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國正
(塔里木河流域阿克蘇管理局,新疆阿克蘇市843000)
某縣某河某段河道治理(二期)工程,該河道防滲底板及兩岸堤防工程均為混凝土工程。其中河道庫區(qū)防滲底板采用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厚度150 mm,抗凍標號為F200,抗?jié)B等級為W6,鋼筋網(wǎng)片采用HPB235,底板分縫處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為50 mm,防滲底板需設置伸縮縫,縫寬20 mm,縫內(nèi)采用遇水膨脹橡膠止水條,用瀝青木板填縫,面板分縫順水流方向間距10 m,垂直于水流方向間距為10 m,伸縮縫呈“工”字型,交錯布置,避免形成通縫,防滲面板標準塊10m×10m與10m×5m兩種。防滲層200 mm,采用兩層砂墊層(上下各100 mm)夾一層復合土工膜,土工膜焊縫采用雙焊縫熱合焊接工藝。
1)水泥:宜用強度≥3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
2)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5%,滿足設計要求。
3)石子:粒徑為10~40 mm,含泥量≤2%的卵石或碎石。
4)水:宜用飲用水或不含有害物質(zhì)的潔凈水。
5)外加劑、摻合料:根據(jù)氣候條件、工期及設計要求等,通過試驗確定。
6)復合土工膜卷材:經(jīng)檢驗滿足設計要求。
7)遇水膨脹止水條:經(jīng)檢驗滿足設計要求。
8)鋼筋:級別、直徑應符合設計要求。
9)鋼筋制作設備:電焊機、彎曲機、切斷機、調(diào)直機及加工平臺。
10)基底平整、碾壓機械:挖機、蛙夯。
11)砂墊層鋪料壓實機械:鏟車、振動平碾、手扶電動夯。
12)混凝土澆筑設備:攪拌機、混凝土罐車、混凝土輸送泵車、振搗器。
13)底板抹面設備:手扶葉片電動抹面機。
14)專用復合土工膜熱合焊機。
15)木模板加工制作設備:鋸床。
16)混凝土養(yǎng)護:草袋、薄膜、水泵、水管。
1)堤防混凝土擋墻已施工完畢,并達到一定的強度要求。
2)施工前底板基底場地開挖到位,分段施工時導流圍堰施工完畢,施工區(qū)域河床地下水位降至基底500 mm以下;基底淤泥已挖除,并用砂礫料換填碾壓完畢;基底底板下有截滲管時,應預先將截滲管埋設完,并按要求回填碾壓,驗收完畢。
3)土工膜焊接試驗經(jīng)檢驗合格,砂墊層的松鋪厚度、碾壓遍數(shù)、碾壓搭接寬度已經(jīng)現(xiàn)場試驗確定,混凝土配合比已由試驗室確定。
1)土方開挖完,拉線對基底進行平整,允許偏差-40 mm至+20m m,用挖掘機履帶行走碾壓1至2遍,邊角等不易壓實之處,用蛙夯夯實。碾壓及夯實后的相對密度達到設計要求?;酌嫫秸葯z查頻率為縱橫向每20 m≥2點,用水準儀測量。
2)底板與堤防接觸面有止水槽墊層結(jié)構(gòu)的,應按設計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和厚度預先澆筑墊層混凝土。
1)用鏟車將合格砂料運至施工區(qū)域后,按測量放樣的墊層砂樁標高,拉線將砂料平整,平整時預留松鋪厚度。
2)用振動平碾依大面方向,依次往返碾壓,碾壓遍數(shù)及碾壓搭接寬度等參數(shù)嚴格按要求執(zhí)行。
1)鋪設時復合土工膜前,應檢查砂墊層面上無尖凸石塊、樹枝等雜物,沿工作面大面走向,用人工將卷材展開拉緊,緊貼下部砂墊層,少留適當余量,隨鋪隨用砂料壓固,以免被風掀起。兩卷搭接時,疊壓寬度至少100 mm以上。
2)鋪設時復合土工膜不得有大的損傷破壞,撕裂或孔洞處應在其上縫補同質(zhì)材料。
3)復合土工膜焊接,由專業(yè)人員采用熱合焊機進行焊接。接縫處要求不能有油污、水份、塵土等。焊縫質(zhì)量須經(jīng)檢驗部門進行檢驗。
1)用鏟車將合格砂料撒布到焊接好的復合土工膜上,按測量放樣的墊層砂樁標高,拉線將砂料平整,平整時預留松鋪厚度。
2)將振動平碾開關調(diào)至弱振擋,依大面走向,依次往返碾壓,碾壓遍數(shù)及碾壓搭接寬度等參數(shù)嚴格按要求執(zhí)行。
3)嚴格控制砂墊層頂面標高、平整度以及縱橫向坡度。
1)根據(jù)泵車臂長、跳倉澆筑以及“工”字型沉降縫留設等因素,事先將施工區(qū)域進行現(xiàn)場排板,并掛線裝模。
2)模板安裝時,可用砂包疊壓模板外側(cè)加固。模板頂面標高嚴格按設計要求控制。
3)與原底板相接時,須將原底板側(cè)幫清理干凈,并按要求安裝止水條及嵌縫木板后,再安裝模板。
1)鋼筋網(wǎng)片可在場地已澆筑好的底板上提前制作,將下好料的成品鋼筋解捆后,按畫好的鋼筋間距,先擺縱向筋(橫巷筋),后擺橫向筋(縱向筋)。
2)網(wǎng)片綁扎時,應從四面相向,同時由兩頭向中間進行,一般用順扣或八字扣,外圍四面縱橫鋼筋相交點應全部綁扎,其他各相交點可交錯綁扎。
3)將綁扎好的鋼筋網(wǎng)片(10m×10m或10m×5m),逐片人工抬運至待澆倉位。鋼筋末端應做彎鉤,彎鉤朝向和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要求時,單層鋼筋彎鉤朝下;雙層鋼筋時,下層彎鉤朝上,上層彎鉤朝下。
4)在鋼筋網(wǎng)片下面墊好砂漿墊塊,間距1 000 mm,墊塊的厚度等于保護層厚度。如設計無要求時,板的保護層厚度為15 mm,鋼筋搭接長度及位置應符合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
1)混凝土澆筑順序為:從上游向下游方向由遠至近澆筑。
2)泵送混凝土施工時,先向料斗內(nèi)加入1~2m3水泥砂漿,潤滑管道后即可開始泵送混凝土。泵車出料口距離地面宜<500 mm,太高易將上部墊層砂料沖起。
3)由于底板混凝土厚度為150 mm,振搗混凝土時,振搗棒宜采用斜插慢拖方式,插入間距宜為400 mm左右,振搗時間應以混凝土表面出現(xiàn)浮漿和不再顯著沉落為準,確保振搗密實。
1)振搗后,混凝土表面宜用1根6 m鋁合金靠尺人工搓壓收漿1遍。抹面時間的選擇,主要取決于混凝土表面的環(huán)境溫度,比如,夏天正午溫度高,混凝土表面水分蒸發(fā)快,抹面時間將比早晚大大提前。原則上,抹面工作宜在混凝土入倉平整后初凝開始,至混凝土終凝前結(jié)束。
2)壓面收光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粗抹、精抹、終抹。
粗抹:混凝土已初凝,大約在澆筑后3~4 h,混凝土表面水分已蒸發(fā),人踩上去不會下沉時,采用抹光機圓盤均勻反復抹光壓實,每抹一遍結(jié)束后,待其表面水分蒸發(fā)后,在進行下一次打磨(粗抹遍數(shù)視情況而定)。
精抹:混凝土終凝前,大約在澆筑后8 h,用葉片抹光機反復抹光壓實,直至表面抹壓得比較光滑平整。對于葉片磨痕不均勻或凹凸不平部位,人工潤水后逐一修補。
終抹:約在終凝前1 h,表面基本凝固,人踩上去只有輕微痕跡時,將質(zhì)檢員標示的不合格部位,人工進行抹光壓實。
混凝土終凝后,將模板拆除,采用薄膜、草袋、土工膜等將混凝土表面覆蓋并澆水養(yǎng)護7 d,防止其表面水分蒸發(fā)過快,形成溫度裂縫,滿足齡期強度的要求。
河道防滲底板施工工藝簡單,板幅尺寸小,交錯分縫,跳倉澆筑等特點,不僅施工速度快,適合分段成片大面積施工;而且結(jié)構(gòu)穩(wěn)定,防滲抗沖刷效果明顯;對于堤防的穩(wěn)定有很大的保護作用。適合城市周邊河床狹窄,季節(jié)性水流較大,而且兩側(cè)地方有限的河道治理工程。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GB50707—2011河道整治設計規(guī)范[S].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2011.
[2]張福林.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施工縫處理方法的探討[J].新疆有色金屬,2005(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