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艷
為什么我們變得越來越沒禮貌了?《現(xiàn)代社交禮儀》一書的作者羅賓·亞伯拉罕斯如是評論:“我不知道與50年、100年前相比,今天的人們是否更加粗魯,但毫無疑問,現(xiàn)代人的粗魯具有其獨特性。”的確,在真人秀大行其道、電子設備應用泛濫的今天,現(xiàn)代人的粗魯也與時俱進了。
什么偷走了我們的禮貌
過度使用網絡
如今,我們做什么事情都離不開互聯(lián)網和手機。想知道寶寶哭是因為餓了還是不開心,下載一個應用程序就能找到答案。支付當月賬單,點擊幾下鼠標就能搞定。登機牌也被電子機票取代了。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開始感覺自己和其他人面對面交流的能力出現(xiàn)了退化。
對手機的依賴
你在溢滿香氣的咖啡店內排隊,前面的那個人一直低頭擺弄著手機,服務員招呼了好幾次,他都沒聽見。這時,你是否會感覺很不爽?手機本身沒有禮貌和粗魯之分,禮貌還是粗魯取決于人們選擇如何來使用它。根據英特爾公司最新的調查結果,在美國有3/4的成年人認為手機對他們的禮儀起了負作用。
匿名的快感
在面具背后,你表現(xiàn)得比平時要放松許多,但也可能過分許多。網絡上的虛擬空間正好提供了一個類似的機會,讓有些人可以肆無忌憚地做出丑陋的舉動,或是說些不堪入耳的言論?!皩嵜啤币苍S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好辦法。
心理受挫
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在為一位推著童車的母親推開商場沉重的大門時,卻目瞪口呆地看見邊上的人捷足先登;在地鐵上你為一個上了年紀的人讓座,邊上的中年壯漢卻沖過來一屁股坐下。碰到這種情況,你也許會對自己說:“下次我不會再做這種好事了?!?/p>
應該知道的日常禮儀
餐桌禮儀
如果是聚餐,等所有人都到齊后,主人請大家開始時再動筷。
所有與食物無關的東西都不要放在桌子上,比如鑰匙、手袋、墨鏡、手機等。
用餐時如果想喝水或飲料,先用餐巾擦拭嘴巴,以免弄臟杯子邊緣。
如果想上洗手間,只需說“失陪一下”。
餐桌上如要傳遞菜肴,一般按逆時針順序,但如果你左手位的人剛好提出要求,也可以直接遞給他。
不要把原本要遞給別人的沙拉碗或鹽瓶半道截下,否則顯得你既貪婪又粗魯。
和朋友或家人外出就餐,可以打包剩余的飯菜,但商務聚餐時則不要這樣做。
工作場所禮儀
開會時不要查看私人設備。
不要突然出現(xiàn)在其他人的格子間旁。
介紹他人時,先稱呼社會地位較高的人。比如,“總裁女士,我想為您介紹一下我們的新進員工某某某?!?/p>
接聽電話時主動報出名字和公司名稱:“這里是某某公司,我是某某某。請問需要什么幫助?”
語音留言時請說明姓名、公司名稱和聯(lián)系電話,并簡要說明來電原因,最后說再見。
先到門邊的人,記住要為后面的人拉住門,無論后面的人是男是女。
不要說“原諒我”,而是說“請您原諒我”。前者是命令,后者是請求。
外出禮儀
不要堵在機場的登機處,上機后快速把行李放好并離開過道。
飛機飛行時如果需要起身,不要猛拉前面的座位。
與老板一起乘坐出租車時,你先上車,這樣他就不用再挪位置。
你先進電梯時,不要著急按關門鍵。
和別人打招呼時摘下墨鏡。
如果婚禮邀請函上沒有說明可以帶客人參加,不要自作主張。
走人行道右側,停下來查看手機時,注意是否擋了別人的道。
如果電話突然掉線,打電話的人應當重新?lián)艽颉词乖捯颜f完。
不要在排隊結賬時不停地打電話。
通訊禮儀
不確定對方是否方便交談時,可先發(fā)條短信。
商務信件應盡量在工作日結束前發(fā)送,但不要等到下班前最后一分鐘。
你可以在社交網絡上吹噓你朋友的物品,但最好先征得對方同意。
對于微博私信不回的,不要窮追猛打,也許對方不想回應。
不要在洗手間里使用手機,因為對方可能會聽到不雅的聲響。
與別人進行面對面交談時,不要低頭瞄手機看是誰在給你打電話。
免費使用鄰居的無線網絡一定要提前打招呼。
(摘自《普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