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筆之前猶豫了很久,仔仔細細回憶著旅途中的點滴,生怕漏掉了什么而讓自己懊悔。結(jié)果,反而更加踟躕。7天、19名隊友、3674公里路途,人生中這旅程不算長,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邂逅,或美好或憂傷。對浪漫旅途的戀戀不舍,對旅程結(jié)束的無奈道別,這些對一時動情的人來說或許留不下太多痕跡,但于我,它卻像彩虹,短暫卻散發(fā)著異常美麗的光彩。
草原,別來無恙
在陽光明媚的初夏早晨,在曾經(jīng)燃燒奧運圣火的鳥巢體育館,由中國國旅組織的“2012我們開車去倫敦”第一階段活動正式發(fā)車。由20人組成的團隊將在未來的7天內(nèi),駕駛?cè)债a(chǎn)帕拉丁、奧丁越野車一路向北,到達俄羅斯境內(nèi)的貝加爾湖,完成一次自駕之旅。
有別于傳統(tǒng)的集體參團旅游,自駕游屬于自助旅游的一種類型。自駕游在參與和自由體驗等方面,給旅游者提供了極大的空間,自由化、個性化、靈活性、自主選擇性等特點,是它最大的魅力所在。
就像在浩瀚的大海中航行舵手的地位無可取代一樣,自駕游成功的關(guān)鍵在于團隊擁有經(jīng)驗豐富、駕駛技術(shù)過硬的領(lǐng)隊,除此之外,隊員的自律也很重要。在領(lǐng)隊詳細交代了各項事宜、隊員之間初步熟悉后,自駕車隊正式啟程。
第一天行程的目的地是內(nèi)蒙古錫林浩特。出北京至張家口一路高速,沿途風(fēng)景并無特殊之處。過張家口至錫林浩特,則漸漸有了草原的風(fēng)貌。第二天的行程是從錫林浩特到阿爾山。至今,一些隊員在回憶起這段路程時都會用“絕無僅有”來形容——不是因為這段路途的景致特別,而是這段路途也就是S303省道,是所有隊員們經(jīng)歷過的最為顛簸的路段,沒有之一。“600多公里的路啊,全是一寸見方的石頭。坐在車上就像騎著沒有被馴服的野馬,顛簸得連喝口水都成了奢想。”一名隊員回憶道,“但是,緊握著方向盤與車輛一起征服這樣的道路,不正是在城市中難以體會到的駕駛樂趣所在嗎?”
在這段路途中,車隊經(jīng)過了大興安嶺景區(qū)。數(shù)年前因為人們疏忽而造成的大火,現(xiàn)今已經(jīng)看不出痕跡。但是,在當(dāng)?shù)厝藗兊男闹?,它留下的傷痕卻長久地烙印在了心里。“進了林區(qū),不要抽煙,不要有明火。”護林人在林區(qū)的許多地方都設(shè)了卡,簡單卻字字鏗鏘地提醒著來往的人們。森林是他們生命的一部分,永遠守護它就是守護他們的根。
“穿越曠野的風(fēng)啊,你慢些走,我用沉默告訴你,我醉了酒。漂向遠方的云啊,你慢些走,我用奔跑告訴你,我不回頭。”這是歌手左小祖咒唱過的描寫草原的歌曲。歌曲雖然有些蒼涼,但卻把天空、云朵、草原、牛羊組合起來的畫面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車隊第三天的目的地是邊境城市滿洲里,而草原也是主要景致之一。
對于草原,隊員們有著相同的擔(dān)心:它還會是綠茵茵、牛羊遍地嗎?眾所周知,因為氣候的變化無常、過度放牧以及城市的擴張與侵蝕,我國的草原沙化、草場退化現(xiàn)象非常嚴重,“風(fēng)吹草低”已經(jīng)成為許多人的回憶。如今的草原將會是怎樣的景象呢?對于我們的擔(dān)心和疑慮,草原展示出的答案出乎眾人意料——在一整天的行程中,草原給我們帶來的景色生機勃勃,美不勝收。
在到達滿洲里之前,車隊在新巴爾虎旗做休整,順便在一家飯店解決午飯問題。飯店老板娘姓杜,50歲上下,穿著干練得體。在和她的攀談中我得知,這兩年得益于國家退牧還草項目的實施,牧民的收入逐年增加。“連續(xù)幾年實施退牧還草項目,讓旗、蘇木、嘎查的牧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大家都明白,牲畜養(yǎng)得多收入不見得高。不按科學(xué)規(guī)劃,我們的草原遭到破壞就無法挽回。我的孩子都在臨近的旗里打工,吃穿不愁。我在家里經(jīng)營飯店,雖然不是靠草原吃飯的牧民,但我們對草原的感情一樣深厚。看到草場退化,誰的心里不難過呢?”經(jīng)過短暫的沉默,老板娘接著說,“現(xiàn)在好了,人們都知道保護草原,實現(xiàn)草畜平衡,你看看,草原不是又綠起來了嗎?”
在駛向滿洲里的路途上,車隊還經(jīng)歷了一場草原上的陣雨。隊員們像得到玩具的孩子般欣喜,甚至和雨云賽起了跑。這雨水把天空洗刷得潔凈透亮。打開車窗,嫩草和泥土的芳香又撲鼻而來,追逐著雨云,追逐著夕陽映紅的天際線,隊員們帶著對草原的深深祝福駛向下一個目的地。
赤塔,戰(zhàn)爭的另一面
過了滿洲里邊檢站,車隊正式駛?cè)肓硕砹_斯境內(nèi),據(jù)下一個目的地赤塔的路程是450公里。沿途依舊是草原景致。但是,同為草原卻給人不同的感受。
不知道是因為俄羅斯人天性比較豪爽,還是他們對死亡的看法并不悲觀,在400多公里的路上,在路邊,時不時就會看到以示紀(jì)念逝去親人的標(biāo)志——墓碑。據(jù)導(dǎo)游介紹,俄羅斯的冬季異常寒冷,很多喝醉的人在回家的路上倒地而睡就再也沒有醒來;也有的人因為車禍長眠在路邊。墓碑和花圈就成了親人們寄托思念的載體,逝去的人在哪里離開,墓碑和花圈就放置在哪里。對于異國來的我們,初見這些墓碑時不免有些害怕,但后來竟然也豁然開朗了許多,畢竟對親人的思念是不分種族與國籍的。
在赤塔市,有幾個地方很值得一去。首先是那里的戰(zhàn)爭博物館。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赤塔是俄國的重要后方,戰(zhàn)爭補給從這里源源不斷輸送到前線。而今,戰(zhàn)爭的硝煙早已散去,停放在露天博物館里的喀秋莎火箭炮也不再有鮮血和火藥的味道,它就這樣靜靜被陽光籠罩著,與一旁的烈士紀(jì)念碑一起,看著已是滿頭銀發(fā)的老人從身旁默默走過。那老人也許就是當(dāng)年那個曾與它并肩戰(zhàn)斗的小伙子,如今他們都在心里懷念著不能忘卻的人和事吧?
十二月黨人紀(jì)念館是赤塔另一個著名景點。它是一座天使米迦勒教堂風(fēng)格的純木質(zhì)建筑。1825年俄歷12月,反對農(nóng)奴制度和沙皇專制制度的俄國貴族革命家領(lǐng)導(dǎo)了起義并被稱為十二月黨人。十二月黨人的革命以失敗告終,他們被流放到赤塔,長期居住在這座木質(zhì)教堂里。十二月黨人身為貴族,卻為廢除自身的貴族特權(quán),為社會的進步而斗爭,徹底地背叛了他們所出身的階級,背叛了他們曾經(jīng)捍衛(wèi)的制度。他們也許不會想到自己的行為為俄羅斯的歷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這些革命黨人的背后,還有另一群更令人欽佩的人——十二月黨人的妻子們。亞歷山大拉·格利戈里耶芙娜·穆拉維約娃整整斗爭了1個月,才爭取到流放機會;尼基塔·穆拉維約夫在監(jiān)獄里會見從莫斯科趕來的妻子時,眼中的淚水奪眶而出:“我對不起你。你還是回莫斯科吧,我不愿你與我一同身受饑寒之苦。”穆拉維約娃回答說:“為了我們的愛情,我要永遠跟隨你。讓我失去一切吧:名譽、地位、富貴甚至生命!”十二月黨人的妻子們未必能夠完全理解丈夫事業(yè)的偉大歷史意義,但是她們知道什么是愛情。
貝加爾湖,迷失在靜謐的藍色眼眸
離開赤塔途徑烏蘭烏德行駛410公里,即到達伊爾庫茨克市區(qū),這里據(jù)我們這次行程的終點“西伯利亞的藍眼睛”貝加爾湖還有60公里。相比3674公里的全程,這最后60公里的路程很短,但景色卻是一路走來最美的。最大落差能達到50米的緞帶似的山間路面、路兩邊顏色層次分明的針葉林、透過樹林若隱若現(xiàn)的無垠湖面和白色霧氣,使勞頓了6天的隊員們忘記了疲憊。
夕陽西下時分,車隊抵達了緊鄰湖邊的賓館。隊員們吃過晚飯稍作休整后,不約而同聚到了湖邊,這時的太陽已經(jīng)完全消失在遙遠的地平線下。坐在岸邊的露天酒吧,放眼向湖面望去,深藍的天空已經(jīng)與湖面融為一體。出發(fā)時正值初夏,而此時又好像回到了深秋時節(jié)。從湖上吹來的風(fēng)干凈卻冰冷,它掀起我們的衣角,用自己的方式問候來自異國的客人。
吹著風(fēng),微弱的月光在盛滿伏特加的酒杯上留下點點昏黃,沒有人刻意贊美“西伯利亞的藍眼睛”,沒有人走動,我們就這樣安靜地坐著。大家的目光仿佛都被某種靜謐而空靈的力量所吸引,停在了互相交融的湖水與夜空的深藍與淺藍之中。此時此刻,在這夢幻般的疆界,用任何辭藻形容貝加爾湖的美都會落入俗套。它就這樣靜靜地在我們眼前,展現(xiàn)著自己的美。
如果可以,我愿意把自己永遠放逐在這蔚藍的湖水里,化作潔白浪花,一生一世親吻它的臉頰。(編輯:鄭貝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