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加好,陳 穎,王曉虹
(連云港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連云港 222006)
目前加工中心上常用的Z向對刀裝置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光學刀具輪廓對刀儀[1],其對刀的精度和自動化程度都比較高,但價格昂貴,須請專人安裝調試,且維護成本較高。第二類是機械對刀器,其結構簡單,但自動化程度低,對刀器在對刀中主要起基準平臺的作用,在對刀過程的最后需要手工將Z向刀偏計算輸入系統(tǒng)。目前大型加工企業(yè)多使用第一類對刀儀,第二類的機械對刀器由于對刀效率與直接對刀相比并沒有太大提高,基本處于可用可不用的“雞肋”狀況。本文考慮設計一種適合于中小型企業(yè)、性價比高的簡易對刀儀。該對刀儀能實現(xiàn)快速對刀(刀具能以較快速度與對刀儀接觸),具有比較高的對刀精度(采用高靈敏光電傳感器),并能利用PLC和對刀宏程序[2]自動實現(xiàn)刀具補償和對刀保護(不用人工輸入),可大大提高加工中心刀具調整的效率。對刀儀避免采用昂貴的光學元器件,不足千元的制造成本與光學對刀儀動輒萬元以上的價格相比,很是經(jīng)濟實用。
對刀儀Z向對刀的實質是先輸入一把標準刀的刀偏值,并將其長度補償值置0,其余刀具通過對刀就是得到不同的長度補償值。其中標準刀的Z向對刀由人工操作方式完成,其后各把刀的對刀過程由對刀宏程序[2]控制。
本對刀儀的結構主要包含底坐、外殼、對刀機構、傳感器與信號線路等部分。見圖1。
圖1 對刀儀基本硬件結構
(1)對刀儀底座設計
對刀儀底座設計如圖2a,為保證對刀儀精度,底面須具備高的平面度。中間的滑桿用來安裝彈簧并與對刀機構的滑孔進行裝配。底面的四個孔是用來將對刀儀固定在機床上。兩側的小螺紋孔用于固定外殼。
圖2 對刀儀底座、外殼與對對刀凸臺
(2)對刀儀外殼設計
外殼設計時要考慮到與對刀儀底座的配合問題,要留內部階梯孔用于與底座裝配,還要有用于固定外殼和底座的螺紋孔。對刀儀頂部還要裝密封圈。要預留階梯孔。對刀儀外殼右端要加工出內螺紋孔。用于安裝光電傳感器的接收端。
(3)對刀儀對刀機構設計(對刀凸臺)
對刀儀對刀機構采用硬質合金增強其耐磨性,對刀機構下端要有滑孔用來與底座滑桿裝配(套在滑桿上)。中間加工一螺紋孔,以安裝對刀儀光電傳感器的發(fā)射端。
(4)傳感器
由于對刀儀用于對精度要求很高的數(shù)控加工,對刀儀傳感器必須具備高加工精度??紤]到數(shù)控車間經(jīng)常會有切削振動及切削液澆淋的加工環(huán)境,因此選擇對刀儀傳感器時必須考慮抗振性、抗干擾能力和抗腐蝕性要求。綜合考慮以上各方面因素,本設計選用一個高靈敏度的光電開關[5]作為對刀儀感應元件,以滿足對刀儀使用要求。
(1)信號控制思路
對刀儀須利用刀具位置傳感信號實現(xiàn)控制。本設計的光電傳感器信號接入FANUC系統(tǒng)PMC的SKIP信號[3]接點,SKIP信號能控制系統(tǒng)的G31程序指令的運行,SKIP信號在轉入PMC的同時,高速跳轉進入系統(tǒng),指使G31指令停止移動并將刀具剩余移動量清除。[4]正確運用SKIP信號的接點地址及連接,是對刀儀設計成敗的關鍵,也是本設計最關鍵的技術難點。
(2)對刀儀光電開關接線
傳感器在對刀時的作用就相當于一個光電開關,對刀儀工作時利用些光電開關信號控制對應的繼電器觸頭分合,以實現(xiàn)SKIP信號的通斷。本設計考慮選用SSR固態(tài)繼電器,SSR固態(tài)繼電器是具有隔離功能的無觸點電子開關,在開關過程中無機械接觸部件,其除具有與電磁繼電器一樣的功能外,還具有邏輯電路兼容,耐振耐機械沖擊,安裝位置無限制,具有良好的防潮防霉防腐蝕性能,輸入功率小,靈敏度高,控制功率小等特點,可以減小對刀儀體積和提高對刀靈敏度。
如圖3所示,將SSR的DC端接光電傳感器信號。輸出端用于控制SKIP信號X4.7(以FANUC0i系列數(shù)控系統(tǒng)為例)。
圖3 SSR固態(tài)繼電器接線
(3)SKIP接點連接
傳感器信號通過接通SSR觸發(fā)X4.7。圖4為X4.7在配FANUC 0I PMC系統(tǒng)的PMC I/O端分布位置[6],找到 X4.7 的輸入端位置 CB106(B05),與SSR相連接。
圖4 CB104/CB105/CB106/CB107插頭管腳分配
刀具對刀過程的要自動完成,須有一配套的對刀宏程序:控制刀具向對刀儀靠近并接觸的運動過程;記錄刀具與對刀儀接觸后停止(SKIP信號起作用)時的機械坐標值記錄;計算對刀坐標與標準刀坐標差值并輸入刀補。宏程序設計思路如圖5所示。
圖5 宏程序設計思路
在FANUC0i系統(tǒng)中,G31跳步指令通常用于測量功能。在G31執(zhí)行過程中,如果沒有SKIP信號,G31就相當于 G01指令;如果在執(zhí)行 G31過程中SKIP信號置“1”,則在當前位置清除剩余運動量(停止運動),直接執(zhí)行下一個程序段,并同時將進給軸的坐標儲存到#5061—#5064[7]中。
(1)宏程序變量使用
根據(jù)程序需要,主要使用了以下各種變量,見表1。
表1 對刀宏程序中變量的用途
(2)對刀宏程序
宏程序主體如下(限于篇幅,省略粗碰程序設計及安全防護等部分):
本對刀儀最大的特點是性價比高,本對刀儀在雕銑機及加工中心上進行了Z向對刀應用測試,其對刀的快捷性、使用的便利性明顯強于光學對刀儀,雖然其對刀精度參數(shù)與光學對刀儀相比較低,但完全足夠滿足一般數(shù)控加工要求,其主要性能狀況如下表2所列。
表2 簡易加工中心對刀儀性能狀況
使用本文所設計的加工中心Z軸對刀儀,相對于傳統(tǒng)對刀方法節(jié)省了大量工作時間,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用高精度的光電開關作為對刀儀傳感器,對刀精度較高,在對刀儀中采取了過行程保護開和增加吹氣裝置等局部改進,提高了對刀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對刀儀成本較低,本設計產(chǎn)品有較為廣闊的應用前景。
[1]劉力雙,孫雙花.電子攝像式對刀儀的研究[J].先進檢測技術與裝置,2007(11):12-15.
[2]黃詩梅,產(chǎn)文良.基于宏程序的電子對刀儀在加工中心的應用[J].機床與液壓,2011(10):39-40.
[3]朱宏偉.基于FANUC用戶宏程序的刀長測量程序設計[J].機床與液壓,2012(2):40-41.
[4]BEIJING-FANUC機電有限公司.FANUC 0i-C系統(tǒng)功能說明書(軟件)[Z]2004.
[5]王慶有.光電傳感器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7.
[6]BEIJING-FANUC機電有限公司.FANUC-0I-M連接說明書(硬件)[Z]2004.
[7]BEIJING-FANUC機電有限公司.FANUC 0i-C系統(tǒng)參數(shù)說明書[Z]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