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治華
(四川省三臺縣安居中心衛(wèi)生院,四川 三臺621115)
肛瘺是肛周膿腫的繼發(fā)性慢性疾病,是肛腸科常見而多發(fā)的疾病,有低位和高位之分。本院對低位肛瘺主要采取切除曠置[1]和一期切除縫合2種術式。在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共收治68例低位肛瘺患者,現(xiàn)就這68例患者所采取的2種術式療效進行比較,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8年1月~2011年12月間入院的68例低位肛瘺患者,平均年齡35.4歲(24~78歲);其中男42例,女26例。隨機分為肛瘺切除一期縫合組和肛瘺切除曠置組2組,每組34例。其中一組采取肛瘺切除一期縫合術,而另一組則采取肛瘺切除曠置術。
2.1 術前準備 術前3天禁食豆制奶制品等產(chǎn)氣食品,術前8 h禁食,手術當日早晨清潔灌腸,并常規(guī)備皮。術前檢查:三大常規(guī)、肝腎功、血糖、乙肝兩對半、胸片、B超(肝、膽、脾、腎)、心電圖,據(jù)年齡及是否伴有其他疾病增加相關檢查。
2.2 手術方法 骶麻或硬膜外麻醉,截石位,術區(qū)常規(guī)消毒,鋪無菌手術巾,從外口用球頭探針探入,結(jié)合L型探針從大而深陷的肛隱窩處向外探,必要時配合亞甲藍,以準確找到內(nèi)口,確定為低位肛瘺后,再從外口順探針平行方向作切口,徹底切除瘺管及壞死組織,修整創(chuàng)緣,仔細止血,雙氧水生理鹽水交替沖洗創(chuàng)面3次,碘伏擦拭一遍后再用生理鹽水沖洗一遍,行一期縫合。肛內(nèi)放1枚痔瘡寧栓,簡單無菌敷料包扎即可,此為低位肛瘺切除一期縫合術;在徹底切除瘺管及壞死組織后,修整創(chuàng)緣并擴大外口(以利引流),仍行仔細止血,雙氧水生理鹽水交替沖洗創(chuàng)面3次,碘伏擦拭1遍后再用生理鹽水沖洗一遍后,肛內(nèi)放入1枚痔瘡寧栓,創(chuàng)口放置紅霉素軟膏油紗,無菌敷料包扎,此為低位肛瘺切除曠置術。
2.3 術后處理 2種手術方法基本相同,忌辛辣食品,控制排便48 h,以后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強力解便);術后抗生素治療4~8 d,第2 d苦參湯(苦參45 g,蛇床子45 g,白芷30 g,銀花30 g,菊花30 g,黃柏45 g,地膚子45 g,石菖蒲45 g,黃連45 g,花椒25 g,生地榆45 g)煎湯口服和便后熏洗肛門。每天換藥至少1次,并肛注馬應龍痔瘡膏、痔瘡寧栓1枚塞肛。只是肛瘺切除一期縫合術一般術后8 d拆線,而肛瘺切除曠置術在換藥時,創(chuàng)口要用鹽紗引流而無需拆線,一般不用抗生素紗條引流,除非切口感染,可選擇慶大霉素注射液或替硝唑注射液紗條換藥,避免使用可能造成刺激性大的注射液紗條引流。
3.1 療效標準 治愈:癥狀消失創(chuàng)口愈合;未愈:癥狀存在,創(chuàng)口未愈;切口感染:切口紅腫滲膿。
3.2 術后疼痛標準 ①Ⅰ度:疼痛輕微無需處理;②Ⅱ度:疼痛感明顯,但服用一般止痛藥可控制;③Ⅲ度:疼痛難忍,需強力鎮(zhèn)痛藥方可緩解[2]。
低位肛瘺切除一期縫合術中33例術后8 d拆線,一期愈合32例,愈合率為94.1%;未完全愈合1例,占2.9%,換藥5 d后愈合;切口感染1例,占2.9%,術后3天部分拆線(其余部分術后8天拆線),換藥同低位肛瘺切除曠置術組。愈合時間平均為8.2 d;術后Ⅰ度疼痛30例,Ⅱ度疼痛2例,Ⅲ度疼痛1例。對照組中無切口感染病例,愈合時間平均為17.4 d,Ⅱ度疼痛18例,Ⅲ度疼痛15例,2者比較,治療組患者的愈合時間明顯縮短,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疼痛程度亦明顯減輕,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
低位肛瘺切除曠置術是使創(chuàng)口從基底開始愈合,從切口感染上說幾率小些,但愈合時間較長,住院費用較高,創(chuàng)面較大,常形成較大疤痕,疼痛一般較劇,特別是換藥時最明顯。而低位肛瘺一期切除縫合術通過閉合創(chuàng)口,雖然切口感染機會大些,但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患者痛苦(特別是換藥時),縮短了病程,尤其是復雜性低位肛瘺特別明顯。術中準確尋找內(nèi)口是關鍵,而徹底清除瘺管和壞死組織,雙氧水生理鹽水交替沖洗,碘伏擦拭,及術后適當抗生素的使用,是確保手術成功的必要措施。
[1]順階平,裘法祖 .黃家駟外科學[M].第6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1170~1174.
[2]邵小彬 .切除一期縫合治療低位肛瘺的臨床體會[J].外科理論與實踐,2012,(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