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
2005年10月23日,秋高氣爽,丹桂飄香。
湖南省長沙市。陳白一從藝60周年系列活動隆重舉行。
在開幕式上,湖南省文聯(lián)黨組副書記江學恭(現(xiàn)為湖南省文聯(lián)黨組書記)宣讀了國務院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授予陳白一“優(yōu)秀人民藝術家”稱號的決定。陳白一是繼齊白石之后,獲此殊榮的又一位湖南畫家。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繪畫藝術事業(yè)登上了新的臺階,湖南工筆畫獨領風騷。在畫家湘軍隊伍中,著名工筆人物畫家、湖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陳白一,是其中功勛卓越的杰出人物。他以高超的技藝、卓越的成就、誨人不倦的精神,成為當代畫壇的核心人物。
邵陽,古稱“寶慶”,位于湘中偏西南,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的歷史古城,資江與邵水交匯穿城而過,以治所位于邵水之北而得名。
1926年農歷九月初六,陳白一出生在湖南邵陽的書香世家。當時,祖輩和父輩給他取名陳倜。
祖父陳雁峰,曾任駐越南使館官員,為官清正廉明,喜愛詩、書、畫。伯父陳子述,是書法家,以教私塾為生,共和名將蔡鍔為其得意門生。父親陳子藻,畢業(yè)于湖南高等學堂,是書法家,曾任蔡鍔秘書,跟隨蔡鍔四年。陳白一從祖輩和父輩身上繼承的,除了聰穎、善良,還有倔強、率真。從他懂事的時候起,祖父輩就給他講魏源寫《海國圖志》、蔡鍔護國、齊白石畫蝦的故事。
陳白一自幼從父學書,接受啟蒙教育。父親寫字,他理紙、磨墨,常常一“磨”,就是一兩個小時。父親曾手書字帖,讓他臨摹。在父親的輔導下,他起初描紅,然后按部就班地學習書法家的字體。
也許是受家庭的影響,少年陳白一活潑開朗,心靈手巧。他從小就喜歡寫字、畫畫,對藝術特別感興趣。他把家里的墻壁都畫滿了,又在地上、桌子上亂畫。他手工藝品做得相當精致,還能在竹匾上刻對聯(lián),在手杖上鏤空雕花……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邵陽人杰地靈,民風強悍樸實。邵陽的山水,哺育了少年陳白一。
上作文課的時候,語文老師布置寫《我的理想》這篇作文。有的同學選擇學醫(yī)將來當大夫,有的選擇學理工將來要當工程師……陳白一直抒胸臆,立志要當畫家。他決心報考美術院校,鋪平通往畫家的路,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十六歲那年,陳白一以偕進中學畢業(yè)成績第一名,被耒陽省立十一師范藝教班錄取。在作文試卷里,他鮮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藝術主張:十年臨摹,十年生活,十年創(chuàng)作。
人是需要有夢想的。夢想是人生奮斗的動力和源泉,是一切努力的方向。在人生的黃金歲月,陳白一放飛自己當畫家的夢想。
1945年1月,陳白一插班考入華中藝術??茖W校。
華中藝術??茖W校設在湖南湘潭。湘潭是杰出的人民藝術家齊白石的故鄉(xiāng)。到了湘潭,陳白一參觀齊白石的故居,追尋齊白石在這里成長的足跡,聆聽齊白石的故事,還欣賞了齊白石的一些真跡……他的眼界更加寬闊了。
當時,齊白石、陳抱一在全國美術界桃李滿天下,影響很大。他很崇拜齊白石,也很崇拜陳抱一,于是取兩個人名字中的各一個字,改名“白一”,立志要走他們成長的道路,做他們那樣的人。
由于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老師們當時在課堂上講授的,都是西方的那套靜物、石膏像的畫法。通過訓練,陳白一掌握了西方素描的光暗,做到了黑白對比鮮明,筆線與筆墨塊面的高度和諧統(tǒng)一。
受齊白石、陳抱一等當代繪畫大師的影響和啟發(fā),陳白一把光源明暗轉化為筆墨性的明暗,即在所謂的“筆墨光”中,比當代其他畫家運用得更為突出。這種“筆墨光”,有助于造型的簡化和畫面氣氛的營造,使他的探索走向成功,突破了當代寫意人物畫在形象與筆墨上的根本問題。
1949年10月,邵陽解放。
陳白一正沉浸在歡慶勝利的鑼鼓聲中,邵陽師范的軍代表胡若愚突然來到他家,請他去上課。他受寵若驚。
更主要的是,陳白一通過學習黨的文藝方針、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心里豁然開朗。為人民服務、畫人民、為人民畫、畫給人民看等,在他心里亮起了紅燈。
1950年春,陳白一調任湖南省農業(yè)廳宣傳組組長。他以自己敏銳的目光,立即背起背包,卷起褲腳,投身到農村廣闊的天地中去鍛煉成長。
陳白一積極投入到波瀾壯闊的愛國豐產(chǎn)運動中。3年農村蹲點,他參加了愛國豐產(chǎn)、互助合作、擴大植棉的宣傳工作。他繪制各種農業(yè)政策、科學種田等宣傳圖片,張貼村寨,做到家喻戶曉。他還親自帶圖片、幻燈片,帶領幻燈宣傳隊走村串戶,白天辦圖片展覽,晚上放映幻燈片。因為工作積極肯干,他受到了中南局的表揚和嘉獎。
1953年6月,陳白一調入湖南省美術工作室,從事美術創(chuàng)作。他深深地感到,自己離畫家的夢想越來越近了。
1954年,中共湖南省委為治理洞庭湖水患,發(fā)動了聲勢浩大的治湖運動。省委各機關抽調了大批干部深入工地,陳白一活躍在這場運動中。
時值隆冬,洞庭湖區(qū)冰天雪地。陳白一為80萬民工所感動。他雨鞋外綁草鞋,鉆進凍硬的撐在地上的雨衣里躲避風雨,為預防結冰他將墨水放在裝有炭火的空罐頭筒子上,他每天出現(xiàn)在各個工地,認真畫工地上的好人好事。這年,他畫了200多幅工地速寫,發(fā)表在工地報上。他還創(chuàng)作了不少連環(huán)畫、年畫,由出版社出版。他畫的一些精品,還被《湖南日報》轉載。他由于出色的工作而兩次立大功,受到上級部門的表彰。因此,他開始知道畫什么,畫畫干什么,領略了藝術為人民服務的價值和意義。
陳白一決心改變畫風,開始嘗試用中國較古老的畫種——工筆畫來表現(xiàn)生活,滿腔熱情地為新中國作畫。
工筆畫是以“工細”的筆法,使用“盡其精微”的手段,通過“取神得形,以線立形,以形達意”,獲取神態(tài)與形體的完美統(tǒng)一。陳白一決心復興中國工筆畫,用工筆畫描繪工農兵形象。
1956年1月,組織上一紙調令,陳白一調到湖南省群眾藝術館任美術組組長,加入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他一邊組織湖南省美術工作,一邊積極籌備湖南省美術工作者協(xié)會(湖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前身)。
當時,新中國成立只有6個年頭,百廢待舉。湖南省美術事業(yè)還沒有起步,無美術學院,無畫院,無美術館。對于全國美術界來說,湖南省美術事業(yè)屬于“三無”,等同于當時的“第三世界”。上任伊始,陳白一感到困難重重。
針對我國文學藝術事業(yè)的現(xiàn)狀,毛澤東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陳白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精神,準備在1957年舉辦“湖南省首屆美術作品展覽”。于是,他積極向領導匯報,引起了領導的重視。
經(jīng)過陳白一積極爭取,“湖南省首屆美術作品展覽”由湖南省文化局、省教育局、省手工業(yè)局、省總工會、省美協(xié)聯(lián)合下文。湖南省文化廳拿出3萬元??睿糜谶@次美術展覽。
陳白一組織湖南省美協(xié)的同事們,從3萬件作品中,認真挑選了2千件。緊接著,他出面借了順心橋小學的20多間教室,將挑選出來的作品進行布展,作品掛滿了所有墻壁。
1957年6月,湖南省首屆美術作品展覽如期舉行。湖南省文化局局長胡代煒參加了開幕式。
展覽結束后,陳白一組織出版了《湖南省首屆美術作品展覽專輯》畫冊一本,出版了《湖南省工藝美術選輯》一套10本。
應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邀請,“湖南省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展覽”在北京展覽,后又送到國外巡回展覽。陳白一說:“展覽是非常必要的。之前,很多工藝品廠都不敢開工了;展覽過后,又相繼開工并發(fā)展壯大起來?!?/p>
1958年11月,湖南省第三次文代會召開。陳白一當選為湖南省文聯(lián)委員。
歷經(jīng)兩年的工作籌備,湖南省美術工作者協(xié)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長沙召開。陳白一在大會上就湖南省美術工作,以及成立“湖南省美術工作者協(xié)會”的籌備工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
在這次大會上,“湖南省美術工作者協(xié)會”宣告成立,老畫家張一尊當選為主席,陳白一和黃肇昌當選為副主席。
陳白一受命具體負責湖南省美術工作者協(xié)會工作。此后,他主持湖南省美術工作40余年,為湖南省美術事業(yè)的壯大和湖南省美術人才的培養(yǎng)奉獻了自己的畢生精力,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對于一個基礎很差的“三無”省來說,要想提高全省的美術水平,舉辦一兩次展覽,顯然收效甚微。于是,陳白一與廣大藝術家促膝談心,組織全省美術工作者座談。最后,他與大家達成共識:“要提高全省的整體創(chuàng)作水平,就要組織廣大畫家走出去學習?!?/p>
陳白一主持湖南省美協(xié)工作,始終圍繞“出作品,出人才”的宗旨。幾十年來,他組織在全省各地舉辦各種形式的群眾性美術培訓輔導班、專業(yè)創(chuàng)作提高班40余次。創(chuàng)作班以創(chuàng)作為中心,學習創(chuàng)作方法、創(chuàng)作技巧,深入生活收集素材,拜能者為師,提高了創(chuàng)作質量。全國美術界推廣了他的經(jīng)驗,被譽為“出作品,出人才”的有效方法。
1964年,為創(chuàng)作人民大會堂湖南廳大型湘繡畫稿《韶山》,陳白一組織老畫家赴韶山深入生活兩個多月。
陳白一兩次大規(guī)模組織全省畫家赴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江蘇桃花塢學習民間年畫。桃花塢木刻年畫,因曾集中在蘇州城內桃花塢一帶生產(chǎn)而得名。它和河南朱仙鎮(zhèn)、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四川綿竹的木刻年畫,并稱為我國五大民間木刻年畫。通過學習,廣大畫家大開眼界,受益匪淺。
1973年,《御龍圖》和《龍鳳圖》從長沙馬王堆出土后,陳白一組織全省幾百名畫家參觀學習,邊看邊臨摹。
對于廣大畫家來說,最好的學習就是去臨摹敦煌莫高窟和永樂宮的壁畫。1980年,陳白一經(jīng)過多方努力,終于率湖南畫家10多人,去山西永樂宮臨摹壁畫。
當時,永樂宮條件非常艱苦。每天,陳白一和大家就拿一個西紅柿補充水分。永樂宮的壁畫有一丈多高,他帶領大家站在由飯桌和乒乓球臺子疊加的桌子上,仰望著壁畫進行臨摹。
1981年,陳白一頗費幾番周折,又組織全省10余人赴甘肅敦煌臨摹。
臨摹歸來,陳白一組織舉辦了臨摹作品展覽。
1982年,陳白一組織全省畫家在南岳舉辦工筆畫創(chuàng)作提高班,歷時半年,前后有100多人參加。他和全體學員拿著從湖南省招待所借來的被子、蚊帳,在南岳一個空蕩蕩的大廟里,開始為期6個月的培訓、創(chuàng)作生活。當時,學員每天吃飯只花一元錢,而且還發(fā)紙筆、顏料之類的學習用具。全體學員都特別高興,學習勁頭十足。
理論課講完了之后,陳白一要求全體學員大膽進行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之初,很多學員就在琢磨作品能否參加畫展,整個培訓班學習氣氛濃厚,你追我趕,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熱潮。
趁學員中午和晚上休息時,陳白一才抓緊時間進行自己的創(chuàng)作。
南岳工筆畫創(chuàng)作提高班培養(yǎng)了一大批湖南工筆畫畫家,創(chuàng)作了一大批高質量、高水準的工筆畫作品。
當時,適逢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領導華君武、彥涵蒞臨湖南省檢查工作,專程到南岳去看創(chuàng)作班畫畫,并決定調北京展覽。
1983年,陳白一攜帶南岳培訓班創(chuàng)作的湖南工筆畫精品,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覽,震撼了京城,率先在全國啟動了工筆重彩畫復興的步伐。
“湖南工筆畫展”在北京一炮打響。幾十家中央和北京的新聞媒體爭先恐后,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使湖南工筆畫馳名中外,湖南美術事業(yè)揚眉吐氣。此后,湖南工筆畫相繼應邀赴國內外展出26次,出版畫集26本,培養(yǎng)工筆畫家100余人,使湖南成為工筆畫大省。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區(qū)的畫廊,也紛紛赴湖南收購工筆畫。香港著名美術評論家黃茅說:“現(xiàn)代工筆畫是湖南的特色?!?/p>
20世紀80年代中期,陳白一的畫風發(fā)生了轉變。在題材上,他將那些普普通通的苗族和瑤族婦女,作為自己描繪的主要對象,豐富了自己的內容;在畫面上,原來比較嚴謹緊密的構圖、造型結構,乃至用線用色,他都變得松動、輕快了。
陳白一是精、氣、神俱佳的湖南人。湖南人不怕苦,不怕死,敢為天下先。他的人物工筆畫,充滿了地域特色和人文精神。作為藝術家和農民的知音,他把湖南人的風骨、風情、風范、風采一應俱全地表現(xiàn)在那些多姿多彩的作品中。他筆下的人物形象,緊扣著湘西農民的塵世生存狀態(tài)和精神狀態(tài)。
對人物形象的刻畫,陳白一是十分概括的,注重抓住細節(jié)。在他創(chuàng)作的一些畫作中,有的人物眼睛只是一條細線,有的甚至干脆取側面或背影,不再畫五官,但在背景的處理上,卻可能比較繁細。如《喜雨》、《清風蟋蟀》、《牽線線》等作品中對環(huán)境的表現(xiàn),是不厭其詳?shù)?。在這一類畫作中,繁密的背景與簡括的主體人物形成對比??梢钥闯?,他對許多畫面中疏密關系,都作了獨具匠心的安排。
陳白一的工筆人物作品,具有明顯的寫意性。從構思構圖到每一筆、線、色,不板不滯,不膩不匠,透著活潑輕快的意趣。雖然畫中的情景是靜止的,但畫面看上去卻是空靈活躍、松動乃至閃動的。仔細察看畫家的用色就會發(fā)現(xiàn),它都是透明而富有變化的,沒有一處是“平涂”而成的。這些表現(xiàn)形式的特點,與他對生活的感受,以及對創(chuàng)作母題的捕捉,其實是互為表里的。首先,是他對生活中詩意的領悟和把握,從而才在作品中創(chuàng)造出詩的意境。這種意境是清新而淳樸的,是溫馨而祥和的。他作品中的基調不是黃鐘大呂,而是輕歌曼舞,是委婉抒情的小夜曲。
陳白一作品風格是鮮明的。他在表現(xiàn)地方風情和勞動婦女的生活方面是有建樹的。他突破了中國傳統(tǒng)工筆畫慣見的嚴謹莊重、細密沉穩(wěn)的風范,以輕快松動的筆調創(chuàng)立了詩化的抒情意境。不過,他的開創(chuàng)性成就的取得不是靠與傳統(tǒng)的對抗和決裂,恰恰是基于并得益于工筆畫傳統(tǒng)的繼承。
外師造化,心得中源。幾十年如一日,陳白一踏遍了湖南的山山水水,走遍了許多村村寨寨。60多歲了,他還經(jīng)常爬山越嶺,到處跑。他曾先后50多次深入湘西苗寨,與當?shù)厝藗兘Y下深厚情誼。他去湘西就像走親戚一樣,每次父老鄉(xiāng)親都是圍一大圈。他興致勃勃,和他們喝米酒,和他們交朋友。
1991年,從湖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職位上退下來的陳白一,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陳白一畫展”,轟動京華,30多家新聞媒體發(fā)表評論、報道。
1992年,陳白一在長沙舉辦匯報展。湖南省人民政府劉正省長陪同國務院副總理谷牧參觀了“陳白一畫展”。
2005年10月23日,湖南省長沙市。陳白一從藝60周年系列活動隆重舉行。
上午9點,“優(yōu)秀的人民藝術家陳白一從藝60周年藝術精品展”、“陳白一文獻展”在湖南書畫研究院美術館隆重開幕。省會長沙和專程從北京等地趕來的眾多知名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近1000人參加了開幕式。
熊清泉、王克英、尹長民、楊敏之、楊匯泉等省黨政領導出席了開幕式。在開幕式上,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丁來文宣讀了蔣建國部長的賀信,湖南省文聯(lián)黨組副書記江學恭宣讀了國務院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授予陳白一“優(yōu)秀人民藝術家”稱號的決定。他是繼齊白石之后,榮獲這個稱號的又一位湖南畫家。
“陳白一精品展”、“陳白一文獻展”共展出他100多幅畫作、草圖、圖片等,包括他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品80件,如《歐陽?!?、《朝鮮少年崔瑩會見羅盛教雙親》、《聽壁腳》、《小伙伴》、《夏夜》、《晨風》、《鐘馗》、《屈原》、《鬧元宵》、《細雨》、《迎春圖》等。其中有頗為讀者熟知和喜愛、奠定了他當代工筆畫壇地位的《朝鮮少年崔瑩會見羅盛教雙親》和《歐陽?!返却碜鞯牡谝?、第二手稿。這充分展示了他這位人民藝術家深厚的藝術功底、成熟的藝術風格和對人民深厚的愛。
“陳白一文獻展”,展出了介紹陳白一藝術和藝術活動的大量圖片和資料。
“陳白一精品展”、“陳白一文獻展”是這次系列活動的重頭戲,坦露了他為人民畫畫、與人民心連心的赤子情懷,深入生活、切實勤懇的創(chuàng)作作風,吸引了前來參觀的廣大觀眾。
有學者評價說:“在當代人物畫家中,陳白一先生有第一流的線描硬功夫,他的線描可作大畫,亦可作小畫,他的大幅之作用線長大直圓且不失其韻味,他的小幅之作用線亦有逼人之感?!?/p>
這天下午2點,“陳白一從藝60周年藝術論壇”在湖南政協(xié)常委會議室隆重舉行。
著名評論家鄧平祥主持了陳白一從藝60周年藝術論壇。參加這次論壇的,有專程從北京來湘參加活動的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戴志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論研究部主任劉健。
廣大美術家濟濟一堂,對陳白一的藝術風格和藝術定位進行了一次學術性探討,深入探討了他的藝術地位和個性,認為他是中國工筆畫“劃時代的大家”、中國當代工筆畫復興的旗手、美術湘軍的一面旗幟、湖南美術事業(yè)的開拓者。
著名美術評論家、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原副主席蔡若虹說:“陳白一作品的畫面上不但出現(xiàn)了典型的工農形象,而且出現(xiàn)了畫家的激情,出現(xiàn)了對于勞動生活的熱愛,因而也就出現(xiàn)了勞動生活的美。這一美的出現(xiàn),標志著人類勞動生活的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同時,也為我們的美術史揭開了新的一頁?!?/p>
2007年,適逢湖南參加全國政協(xié)舉辦的美術展覽。作為8個被邀請的省份之一,湖南展出作品取得了第四名的佳績。在全國政協(xié)舉辦的座談會上,很多畫家紛紛發(fā)言稱贊湖南省的美術事業(yè):“湖南既有領軍人物,又有經(jīng)典作品?!?/p>
陳白一聽了,點燃一支煙,緩緩地說:“直到這時,我才松了一口氣?!?/p>
2008年11月19日晚,北京開往長沙的T1次列車在京廣線上奔馳。
車廂里,剛剛參加新中國成立以來美術湘軍第一次整體晉京展,湖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凱旋而歸。大家談笑風生,為湖南省美術事業(yè)幾十年的蓬勃發(fā)展而興高采烈。
作為湖南省第一屆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陳白一感慨萬千。他一邊吃著盒飯,一邊給同事們講起過去的一些往事。他語調極為平淡,每一個故事后面卻都是驚濤駭浪,都是鮮為人知的湖南畫壇傳奇。
滿眼春光又一年。
當啟明星點燃了朝霞,當朝霞又燃起一輪紅日之時,陳白一不服老,不畏難,背起畫夾,向三湘大地那崛起的高山、漲潮的江河走去。
號稱南岳七十二峰之尾的岳麓山,仿佛一幅水墨畫。陳白一帶著家人來到愛晚亭寫生。他支起畫架,畫春花,畫春雨,畫春風滿面的游人……他身后映山紅開得旺盛,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歷史中有屬于未來的東西,找到了思想就永恒。陳白一的永恒,是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用美塑造人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