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健,秦亞東,劉睿博
(1.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150040;2.吉林大學,長春130012;3.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150028)
法學本科教育與應對司法考試的反思
——以哈爾濱理工大學法學專業(yè)畢業(yè)生司法考試調(diào)研報告為基礎
楊健1,秦亞東2,劉睿博3
(1.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150040;2.吉林大學,長春130012;3.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150028)
法學是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但現(xiàn)實中出現(xiàn)就業(yè)難的窘境,而司法考試是大多法科學生就業(yè)的敲門磚。司法考試與法學教育的關系應該是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盡管司法考試對法學教育有一定的沖擊,但法學教育也在應對司法考試中應作出適時調(diào)整。法學本科教育的目的離不開對學生法律知識的傳授和法學思維的培養(yǎng),而司法考試的目標是選撥能解決實際法律糾紛的實務人才,需將二者有機結(jié)合,只有如此,法學本科教育和司法考試才能達到完美的契合的理想狀態(tài)。
法學教育;司法考試;法律思維;法律實踐
一所高等院校的法學院系、甚至一個國家法學本科教育水平與司法考試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新世紀以來,我國法學教育在大發(fā)展的同時,也遇到了嚴重的挑戰(zhàn)。隨著法學院系的不斷增設(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已經(jīng)有法學院系近700所,官方曾表態(tài)不再擴大規(guī)模)、法學畢業(yè)生不斷增加,導致了法科學生就業(yè)障礙這一難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甚至有學者談論認為我國應學習美國的法學教育模式,法學本科應予以撤銷。冷靜思考后,不能否定美國模式的優(yōu)點,但我國畢竟不是英美法系,我們有自己的國情和法律傳統(tǒng),即使是英美法系國家也并非都像美國那樣不設置法學本科。我國著名法學家張文顯教授曾指出:一個沒有良好的法學本科教育的大學是令人失望的大學!在我國現(xiàn)實情形下,法學本科教育是會存續(xù)下去的。對接受法學教育的法學本科生而言,司法考試資格證書也成為其就業(yè)的重要砝碼,在他們心中,一紙證書甚至抵過大學四年全優(yōu)的成績單??梢姡瑢W生們(特別是有志于從事法律事務工作的學生)認識到了司法考試對他們的重要性,也明了司法考試資格的取得是證明自己能力、學識的一個方面。
法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這是毋庸置疑的?!胺ㄊ菍π袨榈囊?guī)整?;诶碚摵蛯嵺`的古典區(qū)分,這意味著:法律規(guī)范并不服務于對世界的認識,而是服務于對行為的調(diào)整。也就是說,法的最終目標是提供實踐性的準則。”[1]無獨有偶,“中國法學理論習慣認為,雖然可不斷講述‘理論來源于實踐,高于實踐,又將返回實踐進而指導實踐’的故事,可不斷宣稱,‘理論可轉(zhuǎn)化為時間的力量推動實踐’,甚至直言‘知識就是力量’,但理論終歸是理論,實踐終歸是實踐”[2]。可見,法學的實踐性是何等重要。中國政法大學前校長徐顯明曾指出司法考試與法學教育的關系,即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司法考試適應法學教育;第二階段:相互適應;第三階段:法學教育適應司法考試;第四階段:司法考試引領法學教育[3]。這一觀點還有待于實踐的檢驗。國家統(tǒng)一司法考試以來,人們發(fā)現(xiàn),法學本科教育與司法考試脫軌現(xiàn)象嚴重。如許多法學本科生在學校接受了法學教育,但實踐中運用起來卻難以上手,理論和實踐脫節(jié)嚴重。傳統(tǒng)的法學本科教育側(cè)重于理論教學,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學術觀點與學術流派有較為系統(tǒng)的闡述,而對法條的研習及司法實踐的關注較弱。由此導致許多法學本科畢業(yè)生通過司法考試的比例較低,甚至到了研究生層面還有一部分法學學生無法通過司法考試。這只是一個側(cè)面,從另一個側(cè)面分析,在認識到了司法考試重要性的情形下,許多在校的大學生樹立了完全以司法考試為導向的學習目標,而忽視了法學基本理論系統(tǒng)知識的學習。根據(jù)哈爾濱理工大學法學專業(yè)畢業(yè)生司法考試調(diào)研報告(以下簡稱司考調(diào)研報告)的顯示:80%左右的學生認為司法考試通過率的高低證明著大學法學本科教育質(zhì)量的高低。這似乎給法學本科教育敲響了警鐘,完全以司法考試為導向背離了法學教育的初衷,這也是對法學教育中最重要的法律思維的忽視。其實這種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脫離的現(xiàn)象不僅僅表現(xiàn)在中國,其他國家也存在,如巴西。所以,我們必須正視這種現(xiàn)實,積極面對理論與實踐相脫軌的現(xiàn)實,認真分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
司法考試是國家主導的,具有極強的權(quán)威性。大的方面而言,司法考試其積極意義體現(xiàn)在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為國家各部門選擇合格的優(yōu)秀法律人才、促進法律職業(yè)的同質(zhì)化,增強法律糾紛解決社會效果等。同時,司法考試對法學教育的導向性十分明顯,如積極提升法學教學中實踐教學的比例,以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調(diào)整法學教育的傳統(tǒng)模式與教學內(nèi)容,適應司法考試的取向;進行司法考試培訓為學生取得資格證書而良好就業(yè)打造敲門磚(根據(jù)調(diào)研報告,100%的學生認為,通過司法考試與否,對法學專業(yè)本科生的就業(yè)情況影響很大,可見通過司法考試對學生就業(yè)的重要性)等。但是,司法考試對法學教育的沖擊亦非常明顯。根據(jù)調(diào)查報告:學生在“認為更能衡量高校法學本科教育質(zhì)量最重要的的客觀指標是”所設置的A司法考試通過率、B研究生考試升學率、C就業(yè)率三個選項中,選擇A司法考試通過率竟然超過了60%。在調(diào)研報告中有超過75%的學生有四年本科法學教育就是為了通過司法考試(或通過司考最重要)的想法。根據(jù)調(diào)研報告:認為司法考試對大學法學教育是否有沖擊,是否會影響傳統(tǒng)的法學教育一項,有約40%左右的學生認為影響很大,40%左右的學生認為影響較小、其余的認為沒有沖擊??梢?,在學生們眼里,對司法考試與法學本科教育還沒有一個清晰或絕對具有傾向的判斷。
通過比較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我國的國家司法考試與世界其他國家有較大不同。首先,從試卷的題型和分值分布來看,前三卷都是客觀題,分值占據(jù)3/4強。且在主觀題部分,其實也是涵蓋一定的客觀題(選擇題)成分,所以在分值上客觀題是大于總分值3/4的(見下表)。
表1 司法考試題型及分值
如此高的客觀題分值似乎并不科學,平時的法學教育考試中,主觀題的分值較大,甚至一個期末考試試卷全部為主觀題,在碩士、博士研究生的入學考試中幾乎同樣全部是主觀題型。而司法考試中最能突出考查法學綜合理論水平和邏輯思維分析素養(yǎng)的主觀題分量顯得極為有限,這與美國、日本等其他國家形成了鮮明對比;而從所考試知識點來看,“單純的記憶性”、“法條式”的知識點考查在司法考試中占據(jù)了相當?shù)谋戎?近年來理論深度考察有一定加強,但仍然是以法條考察為主),在這種情形下,許多記憶力強的非法科學生通過“集中式強化”、“突擊式復習”,卻也“輕易得手”[4],最終順利通過了司法考試,甚至還有一些同學獲得了很高的分數(shù)。而一些對學術研究有熱情的學生,卻不愿意死記硬背、突擊式強化,更愿意把精力放在理論熱點與前沿的關注上。
司法考試中流傳著這樣的“真理”:法學本科考不過非法學本科、碩士生考不過本科生、法學碩士考不過法律碩士、博士生考不過碩士生。這不是笑話,通過“學法網(wǎng)”、“法法網(wǎng)”等論壇的網(wǎng)友發(fā)帖的情況來看,在一定程度上事實確實如此。這是法科學生通過傳統(tǒng)的法學教育卻無法抓住司法考試的規(guī)律的結(jié)果,也體現(xiàn)了法學本科教育沒有良好地應對司法考試。但是,另外一個現(xiàn)實是,那些通過突擊式復習取得司法考試資格的學生,在社會中法學思維是缺乏的,甚至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識都不具備,他們可能只是一個“考手”、一個“法律工匠”,而非一個真正具有法學素養(yǎng)的法律人。現(xiàn)實中,因為大三學生就具備了報考司法考試的資格,許多在校學生早早的就開始準備司法考試,這本身是一個好事,但是完全以司法考試為導向的目標,必然沖擊法學教育。有的學生課堂上不去認真聽課,而選擇聽司法考試輔導班的音頻,提前為司法考試而沖刺,忽視了專業(yè)課的系統(tǒng)學習,在缺乏法律基礎知識和法學體系的前提下,很難達到一個好的效果。如果學生不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法學教育就可以成為一個法律人,那么司法考試培訓機構(gòu)是不是就可以取代全國的法學院系了呢?筆者認為,這顯然是荒謬的。
法學本科教育的目的離不開對學生法律知識的傳授和法學思維的培養(yǎng),而司法考試的目標是選撥能解決實際法律糾紛,具有“定紛止爭”實際操作能力的人才。那么,法學教育該何去何從?是完全以司法考試為導向嗎?司法考試是否能衡量法學教育水平的高低?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教授到哈爾濱理工大學作報告時指出,司法考試要適應法學教育而非法學教育要適應司法考試。但是,也有相反觀點。巴西律師協(xié)會認為,考試的目標不是要淘汰應考者或是限制他們從事律師職業(yè),協(xié)會建議,法學教育應當改革課程安排和授課內(nèi)容①參見吳志華《巴西法學畢業(yè)生難獲律師就業(yè)證》[EB/OL]http://world.people.com.cn/n/2012/0816/c57507-18761978.html,2012-09-17。。兩種觀點似乎不能絕對化理解。
“法學教育不可能以司法考試為導向,單一司法考試制度難以實現(xiàn)國家通過法律職業(yè)準入考試選拔高素質(zhì)法律人才的目標。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應當互動和改良?!保?]筆者認為,大學的法學教育在應對司法考試時必須進行調(diào)整。譬如說,在法學教育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一些司法考試應試教育。這一點上,韓國的法學院教育中向講授司法考試技巧傾斜[6]方面值得借鑒。對于法學院系來說,接受了傳統(tǒng)的法學教育,似乎還不能必然地使學生通過司法考試,還需要學生額外的自學或到培訓機構(gòu)學習。那么,導致該情形出現(xiàn)是法學本科教育正常結(jié)果,還是其內(nèi)在不足[7]?這似乎要辯證分析,這里面既有法學教育傳統(tǒng)形成的原因,也有司法考試本身設置的問題。我們的法學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和國際化,司法實踐要增強,積極與國際先進的教育模式與培養(yǎng)理念接軌。人才培養(yǎng)力求多元化,要因材施教。有的學生想通過司法考試去從事司法實務,有的學生志在學術研究,不能僅憑一紙證書證明能力、學識的大小。在以后法學教育中,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應該占絕大多數(shù),讓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司法實踐,在法學課程教育中增加司法實踐課程的比重。但是必須明確的是法學教育不能等同于法律教育,更不是完全的法律職業(yè)教育[8]。
哈爾濱理工大學法學院在堅持法學教育的同時,從2010級法科本科生開始,設置了司法考試實訓這一課程,現(xiàn)在已經(jīng)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上文談到的法學教育調(diào)整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司法考試的設置是不是也應該更加科學化?現(xiàn)今的國家司法考試設置是存在一定不足的,正因為如此,司法考試改革的聲音不斷增強,當然司法考試改革是官方主導的,不過我們可以通過提升法學教育水平、改進教學模式等方面來促進司法考試的設置更加合理化。根據(jù)司法考試調(diào)研報告,在問及:您覺得接受法學本科教育重要還是通過司法考試重要時,A接受系統(tǒng)的法學知識重要、B通過司法考試重要、C二者并重,在這三個選項中,80%的學生選擇了C項,認為接受系統(tǒng)的法學知識和通過司法考試是并重的,這充分說明了二者需要有一個合理的關系。法學的實踐性極其重要,但是我們必須同時認知:并不是每一個參加正規(guī)法律教育的人都打算進入法律實踐領域,或者最終將確定無疑地成為律師,而也正是基于此,人們認識到,法律教育應該像其他高等教育形式一樣,提供普遍教育本質(zhì)的東西[9]。只有如此,法學本科教育和司法考試才能相互協(xié)調(diào)發(fā)展,達到完美的契合。
[1][德]齊佩利烏斯.法學方法論[M].金振豹,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
[2]劉星.法學知識如何實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2.
[3]陳虹偉.目標: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對接[N].法制日報,2005-06-08.
[4]李建偉.本科法學教育對司法考試的影響[N].人民法院報,2007-09-12.
[5]梁開銀.法律思維: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的契合點——論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的互動與改良[J].法學評論,2011,(4).
[6]金昌祿.韓國國家司法考試及法學教育改革概覽[J].許身健,譯.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8,(6).
[7]張翔.本科民法課堂如何應對司法考試[J].法學教育研究,2009,(8).
[8]吳大華.論法學教育目標與社會環(huán)境及司法考試的關系[J].中國法學教育研究,2007,(3).
[9][英]布萊恩·辛普森.法學的邀請[M].范雙飛,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91.
Reflection of the Leg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Judicial Examination’s Countermeasure——Based on the Research Report of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gal Graduates Judicial Examination
YANG Jian1,QIN Ya-dong2,LIU Rui-bo3
Law is a practical discipline,but there is employment difficult dilemma in reality.Judicial examination is the stepping-stone of most of the law students’employment.The relationship of judicial examination and legal education should b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Although judicial examination certain impact on legal education,legal education also should timely adjustments,dealing with the judicial examination.The purpose of the leg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culture of the imparting of students’legal knowledge and the legal thinking,and the goal of the judicial examination is a selection of new practice personnel to solve practical legal disputes.We need combine them.Only in the case,the leg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the judicial examination could achieve the perfect the ideal perfect fit state.
Legal education;Judicial examination;Legal thinking;Legal practice
DFG647.0
A
1008-7966(2012)06-0153-03
2012-08-23
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普通院校本科法學教育應對司法考試的研究與實踐”的階段性成果
楊健(1978-),男,吉林公主嶺人,法學院講師,吉林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從事民商法學、國際法研究;秦亞東(1966-),男,黑龍江龍江人,法學院院長,教授,從事民商法學、刑法學研究;劉睿博(1983-),男,法律系講師,從事法學教育研究。
[責任編輯:曲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