在一起,心態(tài)也很年輕?,F在,杜保霞跟女兒學會了上網,還開了微博。杜保霞拿回女生們送的舊衣服,甚至成了“時髦的媽媽”。
去年,二女兒姚愛君考上了石家莊信息技術學院。杜保霞對二女兒總是抱有愧疚。二女兒卻體諒媽媽的不易,還經常從紅旗大街跑過來照顧姐姐。目前,杜保霞最牽掛的是丈夫姚進剛,他去年回了老家,在張家口打工賺錢,給母女三人掙學費和生活費。
現在,沁君即將完成學業(yè),離夢想只有一步之遙。姚進剛隱隱有些擔憂:暑假過后,沁君要讀大四,馬上面臨實習和就業(yè)。
杜保霞希望沁君憑自己所學,找一個穩(wěn)定的工作。如果有單位肯讓沁君去實習,給她一個鍛煉的機會,她會背著女兒準時上班,風雨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