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吐槽
給大衛(wèi)打馬賽克
正所謂“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近日《佛羅倫薩與文藝復興:名家名作展》亮相國家博物館,但央視在播出這則新聞時,將畫面上米開朗基羅的大衛(wèi)雕像的隱私部位做馬賽克處理。世界著名雕塑霎時變得“羞羞臉”,一時間引來網(wǎng)友熱議,多數(shù)網(wǎng)友對央視此舉不以為然。
時尚時事品牌-張辛可:裸體雕塑是西方藝術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在歐洲的城市街道、公園、博物館隨處可見。他們用“裸體雕塑”來表現(xiàn)歷史事件、故事、思想、情緒等,也表現(xiàn)身體的健美、情愛、性感等,沒有淫穢的含義。央視給雕塑打馬賽克是多此一舉!玷污藝術!沒有文化!建議做套衣服給穿上。
印跡love:我只能說,本來是沒什么的,給你這一打馬賽克,大家才會注意。不是我們思想有問題,是你們的想法有問題!別把我們都看得那么低俗,是你們的思想走偏了!這也太滑稽了。有本事去把歷史教材也打馬賽克,我以前讀初中高中的歷史書,這些藝術品圖都不打馬賽克!
連鵬:從3D《泰坦尼克號》刪裸戲,到大衛(wèi)雕像被打馬賽克,按這種趨勢,以后得給維納斯戴胸罩了。這群管文化的、玩文化的越來越?jīng)]文化了。你說這個地方神奇否?不管裸官,只管裸戲。權力早裸奔了底褲都不穿了,還要給藝術品打馬賽克。
克里斯湯:是不是在博物館展出的時候,最好給雕塑下身圍個浴巾?呵呵,好吧,為了不“毒害”廣大青少年朋友,我決定把我在法國盧浮宮、凡爾賽宮和奧賽博物館照的一些相片處理后再放上來……現(xiàn)在各位可以放心欣賞了!
微事件
北京歡迎你嗎?
微博身份認證為“電視臺財經(jīng)主持人;愛心衣櫥基金發(fā)起人、管委會主席”的@光頭王凱近日發(fā)起了一個微博活動——他說,“如果你在北京打拼生活,你愛這座城市,你不介意和別人分享北京的資源,不論有沒有北京戶口,你都是北京人!都歡迎你加入我們!讓我們打破心中的成見消除地域歧視,傳遞北京的正能量!拍一張照片上傳微博吧。微笑,可以化解戾氣!”至本刊截稿時,這條微博已有近5000人次的轉(zhuǎn)發(fā),更有許多網(wǎng)友響應活動,拍了“我在北京,我是北京人,北京歡迎你”的照片上傳到微博,連非北京人也紛紛響應。
微段子
董路:改編周惠的《約定》,預備唱《約架》?!澳阄壹s架,致命的武器不許拿,也答應決不能把對方打花,要玩真正的對掐,可勁對掐,就算某天一個人喊媽;你我約架,一見面不必再裝傻,也說好不帶幫手更不叫警察,我會好好地揍你狠狠揍你,不去計較公平不公平,我會好好地揍你狠狠揍你,不去計較公平不公平……”
段子之精選:正吃飯時,兒子忽然問當領導的爸爸:“爸,為什么要先乘除后加減?老師講了半天,我還是理解不了?!卑职郑骸斑@個就像上級文件規(guī)定,不理解沒關系,只管執(zhí)行就可以了?!?/p>
@蘇嶺又見蘇嶺:我對兒子的解釋是:乘和除,擁有特權。
hugo的一些事一些情:其實,大家都誤會廣州市建委了,他們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關心流浪人員的,大家都知道廣州悶熱潮濕多雨,對露宿者是很不利的,但這樣的設計則完全解決了以上的問題:木板底下可以通風帶走濕熱的空氣;遇到下雨有積水的情況,只要水浸不超過15厘米,則不會影響睡眠的質(zhì)量。
微秀場
琢磨先生:《三國時代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