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萬偉
習慣性表情
□ 白萬偉
學生小李,大學畢業(yè)到郵局工作。每次見他都是笑容可掬、熱情服務。身為老師,我對他大加贊賞:“你現(xiàn)在真有耐性,性情大變呀。”誰知小白卻說:“哪呀,我還是那火爆脾氣,只是職業(yè)需要,習慣性地面帶笑容罷了,私下里還是點火就著?!痹瓉?,由于崗位上的職業(yè)需要,使原本在生活中易怒的小白,有了熱情微笑的習慣性表情。
表情,也是習慣。
舉個例子:常遇的城管甲,對占道經(jīng)營的商販,常常忍不住態(tài)度不好,揚手一揮:搬走!快點!城管乙,卻是滿臉和氣、情理交融,主動搭手:進店吧!我?guī)湍?!曾?jīng)的老師甲,對學生習慣理性冰冷,嚴苛過分;老師乙,卻是慈祥溫和,潤物無聲。這便是因人而異的習慣性表情,雖表現(xiàn)方式不一,可初衷卻是一樣:城管只為市容;老師只為育人。
在辦公室里,各色人等大匯集。殘酷的競爭、如山的壓力,使得大家的表情驚人相似?;螂p眉緊鎖、低頭埋首、各忙各自;或神色焦灼、往來匆匆、疾步如飛。即便是交流工作,也常是表情冷淡,毫無波瀾,談完便走;哪怕是間隙閑聊,也常是表情曖昧,暗藏心機,難露實情。這習慣性的表情,著實壓抑、費解。此時,便特羨慕小孩子喜怒形于色的天真,鄰里間雞毛蒜皮拌嘴的率直,那么自然、通透。
小時候,生性頑皮、少不知事,父母總是面帶焦躁。捅了簍子,張口就罵:不爭氣的東西!有時,無端便招巴掌上身。
長大了,生活獨立、工作勞累,轉而自己變得異常焦躁。面對漸漸弱下來的父母,常仗著無私的親情,無畏地發(fā)脾氣:別嘮叨了,知道了,煩死了。不管如何習以為常,事后都會明白,這都是曾經(jīng)的父母。
當時間沖淡愛情,每天面對老公或老婆,你是否表情木然、默默無語?當舊友提著禮物突然造訪,你的第一反映是否表情疑惑、有事相求?如果回答:是!那說明這些已成大家的習慣性表情。
有個朋友,凡是見過他的,都會記得他的“笑容名片”,即便在母親故去、貸款購房、工作不順之時,也習慣性地面帶微笑。他說:對別人微笑,彼此不再陌生;對自己微笑,自己不再焦慮;永遠微笑,永遠收獲快樂。
誠然,不管你的習慣性表情是性格使然、職業(yè)要求,還是情感流露、強作偽裝,但有一個明朗表情永遠不能丟,那便是: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