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經(jīng)福建省新聞出版局批準,自2013年1月起,《閩臺文化交流》雜志正式改刊為《閩臺文化研究》。改刊后,我們將繼續(xù)秉持僑刊鄉(xiāng)訊的辦刊宗旨,以對外對臺宣傳為主,嚴格遵守對外對臺宣傳紀律和新聞出版法規(guī)。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堕}臺文化交流》雜志于2004年以內(nèi)刊的形式試辦,隸屬于漳州師范學院閩臺文化研究所,由漳州師范學院主管,共出四期。2005年10月14日,由福建省委宣傳部對外宣傳辦公室批準向海內(nèi)外公開出版發(fā)行。2006年第1季度出版第1期,至2012年末,連內(nèi)刊4期算上,總共出版32期。多年來,我們本著“深入探討閩南文化,傳承中華文明,弘揚閩南文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解讀閩臺情緣,探尋 ‘五緣’文化精髓,在兩岸及海外華人華僑之間搭建一座溝通心靈的橋梁;加強高校與地方聯(lián)系,服務地方文化建設”的方針,著力于在弘揚閩南民系文化的大背景下,研究探討海峽兩岸不同時代、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物質(zhì)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增進兩岸文化的溝通與共識的大前提下,將歷史的回顧與現(xiàn)實性關照相結合,構筑雅與俗、古與今的通道,融學術性、知識性、可讀性于一體,以此突顯地方文化鮮明的特色,取得的成績可圈可點。
隨著漳州師范學院閩臺文化研究所更名為閩南文化研究院,對閩南文化的研究迎來了新的局面。為進一步推動閩南文化研究走向深入以及適應學術交流日益活躍的需要,主管、主辦單位決定將 《閩臺文化交流》更名為 《閩臺文化研究》。改刊后的 《閩臺文化研究》將以純學術的面貌呈現(xiàn),主辦單位由原來的漳州師范學院閩臺文化研究所變更為漳州師范學院閩南文化研究院,開本由原來的16開變更為大16開,頁碼也由原來的160頁變更為120頁。主要欄目將會圍繞 “閩南宗族社會研究”、“東南亞華人華僑研究”、“閩南民系研究”、“閩南民俗與民間信仰研究”、“閩臺歷史文化研究”、“閩方言研究”、“福建文學研究”、“臺灣文學研究”、“閩臺戲曲研究”、“開漳圣王文化研究”、“閩南口述史”、“黃道周研究”、“朱熹陳淳研究”、“林語堂研究”等展開,熱誠歡迎各界新老朋友踴躍投稿,共同打造一份具有閩南文化特色的高端學術理論期刊。凡來稿務請注意以下事項:
一、本刊以電子稿件受理為主。來稿請將電子稿用word文檔格式以附件發(fā)送至本刊編輯部電子信箱mtwhjl@126.com或zzmtdt@tom.com,個人不接收稿件;三個月內(nèi) (時效性強的文章一個月內(nèi))未收到刊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稿件;請勿一稿多投;因本刊人力、經(jīng)費有限,恕不退稿。
二、凡向本刊寄送稿件均須作者 (寄稿人)原創(chuàng)或者享有完整著作權屬。如有著作權屬糾紛均由作者 (寄稿人)承擔全部責任,文責自負;本刊不負連帶責任。
三、本刊有權對來稿進行修改。如不同意,請在來稿時注明。
四、學術論文一般應包括題目、作者、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名、郵編、關鍵詞、摘要以及與上述信息相對應的英文信息、正文、注釋等幾個部分,并依此順序排列。
五、正文各級標題層次依次標示為一、二、……,(一)、(二)、……,1、2、……,(1)、(2)、……等。
六、數(shù)字的用法: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一般使用阿拉伯數(shù)字,年份不應簡寫 (如九○年或90年);多位整數(shù)應以千分撇 “,”分節(jié),小數(shù)部分不分節(jié),四位以內(nèi)的整數(shù)也可以不分節(jié)。
七、學術論文一般應有學術回顧,無學術回顧的論文本刊原則上不予刊用。
八、本刊采用腳注和尾注兩種注釋方式。論文的題注和作者簡介均使用腳注。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工作單位、職務、職稱等項;如屬合作撰寫,則需分別注明;使用筆名的,務請說明并告以真實姓名,以便聯(lián)系。
九、論文的正文注釋應規(guī)范,無注釋或注釋不規(guī)范的論文原則上不予刊用。論文正文注釋分釋義性注釋和引文注釋,應注意區(qū)分二者的不同:
1.釋義性注釋是作者對某個概念、觀點或事實的解釋或補充說明,請用小號①、②、③、④等符號在需注釋處右上角標明 (如在句末,注釋符號一般標注在該句標點符號之前),并使用腳注。
2.引文注釋是說明引文 (包括轉述和轉引) 的出處, 請用小號 [1]、[2]、[3]、[4]等符號在需注釋處右上角標明 (如在句末,注釋符號一般標注在該句標點符號之前;但如果是完整的引文,注釋符號應標注在句號和引號之后),并使用尾注。由于引文出處比較復雜,引文的標注方法也較難把握,本刊采用 《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等雜志的有關規(guī)定,請作者參照執(zhí)行。
3.網(wǎng)絡文獻著錄項目及標注順序:電子文獻的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 (應標明網(wǎng)頁和至少三級以上的路徑)/發(fā)表或更新日期 (也可用引用日期)。
十、來稿字數(shù)以8000字左右為宜,但本刊亦歡迎言之有物的長文。
十一、請?zhí)峁┳髡唠娫?、電子郵箱、通訊地址、郵政編碼等,以便及時聯(lián)系和寄送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