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日,某市興發(fā)商場發(fā)布廣告稱,其所售某品牌空調不僅讓利10%,而且將指派工人免費上門安裝、調試。陳薇遂購買了一臺空調,下午1時許,商場兩名工人依約上門安裝、調試。在為室外機的安放打膨脹螺絲時,工人謝康不慎從3樓摔下,造成左下肢喪失功能達70%。除花費47836元醫(yī)療費用外,還落下5級傷殘。
2009年8月3日,謝康提起訴訟,要求陳薇賠償其醫(yī)療費、殘疾賠償金、誤工費、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和精神撫慰金共計24萬余元。理由是,其為陳薇無償提供勞務,屬于義務幫工。而陳薇則拒絕賠償,她認為,免費安裝空調是買賣合同的一部分,謝康在履行合同義務中受傷與她無關。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謝康為陳薇安裝空調,系受興發(fā)商場指派,并非無償,也非其自愿幫助陳薇,不構成義務幫工。同時,免費安裝是買賣合同的附隨義務,安裝空調屬履行合同的過程,與陳薇無關,遂判決駁回了謝康的訴訟請求。
點評
◎胡勇軍(浙江聚點律師事務所律師)
本案爭議焦點是謝康免費為陳薇安裝空調的行為,是屬于義務幫工,還是在履行空調買賣合同的附隨安裝義務。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規(guī)定:“幫工人因幫工活動遭受人身損害的,被幫工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比绻x康的行為屬于義務幫工行為,謝康在安裝空調過程中受傷,陳薇應對其相關損失承擔賠償責任。謝康的行為是否屬于義務幫工行為呢?我國民法規(guī)定,義務幫工具有3個明顯的法律特征,且彼此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一是具有實質上的無償性。即幫工人不要求支付任何報酬,包括金錢、勞務或其他方式。二是具有互助、臨時、一次性的特點。三是被幫工人是實際受益者,且對幫工行為沒有表示拒絕。
本案中,謝康的行為并不具備以上特征:一方面,謝康為陳薇安裝空調不具有無償性。因為謝康系受興發(fā)商場指派,并從興發(fā)商場獲取了工資,其服務的對象實質上是興發(fā)商場,而不是陳薇,陳薇只不過系由興發(fā)商場安排服務的對象。加之免費安裝是商場為促銷而采用的一種商業(yè)手段,目的是為了謀取更多的商業(yè)利益,僅是以顧客購買其商品為代價,故不具有實質的無償性。另一方面,免費安裝系形成于長期、反復實踐的商品交易市場,早已為顧客所普遍接受,是一種不成文的商業(yè)規(guī)則,故不具有互助、臨時、一次性消費的特點。因此,免費安裝屬于買賣合同的附隨義務。
附隨義務是指合同的簽訂、履行及終止后的一定時期內,當事人根據(jù)誠實信用原則所應承擔的給付義務以外的義務,如通知、協(xié)助、保密等。合同法第六十條規(guī)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jù)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xié)助、保密等義務。”附隨義務的特征包括:一是從屬于主合同;二是在合同成立之初就已經被確定;三是當事人在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的前提下,可以自主決定具體內容。
本案具備了附隨義務的特征:首先,興發(fā)商場的目的是為了促銷,是以“免費安裝”作為與顧客達成買賣合同的附加條件,即“免費安裝”從屬于買賣合同,構成協(xié)助義務;其次,在興發(fā)商場與陳薇的買賣合同成立時,該協(xié)助義務就已經確定,并成為買賣合同的一項具體的附隨內容;再者,由于我國尚無禁止實行“免費安裝”的法律規(guī)定,決定了其并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