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申東, 陳培麗, 胡 斯, 李江奇, 孟琳懿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上海 200040)
麥芪益肺合劑是我院自制中藥制劑。由麥冬、黃芪、陳皮、烏梅、白術(shù)、五味子等八味藥材組成,用于治療小兒呼吸道反復(fù)感染,應(yīng)用于臨床30余年,療效確切,安全性好。已對處方中君藥黃芪制定了黃芪甲苷定量測定[1],此次對本品質(zhì)量標準做進一步提高。處方中陳皮能行散肺氣壅遏,用于痰多咳嗽等癥[2-3]。所含主要成分橙皮苷已證明具有較多的生理活性[4],與陳皮的藥理作用息息相關(guān)。因此本實驗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對陳皮中主要成分橙皮苷進行測定。同時研究白術(shù)[5]、烏梅[6]、五味子[7]的有效成分,分別建立TLC鑒別方法,得到的色譜斑點清晰,陰性對照無干擾。提高后的質(zhì)量標準,可有效地控制本品質(zhì)量,保證臨床療效。
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譜儀(紫外檢測儀);MERCK G60及 GF254薄層板;Sartorius BP211D天平;BRANSON B5500S-MT超聲儀;橙皮苷對照品(批號110721-200613)、五味子甲素對照品(批號110764-200107)、熊果酸對照品(批號110742-9908)、白術(shù)對照藥材(批號120925-200206)、五味子對照藥材(批號120922-200304)、烏梅對照藥材(批號121208-0101)均由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甲醇為色譜純,其他試劑為分析純,水為超純水。麥芪益肺合劑由上海市兒童醫(yī)院提供。
2.1 白術(shù)的薄層鑒別[2,8-9]取本品25 mL,加正己烷20 mL振搖提取,正己烷液低溫揮干,殘渣加正己烷1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同時制備不含白術(shù)的陰性制劑,同法制成陰性對照溶液。取白術(shù)對照藥材0.25 g,加正己烷20 mL,超聲處理15 min,濾過,濾液作為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VI B),吸取上述溶液各20 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5∶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而陰性制劑無干擾,見圖1。
圖1 白術(shù)薄層鑒別色譜圖
2.2 烏梅的薄層鑒別[2,10-11]取本品25 mL,加甲醇30 mL,超聲處理 30 min,濾過,濾液蒸干,殘渣用石油醚(30~60℃)浸泡兩次,每次2 min,每次15 mL,傾去石油醚,殘渣加無水乙醇2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同時制備不含烏梅的陰性制劑,同法制成陰性對照溶液。另取烏梅對照藥材4 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熊果酸對照品,加無水乙醇制成每1 mL含0.4 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吸取上述溶液各5 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上,以環(huán)己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20∶5∶8∶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v/v),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和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而陰性制劑無干擾,見圖2。
圖2 烏梅薄層鑒別色譜圖
2.3 五味子的薄層鑒別[2,12-13]取本品20 mL,加三氯甲烷20 mL,搖勻,加熱回流30 min,取三氯甲烷液蒸干,殘渣加三氯甲烷1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同時制備不含五味子的陰性制劑,同法制成陰性對照溶液。另取五味子對照藥材0.5 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五味子甲素對照品,加三氯甲烷制成1 mL含0.5 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Ⅵ B),吸取上述溶液各10 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乙酸(15∶5∶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254 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和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而陰性制劑無干擾,見圖3。
圖3 五味子薄層鑒別色譜圖
3.1 色譜條件 Agileng XDB-C18色譜柱(5 μm,150 mm×4.6 mm);流動相為甲醇-水-乙酸(25∶71∶4);體積流量1 mL/min;柱溫30℃;檢測波長283 nm;進樣量10 μL。
3.2 標準曲線的制備 取橙皮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128 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貯備溶液,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貯備溶液 2、4、6、8、10 mL,分別置10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按上述色譜條件分別進行測定,以進樣量(C)為橫坐標,峰面積(A)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回歸方程 A=2969.13C-16.29(r=0.9999),橙皮苷在0.256~1.28 μg范圍內(nèi)進樣量與峰面積值呈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
3.3 供試品溶液制備 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20 mL置于分液漏斗中,加乙醚20 mL振搖提取,棄去乙醚液,水液再用乙酸乙酯提取3次,每次20 mL,合并乙酸乙酯液,置水浴上蒸干,殘渣加甲醇使溶解,置20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
3.4 干擾性試驗 取不含陳皮的陰性制劑,按樣品溶液制備項下的方法處理,進樣。結(jié)果,陰性制劑在橙皮苷對照品色譜峰處無干擾峰出現(xiàn),表明處方中其它成分對測定無影響。結(jié)果見圖4。
圖4 HPLC色譜圖
3.5 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重復(fù)進樣6次,以橙皮苷峰面積計RSD為0.47%。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3.6 穩(wěn)定性試驗 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分別在0、2、4、8、16.5、24.5 h測定,RSD 為0.56%。
3.7 重復(fù)性試驗 取同一批號樣品6份,按供試品溶液制備項下的方法處理,測定,橙皮苷質(zhì)量濃度為0.09492 mg/mL,RSD為1.31%。
3.8 回收率試驗 精密量取樣品10 mL,分別精密加入質(zhì)量濃度為0.328 mg/mL的橙皮苷溶液2.5、3.0、3.5 mL,分別平行處理3份,按供試品溶液制備項下的方法處理,置20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測定。計算加樣回收率,結(jié)果橙皮苷的平均回收率為99.1%,RSD為2.64%。
3.9 樣品測定 取3批自制樣品(批號為110320、110324和110328),依法測定,計算橙皮苷的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0.1064、0.1048、0.0950 mg/mL。
4.1 在制定白術(shù)、烏梅、五味子的TLC方法時,發(fā)現(xiàn)由于本品為水煎液,成分較復(fù)雜,基質(zhì)干擾較嚴重,通過查閱文獻,選擇合適的提取方法及展開劑,使得基質(zhì)干擾消除;得到的色譜斑點清晰,陰性對照無干擾,方法專屬性較強。
4.2 陳皮中橙皮苷的測定方法較多[14-17],經(jīng)過比較,選擇了應(yīng)用較廣的HPLC法對本品中橙皮苷進行了測定;同時對流動相系統(tǒng)進行了摸索,經(jīng)對乙腈-磷酸系統(tǒng)及甲醇-乙酸(冰醋酸)系統(tǒng)分別考察,發(fā)現(xiàn)甲醇-乙酸系統(tǒng)更有利于本品中橙皮苷與其他成分的分離。
4.3 常用的橙皮苷提取方法為先石油醚去雜再用甲醇提取,或采用甲醇直接提取。本品為水煎液,且所含成分較多,對橙皮苷的測定造成了較大的干擾,通過摸索,現(xiàn)采用乙醚去除雜質(zhì)后再用乙酸乙酯提取的方法,使得供試品色譜中橙皮苷與其他成分得到有效分離,陰性對照無干擾。
[1]胡 斯,王申東,畢銘陽.HPLC-ELSD測定麥芪益肺合劑中黃芪甲苷的含量[J].中成藥,2007,29(10):1554-1555.
[2]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61,73,95,176.
[3]李慶耀,梁生林.陳皮的藥用研究進展[J].中成藥,2008,30(2):246-248.
[4]李玉山.橙皮苷研究新進展[J].科技導報,2009,27(22):108-114.
[5]陳建明,陳 彬,陳建真,等.不同產(chǎn)地白術(shù)的化學成分研究進展[J].中醫(yī)藥學報,2010,38(5):144-148.
[6]阮毅銘.烏梅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概述[J].中國醫(yī)藥導刊,2008,10(5):793-794.
[7]孟慶杰,于喜水,李 男,等.不同產(chǎn)地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和總木脂素的含量測定[J].中國新技術(shù)新產(chǎn)品,2010,18(17):11.
[8]劉 靜.骨復(fù)康膠囊的薄層色譜鑒別[J].中國藥業(yè),2008,17(6):32.
[9]戚雁飛,謝升谷.幼瀉寧顆粒質(zhì)量標準研究[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34(5):773-774.
[10]李樹梅,李應(yīng)超,張發(fā)明,等.烏梅酸棗仁口服液的質(zhì)量標準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0,21(12):3101-3104.
[11]盧祖慶,毛秀紅,季 申.烏梅干浸膏的質(zhì)量標準研究[J].兒科藥學雜志,2008,14(3):36-38.
[12]王佳波,左志如.婦科止帶片藥品質(zhì)量標準提高研究[J].黑龍江醫(yī)藥,2009,22(4):464-466.
[13]吳春艷,劉 峰,張雪玲.氣管炎丸的薄層色譜鑒別[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15):163.
[14]戴 航,侯小濤,程世賢,等.陳皮的有效成分定量方法研究進展[J].廣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8,11(1):59-61.
[15]楊 松,白星春,張善全,等.感冒清熱顆粒中橙皮苷的含量測定[J].沈陽部隊醫(yī)藥,2009,22(4):237-238.
[16]吳愫青,葉 瑩,張 俊.HPLC測定不同產(chǎn)地陳皮橙皮苷的含量[J].中國現(xiàn)代中藥,2008,10(8):20-22.
[17]余衛(wèi)兵,韓建國,趙作連,等.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小兒至寶丸中橙皮苷的含量[J].中國藥師,2009,12(9):1329-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