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銘 米 豐
中鐵電氣化集團二公司 430074 武漢
北京地鐵2號線公用通信系統(tǒng)改造工程,旨在建立公用通信平臺及在此平臺上開展的移動通信業(yè)務、數(shù)字多媒體業(yè)務、導乘信息服務、無線增值業(yè)務等。修建于20世紀80年代的北京地鐵2號線,全線長23.61 km,18座運營車站,全部為地下站,地鐵內(nèi)管線密布,位置狹小,實施無線覆蓋改造工程難度很大。
無線覆蓋系統(tǒng)如圖1所示,在車站通信機房分別設置一套上、下行POI(多網(wǎng)接入系統(tǒng))及移動通信信號源,包括中國移動、中國聯(lián)通、中國電信,各通信系統(tǒng)共用一套硬件天饋系統(tǒng),上、下行區(qū)間隧道采用漏泄電纜進行覆蓋。傳輸過程:各移動通信信號源的下行信號經(jīng)由POI進行合路后,傳輸至隧道區(qū)間的漏泄電纜和站廳、站臺的天線,完成射頻信號的下行覆蓋;反之,來自漏泄電纜和站廳、站臺天線的上行信號,通過POI分路后分別送到各信號源上行信號接收端,完成射頻信號的上行傳輸。為避免多頻段、多系統(tǒng)之間的頻率干擾,增加相互之間的隔離度,采用收、發(fā)天饋系統(tǒng)分開設置的方式。網(wǎng)絡建設,GSM、CDMA、3G指標參考移動通信行業(yè)相關標準。系統(tǒng)承載業(yè)務及頻率覆蓋見表1。
表1 系統(tǒng)承載業(yè)務及頻率覆蓋
圖1 無線覆蓋系統(tǒng)
表2 不同網(wǎng)絡的無線信號覆蓋情況
地鐵中通常要引入三大運營商的信號,不同網(wǎng)絡的無線信號覆蓋情況應分別計算。
以GSM900基站為例,基站的輸出功率36 dBm,預算末端信號覆蓋場強按-80dBm計算,漏纜型號為RLKU158-50JFNA,漏纜傳輸損耗為0.0225 dB/m,100 m保障切換區(qū)間長度損耗2.25 dB,耦合損耗為72 dB,3 m耦合損耗修正值1.71 dB,POI插損6 dB,四分路器插損6.5 dB,20 m 7/8"射頻跳線及接頭損耗0.8 dB,車體阻擋和人群擁擠損耗12 dB,基站最遠有效覆蓋長度X為
GSM900基站最遠有效覆蓋長度為655 m,同理其他基站最遠有效覆蓋長度見表2。
由此可以看出,頻段高的系統(tǒng)其信號在隧道線纜中傳輸損耗更大,在同樣信號源輸出的情況下,信號有效覆蓋距離更短。為了滿足區(qū)間內(nèi)信號覆蓋要求,應在信號覆蓋偏弱不能滿足指標時采取補償措施。地鐵2號線利用光纖直放站進行有源補償。
圖2 1502~2284m覆蓋模型
以DCS1800為例,基站最遠有效覆蓋距離為356 m,滿足356×2=712 m的區(qū)間可以不加直放站。同理其他網(wǎng)絡的無源區(qū)間見表2。
和GSM900基站同樣的計算方法,可以得到光纖直放站2W遠端機單側(cè)最遠有效覆蓋長度,數(shù)據(jù)見表2。
1.一套DCS1800光纖直放站。DCS1800基站最遠有效覆蓋長度為356 m,無源區(qū)間為712 m,光纖直放站最遠有效覆蓋長度為395 m,在區(qū)間內(nèi)設置一套DCS光纖直放站后,區(qū)間長度可達(356+395) ×2=1502 m。由此可知,對于712~1048 m的區(qū)間,設置一套DCS光纖直放站即可滿足覆蓋。
設置一套GSM、CDMA、3G光纖直放站后,可滿足覆蓋區(qū)間長度見表2。
2.二套DCS1800光纖直放站。DCS1800基站最遠有效覆蓋長度為356 m,在區(qū)間內(nèi)設置2套DCS1800光纖直放站,可滿足覆蓋L=(356+395+395) ×2=2292m的區(qū)間。
由此可知,對于1502~2284 m的區(qū)間,設置DCS光纖直放站2套,3G光纖直放站和GSM/CDMA光纖直放站各一套即可滿足覆蓋。
根據(jù)不同類型和數(shù)量的直放站,將地鐵區(qū)間長度分為小于712 m(不加任何直放站);712~1048 m(加1個DCS直放站);1048~1310 m(加1個DCS和3G直放站);1310~1502 m(加1個DCS、3G和 GSM直放站);1502~2284 m(加2個DCS,加1個3G、CDMA和GSM直放站)等5種模型,以上模型覆蓋了北京地鐵2號線的所有區(qū)間。1502~2284 m模型見圖2所示。
地鐵站臺有島式和側(cè)式2種形式,特點是空間較大、均勻,但在站臺區(qū)域布放泄漏電纜存在施工難度大的問題,一般使用天線陣列的覆蓋方式。天線陣列方式能滿足覆蓋要求,同時也有效地降低整個系統(tǒng)的成本。
圖3 島式站臺覆蓋方案平面示意圖
島式站臺是指上下行軌道在站臺的兩側(cè),站臺在中間,見圖3。覆蓋站廳、站臺、通道的信號傳播鏈路較長,從機房到出站通道末端可能有200~300 m。信號通過射頻電纜和跳線的傳輸損耗,再加上幾十個耦合器、功分器的插損,到了末端信號功率可能不滿足覆蓋要求了。所以一般都需要從機房POI同時引出2條鏈路,沿各自的徑路布設,分攤器件的插損。全向吸頂天線覆蓋范圍一般取20 m,為了保留系統(tǒng)余量,相鄰天線的間距設置為35 m。2條鏈路上天線應交叉布點,一條鏈路上的天線應設置在另一條鏈路上2副天線正中位置,這樣可以使站臺各點信號強度均勻。站臺區(qū)域的天線不僅為站臺上的人員提供信號,同時為停靠站臺的列車上人員提供信號。天線與列車上人員間隔了列車車廂和屏蔽門,耦合損耗比較大,所以天線應盡量靠近軌道側(cè)。
側(cè)式站臺是指上下行軌道在站臺的中間,覆蓋方案與島式站臺類似。
地鐵車站的站廳各式各樣,有大有小,通道走廊有長有短、有直有彎,所以覆蓋方案必須針對具體情況來定。選擇下面幾種典型的例子來說明。
圖4 站廳類型1
圖4車站站廳小,站廳兩側(cè)各有一個很短的出口通道。每個通道在上地面處有一個三岔口,比如宣武門站。站廳從B出口到C出口距離18 m;B、C出口通道均為8 m。在B、C通道的三岔口處分別設置一副天線,就能滿足覆蓋要求。
圖5車站站廳小,一側(cè)有出口通道,崇文門站是典型。通道長度約30 m,站廳從B出口到對面墻壁距離18 m。在站廳中央,B通道距離B口20 m處各設置一副天線,能滿足覆蓋要求。
圖5 站廳類型2
圖6站廳的左側(cè)是辦公區(qū)域,有很多辦公室、機房,組成2條細窄的辦公走廊;右側(cè)是下站臺的樓梯;上側(cè)是出口通道。站廳從A口到對面墻壁距離20 m,A口走廊長30 m,2條辦公走廊長30 m。在站廳中央、A口走廊中間、2條辦公走廊的中間各設置一副天線,這樣能滿足整個區(qū)域的覆蓋要求。
圖6 站廳類型3
圖7 站廳類型4
圖7車站站廳與宣武門站類似,站廳上下各有一個出口通道。不同之處在于通道較長,并且通道中有分岔口到另一個通道。站廳A出口到B出口距離20 m,A走廊長40 m,離A口10 m處與另一條走廊交叉。B走廊長30 m。覆蓋方案是站廳中間設置天線1,A走廊三岔口處設置天線2(可以兼顧3個方向),A走廊中距離三岔口20 m處設置天線4,B走廊中央設置天線3,這樣站廳和走廊各處都得到很好的信號覆蓋。
圖8是復興門車站的一個站廳和走廊通道。復興門車站是典型的換乘車站,地鐵1號線和2號線在此交叉。2號線出口走廊中有一條換乘通道連接1號線車站站廳。站廳出口距離對面墻壁20 m,換乘通道口距離站廳20 m,整個B通道走廊長70 m,換乘通道長100 m。覆蓋方案是在站廳中央設置1副天線,在換乘通道中用漏纜進行覆蓋,B走廊中再安裝2副天線增加覆蓋。采用漏纜覆蓋,是因為這個換乘通道是弧線,天線信號幾米就會被轉(zhuǎn)彎的墻壁遮擋,而漏纜正適合這樣的通道環(huán)境。圖9是西直門車站一個走廊的示意圖。西直門車站也是個換乘站,走廊很長且岔口眾多。這樣的走廊空間,天線布點原則是2副天線間距小于40 m;天線在滿足布點間距的情況下最好設置在岔口,可以兼顧多個方向的走廊;天線間距最好均勻,以免造成走廊中各處信號強度高低不等。根據(jù)這個原則,在A、B走廊交叉口設置天線1,在C、D走廊交叉口設置天線2,在C走廊距離 C口30 m處設置天線5。在D走廊轉(zhuǎn)彎處設置天線3,在更遠處設置天線4。測試結(jié)果表明這個方案覆蓋了整個走廊區(qū)間。
圖8 站廳類型5
圖9 站廳類型6
在屋頂上安裝的天線,高度要稍低于附近的管道、鋼槽等障礙,以避免對天線信號輻射的影響。在高低不平的屋頂上安裝天線,安裝位置在屋頂?shù)牡吞?。天線附近應無直接遮擋物。
圖10是一個車站站廳的示意圖,按照站廳覆蓋方案,天線應設置在站廳的中央位置,如圖10(1)所示。但是這個站廳的房頂比較特殊,其中部是一個裝飾結(jié)構(gòu),凹進去的圓形,這個圓形結(jié)構(gòu)比周圍屋頂高。如果天線還裝在站廳中央位置,旁邊低處的屋頂就會對天線輻射有遮擋,所以將天線調(diào)整到圓形結(jié)構(gòu)的邊沿,如圖10(2)所示。因為圓形結(jié)構(gòu)也不大,所以移動天線位置并不影響信號在站廳空間的均勻性,又避免了信號被部分屋頂遮擋。
圖10 站廳天線安裝圖1
圖11 站天線安裝圖2
圖11是2個通道交叉口處的平面示意圖。在三岔口處一般都裝有指示牌,而天線一般也要裝在此處,如果不精心調(diào)整天線位置,就會遮擋天線,影響了信號的輻射。圖11(1)中,收發(fā)兩天線分別安裝在指示牌的兩側(cè),這樣B、A通道中距離指示牌較近的地方,接收、發(fā)射信號各有一路受到指示牌遮擋。圖11(2)中,收發(fā)兩天線都安裝于指示牌的一側(cè),這樣B通道距離指示牌較近的地方接受、發(fā)射2路信號都受到指示牌遮擋。圖11(3)中,收發(fā)兩天線安裝在指示牌側(cè)邊,指示牌遮擋不住A、B、C任何一個走廊的任一路信號,所以這種天線設置方案是正確的。
[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GB50382-2006.城市軌道交通通信工程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6.6.20.
[2]孫儒石.GSM數(shù)字移動通信工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5.
[3]徐小濤.數(shù)字集群移動通信系統(tǒng)原理與應用[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5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