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中明
(鄂州市蓮花山醫(yī)院,湖北 鄂州 436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冠心病發(fā)病率也日趨升高,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而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作為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種特殊類型,是供給右心室大部分血液的右冠狀動脈閉塞或者由于左冠狀動脈回旋支的右心室分支閉塞引起,與其它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比較,患者在疾病的臨床診斷、治療及預后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有其自身的特點[1,2]。為此,筆者對2006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心內(nèi)科住院治療的48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旨在總結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的臨床特點、心電圖特征及治療特殊性,為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的診斷和治療提供參考依據(jù),現(xiàn)將結果總結如下。
選擇2006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心內(nèi)科住院治療的48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颊吣挲g為45~87歲,平均年齡(17.26±12.37)歲;男性27例,女性2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條件中的2條:①患者有持續(xù)性缺血性胸痛、胸悶,并且達到半小時以上;②患者心電圖表現(xiàn)為V3R~V6R中至少有一個導聯(lián)有ST段水平型或弓背型抬高,抬高在0.1mv以上;③患者肌鈣蛋白陽性,心肌酶CK-MB高于正常上限2倍以上且符合動態(tài)變化特點;④CAG發(fā)現(xiàn)患者有右心室供血異常。
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典型胸痛,占58.33%;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典型胸痛,占29.17%;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無明顯胸痛,占14.58%;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頸靜脈明顯充盈或怒張、肝大,占77.08%;1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無明顯頸靜脈怒張,占27.08%;梗死部位: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右心室梗死合并下壁梗死,占18.75%;2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右心室梗死合并下壁及正后壁梗死,占47.9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右心室梗死合并前壁及下壁梗死,占16.67%。
所有患者心電圖QRS呈QS型,V1呈rS型,ST段在V3R~V6R抬高均在1mm以上,ST段Ⅲ/Ⅱ>1,其中5例患者呈現(xiàn)完全性右束傳導阻滯心電圖征象。在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對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心臟進行B超檢查,右心室直徑約24~30mm,呈現(xiàn)不同程度的擴大。
所有患者的治療均遵循急性心肌梗死給予臥床休息、吸氧重癥監(jiān)護、心電監(jiān)護、硝酸甘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及華法林抗凝等常規(guī)治療,其中30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行PCI,術后恢復較佳;余18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因某些原因未行PCI,僅僅給予常規(guī)治療。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出現(xiàn)以下合并癥:①18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出現(xiàn)低血壓,甚至出現(xiàn)低血壓休克,在擴張冠狀動脈、擴容基礎上,給予多巴胺或聯(lián)合多巴酚丁胺靜脈滴注抗休克治療;②3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出現(xiàn)左心衰竭給予中心靜脈置管,監(jiān)測患者的中心靜脈壓,合理控制患者的補液量及補液速度,選擇可興奮β受體的正性肌力藥物;③12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呈現(xiàn)緩慢型心律失常,其中7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置入臨時心臟起搏器,余患者給予異丙腎上腺素等治療后轉為正常竇性心律,癥狀也明顯好轉。
48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經(jīng)綜合治療后,其中的45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治愈出院,占93.75%;另外,3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死亡,其中,2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因心室纖顫搶救無效死亡,1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因泵衰竭搶救無效死亡。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造成冠狀血管管腔嚴重狹窄和心肌供血不足,但是患者的側支循環(huán)尚未建立,如果在此基礎上患者血液供應一旦進一步減少或中斷,使得患者嚴重且持久地心肌急性缺血達1h以上。但是如果供給右心室大部分血液的右冠狀動脈閉塞或者由于左冠狀動脈回旋支的右心室分支閉塞導致患者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與其它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比較,患者有其自身的特點。由于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后右心室心肌收縮力和順應性明顯降低,出現(xiàn)右房平均壓、右心室壓升高及心排血量降低等特征性改變,而右心室舒張末期壓大于左室舒張末期壓,平均肺毛細血管契嵌壓時臨床可見體循環(huán)靜脈壓升高,心源性休克。
目前診斷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主要手段為心電圖,但易出現(xiàn)如肺動脈栓塞、急性前間隔心肌梗死、左室肥厚、心包炎V4R增高等假陽性,為此,本研究對2006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心內(nèi)科住院治療的48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48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經(jīng)綜合治療后,其中的45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治愈出院,占93.75%,另外,3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死亡,其中,2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因心室纖顫搶救無效死亡,1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因泵衰竭搶救無效死亡。
綜上可見,急性右心心肌梗死有其獨有的臨床特點,在治療上,同樣給予臥床休息、吸氧重癥監(jiān)護、心電監(jiān)護、硝酸甘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及華法林抗凝等常規(guī)治療,而對于右心衰竭伴發(fā)的低血壓,宜擴張血容量,待血壓回升,血動力學穩(wěn)定后,盡早小劑量應用硝酸甘油及多巴酚丁胺,這對左室功能的改善也非常有益。
[1] 阮曉蘭,宋紹敏.右室心肌梗死79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19):4728-4729.
[2] 吳龍光.60例右心室心肌梗死的診治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1,22: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