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廣濤,夏鳳蘭
( 齊齊哈爾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161006)
加格達奇區(qū)位于黑龍江省西北部,大興安嶺山脈南麓,行政區(qū)劃隸屬大興安嶺地區(qū),是大興安嶺行政公署所在地,全區(qū)總面積1 587 km2。城區(qū)現有人口15.53 萬人,形成了以木材加工為中心,農機、化工、電力、建材、紡織、食品加工為骨干,比較齊全的工業(yè)門類和設備比較先進的工業(yè)體系,服務業(yè)和旅游業(yè)發(fā)展迅速。城南區(qū)總面積12.5 km2,是“十五”、“十一五”期間作為重要軍事、政治、科研和教育中心進行重點投資和建設的地區(qū)。
甘河是嫩江上游右岸的一級支流,由西向東流經加格達奇主城區(qū)后折向南,城區(qū)內有甘河支流加格達奇河和東小河匯入。
甘河發(fā)源于大興安嶺東麓雉雞山,由西向東流經加格達奇區(qū),將主城區(qū)分為河南河北兩部分,于主城區(qū)東南角折向南,至柳家屯下游15 km處匯入嫩江,是嫩江上游右岸最大一級支流,流域總面積19 665 km2,河道長447 km。加格達奇水文站以上控制面積9 575 km2,流經加格達奇境內河道長55 km。
甘河加格達奇以上河段較大支流為阿里河,從左岸匯入,流域面積2 150 km2。加格達奇河在城區(qū)加格達奇水文站斷面上游1 km處從左岸匯入,流域面積100 km2。
城區(qū)河段河灘地天然植被破壞嚴重,地表砂壤土大量流失,河岸塌陷,甘河左岸主城區(qū)已修建了城市防洪堤,全長5.9 km。
甘河橫跨城區(qū),水量充沛,水質良好,但年內不配不均,春季水量較枯、水位低,嚴重影響城市水域環(huán)境。為了合理利用水資源,充分開發(fā)城區(qū)江段旅游資源,改善城區(qū)河段水環(huán)境,增加城市景觀的多樣性和功能性,提高甘河兩岸的區(qū)位優(yōu)勢,促進加格達奇區(qū)新城區(qū)建設和經濟的高速發(fā)展,修建橡膠壩工程,是非常必要性的。
甘河在加格達奇城區(qū)江段近4 km,靠近中心城區(qū),江岸有公園、甘河大橋等景區(qū)及城市防洪堤等重要基礎設施,供居民及游客觀光游覽,但由于甘河春季水位低,水量少,景觀差,從而使游人很難盡興。修建橡膠壩可抬高水位擴大水域面積,蓄水成湖,波光瀲滟,相互輝映,與堤內公園遙相呼應,更增添游覽區(qū)秀美山色。湖中泛舟、景中穿行、成為居民觀光、休閑娛樂的理想場所,因此修建橡膠壩工程為人心所望。
橡膠壩基礎位于壩址工程地質③1、③2層,為級配不良礫層,普遍分布,松散,強透水。橡膠壩設計壩頂高程371.00 m,壩底板高程368.50 m。
分別計算臨閘側和臨堰側兩個斷面在上游水位371.00 m情況下的壩基滲透,此時,兩個斷面下游水位分別為368.20 m,367.50 m。
3.3.1 確定臨閘側橡膠壩地下輪廓線
壩下為透水地基,利用改進阻力系數法計算滲透流量、揚壓力圖及出口滲透坡降。詳見圖1。
橡膠壩在上游水位371.00 m,下游水位368.20 m時,上下游水位差2.8 m。
圖1 臨閘側橡膠壩基礎地下輪廓線圖
3.3.1.1 地基分段
根據地下輪廓線形狀,將地基分為19 段。
3.3.1.2 地基有效深度
1) 地下輪廓線水平投影長度:L0=40.5 m。
2) 地下輪廓線垂直投影長度:S0=3 m。
3) 地基有效深度Te的計算為:
根據鉆探資料,地基實際深度為7.47 m,計算取地基深度為7.47 m。
3.3.1.3 阻力系數計算
1) 進出口段計算公式為:
式中:ζ0為進、出口段的阻力系數;S 為板樁或齒墻的入土深度,m;T 為地基透水層深度,m。
2) 內部垂直段計算公式為:
式中:ζy為內部垂直段的阻力系數。
3) 水平段計算公式為:
式中:ζx為水平段的阻力系數;Lx為水平段長度,m;S1、S2為進、出口板樁或齒墻的入土深度,m。
4) 傾斜段計算公式為:
式中:ζs為傾斜段的阻力系數; T1為小值端地基深度,m; T2為大值端地基深度,m;ln 以e 為底的對數。阻力系數計算見表1。
3.3.1.4 滲透流量計算
計算公式為:
3.3.1.5 各段水頭損失計算
直至計算h2~h19分別列出了數量值。
3.3.1.6 對進出口處水頭損失的修正
修正系數計算公式為:
式中:β 為阻力修正系數,當計算的β≥1.0 時,采用β=1.0;S為底板埋深與板樁入土深度之和,m;T’為板樁另一側地基透水層深度,m。
1) 進口處計算公式為:
表1 阻力系數計算表
由于β <1,進口處水頭損失應修正。進口處修正后的水頭損失為:
減少值為:
2) 出口處計算為:
由于β <1,出口處水頭損失應修正。出口處修正后的水頭損失為:
減少值為:0.037 m,則:
3.3.1.7 地下輪廓線上各關鍵點的滲流水頭
由上下游水頭差ΔH =2.8 m,相繼減去各段的水頭損失,便的各關鍵點的滲流水頭ΔHi。計算結果見表2。
3.3.1.8 繪揚壓力圖
按以上求得各段水頭損失或關鍵點的滲流水頭值,便可繪得水頭線,見圖2。
表2 滲流水頭成果表
圖2 臨閘側斷面滲壓水頭分布圖
3.3.1.9 出口滲流平均坡降計算
出口段滲流穩(wěn)定滿足要求。
3.3.1.10 水平段滲流坡降計算
水平段滲流穩(wěn)定滿足要求。
3.3.2 臨堰側橡膠壩地下輪廓線
壩下為透水地基,利用改進阻力系數法計算滲透流量、揚壓力圖及出口滲透坡降。詳見圖3。
橡膠壩在上游水位371.00 m,下游水位367.5 m時,上下游水位差3.5 m。計算結果見表3。
繪揚壓力圖:按以上求得各段水頭損失或關鍵點的滲流水頭值,便可繪得水頭線,見圖4。
圖3 臨堰側橡膠壩基礎地下輪廓線圖
圖4 臨堰側斷面滲壓水頭分布圖
出口滲流平均坡降為:
出口段滲流穩(wěn)定滿足要求。
水平段滲流坡降為:
水平段滲流穩(wěn)定滿足要求。
[1]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SL227—98 橡膠壩技術規(guī)范[S].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9.
[2]江蘇省水利勘測設計院. SL265—2001 水閘設計規(guī)范[S].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1.
[3]齊齊哈爾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 加格達奇區(qū)橡膠壩工程初步設計報告[R]. 齊齊哈爾:齊齊哈爾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