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簡介]
吳國梁,現(xiàn)任教于河北省首批重點中學、被譽為“中華百年名?!钡奶粕揭恢小3D耆谓谈呷谓贪嗉壐呖汲煽儍?yōu)異,多次被評為唐山市高考先進個人。發(fā)表各類教學論文450多篇,推薦發(fā)表學生作品近600篇。曾參加2010年河北省高考作文閱卷工作。
文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狂風所到之處,到處是吹倒的房屋,折斷的樹木,狂風踏在滿目瘡痍的大地上,目空一切,高傲地說,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誰比我偉大呢?你能把這個摧毀的世界重新恢復嗎?一朵被吹折的小花說,世上最難做的事,不是摧毀一個世界,而是建造一個世界,破壞永遠比建設容易得多,你所做的,只不過是一件極為容易的事,怎么稱得上偉大呢,哪還有誰比我偉大?狂風問。小花指了指遠方,那些正在摧毀的土地上建造家園的人們。
讀了這段材料,你有什么感悟與看法?請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病文展示
上善若水
■趙英明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p>
狂風是兇猛而暴躁的,所到之處皆成狼藉,它可以摧毀一切,所以令人畏懼。
水是溫柔而柔和的。所到之處枯木逢春,它可以于荒蕪之中喚出一片生命來,所以令人感激。
比起狂風,我更喜歡那些像水一樣的人,他們與世無爭,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地做著自己的工作,為我們這個社會添上一抹綠色。(開篇未扣緊材料主旨,影響基礎等級“內容”一項的得分。)
我依舊記得那個緩緩歌唱的身影,我依舊記得那個深情的嗓音,我依舊記得那個感動中國的名字——叢飛,他只是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歌手,卻用自己并不豐裕的收入資助上不起學的寒門學子。而他自己卻因為沒有足夠的錢治病而因胃癌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他用自己的生命默默地滋潤著我們這個有些冷漠的社會,他似水的靈魂化作一個春天,讓凍結在人心的堅冰融化。他讓我們相信,人世間并不是心靈的沙漠、感情的冰窖,還有各種至善至真的情懷,哪怕在陌生人之間,依然不變地存在。(叢飛的事例比較陳舊,作者也沒有用出什么新意。在高考作文閱卷場上,會給閱卷老師一種素材陳舊、內容單薄的感覺,影響基礎等級“內容”一項的得分。)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眱汕Ф嗄昵暗睦畋缸釉诔啥计皆蠟槲覀兞粝乱粋€奇跡,這個奇跡讓水患連連的蜀地成為了真正的天府之國。蜀州太守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官位,李冰也未在史書中留下多少筆墨,然而他卻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用他的智慧和汗水為四川的百姓贏得了兩千年的安穩(wěn),兩千年的豐收。
兩千多年前在中國歷史上還有一個聲勢浩大的工程,它突兀、強勢、不容置疑,它霸氣十足地立在那里,威風凜凜,硬生生地隔開了民族,撕開了時空。它的建立讓無數(shù)的生靈涂炭。它是長城。(這一處對比,應該突出都江堰的建設性與長城的摧毀性。否則,會影響基礎等級“內容”一項的得分。)
長城像一個年老的將軍,曾經(jīng)橫刀立馬,卻不斷地擺出老資格來讓人們修繕,而都江堰,卑處一隅,像一個樸實無華、默默無聞的鄉(xiāng)間母親,毫無所求,只知貢獻。在千年的邈遠時間里,這樣一泓清水,始終汩汩不斷地流淌著,流出了諸葛亮的曠世奇才,流出了李白的絕世才情,流出了陸游的川行華章,養(yǎng)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
李冰父子在史書中并沒有留下什么,寥寥數(shù)字,并無頌歌。但是因為有了他們一生殫精竭慮的奉獻,中華民族有了這泓清水,華夏兒女有了這位母親。(這兩段沒有在對比后緊扣主旨,突出摧毀與建設的不同意義,會給閱卷老師一種例而不證的印象,影響基礎等級“內容”一項的得分。)
他們就像都江堰中緩緩流動的江水一樣,善利萬物而不爭。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人,他們像水一樣,滋潤著我們這個世界,他們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好,更光明。他們用自己的青春,裝點起這個世界的風景,他們用自己的汗水,澆灌了這個世界的春天。他們沒有狂風般的力量,卻有著超越狂風的偉大心靈;他們不像狂風般所向披靡,卻讓我們所有人尊敬。
魯迅先生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飾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p>
他們,確實是中國的脊梁。(材料中的核心語句“那些正在摧毀的土地上建造家園的人們”,在文中沒有得到體現(xiàn),會給閱卷老師一種偏題的感覺,影響基礎等級“內容”一項的得分。)
點評這篇文章語言優(yōu)美,材料也較豐富。但在選擇材料和使用材料方面有一些失誤,導致文章與文題主旨若即若離,尤其是文題材料的主旨句沒能得到體現(xiàn)和突出。在高考考場上大概能得44分左右,是一篇標準的二類文。如果能在選材、扣題方面進行修改,文章會上一個檔次。
升格指導
1.文章要強調對比,并在對比后及時突出“摧毀與建設”的關系:
2.換掉叢飛的例子,代之以新近發(fā)生的事件,以體現(xiàn)文章的時代性。
3.可以借助余秋雨對都江堰的評價,來與長城作對比,并突出文章的文化味。
4.結尾要再次點明“正在摧毀的土地上建造家園的人們”這樣的主旨,以突出對“中國的脊梁”的敬意。
成功升格
上善若水
■趙英明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p>
狂風是兇猛而暴躁的,所到之處皆成狼藉。它可以摧毀一切,令人畏懼。
水是溫柔而和善的,所到之處枯木逢春,它可以于荒蕪之中喚出一片生命來,令人感激。
比起狂風,我更喜歡那些像水一樣的人,他們從不在狂暴中顯示力量,只是默默地為這個世界哺育著綠色與生命……(此處突出了水“哺育綠色與生命”,扣緊了“建設”的主旨,會在基礎等級“內容”一項上增分。)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兩千多年前的李冰父子在成都平原上為我們留下一個奇跡,這個奇跡讓水患連連的蜀地成為了真正的天府之國,為四川的百姓贏得了兩千年的安穩(wěn),兩千年的豐收。
兩千多年前在中國歷史上還有一個聲勢浩大的工程,它突兀、強勢、不容置疑,它霸氣十足地立在那里,威風凜凜,硬生生地隔開了民族,撕開了時空。它的建立讓無數(shù)的生靈涂炭。它是長城。
余秋雨說,秦始皇筑長城的指令,雄壯、蠻嚇、殘忍;而李冰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是的,長城墻頭上是冷月,是黃沙,是金戈,是鐵馬,風中傳來的是嗚嗚的胡笳聲,是錚錚的鳴鏑聲,是無定河邊的白骨。而都江堰,卑處一隅,在千年渺遠的時間里,一泓清水始終汩汩不斷地流淌著,流出了諸葛亮的曠世奇才,流出了李白的絕世才情,流出了陸游的川行華章,養(yǎng)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巴蜀兒女。
在我看來,長城代表的是殺伐,就如狂風;而都江堰代表的是哺育,就如那些廢墟上的建設者們……(這幾段增加余秋雨的話,把都江堰和長城作對比,突出都江堰的建設性與長城的摧毀性。這一處修改,加強了與材料的聯(lián)系,充實了文章內容,增加了文化味,增加發(fā)展等級“豐富”“有文采”項的得分。)
我們的社會中有許多如水的人——他們不是慷慨激昂的演說家,不是針砭時弊的憤青,也不是揮舞道理大棒的道德家,但他們接住了從高樓上掉下來的孩子,扶起了血泊中的小悅悅,給了貧困地區(qū)孩子免費的午餐……
他們如水,就如都江堰中緩緩流動的江水一樣,善利萬物而不爭,澆灌著我們的良知之田,滋潤著我們的人性之田。他們用自己的青春,裝點起這個世界的風景:他們用自己的汗水,澆灌了這個世界的春天。他們沒有狂風般的力量,卻有著超越狂風的偉大心靈;他們不像狂風般所向披靡,卻能夠在狂風過后,默默地重建著我們的心靈家園。(將叢飛的事例換成了比較新的人物事件,突出了低調、平凡的道德建設者,切合題意,中心突出,情感真摯。)
魯迅先生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飾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p>
是的,上善若水,水就是他們——那些正在摧毀的土地上建造家園的人們,他們才是中國真正的脊梁。(引用魯迅名言結尾,擲地有聲。同時,再次照應題目和緊扣作文材料,有力地升華了主題。這樣的修改,可以增加發(fā)展等級“深刻”項的得分。)
點評對比前文,升格后的文章在條理性與深刻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文章開頭緊扣材料引入,提出“上善若水”的中心論點,突出了“水”的“哺育”;接著借都江堰與長城來作對比,一方面上承“上善若水”,一方面下啟社會中像水一樣的人與事;最后以魯迅的名言結尾,讓立意更加深刻,升華了文章的主旨。原文經(jīng)過內容充實后成功升格為一類文(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