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芬
(廣西工學院圖書館,廣西 柳州 545006)
文獻提供服務(Document Supply Service)是針對用戶需求,利用各種資源來滿足其需求的一種服務方式,是一種以提供信息、知識及技術為主要內(nèi)容的服務。文獻提供服務包括館際互借、文獻傳遞和為讀者收集、整理的特點服務,如專題檢索服務、定題服務等[1]。文獻提供服務是圖書館資源共享的一種合作方式,也是圖書館向外延伸服務的結(jié)果;是當前圖書館的核心業(yè)務,也是未來圖書館發(fā)展的方向。文獻傳遞和館際互借能節(jié)約資源購置經(jīng)費,彌補圖書館館藏之不足,降低拒絕率,充分發(fā)揮圖書館的作用,實現(xiàn)文獻資源共建共享,是滿足讀者需求的有效途徑。專題檢索和定題服務是圖書館的個性化信息服務,是圖書館知識服務的體現(xiàn),是促進圖書館發(fā)展的有效方式[2]。
筆者以廣西地區(qū)21所本科院校和40所??圃盒D書館為調(diào)查研究對象,于2011年8月對各個圖書館通過網(wǎng)站、QQ、E-mail和電話服務方式進行調(diào)查,統(tǒng)計文獻傳遞、館際互借、定題和專題檢索服務在廣西地區(qū)高校圖書館中的開展情況,通過現(xiàn)狀分析總結(jié)出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和建議,以期促進廣西高校文獻提供服務的發(fā)展,同時為促進普通高校文獻提供服務的開展提供參考。
筆者通過網(wǎng)站、QQ、E-mail和電話方式對各圖書館的文獻傳遞服務開展情況進行調(diào)查,了解到廣西高校圖書館開展文獻傳遞服務的情況,見表1。
從表1可知,在61所高校中,只有7所開展文獻傳遞服務,所占比例為12%。在21所本科院校中,僅有6所開展文獻傳遞服務,所占比例為29%;在40所??圃盒V校挥?所開展文獻傳遞服務,占2.5%。從表1可看出,開展了文獻傳遞服務的主要是本科院校圖書館,可以反映出部分本科院校圖書館能夠意識到開展文獻傳遞的重要性,懂得利用文獻傳遞服務來滿足用戶不同層次的信息需求;專科院校的信息服務體系還很不完善,很多??圃盒_€沒有很好地認識開展文獻傳遞服務的重要性??偟膩碚f,文獻傳遞服務還不夠理想,尤其是本科院校,更應大力開展,以滿足多層次的文獻需求。廣西地區(qū)??圃盒=陙硪苍诓粩喟l(fā)展壯大,但館藏文獻還比較薄弱,為彌補館藏資源的不足,更好地滿足不斷發(fā)展的科研和教學需要,開展文獻傳遞服務是很有必要的[3]。
通過調(diào)查,了解到開展文獻傳遞的7所高校圖書館文獻傳遞服務的具體實施情況,見表2。從表2可知,廣西高校圖書館文獻傳遞的具體實施情況可以從4個方面來分析。
①從文獻來源看,主要的來源是大型的文獻傳遞中心,如CALIS文獻、CASHL文獻、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等,還有重點大學的文獻,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這些文獻源基本能滿足本區(qū)高校教學和科研的需求,但仍有些文獻不能滿足需求,因此,文獻源還可拓展到資源豐富、種類齊全的公共圖書館或信息機構以及國外高校圖書館或信息機構[4]。
②從收費情況看,在開展文獻傳遞的7所高校中,有5所高校對校內(nèi)外讀者是按被請求單位傳遞費實收;1所高校對教職工免費,即文獻傳遞費用由學校支付,對學生是按被請求單位傳遞費實收;1所高校對校內(nèi)讀者免費,校外讀者按被請求單位傳遞費實收。由此可知,大多數(shù)高校的文獻傳遞費由讀者支付,只有個別高校有補貼,一般文獻傳遞費用都比較高,讀者要有償獲取文獻,不利于讀者利用文獻傳遞服務。據(jù)筆者調(diào)查,開展文獻傳遞的高校每年傳遞的文獻數(shù)量都不是很多,因此,高校對本校讀者可采取文獻傳遞費全額補貼或部分補貼政策,以鼓勵讀者多利用文獻傳遞服務,以多渠道方式獲取文獻,滿足自己的信息需求,從而促進文獻傳遞服務的發(fā)展[5]。
③從文獻傳遞范圍看,有4所高校服務對象是校內(nèi)外讀者,有3所高校服務對象只針對校內(nèi)讀者。由此可知,部分高校文獻傳遞服務面向校外讀者,部分高校只限于校內(nèi)讀者,說明文獻傳遞服務還沒有社會化。在信息時代,人人都是信息的需求者,都有享受信息的權利,都是文獻傳遞的服務對象。應遵循“信息平等,用戶至上,服務為本”的原則,實現(xiàn)文獻傳遞服務社會化,圖書館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
④從傳遞模式看,經(jīng)網(wǎng)站和電話調(diào)查得知,上述7所高校文獻傳遞服務模式都是中介模式(代理服務模式)。中介模式耗費讀者時間,傳遞效率低,但資源能合理地得到利用;非中介模式(無代理服務模式)方便讀者,傳遞效率高,但在讀者不經(jīng)查重的情況下,易造成資源的重復和浪費。這兩種服務模式各有利弊,但從滿足讀者的需求和方便圖書館工作方面來考慮,非中介模式是文獻傳遞的發(fā)展趨勢,為方便讀者和簡化圖書館工作,可采用非中介模式,對其存在的問題可采取有效的解決辦法。
表2 廣西高校圖書館文獻傳遞服務實施情況對照
通過對圖書館網(wǎng)站的調(diào)查了解到,廣西高校圖書館開展館際互借工作的主要是加入廣西高校圖書館館際互借的成員館,目前成員館有34個,其中本科院校14個,??圃盒?0個,部分高校是通過CALIS成員館或者與同一城市的幾個館協(xié)議為互借館進行互借。
從表3可知,廣西61所高校,館際互借開展率占62%,說明大部分高校懂得利用其他高校或單位的文獻來彌補本館館藏之不足。在21所本科院校中,有18所開展互借服務,占86%;在40所??圃盒V?,有20所開展互借,占50%。由此可知,本科院校開展互借率高,基本普及;??圃盒i_展互借率低,只有一半院校開展。從互借的范圍來看,在開展互借的18所本科院校中,有13所互借范圍僅限于區(qū)內(nèi)高校,只有兩所擴展到區(qū)外高校,即CALIS成員館。??圃盒V幌抻谠趨^(qū)內(nèi)高校開展互借,沒有擴展到區(qū)外高校。從文獻資源的獲取方式來看,本??圃盒H在區(qū)內(nèi)高校之間開展互借是遠遠不夠的,還應拓展到館藏資源豐富、種類齊全的公共圖書館以及重點大學圖書館。還未開展館際互借的院校應意識到館際互借的重要性,積極開展館際互借服務。
表3 廣西高校圖書館開展館際互借服務情況統(tǒng)計
據(jù)筆者調(diào)查,在21所本科院校中,有7所高校開展定題服務,只有1所開展專題檢索服務;40所??圃盒6紱]有開展專題檢索或定題服務。這說明大部分高校對專題檢索或定題服務工作還沒能引起重視。
通過對開展定題服務的6個圖書館的電話調(diào)查以及結(jié)合本館定題服務的開展情況可以了解到,定題服務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定題服務人員學科背景無法滿足對口專業(yè)學科服務的需要。目前開展定題服務的高校開設的專業(yè)都在30個以上,按對口專業(yè)學科化服務的要求來說,至少需要30個以上的對口專業(yè)人員來開展定題服務,目前還未能實現(xiàn)全部對口專業(yè)的定題服務。②沒能很好地與課題組相關人員進行交流和溝通,造成科研人員對定題服務不夠了解,未能取得他們的信任。③部分課題負責人擔心研究內(nèi)容泄露,不愿合作。④部分科研人員未能意識到開展定題服務的必要性。認為課題所需的資料自己基本上能找到,不需要定題服務。⑤服務對象不夠普及化。一般是對重點研究課題或亟待解決的問題開展定題服務,對于一般課題基本上沒有開展定題服務。對定題服務存在的這些問題應采取相應的措施逐步改進。
在調(diào)查過程中,筆者了解到國內(nèi)一些重點大學的文獻提供服務情況,通過對比分析,廣西高校的文獻提供服務發(fā)展比較滯后,開展情況不夠理想,目前存在如下問題:①文獻傳遞服務不夠普及,本科院校開展率為29%,??圃盒V挥?.5%;獲取途徑少;傳遞范圍狹小,都采用中介模式,傳遞效率低。②館際互借服務開展得較為完善,但仍存在問題:館際互借范圍狹小、專科院校普及不夠。③專題檢索和定題服務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存在諸多問題;大部分本科院校還未開展,??圃盒I形雌鸩?。鑒于此,筆者提出如下對策與建議。
在這個信息需求急劇增長的時代,任何一所圖書館都無法憑借現(xiàn)有的館藏資源來滿足讀者的信息需求。因此,圖書館要充分認識到開展文獻傳遞和館際互借服務的必要性,可根據(jù)各高校的實際情況,不同程度地開展文獻傳遞和館際互借服務工作;可建立廣西高校圖書館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加強文獻傳遞和館際互借合作關系,重點大學帶動普通本科院校,普通本科院校帶動??圃盒?,充分利用區(qū)內(nèi)資源,實現(xiàn)資源共建共享,有條件的高校還可以拓展到區(qū)外或國外開展文獻傳遞服務,更好地滿足讀者多層次的信息需求。
要完善高校圖書館專題檢索和定題服務工作,首先要提高意識,轉(zhuǎn)變觀念,開展深層次的專題檢索和定題服務,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提高圖書館的知識服務能力和水平,促進圖書館的發(fā)展。目前,廣西高校圖書館從事信息化服務的人員素質(zhì)總體水平低,還應加強素質(zhì)培養(yǎng)。作為一位專題檢索和定題服務人員,不僅要具有相關學科的專業(yè)背景和精湛的檢索技術,還要有提煉知識、挖掘知識的能力,以及能融入教學、科研,與師生和科研人員有效溝通合作的能力。還應了解讀者需要,將理論研究與工作實踐緊密結(jié)合,不斷改進服務方式,促進專題檢索和定題服務工作健康發(fā)展[6]。除此之外,還應大力宣傳專題檢索和定題服務,讓教師、科研人員更好地了解這些服務,從而促進專題檢索和定題服務的發(fā)展。
文獻提供服務工作開展的好壞不僅取決于圖書館服務工作,還與讀者利用的意識有關,圖書館服務工作不管做得多好,沒有讀者利用,也不能達到服務的目的。因此,要大力宣傳文獻提供服務,宣傳的手段應多種多樣,如在圖書館主頁或墻報開設相關欄目、到院(系)部介紹或發(fā)送有關通知、開展讀者培訓等,讓讀者了解文獻傳遞、館際互借、專題檢索和定題服務,以便更好地利用這些服務來滿足自己的信息需求。
文獻提供服務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條條框框,如限制使用館際互借的讀者條件過嚴、館際互借的文獻范圍限制過嚴、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辦理手續(xù)過多、專題檢索和定題服務對象范圍小等,這些都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文獻提供服務的利用。圖書館應以“方便用戶、服務用戶”為宗旨,減少條條框框,簡化文獻互借和傳遞流程,采用多樣化的提交傳遞和支付方式,盡量縮短用戶的等候時間,擴大文獻提供范圍,提高滿足率,為用戶提供優(yōu)質(zhì)化的文獻提供服務[7]。
文獻提供服務是高校圖書館重要的服務形式,是當前圖書館的核心業(yè)務,是未來圖書館的發(fā)展方向。高校圖書館應轉(zhuǎn)變觀念,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積極有效地開展文獻提供服務,加強圖書館間的合作與交流,為促進高校信息服務水平、推動教學和科研的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1] 唐晶.合作 共享 發(fā)展——圖書館文獻提供服務[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
[2] 胡秋玲.淺析國家圖書館的文獻提供服務[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0(2).
[3] 羊照生.廣東省高校圖書館文獻傳遞服務狀況調(diào)查研究[J].圖書館論壇,2008(2).
[4] 閆秀芳.我國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文獻傳遞服務發(fā)展模式探討[J].圖書館論壇,2007(4).
[5] 李倩.高校圖書館館際互借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與分析——以湖北地區(qū)為例[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9(5).
[6] 陳曉紅,考紅.高校圖書館科研定題服務工作理論與實踐探討——以華北科技學院圖書館為例[J].現(xiàn)代情報,2009(7).
[7] 張燕.BLDSC對我國館際互借工作的啟示[J].圖書館雜志,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