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瘀”與中風*

      2012-12-09 11:06:18金遠林周凌云
      云南中醫(yī)學院學報 2012年5期
      關鍵詞:腦絡中風病瘀血

      金遠林,周凌云

      (1.深圳市寶安區(qū)中醫(yī)院,廣東深圳 518133;2.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廣東廣州 510006)

      1 關于“瘀”的認識

      據(jù)文字記載,《楚辭》是最早記載“瘀”字的書籍,《楚辭·九辯》提到“形銷鑠而瘀傷”?!墩f文解字》曰:瘀,積血也。從疒,於聲。於,既是聲旁也是形旁,表示停滯?!掇o?!穼Α梆觥钡慕忉?①積血,即瘀血;②郁積。2000年版《中醫(yī)大辭典》載“瘀,瘀積。通常指血液停滯。”可見,雖然自古以來,縱觀各中醫(yī)文獻,“瘀”大多數(shù)作“瘀血”解,并似乎已成學術界共識。但實際上,“瘀”有兩個含義,一個含義所指范圍狹窄,專指“瘀血”;另一含義所指范圍更廣,為“郁積,瘀積”之意,并不限于血液瘀滯,也包括其他物質(zhì)的積滯。如東漢文學家王逸對《楚辭·九辯》之“形銷鑠而瘀傷”注曰:“身體燋枯,被病久也”,此“瘀”即指久病,氣血郁積成病。再如《中醫(yī)大辭典》對《傷寒論》“傷寒瘀熱在里,身必發(fā)黃”中的“瘀熱”有也兩個解釋,解釋一:瘀,郁積停滯之意。指郁積在內(nèi)的熱;解釋二:指滯留的瘀血,郁而化熱的病證。因此,我們認為:瘀是指人體氣、血、津液、精運行不暢、瘀滯不通的一種病理狀態(tài)。

      2 瘀與中風病

      《靈樞·本藏》曰:“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比魵狻⒀?、津液、精瘀而不動,則臟腑功能失調(diào),經(jīng)絡瘀阻不通,形體官竅失養(yǎng),百病叢生。腦為奇恒之府、元神之府,氣、血、津液、精瘀滯,則致腦絡瘀阻,腦竅失養(yǎng),神機失用,發(fā)為中風病。以下從氣郁、痰阻、血瘀3方面來論述“瘀”與中風病的關系。

      2.1 氣郁與中風

      氣郁則腦之升降出入失衡而致中風。腦為奇恒之府,其氣機升降的特點是“以降為主,降中有升”。腦以降為主,一則腦之濁陰下降,以保持腦之脈絡通暢,不致阻閉;二則腦為元神之府,腦氣下降,神以統(tǒng)五臟之功能活動。降中有升,則水谷精微隨氣上升,以養(yǎng)腦神。氣郁,則腦之升降出入失衡,清陽不升,則腦失所養(yǎng);濁陰不降,則腦絡阻閉,致腦脈閉塞而發(fā)為中風。上升太過,氣機上逆,血隨氣逆,血溢腦脈之外發(fā)為中風。正如《素問·調(diào)經(jīng)論》言“血之與氣,并走于上,則為大厥”。

      氣郁化火、生風而致中風。氣郁日久,則易化火、生風,如《丹溪心法》言:“氣有余便是火?!被鹦在吷希馃嶂吧瞎ビ谀X,損傷腦絡,發(fā)為中風。火熱之邪易于生風,引起肝風內(nèi)動,氣血并逆,直沖犯腦而致中風。

      氣郁致痰瘀阻滯腦絡,發(fā)為中風。“氣為血之帥”,“氣能行津”,若氣機郁滯,不能推動血液和津液運行,則血行不利而留為瘀,津液輸布不暢而停為痰飲,痰瘀阻塞腦絡,蒙蔽清竅,神機不利,則發(fā)為中風。《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于上,則為薄厥”,即指大怒氣亂,氣亂血亦亂,血隨氣涌,瘀積于上而致中風。

      雖然,在中醫(yī)醫(yī)籍中未見氣郁而致中風病的記載,但由氣郁而引起的氣機失調(diào)、化火、化風、痰阻、血瘀等,無一不是中風病的重要發(fā)病因素。喬磊[1]等對《醫(yī)學正旨擇要》一書中風病的情志致病機理及證治規(guī)律進行了初步研究,并總結(jié)出中風病與情志相關的肝氣郁滯、肝血虧虛、肝脾兩虛等7個證型?,F(xiàn)代醫(yī)學把情緒異常應激列為腦血管病發(fā)病的可干預性危險因素之一,這與我們認為氣郁為中風的重要病因病機的觀點不謀而合。氣郁還與某些中風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有密切關系,如腦卒中后抑郁癥為腦血管病常見并發(fā)癥之一。于存娟等[2]認為腦卒中后抑郁癥的病因病機為本虛標實,本虛即氣虛、腎虛,標實為氣滯、血瘀、痰濁。因此,氣郁是中風病的主要病機之一,甚至可貫穿于中風病的始終。

      2.2 痰阻與中風

      痰飲的致病特點決定其與中風有密切的關系:①阻滯氣血運行。痰飲之邪,可隨氣血流行,停滯于全身任何部位,阻滯氣機,妨礙血行。正如朱丹溪所云:“痰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比籼盗髯⒂诮?jīng)絡,則致經(jīng)絡氣血阻滯,出現(xiàn)肢體麻木、屈伸不利,甚至神志昏仆,半身不遂,口眼喎斜,即發(fā)為中風。②易于蒙蔽心神。痰濁為病,隨氣上逆,易于蒙蔽清竅,擾亂神明,輕則出現(xiàn)頭暈目眩,重則出現(xiàn)中風之神昏仆倒、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近代醫(yī)家冉雪峰先生亦曰:“中風腦部病變,痰邪最易壅滯,痰不去,則竅不宣,故除痰為宣竅透絡捷法?!笨梢?,痰阻在中風病的病因病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其對中風病發(fā)病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阻絡、閉竅兩方面,絡阻則喎僻不遂,竅閉則昏不知人,構(gòu)成了中風病臨床表現(xiàn)的兩大主癥。

      最先提出痰為中風主要病機的是元代醫(yī)家朱丹溪,他在《丹溪心法·中風》指出“東南之人,多是濕土生,痰生熱,熱極生風也”,創(chuàng)中風痰濕生熱之說。繼丹溪之后,“中風從痰論治”的思想長盛不衰。近20年,對中風病病因病機的研究也出現(xiàn)了“痰熱致中”、“痰瘀互結(jié)”、“痰熱腑實”等以“痰”為中風病主要病機的學說?!吨嗅t(yī)內(nèi)科學》第6版教材之“中風病”中列舉的與痰有關的證候有痰瘀閉阻、痰熱腑實、痰熱痰濕蒙竅等??梢?,痰為中風病的主要病因病機的觀點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中醫(yī)界的共識。

      《素問·通評虛實論篇》云: “仆擊、偏枯,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薄端貑枴け哉摗吩?“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梢?,古人早已認識到飲食失調(diào)、嗜食膏粱厚味,易損傷脾胃,滋生痰濕,其人肥胖,易患中風之疾。臨床上,中風病患者往往平素嗜食肥甘厚膩之品,多有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基礎疾病?,F(xiàn)代研究[3]已證明:血脂增高、血液流變學異常,血液的高粘、高凝性狀普遍存在于辨證為痰證的中風病患者,這揭示了血脂及血液流變學異常是痰證相關的病理生理機制。血脂及血液流變學異常與腦卒中發(fā)病的高度相關性也佐證了痰濁與中風病的發(fā)病有密切的關系。

      2.3 血瘀與中風

      血瘀,則腦脈痹阻,經(jīng)隧不通,氣欲行不通,血欲濡亦不能,而見肢體屈伸不利,甚至廢萎不用諸癥。若血瘀阻滯腦絡日久,血運遲緩,艱澀受阻,其絡脈瘀久之血必沖破血脈,外溢于腦,發(fā)為中風,以致清竅被蒙,神明失聰,元神之府失用,而見昏仆、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諸癥。

      中風病的“瘀血”理論始于《內(nèi)經(jīng)》, 《素問·生氣通天論》云:“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其“血菀于上”即血瘀于上,而引發(fā)中風。漢代張仲景是瘀血學說的奠基人,其在《金匱要略》中首先提出了“瘀血”這個名稱。中風病“瘀血”理論真正發(fā)展及“瘀血”學說的盛行應是建國以后特別是近20年來的事情?;钛龇ㄖ委熤酗L是近年來中風病治療學上的一大特色,并研創(chuàng)出諸多中成藥制劑,如復方丹參、川芎嗪、脈絡寧、血栓通注射液等在臨床上的應用,極大豐富了中風病的治療手段,其確切的療效受到了中西醫(yī)界的認可。眾多實驗研究從血液流變學、血栓學等角度證實了中風瘀血證,為中藥新藥研發(fā)確立了客觀指標,也為中風理論研究和臨床治療指明了方向。

      縱觀各代醫(yī)家對中風病證型的論述,不僅血瘀證是中風病的主要證型之一,而且血瘀還廣泛存在于其他各類證型中,如風痰瘀阻證、氣虛血瘀證、痰瘀互結(jié)證、腎虛血瘀等,因此近現(xiàn)代有學者提出中風病的核心病機為血瘀,治療應以祛瘀為主,無論缺血性中風或出血性中風,活血化瘀法應貫穿于治療的始終。上海第一醫(yī)學院在對血瘀本質(zhì)及活血化瘀的研究[4]中發(fā)現(xiàn),缺血性中風患者,在血液流變學上,血液的濃稠性,聚集性增大,即出現(xiàn)血液流變學上的濃、粘、凝、聚現(xiàn)象,這與中風血瘀相一致。這些研究揭示了活血化瘀法治療中風病的療效及其機制,也證明了瘀血是中風病的主要病機。

      2.4 氣郁、痰阻、血瘀三者皆為“瘀”

      中醫(yī)認為:“氣為血之帥”,氣能行血,氣能行津;氣郁,氣機不調(diào),則血液運行不暢而為血瘀,水液代謝障礙而為痰濁。臨床上,在化痰、袪瘀的同時中還要注重調(diào)理氣機,氣行則血行,氣順則痰消,這樣才能達到滿意的療效。如丹溪主張:“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之津液,亦隨氣而順矣。”而痰濁和血瘀均具有阻滯氣機的致病特點。痰來自津,瘀本乎血,在生理上,津血同源,在病理上,痰瘀同源。痰瘀又可相因為患,如瘀血阻滯,礙于氣化,則氣不化津,蓄津為痰;反之痰滯氣機,氣滯則血流不暢而致瘀。故古人有“血不行則為水”、“水不行則為瘀”之說。在治療上,歷代諸多醫(yī)家都主張?zhí)叼鐾?,即“治痰要活血,血活則痰化;治瘀要化痰,痰化則瘀消”。

      3 討論

      綜上所述,不管是在生理病理上,還是在治療上,氣郁、痰阻、血瘀三者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三者雖為不同病理產(chǎn)物引起的不同的病理狀態(tài),但它們的共同致病特點可概括為“瘀”,在中風病的病機中,三者互為因果、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促使中風病的發(fā)生及病情的發(fā)展,“瘀”貫穿著中風病的始終。正如丹溪所言,“自氣成積,自積成痰,痰挾瘀血,遂成窠囊”,“若不先順氣化痰,遂用烏、附,又不活血,徒用防風、天麻、羌活輩,吾未見能治也”。他認為,氣積、成痰、瘀血是形成中風病的主要病因病機,而中風病的治療當以“順氣、化痰、活血”為要。這與我們將氣郁、痰阻、血瘀三者合而為“瘀”作為中風病的核心病因病機的觀點不謀而同。在臨床上,我們依據(jù)“瘀”為中風病的核心病機的理論,提出運用祛瘀生新法治療中風病。祛瘀生新法包括3個方面:①袪氣郁,調(diào)氣機。即通過理氣的治療方法,祛除氣瘀,促進氣機的條暢。②袪痰阻,生津精。即通過化痰的治療方法,祛除痰瘀,促進新的津、液、精的生成。③袪血瘀,生血絡。即通過活血化瘀的治療方法,祛除血瘀,促進新血化生和新絡生成。臨床上以祛瘀生新法防治中風病,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祛瘀生新法是一種治療中風病有效的治法。

      [1]喬磊,楚更五.《醫(yī)學正旨擇要》中風情志致病機理及證治規(guī)律的分析研究 [J].云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12,35(1):10-12.

      [2]于存娟,孫海英.淺談腦卒中后抑郁的中西醫(yī)認識[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9,10(7):1212-1213.

      [3]袁肇凱,簡亞平,黃獻平,等.高脂血癥痰瘀辨證的血脂和血流動力學檢測分析[J].湖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1,21(3):1.

      [4]戴常梅,周海哲.李軍教授從痰瘀論治腦病驗案三則[J].現(xiàn)代中醫(yī)藥,2004,24(6):15.

      猜你喜歡
      腦絡中風病瘀血
      腦絡研究現(xiàn)狀與未來發(fā)展的CiteSpace可視化分析
      從久病入絡探討慢性頭痛的病因病機
      眼針療法治療中風病的機制探討
      中醫(yī)學關于“瘀血”的用法
      《諸病源候論》導引系列之“卒被損瘀血候”導引法
      小心盆腔瘀血綜合征被誤診為盆腔炎
      腦絡欣通對血管性癡呆大鼠學習記憶功能及海馬神經(jīng)元內(nèi)鈣離子濃度的影響
      中成藥(2018年5期)2018-06-06 03:11:46
      護理干預對新生兒足部采血后瘀血減少的影響
      補腎活血祛瘀方治療中風病恢復期100例
      中風病機及用藥分析
      西吉县| 雅江县| 祥云县| 桂东县| 新河县| 邻水| 宁津县| 黄山市| 六枝特区| 东乡族自治县| 海宁市| 高台县| 虞城县| 文山县| 太湖县| 安远县| 镇雄县| 秭归县| 芜湖市| 化隆| 黎川县| 峨眉山市| 西乡县| 邯郸县| 灌南县| 西峡县| 镇宁| 金坛市| 唐河县| 霍林郭勒市| 长丰县| 蒙阴县| 武汉市| 黄浦区| 呼和浩特市| 丰都县| 丹阳市| 江安县| 平远县| 周宁县| 扬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