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鄧小平推動冤假錯案的平反

      2012-09-19 09:00:46劉金田
      黨史博覽 2012年6期
      關(guān)鍵詞:劉少奇同志

      ■ 劉金田

      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從共和國主席劉少奇到各級領(lǐng)導干部都蒙受了巨大的災難。再往前推,從20世紀50年代中后期起,階級斗爭擴大化的“左”的錯誤逐漸支配了國家正常的政治生活,接連不斷的政治運動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錯案。到“文化大革命”結(jié)束時,被立案審查的干部占干部總數(shù)的17%,有75%的中央副部級和地方副省級以上的高級干部被立案審查,受到各種形式傷害和株連的人數(shù)高達1億人。鄧小平第三次復出后,為推動冤假錯案的平反工作,付出了艱辛的努力。

      率先批評“兩個凡是”,為平反冤假錯案掃清政治障礙

      粉碎“四人幫”后,中共中央開始撥亂反正。平反“文化大革命”遺留下來的冤假錯案,成為廣大干部群眾最為關(guān)切的問題。

      當時的中共中央主要領(lǐng)導人,不敢觸及毛澤東晚年的錯誤,更缺乏徹底糾正“文化大革命”錯誤的膽識,想在不觸及“左”的根本性錯誤的情況下,把全黨全國人民的注意力轉(zhuǎn)到國民經(jīng)濟建設(shè)上來,推行了一條“抓綱治國”的路線。這條路線反映在平反冤假錯案問題上畏首畏尾,顧慮重重,擔心會“有損我們的旗幟”,會影響毛澤東的形象,會帶來社會的不穩(wěn)定,在強調(diào)一切服從“抓綱治國”戰(zhàn)略決策的前提下,給平反冤假錯案設(shè)置了種種障礙和禁區(qū)。

      1976年12月5日,中共中央發(fā)出通知,指出:凡純屬反對“四人幫”的人和案件應給予徹底平反。凡不是純屬反對“四人幫”,而有反對毛主席、反對黨中央、反對“文化大革命”罪行的人絕不允許翻案。這就延續(xù)了以抓階級斗爭搞安定的傳統(tǒng)做法。在“純屬”的限定下,平反的主要是案情簡單,牽扯面不廣的一般性錯案,這就使這項頭等重要的撥亂反正任務擱在“落實政策”的層面上。由于政治上一系列重要原則不能澄清,對全國有影響的大案、要案的復查和平反工作提不上中央的議事日程,數(shù)千萬人背著各種各樣的政治包袱。民心不順,黨心不順,嚴重影響了歷史新局面的開拓。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報》、《紅旗》雜志、《解放軍報》發(fā)表了經(jīng)華國鋒批準的社論《學好文件抓住綱》,公開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后被稱為“兩個凡是”)的方針?!皟蓚€凡是”的提出,成為平反冤假錯案的政治障礙。

      這時,黨內(nèi)外要求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徹底平反冤假錯案的呼聲,首先集中在要求鄧小平重返黨和國家領(lǐng)導崗位和為天安門事件平反的問題上。當時,這兩個問題隱含著更深的含意:前者代表著要求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的大批老干部重新出來工作的正義呼聲,后者反映了要求為數(shù)以百萬計的冤假錯案平反昭雪的強烈愿望。

      在這兩個問題上的斗爭在1977年3月的中央工作會議上集中地爆發(fā)出來了。對鄧小平復出和為天安門事件平反這兩件事,華國鋒在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說:“最近一個時期,在黨內(nèi)和群眾中圍繞著鄧小平同志的問題和天安門事件的問題有不少議論。在這樣一些問題上,我們要站得高一些,看得遠一些,要有一個根本的立足點,問題就能正確地、妥善地解決;離開了這個立足點,就會引起思想混亂,不但妨礙問題的解決,而且會給敵人以可乘之機?!?/p>

      華國鋒認為,“鄧小平同志的問題應當正確地解決,但是要有步驟,要有一個過程。中央決定當時要繼續(xù)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的口號,這是經(jīng)過反復考慮的”。“中央政治局的意見是,經(jīng)過黨的十屆三中全會和黨的第十一次代表大會,正式作出決定,讓鄧小平同志出來工作,這樣做比較適當。”

      關(guān)于天安門事件的問題,華國鋒說:“在‘四人幫’迫害敬愛的周總理,壓制群眾進行悼念活動的情況下,群眾在清明節(jié)到天安門去表示自己對周總理的悼念之情,是合乎情理的。這時候,確有極少數(shù)反革命分子把矛頭指向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乘機進行反革命活動,制造了天安門廣場反革命事件。但是應當肯定,當時去天安門廣場的絕大多數(shù)群眾是好的,是悼念周總理的,其中許多人是對‘四人幫’不滿的,反對的。不能把他們,包括純屬反對‘四人幫’而被拘捕過的群眾,說成是參加了天安門廣場的反革命事件。在粉碎‘四人幫’以后,中央已于1976年12月5日發(fā)出通知:凡純屬反對‘四人幫’的人,已拘捕的,應予釋放;已立案的,應予銷案;正在審查的,解除審查;已判刑的,取消刑期予以釋放;給予黨團籍處分的,應予撤銷。應該說,這方面的實際問題已經(jīng)解決了?!?/p>

      最后,華國鋒說:“總之,中央在解決鄧小平同志和天安門事件的問題中,是堅定地站在維護毛主席的偉大旗幟這個根本立足點上的,是堅持了毛主席的路線和方針的,如果不這樣做,就會發(fā)生有損我們旗幟的問題。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在揭批‘四人幫’的斗爭中,一定要注意,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都必須維護;凡是損害毛主席形象的言行,都必須制止?!?/p>

      黨內(nèi)外圍繞鄧小平復出和天安門事件問題的爭論和斗爭,引起了鄧小平的極大關(guān)注。鄧小平關(guān)注的不是個人的榮辱得失和職務進退,而是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兩個凡是”的觀點一提出,鄧小平便洞悉了它的本質(zhì)。1977年4月10日,他致信華國鋒、葉劍英和中共中央,指出:“我們必須世世代代地用準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來指導我們?nèi)h、全軍和全國人民,把黨和社會主義事業(yè),把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事業(yè),勝利地推向前進?!?/p>

      這封信發(fā)出不久,汪東興和李鑫代表中央辦公廳去看望鄧小平,希望他改變信中“準確的、完整的”提法,并就天安門事件等問題表態(tài),以便重新參加中央領(lǐng)導工作。鄧小平堅決地拒絕了。他說,“兩個凡是”不行!并且堅定地表示:我出來不出來沒有關(guān)系,天安門事件是革命行動。5月3日,中共中央發(fā)出文件,向全黨轉(zhuǎn)發(fā)了鄧小平4月10日和1976年10月10日兩次寫給中央的信。

      1977年5月24日,鄧小平在同王震、鄧力群談話時,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兩個凡是”對平反冤假錯案的影響。他說:按照“兩個凡是”,就說不通為我平反的問題,也說不通肯定1976年廣大群眾在天安門廣場的活動“合乎情理”的問題。他還指出:“兩個凡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他說:馬克思、恩格斯沒有說過“凡是”,列寧、斯大林沒有說過“凡是”,毛澤東同志自己也沒有說過“凡是”。一個人講的每句話都對,一個人絕對正確,沒有這回事情。

      在老一代革命家的不斷呼吁下,在黨內(nèi)外群眾日益強烈的要求下,同時也體現(xiàn)了華國鋒所說的“水到渠成”的時間表,鄧小平復出的問題開始明朗化了。7月,中共中央召開了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恢復鄧小平的黨和國家領(lǐng)導職務。

      復出伊始,著力推進平反冤假錯案工作

      平反冤假錯案是一項極為復雜、艱難的工作,每前進一步都會遇到種種阻力和障礙。鄧小平復出后,面對復雜的情況,區(qū)別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步驟,先易后難,先小案,后大案、要案,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步步推動了平反冤假錯案的深入進行。

      早在1975年鄧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時,就曾對歷史冤案進行過一些清理工作。他曾根據(jù)毛澤東要盡快讓老干部出來的指示,協(xié)助周恩來解放了一大批老干部。當年3月25日,他在國務院全體會議上指出:“平反工作要真正搞起來也快,要一批一批地搞,不要一個一個地搞。弄錯了就要立即平反?!边@一年,他為在“文化大革命”中含冤逝世的廣州軍區(qū)原副司令員文年生昭雪了冤情。他為中國青年藝術(shù)劇院原副院長、中國實驗話劇院原副院長兼總導演,孫炳文烈士的女兒,周恩來、鄧穎超的養(yǎng)女孫維世平反。他還為原國民黨軍隊空軍上尉參謀,1946年6月駕機起義,曾任解放軍空軍第一航校校長、空軍軍事訓練部副部長、國防委員會委員,“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的劉善本平反昭雪。但是,隨著他第三次被打倒,平反工作中途夭折了,而且在“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中又產(chǎn)生了一些新的冤案。

      就在鄧小平第三次復出前夕,林伯渠的女兒林利、林秉元給他寫了一封申訴信,訴說了“文化大革命”期間林彪、“四人幫”誣蔑、誹謗林伯渠,打擊和迫害其親屬的情況。鄧小平認為,林伯渠的歷史是清楚的,為他平反昭雪應該不會遇到太大的阻力。中共十屆三中全會結(jié)束剛兩天,1977年7月25日,鄧小平就在申訴信上批示:“華、葉核閱后,請東興同志考慮。”這是鄧小平復出后關(guān)于平反冤假錯案作出的第一個批示。

      8月2日,衛(wèi)生部中醫(yī)研究院黨委副書記沙洪致信鄧小平,請求幫助解決張子意住院治病問題。鄧小平批示:“這個老同志應予照顧,可安排住301治病?!辈⑦@封信批送給華國鋒、葉劍英、李先念、汪東興核閱。

      8月8日,萬毅致信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說:“我患有青光眼疾,左眼失明,右眼相繼惡化”,“懇切請求中央,在北京(為了得到治眼的醫(yī)療保證)給我分配一件力所能及的工作”。

      萬毅的問題則稍微復雜些。萬毅早年曾任東北軍的團長、旅長、師長。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中共七大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后任東北野戰(zhàn)軍第五縱隊司令員。新中國成立后,曾任解放軍總參謀部裝備計劃部部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中共八大上再次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1959年因受彭德懷案的牽連,被定為犯了右傾反黨嚴重錯誤,受到撤銷黨內(nèi)外一切職務的處分。1960年后,被重新分配到陜西省工作。“文化大革命”開始后,被扣上種種莫須有的罪名,受到監(jiān)護審查。1975年5月,經(jīng)中央批準的政治審查結(jié)論中說:“原懷疑萬毅同志有受國民黨策反勾結(jié)國民黨恢復東北軍問題查無實據(jù),由陜西省恢復萬毅同志組織生活,妥當安置,按規(guī)定閱讀文件,照發(fā)工資?!?月10日,鄧小平在萬毅的信上批示:“既無政治歷史問題,就應作恰當安排,他過去有貢獻?!?/p>

      老舍是著名文學家,創(chuàng)作了大量優(yōu)秀作品,深受國內(nèi)外讀者的喜愛。1951年曾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藝術(shù)家”稱號?!拔幕蟾锩遍_始后,老舍受到迫害,他不堪凌辱,自沉于北京太平湖。有關(guān)部門對老舍一直未作政治結(jié)論。老舍夫人胡 青11年中多次向北京市委、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全國政協(xié)、全國人大等部門請求解決老舍的結(jié)論問題,一直沒有得到答復。由于老舍的結(jié)論不明,嚴重地影響了胡 青一家人的政治生活,而且一些具體問題也久拖未決。胡 青于7月28日給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寫了一封信,8月5日又給王震寫了一封信,請求中央批示有關(guān)部門盡快給老舍作出結(jié)論。8月13日,鄧小平作出批示,明確指出:“對老舍這樣有影響有代表性的人,應當珍視。由統(tǒng)戰(zhàn)部或北京市委作出結(jié)論均可,不可拖延?!?978年6月3日,北京市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為老舍舉行了骨灰安放儀式。鄧小平特意送了花圈。

      9月1日,鄧小平在王興要求為父親王若飛恢復名譽的申訴信上批示:“據(jù)我所知,王若飛同志在晉綏被捕和出獄問題,肯定是沒有問題的。”1978年初,中共中央為王若飛平反。

      11月4日,鄧小平在財政部原副部長戎子和要求分配給他“力所能及的工作”的信上批示:“戎的歷史和入黨后的情況都是清楚的,在政治上沒有可懷疑的地方(入黨時對他在閻錫山處的情況是了解的)。他有些缺點,但做了長期的財經(jīng)工作。我建議他可當一個全國政協(xié)委員?!?978年2月,戎子和任全國政協(xié)委員。5月,任財政部顧問。

      中共云南省委原第一書記閻紅彥,“文化大革命”開始后受到?jīng)_擊,被扣上“叛徒、特務”的帽子。1967年1月8日被逼而死。1977年11月27日,中共云南省委作出了《關(guān)于閻紅彥同志問題的結(jié)論報告》。報告說:“經(jīng)復查,閻紅彥同志1930年被捕(在陜西延長縣被軍閥高雙成部扣留)未發(fā)現(xiàn)投敵叛變問題;所謂特嫌問題,是毫無根據(jù)的;閻紅彥同志的政治歷史是清楚的,沒有問題。”“省委認為,閻紅彥同志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忠于黨,忠于人民,英勇戰(zhàn)斗,積極工作,立場堅定,作風正派,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shè),作出了貢獻。為此,建議將閻紅彥同志的骨灰送進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待中央批準后,連同中央批示一并傳達到全省縣以上黨員干部?!?/p>

      12月2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在給汪東興并報華國鋒、中共中央的報告中說:“經(jīng)我們研究,可同意云南省委的結(jié)論報告,閻紅彥同志的骨灰不一定移來北京,可在昆明市安放?!?2月4日,鄧小平批示:“我的意見,閻的骨灰以移來北京,安放八寶山為好,屆時可舉行簡單儀式(例如一二百人),必要時我可參加?!?978年1月24日,鄧小平出席了閻紅彥骨灰安放儀式。

      鄧小平從復出到1977年底,僅僅半年的時間,類似這樣的批示、指示、談話,還有很多。

      力薦胡耀邦出任中央組織部部長,全力支持胡耀邦大刀闊斧平反冤假錯案

      1977年3月中央工作會議期間,鄧小平同前來看望的胡耀邦談話,就粉碎“四人幫”后應該落實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錯案等問題交換意見。不久,胡耀邦出任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主持黨校工作。在推動平反冤假錯案中,胡耀邦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1977年10月7日,《人民日報》用一個版面全文刊登了胡耀邦精心策劃的文章《把“四人幫”顛倒了的干部路線是非糾正過來》,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這年6月,胡耀邦找來黨校文史教研室的楊逢春,科社教研室的葉揚、陳中以及《人民日報》的幾位編輯、記者,一起商討寫一篇有關(guān)干部工作的文章。胡耀邦提出了文章的基本構(gòu)架和思路。文章寫好了,但發(fā)表的時機尚不成熟。

      鄧小平復出后,平反冤假錯案的工作開始有序地進行。有了鄧小平的支持,胡耀邦心里有底了,所以,他選擇在粉碎“四人幫”一周年之際發(fā)表了這篇文章。文章強調(diào)必須落實黨的干部政策。所有黨員、干部,都應該積極站到揭批“四人幫”斗爭的最前列,下定決心把“四人幫”顛倒了的干部路線是非糾正過來。

      文章發(fā)表后的短短的一個月中,就有1萬多封信件和電報從祖國的四面八方寄往人民日報社,擁護文章的觀點。但也有人提出了責難。

      平反冤假錯案,中共中央組織部是關(guān)鍵部門。不少人對當時中央組織部主要負責人的種種表現(xiàn)表示了強烈不滿。中組部的大院里貼滿了大大小小的大字報,嚴厲批評中組部的官僚衙門作風,強烈要求平反冤假錯案,立即給“靠邊站”的老干部妥善安排工作。中組部的幾位同志到人民日報社反映主要負責人的問題,并且把袁任遠、楊士杰、張策等50多位老同志寫的大字報稿送到了人民日報社,要求報社代他們上報中央。

      《人民日報》搞了一個摘要,題目是《從中組部的大字報,看郭玉峰同志的問題》。10月14日,《人民日報》負責人給耿飚寫了一封信:“耿飚同志:中組部幾位同志送來一批大字報底稿,要我們向中央反映。我們作了一個簡單的摘要,請你閱后轉(zhuǎn)送中央?!?/p>

      耿飚閱后,將摘要“轉(zhuǎn)送華主席,葉、鄧、李、汪副主席閱”。華國鋒、汪東興在報告上畫了圈。10月17日,鄧小平在報告上批了一段話:“郭玉峰同志的錯誤是不小的,建議調(diào)離中組部?!比~劍英在報告上批示贊同鄧小平的意見。李先念也批道:“對郭玉峰同志意見多。”

      一個多月后,胡耀邦組織的第二篇文章于11月27日在《人民日報》頭版頭條位置用通欄大標題發(fā)表了。題目是《毛主席的干部政策必須認真落實》,署名為本報評論員。

      文章指出:一些主管組織工作的同志和某些組織部門,對落實干部政策猶豫不決,患得患失,能拖則拖,能推則推,嚴重妨礙了這項工作的開展。文章還提出,要抓緊落實干部政策,這是建設(sh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關(guān)鍵問題。

      《人民日報》在這篇文章的總標題下,還發(fā)表了五封讀者來信。這些來信既贊揚了《把“四人幫”顛倒了的干部路線是非糾正過來》那篇文章,又揭露了寫信者本人所在地區(qū)或所在系統(tǒng)的組織部門抗拒或拖延落實干部政策的行為。胡耀邦組織的這兩篇《人民日報》文章,為落實干部政策作了輿論準備。

      12月,在鄧小平、葉劍英、李先念等的建議下,中共中央決定胡耀邦任中央組織部部長。中共中央組織部這一重要部門領(lǐng)導的易人,標志著平反冤假錯案工作進入實際運作階段。

      胡耀邦就任中組部部長后,在鄧小平等人的支持下,大刀闊斧地進行落實干部政策和平反冤假錯案工作。他強調(diào)要恢復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把中組部辦成“黨員之家”、“干部之家”,很快揭開了中組部捂了一年多的蓋子。他起用了一些組織關(guān)系在中組部,但沒有分配工作“靠邊站”的老干部,組建了一個強有力的班子。老干部接談組,專門接待來訪的老同志;干部分配辦公室,負責中央國家機關(guān)待分配的6000多名干部的安置工作;右派改正組,負責右派甄別平反;還成立了陣容龐大的干審局,其首要任務就是落實干部政策。

      從1978年2月下旬至4月下旬,中組部分六批召開了省、市、自治區(qū)和中央國家機關(guān)部委組織部長會議,稱為“研究疑難案例座談會”。座談會共研究了180多件疑難案例,通過分析疑難案件,使與會的同志解放了思想,明確了原則,把握了政策,增強了信心。這些會議精神傳達下去,有力地促進了各地各單位的平反冤假錯案工作的開展。

      推翻“兩個估計”,加快教育、文化、科技領(lǐng)域平反冤假錯案工作的步伐

      在“文化大革命”中,受災最嚴重的莫過于教育、文化、科技領(lǐng)域。

      1971年4月15日至7月31日,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通過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紀要》中提出了“兩個估計”,即“文化大革命”前17年教育戰(zhàn)線是資產(chǎn)階級專了無產(chǎn)階級的政,是“黑線專政”;知識分子的大多數(shù)世界觀基本上是資產(chǎn)階級的,是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

      粉碎“四人幫”后,“兩個估計”依然像兩座大山一樣壓在廣大教師、知識分子的頭上。因為“兩個估計”,大量的冤假錯案難以平反,“臭老九”、“反動學術(shù)權(quán)威”、“走資派”的帽子依然不能摘去。

      鄧小平復出后,自告奮勇抓教育和科學。在他的直接領(lǐng)導下,科教領(lǐng)域的撥亂反正工作開始得較早。教育戰(zhàn)線率先推翻了否定17年教育工作和對知識分子的“兩個估計”,文化戰(zhàn)線推翻了17年“文藝黑線專政論”,改變了解放初期提出的對知識分子“團結(jié)、教育、改造”的方針。針對這一領(lǐng)域的大量的冤假錯案,鄧小平說,平反冤假錯案,要設(shè)法加快,不采取一個人一個人復查,而可以用集體復查后一風吹的辦法。

      鄧小平批示為清華大學原黨委副書記劉冰平反。

      劉冰的問題發(fā)生在1975年。1975年秋冬,在鄧小平領(lǐng)導全面整頓過程中,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劉冰致信毛澤東,反映該校黨委書記遲群、副書記謝靜宜在思想、工作、生活方面的問題。這封信是通過鄧小平轉(zhuǎn)給毛澤東的。毛澤東在信上批示:“清華大學劉冰等人來信告遲群和小謝。我看信的動機不純,想打倒遲群和小謝。他們信中的矛頭是對著我的。”毛澤東還專門針對鄧小平轉(zhuǎn)信這件事說:“我在北京,寫信為什么不直接寄給我,還要鄧小平轉(zhuǎn)?小平偏袒劉冰?!?1月3日,清華大學黨委召開擴大會議,由中共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吳德傳達毛澤東的批示。由此,清華大學開展“反擊右傾翻案風”,并逐步擴大到全國各地區(qū)、各部門。劉冰因此受到迫害。

      鄧小平還為北京大學原校長馬寅初平反,并推薦他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和北大名譽校長。

      1978年6月,鄧小平同教育部幾位負責人談到了梁思成的問題。他說:梁思成提倡的民族形式大屋頂,太費錢。但給梁思成扣“反動學術(shù)權(quán)威”的帽子是不對的,應改正過來。對人的評價,要說得恰當,實事求是,不要說過分了,言過其實。

      歷史學家吳晗也是由于鄧小平的批示才得以平反的。從新中國成立起,吳晗就擔任北京市副市長,長期主管文化教育工作。20世紀60年代出任北京市歷史學會會長。從1959年起,響應毛澤東的號召,開始研究海瑞,曾發(fā)表《海瑞罵皇帝》、《論海瑞》、《海瑞罷官》等文章。1961年,與鄧拓、廖沫沙在北京市委機關(guān)刊物《前線》上開辟《三家村札記》專欄,以雜文形式批判資產(chǎn)階級思想和各種歪風邪氣,宣傳黨的方針政策。1965年11月,江青等人蓄謀發(fā)起對《海瑞罷官》的批判運動,并在隨后的“文化大革命”中捏造“三家村反黨集團”案。1969年,吳晗被迫害致死。吳晗的妻子、女兒也遭到株連,受盡折磨,飲恨而死。粉碎“四人幫”后,許多老同志向中央寫信,要求盡快給吳晗作出正確結(jié)論。但是在“兩個凡是”的思想指導下,專案組直到1978年2月才作出“吳晗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問題性質(zhì)嚴重”,“作人民內(nèi)部問題處理”的所謂結(jié)論。吳晗的親屬拒絕接受這樣的結(jié)論,并上書黨中央,要求重新審查。1978年11月底,鄧小平批示:吳晗應該平反。1979年9月,中共北京市委推翻了原專案組關(guān)于吳晗的全部結(jié)論。吳晗遭受的冤屈終于得到了昭雪。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科教領(lǐng)域包括“馬振扶事件”、“永樂中學事件”、“王亞卓事件”、中國科學院“兩線一會”特務集團案的甄別,以及為數(shù)學家熊慶來、趙九章,歷史學家翦伯贊,化學家傅鷹,中國科協(xié)原副主席范長江,著名“右派六教授”的平反等,都是在鄧小平直接批示、圈閱或過問下得到解決的。

      為“六十一人案件”平反

      “六十一人案件”是指薄一波等61人因為1936年登“反共啟事”出反省院的問題被定為“叛徒集團”一案,這是“文化大革命”中轟動國內(nèi)外的一起重大案件。

      這“六十一人”是大革命時期和十年內(nèi)戰(zhàn)時期入黨和入團的老干部。其中大部分在1931年前后因河北省委遭到破壞而被捕,長期被關(guān)押在北平軍人反省分院。他們在獄中同敵人進行了堅決的斗爭。1935年冬,在日軍侵占華北,全國抗日救亡運動高漲的形勢下,為了開展工作,解決干部缺乏的問題,北方局作出決定,要求關(guān)押在北平軍人反省分院的一批黨員履行國民黨當局規(guī)定的出獄手續(xù)。北方局報告了中共中央,張聞天代表中共中央批準了這個決定。從1936年8月31日到1937年3月,“六十一人”分批在報紙上刊登啟事后,出了反省院。中共七大時,中央曾對“六十一人”出反省院問題進行過審查,作出了“本人不能負責”的明確結(jié)論。

      1966年8月,康生把這件事重新提了出來,他一面指使“彭真專案小組辦公室”搞調(diào)查,一面給中央寫報告誣陷“六十一人”出獄是“‘堅決反共’的叛黨行為”,而“少奇的決定,就使這些人的反共叛黨合法化了”。1967年3月7日,“彭真專案小組辦公室”提出《關(guān)于薄一波、劉瀾濤、安子文、楊獻珍等人自首叛變問題的初步調(diào)查》,歪曲事實,認定“六十一人”是“可恥的叛徒”。3月16日,中央以中發(fā)96號文件印發(fā)了這個初步調(diào)查。在《中共中央關(guān)于薄一波、劉瀾濤、安子文、楊獻珍等出獄問題材料的批示》中,認定“六十一人”是“叛徒集團”,他們自首叛變出獄,“是劉少奇策劃和決定,張聞天同意,背著毛主席干的”。他們出獄后,“由于劉少奇等包庇重用,把他們安插在黨、政、軍的重要領(lǐng)導崗位上”。

      在此前后,在江青、康生、謝富治等人煽動下,各地紛紛成立“揪叛徒”的組織,把過去已經(jīng)作過結(jié)論的問題,通通翻騰出來,甚至無中生有,栽贓陷害,制造了一大批冤假錯案。

      薄一波等人對這個結(jié)論一直不服,多次提出申辯。在這“六十一人”中,“文化大革命”前擔任省委書記、副省長、中央機關(guān)副部長以上職務的有22人。其中有5人已經(jīng)被迫害致死,他們是廖魯言、徐子榮、胡錫奎、劉錫五、王其梅。

      1975年鄧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時曾在一次政治局會議上提出:“六十一人”的問題必須解決,把登“反共啟事”的責任歸咎于他們是不公道的。但由于“四人幫”的阻撓和破壞,這個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粉碎“四人幫”后,薄一波等人及其家屬向中央提出申訴,黨內(nèi)外干部群眾也十分關(guān)心這個案件,要求澄清事實真相,實事求是地處理這個問題。阻力主要來自當時中央的主要負責人。當有人把薄一波等“六十一人”的材料寫成簡報給華國鋒,要求為他們平反時,華國鋒沒有表態(tài)。

      1977年11月11日,當年曾向獄中轉(zhuǎn)達過中共中央指示的當事人孔祥禎,寫信給中央,把1936年北方局如何提出、黨中央如何批準以及他是怎樣兩次給獄中黨支部傳達黨中央指示和薄一波等后來出獄的經(jīng)過,作了詳細說明。

      一個多月后,一封申訴信送到了鄧小平的手中。12月8日,中共西藏自治區(qū)委員會原書記王其梅的夫人王先梅給鄧小平寫了一封信。信中說:“由于我愛人的歷史問題,我的子女在入團、入黨、參軍、就業(yè)等問題上一直受到影響?!?/p>

      鄧小平熟悉王其梅,對他的歷史是清楚的。看著王先梅的信,鄧小平感到這不是王其梅一個人的事,解決“六十一人案件”的問題不能再拖了,可以從這件事開始一步步做起。12月25日,鄧小平在申訴信上批示:“請東興同志批交組織部處理。王其梅從抗日戰(zhàn)爭起做了不少好事。他的歷史問題不應影響其子女家屬。建議組織部拿這件做個樣子,體現(xiàn)毛主席多次指示過的黨的政策。”

      汪東興看了鄧小平的批示后,批道:“請耀邦同志閱辦。毛主席歷來有指示,應區(qū)別對待,不能歧視?!?2月31日,胡耀邦看了申訴信后,立即找了幾位同志研究并決定:應該把這個問題的解決,當做徹底平反“三六”大案(即“六十一人案件”)的突破口。1978年元旦后不久,王先梅反映的問題都一一得到了解決。

      2月18日,《人民日報》發(fā)表了為王先梅及其子女落實政策的消息和《王先梅同志寫給中央領(lǐng)導同志的信(摘要)》,并發(fā)表了《落實干部政策的一個重要問題》的評論員文章。文章指出:當前落實黨的干部政策,必須扭轉(zhuǎn)寧肯“左”一點的錯誤傾向。有的同志受“四人幫”流毒影響,不敢正視事實,搞過頭了也不肯糾正,把正確落實黨的政策看做是“右”的表現(xiàn)。他們不了解,對待一個人的政治生命,對一個人的正確處理和妥善安排,不光是一個人的問題,而會牽涉到周圍許多人和影響到一大批人。這關(guān)系到黨的路線和政策,關(guān)系到黨的事業(yè),我們要一絲不茍,認真負責,積極主動去解決。

      這組消息、信件摘要和評論員文章的發(fā)表,又經(jīng)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多次廣播,引起廣泛反響。各地給中央組織部、《人民日報》和王先梅的信紛至沓來。了解“六十一人案件”的人認為,對王其梅家屬政策的落實,評論員文章中又說了那樣一大段話,說明為“六十一人案件”平反已指日可待了。

      但是,事情遠非人們想象得那么簡單。為“六十一人案件”平反仍然面臨種種壓力。胡耀邦向鄧小平、葉劍英作了匯報,他提出,“六十一人案件”中許多人及死者親屬強烈要求復查,中組部準備對“六十一人案件”進行復查工作。

      鄧小平表示了堅決支持的態(tài)度。6月25日,鄧小平在一封關(guān)于“六十一人案件”的申訴信上批示:“這個問題總得處理才行,這也是一個實事求是問題?!?月4日,華國鋒指示胡耀邦:“六十一人的問題要解決,由中組部進行復查,向中央寫個報告。”這樣,中央組織部開始組織力量,全力投入到這個案件的復查工作中。

      復查組經(jīng)過三個多月的調(diào)查,于11月20日正式向中央寫了《關(guān)于“六十一人案件”的調(diào)查報告》,其中指出:“薄一波同志等在反省院的表現(xiàn)是好的,他們履行敵人規(guī)定的手續(xù),登‘反共啟事’出反省院,是執(zhí)行黨組織的指示。根據(jù)登‘反共啟事’出反省院的問題,定六十一人為叛徒集團,是不正確的?!薄拔覀冋J為,在‘文化大革命’中提出的所謂‘薄一波等六十一人叛徒集團’是不存在的,是一個大錯案?!薄皩δ切└鶕?jù)黨組織的指示,在敵人擬好的‘反共啟事’上捺手印并登報后出獄、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錯誤處理的同志,應恢復其黨籍,恢復原工資級別,酌情安排適當工作。因這一問題而使其家屬、親友受到株連和錯誤處理的,也應改正過來。已經(jīng)去世的,應做好善后工作?!?2月16日,中共中央同意并轉(zhuǎn)發(fā)了這個報告,要求向全黨傳達。一個多月后,廖魯言、徐子榮、胡錫奎、劉錫五、王其梅平反昭雪追悼會在全國政協(xié)禮堂舉行。李先念主持追悼會,胡耀邦致悼詞,鄧小平送了花圈。

      為劉少奇平反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解決了歷史上遺留的一批重大問題和一些領(lǐng)導人的功過是非以后,黨內(nèi)外許多人向中央建議,對劉少奇案件進行復查。劉少奇的案子是最大的冤案。劉少奇冤案的平反昭雪,從提出到落實,前后經(jīng)歷了三個年頭,是在鄧小平的推動下有計劃分步驟進行的。

      1978年12月24日,一封要求為劉少奇平反的人民來信送到了鄧小平的手中。這時,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剛剛閉幕。鄧小平立即批示:“政治局各同志閱,中組部研究?!痹谶@之前類似的信件也有,但并沒有得到重視。鄧小平的這一批示,把重新考慮劉少奇案的問題提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于是,對劉少奇一案進行復查的工作提到了中央的議事日程上。

      1979年2月5日,交通部原部長孫大光致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秘書長胡耀邦并黨中央,建議重新審議劉少奇一案。這封信經(jīng)胡耀邦和當時擔任中共中央副秘書長兼中央辦公廳主任的姚依林商議后,正式轉(zhuǎn)報中共中央主席華國鋒和副主席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陳云、汪東興。2月23日,陳云批示:“中央常委各同志已傳閱完畢,中央辦公廳應正式通知中組部、中紀委合作查清劉少奇一案。”

      鄧小平指示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對劉少奇一案的處理問題進行研究。據(jù)1979年2月22日的中央紀委書記辦公會議紀要記載:“中紀委辦公會議決議:劉少奇問題,群眾來信要求予以平反,小平同志要中紀委研究。這兩人(另一個人指瞿秋白)的問題如何研究,另定?!?月27日,中央紀委辦公會議研究決定:“劉少奇的問題,經(jīng)鶴壽同志與任重同志商量,按陳云同志的意見,由中央組織部和中央紀委共同處理?!边@樣,由中央紀委和中央組織部從一些單位抽調(diào)干部,組成劉少奇案件復查組,開始復查。

      經(jīng)過七個多月的調(diào)查研究,劉少奇案件復查組于11月向中共中央正式提交了《關(guān)于劉少奇案件的復查情況報告》,復查報告逐一否定了原《關(guān)于叛徒、內(nèi)奸、工賊劉少奇罪行的審查報告》中強加給劉少奇的罪名。

      12月,鄧小平、陳云、鄧穎超、胡耀邦等審閱復查報告后表示同意。鄧小平提議:可考慮將這一報告作為中央對劉少奇案件的平反決定。1980年2月初,中央政治局討論并同意《關(guān)于為劉少奇同志平反的決議(草案)》,決定提交即將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審議。

      為劉少奇平反,必然要涉及毛澤東和他發(fā)動的“文化大革命”的問題。這個問題比較棘手,把握不好,就會損害毛澤東的形象,同時也會引起人們思想上的混亂。這是一個方向問題。

      這時,中共中央正在起草《關(guān)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這個決議的核心問題就是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評價,對“文化大革命”的評價。

      1980年2月23日至29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了十一屆五中全會。為劉少奇平反昭雪,是五中全會的一項主要議程。

      鄧小平認為,為劉少奇平反,必須把握正確的方向,不能走向否定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這一極端。在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審議為劉少奇平反的決議時,鄧小平在2月28日召開的五中全會各組召集人匯報會上的一席話,令大家感到很新鮮。

      當匯報到討論中提出為劉少奇平反的決議要不要寫劉少奇也犯過錯誤的問題時,鄧小平說,今天倒是議了一個重要原則問題。實事求是可不容易。寫上這樣的語句不會給人們說這是貶低少奇同志,不可能這樣理解。少奇同志與一般人不同,在給他作的平反決議中如果沒有這樣的內(nèi)容,會給人一個印象,就是所有錯誤都是毛主席一個人的。這不是事實。我們犯的錯誤比少奇同志犯的錯誤多,總要承認他也有錯誤就是了。這也是個黨風問題。

      2月29日,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召開第三次全體會議。鄧小平又講到這個問題。他說:為少奇同志平反的決議講,“文化大革命”前,黨犯過一些錯誤,少奇同志和其他同志一樣,也犯過一些錯誤。我看這樣講好,符合實際。不要造成一個印象,好像別人都完全正確,唯獨一個人不正確。鄧小平還說,劉少奇同志的平反是一件很大的事,我們解決得很好。這件事情可不可以早一點辦呢?恐怕不行。但是,現(xiàn)在再不解決,就可能犯錯誤。

      同日,全會通過了《關(guān)于為劉少奇同志平反的決議》。

      在劉少奇追悼大會的籌備工作中,鄧小平對悼詞進行了反復的審閱和修改。5月17日,劉少奇追悼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鄧小平致悼詞,高度評價了劉少奇為中國革命和建設(shè)所作出的巨大貢獻。這起共和國最大冤案的平反工作歷經(jīng)曲折至此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對其他冤假錯案的平反

      彭德懷、陶鑄的案子,也是在鄧小平的批示下得到平反的。1978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為彭德懷、陶鑄舉行了追悼會,鄧小平參加了追悼會,并為彭德懷致了悼詞。這是為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平反昭雪開的第一個追悼會。

      此后,中共中央又陸續(xù)為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的賀龍、烏蘭夫、彭真、譚震林、羅瑞卿、陸定一、楊尚昆、蕭勁光、蕭華、楊成武、余立金、傅崇碧等人平反。還先后為在“文化大革命”前受到錯誤批判的譚政、習仲勛、黃克誠、鄧子恢等人平反。一些蒙冤多年的黨的早期領(lǐng)導人如瞿秋白、張聞天、李立三等也先后得到平反。

      從1979年到1982年,被平反的還有:周揚、夏衍、田漢、陽翰笙、周小舟、張琴秋、鄧拓、廖沫沙、張經(jīng)武、吳溉之、鄒大鵬、伍云甫、章漢夫、賴若愚、董昕、馮雪峰、馬明方、王維舟、賈拓夫、張子意、陳昌浩、李德生等。

      中共中央還為“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誣陷的一些中央部門平反:

      撤銷了所謂中共中央對外聯(lián)絡部實行“三和一少”、“三降一滅”的錯誤結(jié)論;為所謂“中宣部閻王殿”徹底平反;為全國統(tǒng)戰(zhàn)、民族、宗教工作部門摘掉“執(zhí)行投降主義路線”的帽子;為把文化部說成是“帝王將相部、才子佳人部、外國死人部”的大錯案徹底平反;為解放軍總政治部被誣為“閻王殿”冤案徹底平反;撤銷1966年2月《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撤銷197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紀要》,推翻“四人幫”強加給教育戰(zhàn)線的所謂“兩個估計”等。

      繼天安門事件平反后,中央和各地又先后為武漢“七二○事件”、寧夏青銅峽“反革命暴亂事件”、云南“沙甸事件”、“三家村”冤案、內(nèi)蒙古“新內(nèi)人黨”等冤案平反。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錯判的反革命案件、刑事案件、冤殺錯殺案件改判或平反。還為在歷次政治運動中特別是“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打擊、誣陷和迫害的黨外民主人士平反,其中有:高崇民、曾昭掄、費孝通、黃藥眠、陶大鏞、錢偉長、吳景超等。為國民黨起義投誠人員中的冤假錯案復查并平反,為45.4萬名國民黨起義投誠人員落實了政策。

      根據(jù)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原則,中共中央對“文化大革命”前的冤案錯案也進行了清理、糾正,并先后作出了平反決定:為1959年反右傾運動中被定為右傾機會主義分子的同志平反,為1955年的“胡風反革命集團”平反,為1958年青海省平叛斗爭擴大化受到株連的人平反,為全國總工會黨組第三次擴大會議上被錯誤處理的人平反,為“華北山頭主義”平反,為“潘漢年案”平反。

      在基本解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冤假錯案的平反工作后,還對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歷史遺案進行了實事求是的復查和糾正,平反了一批冤假錯案。

      上面說到的對這些部門和這些人的平反,有不少是在鄧小平直接批示或者過問下解決的。

      到1982年,全國大規(guī)模的平反冤假錯案工作基本結(jié)束。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在此期間,經(jīng)中共中央批準平反的影響較大的冤假錯案有30多件,全國共平反糾正了300多萬名干部的冤假錯案,為47萬多人恢復了黨籍,數(shù)以萬計的無辜受株連的干部和群眾得到了解脫。沉重的政治包袱卸下了,一個全面開創(chuàng)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的新局面來到了。

      猜你喜歡
      劉少奇同志
      劉少奇穿越103道封鎖線回延安
      劉少奇與中國共產(chǎn)黨
      同志
      劉少奇在安源過春節(jié)
      侯宗騏同志逝世
      林向義同志逝世
      心聲歌刊(2020年5期)2020-12-03 11:23:52
      OVER THE RAINBOW
      漢語世界(2020年4期)2020-08-11 08:38:16
      劉少奇與粟裕交往二三事
      劉少奇:不忘初心 對黨忠誠
      劉少奇:求真務實,反對形式主義
      元谋县| 天柱县| 筠连县| 家居| 濮阳市| 岗巴县| 申扎县| 扬中市| 宿州市| 宾阳县| 西丰县| 会东县| 河北省| 齐齐哈尔市| 光泽县| 乌拉特后旗| 获嘉县| 屏边| 饶河县| 古丈县| 垫江县| 思茅市| 中西区| 麦盖提县| 屯昌县| 宁城县| 延吉市| 富蕴县| 依安县| 泰州市| 通榆县| 光泽县| 铜陵市| 新和县| 泗水县| 南岸区| 尤溪县| 河西区| 阳西县| 保德县| 威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