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必揚
“幸?!睙岬睦渌伎?/p>
馮必揚
近年來全國各地掀起了一股“幸?!睙?。從“幸福某某社區(qū)”、“幸福某某鄉(xiāng)鎮(zhèn)”、“幸福某某縣市”直到“幸福某某省”,“幸?!钡目谔栱憦刂腥A大地。很多地方不僅有“幸?!钡目谔?,還有衡量“幸福”的具體指標。
然而,面對“幸?!睙嵝枰渌伎迹@是由幸福的特性所決定的。我們知道幸福有以下特性:首先,幸福是一種主觀感覺,它不取決于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而取決于人的心態(tài)。幸福因人而異,在同樣的狀態(tài)下,有人感到幸福,有人認為不幸福。一個人在地里勞動,滿頭大汗,可是他覺得很幸福,他就是幸福的;另一個人在自家花園里散步,可是他覺得自己很不幸福,他就是不幸福的。幸福因時而異,同樣的人面對同一事物,在這一時刻他認為是幸福的,在另一時刻可能認為是痛苦的。比如吃面包,當一個人在饑腸轆轆時會感到很幸福;當一個人胃腹飽脹時會感到很痛苦。所以,幸福與不幸福都在一個人自己的主觀感受中,很難用客觀指標去衡量。一個人按照某種幸福指標衡量以為很幸福,事實上可能并不幸福;而按照某種幸福指標衡量以為不幸福,事實上可能比較幸福。
之所以說幸福取決于人的心態(tài),還因為幸福與人對未來生活的心理預(yù)期直接相關(guān)。對未來生活的心理預(yù)期比較高的人難以獲得幸福,對未來生活的心理預(yù)期比較低的人更容易感到幸福。在現(xiàn)實生活中,知足常樂的人容易得到幸福,欲壑難填的人難以得到幸福。
其次,幸福與人的渴求有關(guān)。幸福都是在渴求被滿足或部分被滿足時得到的,并隨著渴求的變化而變化??是缶褪侨藗兿M麑崿F(xiàn)某個不太容易實現(xiàn)的事情的愿望。仔細體會一下不難理解,在我們的生活里,在報刊文章、電影電視里每一個令人感動的關(guān)于幸福的故事,無不因為主人公有渴求,且渴求已被滿足或部分被滿足。任何人任何一個幸福的獲得都來自于渴求,沒有渴求,就沒有幸福。
幸福不是一成不變的,不會停止在一個固定的狀態(tài),而是隨著渴求的變化而變化。當一個新的渴求產(chǎn)生以后,人就開始為追求新的幸福而努力。因此,當人們以為某個人的某種渴求滿足了而處于幸福之中時,這個人很可能又有了新的渴求,正在為新的渴求不能滿足而苦惱。
第三,幸福也遵循水桶原理。水桶盛多少水是由水桶最短的那塊木板決定的,幸福也是如此。在一個人的100個幸福指標中,99個指標達標,僅有一個指標不達標,我們不能說這個人已經(jīng)達到99%幸福了,因為這個人很可能會因一個不達標的指標而感到不幸。這樣的事例在現(xiàn)實中很多。如某人萬事如意,卻因身體不好或愛情不順而很痛苦。
第四,幸福與不幸相對應(yīng)。沒有不幸就沒有幸福,一個人只有在戰(zhàn)勝了不幸或避免了不幸以后,才會有幸福。正如一個人沒有失明的不幸,就不會有重見光明的幸福;沒有避免失敗的不幸,就不會有勝利時的幸福。任何一個社會都會有幸福與不幸,任何一個人都會有幸福與不幸的時候。所以,當我們在肯定一個地方人們現(xiàn)在幸福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我們在肯定他們之前的不幸。如果我們減少了不幸,實際上也就減少了幸福。一個人想吃面包而不得,當通過千辛萬苦的努力吃到面包時,他才會感到幸福;如果他想吃面包就有面包,他就不會有幸福感了。
幸福的特性說明,它作為一種精神現(xiàn)象很難用指標去衡量。事實也是如此,國際上有許多機構(gòu)研究、測量各國幸福指數(shù),其結(jié)果各不相同,甚至差別很大。美國密歇根大學社會研究所2009年公布的調(diào)查結(jié)果認為,幸福指數(shù)前三名的國家分別為丹麥、波多黎各、哥倫比亞;而法國權(quán)威調(diào)查機構(gòu)益索普今年二月公布調(diào)查結(jié)果認為幸福指數(shù)前三名的國家分別為印尼、印度、墨西哥;幾乎同時,《福布斯》公布的世界各國幸福指數(shù)排行榜中,印尼僅為第85名,印度為第115名,墨西哥為第18名。
之所以要對“幸福”熱進行冷思考,也是由我們所處的歷史階段決定的。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加速轉(zhuǎn)型期和改革發(fā)展的關(guān)鍵期。經(jīng)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jié)構(gòu)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diào)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既給我國發(fā)展進步帶來巨大活力,也使各種社會矛盾凸顯。人民群眾在享受改革開放成果的同時,又面臨各種生存與發(fā)展的壓力,存在各種心理焦慮。所以,對普通大眾而言,現(xiàn)在亟需的是解決他們在生存和發(fā)展中所遇到各種困難和問題,比如就業(yè)、看病、教育、住房、養(yǎng)老等問題。與其去統(tǒng)計群眾幸福指數(shù)提升了多少,還不如去切實解決幾個群眾反映強烈的社會問題更有意義。
之所以要對“幸福”熱進行冷思考,說到底,是擔心全國形成“幸?!钡摹按筌S進”,使老百姓“被幸?!薄1緛?,作為社會中的個體,每一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quán)利,都希望自己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作為一個地區(qū)的黨委和政府都有義務(wù)、有責任幫助該地區(qū)的人民減少痛苦、使他們生活得更好。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一旦“幸?!背蔀榭谔枴⒊蔀槟軌驕y量的“指數(shù)”,幸福就可能異化為“被幸?!?。這是因為各地為了顯示自己的政績,會爭相用幸福指數(shù)去衡量本地的幸福程度,以說明老百姓已經(jīng)多么幸福、政府的工作多么有成效。我們且不說幸福能否用指標衡量,單說在政績大競賽的背景下,這種政府自己設(shè)定指標,自己去測量,又有多少是靠譜的?會不會成為變相的GDP大比拼?變成想讓自己排第幾就排第幾的政績游戲?對“幸?!睙徇M行冷思考的目的,是防止幸福異化為“被幸?!?,是希望各級黨委和政府把花在“幸福指數(shù)”上的心思用在幫助人民群眾解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上。唯有如此,老百姓才會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我們的社會才能不斷進步,廣大群眾對我們的工作才會更加滿意!□
中共江蘇省委黨校社會學教研部)
責任編輯:張功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