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明, 陳友安
(黑龍江迪爾制藥機械有限公司,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目前國內各中藥廠對中藥大蜜丸(中藥大蜜丸主要指重量為3,6,9克的中藥蜜丸)的包裝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將藥丸用泡罩包裝機包裝在泡罩內再裝盒,一種是用兩個半球狀塑料殼將藥丸扣在其中,然后在塑殼外蘸上石蠟再裝盒.用塑殼包裝藥丸可用手工完成,也可用機器自動扣殼,現(xiàn)在已有許多藥廠用機器自動扣殼,由于自動扣殼機本身的原因或藥丸外形不圓整的原因或由于塑殼質量的原因等,扣殼機自動扣殼后可能出現(xiàn)幾種情況如圖1所示:空殼(扣殼完好,殼內無藥丸);成品(扣殼完好,殼內有藥丸);半殼(兩個半殼沒扣好,形成兩個半殼加一個藥丸),這三種狀況是混合在一起的,那么需要把這幾種狀態(tài)分開,為此設計了塑殼內有無中藥丸的檢測分離機,該機能自動地將成品、空殼、半殼、藥丸分離,為自動化生產的下一流程創(chuàng)造條件.
圖1 空殼成品藥丸半殼
通過圖1可以發(fā)現(xiàn)半殼外形的最小尺寸是塑殼的半徑,藥丸被裝在塑殼內其直徑比塑殼的直徑小很多,因此可以利用外形尺寸的不同首先將半殼和藥丸與成品和空殼分離.藥丸的外形是球形,即使外形略有變形其在斜面上的滾動性仍好于半殼,藥丸與半殼離開斜面時,藥丸的拋出距離大于半殼的拋出距離,這樣可以把藥丸與半殼分離.成品和空殼其外形都是球形,球形為回轉體其滾動性較好,成品內有藥丸其重量比空殼重很多,利用杠桿原理在滾動過程中將成品和空殼分離.
圖2為塑殼內有無中藥丸檢測分離機的結構簡圖.該機主要由提升輸送部分、半殼和藥丸與成品和空殼分離部分、半殼與藥丸分離部分、成品與空殼的間歇供給部分、成品與空殼分離部分組成.
由導軌桿2與固定架1組成具有一定傾斜角度的輸送導軌,如圖3所示,每三根導軌桿呈等邊三角形放置組成多組軌道.兩根導軌桿間的距離大于藥丸5的直徑小于塑殼3的直徑.成品及空殼為球形,在導軌上易于滾動,會從軌道上通過進入下道工序,而藥丸與半殼從兩導軌桿間的縫隙漏下,這樣在輸送導軌上就完成了半殼、藥丸與成品、空殼的分離.
圖2 塑殼內有無中藥丸檢測分離機的結構簡圖
圖3 半殼、藥丸與成品、空殼分離結構簡圖
圖4 半殼與藥丸分離結構圖
如圖4所示,藥丸在斜面上以滾動的方式向下運動,半殼在斜面上以滑動方式向下運動,藥丸的重量大于半殼的重量,因此藥丸離開斜面時具有的動能大于半殼具有的動能,藥丸的拋出距離大于半殼的拋出距離,這樣可以把藥丸與半殼分離.
圖5 成品與空殼的間歇供給結構圖
圖6 成品與空殼分離結構圖
圖7 塑殼內有無中藥丸檢測分離機樣機
在同一時間只有一個成品或一個空殼通過杠桿稱才能將成品和空殼分離,因此成品或空殼必須間歇地供給.間歇供給機構如圖5所示,由多片轉盤3與隔板2組成多組通道,成品和空殼通過多組通道進入杠桿稱進行分離.每片轉盤上間隔180°開兩個凹型槽,在轉盤連續(xù)轉動過程中成品或空殼通過上溜板1進入凹槽內,轉盤轉過一定角度后成品或空殼靠自重下落到下溜板4上再進入杠桿稱.
如圖6所示,成品或空殼通過杠桿稱2時,空殼重量較輕杠桿稱沒有反應,空殼繼續(xù)向前滾動通過固定溜板1進入空殼搜集斗;成品內有藥丸重量較重,杠桿稱2圍繞轉軸3旋轉,成品從杠桿稱直接落入成品搜集斗.通過調整配重塊4的重量大小,來調整杠桿稱的靈敏度以及所選取成品重量的大小.
圖7為塑殼內有無中藥丸檢測分離機樣機.整個機械部分采用模塊式設計,分部分組裝.整機加工和安裝有以下幾個關鍵點:
(1)杠桿稱本身的重量要控制一致,杠桿稱的轉軸孔以及轉軸確保其公差精度;
(2)調整好轉盤的轉速以及溜板的傾斜角度;
(3)要精細調整配重塊的重量.
在與扣殼機聯(lián)機后完成了200000個藥丸扣殼后的檢測分離,隨機抽取1000個成品,經檢驗全部合格,分離出的藥丸、半殼、空殼其準確率也都達到要求.
(1)設計的塑殼內有無中藥丸檢測分離機機構簡單合理、成本低,可以進行推廣使用.
(2)經過200000個藥丸扣殼后分選實驗表明,塑殼內有無中藥丸的檢測分離機分選準確,各項性能指標達到了設計要求.
[1]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第2卷)[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1993.
[2]沈樂年,等.機械設計基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