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文
假設(shè)一平方公里的范圍之內(nèi),只有你一個人。寂寞的你、孤單的你,與相鄰的同樣也是一平方公里范圍之內(nèi)的另一個寂寞者、孤單者,忽然有機(jī)會走近的話,見面、握手、寒暄,你肯定會感到非常非常親切。反過來,不是一平方公里,而是一平方米,只有一張桌面大小的地方,站著你,說不定還站著別人。而在你周圍的每一個平方米的空間里,如果都站有一個人,或者不止一個,而是幾個人的話,你對周圍的這一圈幾乎全都陌生的面孔,就再不會產(chǎn)生相隔一公里時那種親切的感情了。
這就好比我們上班時擠公共汽車一樣,你不可能對擠得你喘不過來氣的乘客抱有多大好感的,除非那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小姐。這種由于人多而造成的擠塞、紛擾、侵逼、躁亂、攘爭、不寧、繁雜、狷急,是人與人產(chǎn)生沖突的基本原因。
因此,我們生活在其中的這個社會、這個集體、這個人群、這個特定的組合,譬如:一個家庭、一個班級、一個旅游團(tuán)、一個工作班子、一個必得在一起的小組、一個你在其中的辦公室等等,某種程度上類似同乘一輛公共汽車,偏偏你又沒有別的選擇,必須如此,只有如此,那自然是無可奈何。不過,我們要是改變一下思維方式,又如何?既然命中注定要上這輛車,與這些乘客一路同行,如果你把它看做是一種幸運,是一種緣分呢?也許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又會是另外一種樣子了。
如果再做到:一,學(xué)會微笑,始終對人保持一種善意。不要板著面孔,不要總?cè)ソ逃?xùn)別人。二,學(xué)會說“謝謝”,哪怕對自己是頂小頂小的一點物質(zhì)或精神上的關(guān)愛,也要至誠地把謝意表達(dá)出來。三,學(xué)會冷靜,學(xué)會說“對不起”!凡事退一步想,替對方想。尤其在感情沖動的時候,立刻嘗試深呼吸,并把聲音降低,把語速放慢,使脈搏變緩,使腦袋里沖上來的熱血降溫,少安毋躁,豈不善哉?四,學(xué)會賞識別人,即使微不足道的比你棒的地方,也要適當(dāng)?shù)刂赋鰜?。我想,對方會對你的好評做出積極回應(yīng)。五,學(xué)會多看自己不如人處,不要以自己的長處比人家的短處,而是以自己的缺點比人家的優(yōu)點。這樣,無論多大的糾紛和矛盾,都可以化干戈為玉帛。
古人云,百年修得同船渡。人與人的相聚相會,其實也是一種難得的緣分。一路同行,互諒互讓,你的微笑給別人溫馨;他的莞爾回報的是陽光,哪怕是短短的路程,哪怕再無晤面的可能,那么,不費舉手之勞,無須繁文縟節(jié),客氣一下,謙遜一點,你快樂的同時,對方也愉悅,這一瞬間所獲得的好心情,會留存很久很久,這不是件好事嗎?
這樣,雖然車廂里仍舊很擁擠,但大家抱著豁達(dá)自然的心態(tài),平和安詳?shù)男膽B(tài),一定會相處得比較融洽。應(yīng)該說,希望達(dá)到完美的境界,希望和諧融洽,是大家共同抱有的理想。如果沒有這個終極目標(biāo),這輛車也就沒有必要再往前開了。因此,也許更為重要的是學(xué)會適應(yīng)這輛公交車的現(xiàn)實狀況,首先要認(rèn)識到完美也好,和諧也好,是一個漸進(jìn)的、積累的過程,因此,別一下子要求得到太多。所以,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大處著眼,高瞻遠(yuǎn)矚,小處著手,從實際出發(fā),本知足常樂之怡悅,作水滴石穿之努力。若你如此,他如此,大家如此,同行一路,春風(fēng)滿車,便是一段愉快愜意的旅程了。
(呆 蟲摘自豆瓣網(wǎng),小黑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