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內地還是港臺,家庭的財務狀況,例如先生的收入,確實是女性選擇是否做全職太太的首要因素。
放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不如歸去”,這個20出頭的全職太太所做的一切,都很難受到如此之多的關注。在中國最火爆的網絡論壇之一,天涯在線,她發(fā)表的一篇題為《我離婚了,要求分他一半家產居然不行》的文章,得到了50多萬次點擊,以及4000多人的回復,全職太太是否可以分到一半的家產,激烈的支持者和反對者的比例,幾乎同樣多。
與此同時,在有更多用戶的新浪微博,關于年輕跳水運動員郭晶晶在與香港富豪霍啟剛結婚后是否該放棄體育和在中國人民大學未完的學業(yè),男性用戶和女性用戶也得出了截然相反的觀點。
這樣巨大的觀念分歧將給中國社會帶來巨大挑戰(zhàn)。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一份學術期刊《人口研究》在今年3月的一篇文章《家庭變遷背景下的中國家庭政策》中指出,在低生育率和老齡化,以及劇烈的城市化背景下,中國傳統(tǒng)的家庭結構正面臨危機,已經到了“最需要支持的時刻”。
主婦之道
而當你真正成為全職太太時,會發(fā)現(xiàn)自己能從外界得到的支持,并沒有那么多。
對于一個財務情況相當優(yōu)裕的上海家庭來說,每個月不舉家外出,在外灘消費一頓500元以上的晚餐,似乎不可思議。但這對于年過40,已經有5年全職太太經驗的支女士而言,已經司空見慣。
這并非是出于節(jié)約?!拔业南壬团畠簩幵高x擇在家吃飯。因為我做的飯菜口味比外面更好,而且健康?!睍錾习俜N菜式、并出版了一本烹飪書籍的支說,“就吃而言。我家更常見的情況是花費100多元,去買一只大閘蟹?!?/p>
支和她的先生都來自蘇州,辭職之前,她在上海一家大型證券公司工作,先生則是一家跨國企業(yè)的高管。由于先生工作調動的原因,在舉家遷往北京時,支辭去了工作,成為一名全職太太。此后,他們又因為同樣的原因,遷居武漢,又回到上海。
這當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先生的高收入?!懊總€月多收入或者少收入一兩萬,對我們來說都不是什么大問題?!敝дf。但這份收入也并不是高到出奇,2007年中國股市的大牛行情,曾經讓支一度有點后悔自己的選擇——她的很多同行,在那一年輕松賺到了100萬元,甚至更多。
和那些二三十歲的全職太太們相比。支最大的不同是,她并沒有什么危機感,也不掌握家里的財權。當然,作為一名無法享受全額社會福利的家庭主婦來說,長遠考慮是必需的。支從她和先生其同擁有的家庭理財資金中拿出相當一部分'用于穩(wěn)健性的投資,少部分用來炒股?!拔覀儌z的醫(yī)療和退休金,女兒將來去海外上學的費用,都要計劃進來,我的目標是,錢足夠讓我們按現(xiàn)在的生活方式花到80歲?!?/p>
時間與金錢
根據記者的小范圍調查,在已婚男性中,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有80%贊成女性成為全職太太。在持贊成意見的男性看來。全職太太是一種正常的社會現(xiàn)象。這樣可以使女性全身心地照顧家庭和子女。不過,持反對意見的男性則認為,和諧的夫妻關系應該有共同語言,如果一方長期賦閑在家,可能會與社會脫節(jié),甚至會造成夫妻交流的障礙,并不利于家庭的穩(wěn)固與和諧。
32歲的李磊(化名)就是個強烈的全職太太反對者,正在為挽回婚姻而努力。
作為兩家IT公司的創(chuàng)辦人,來自北京的李一度擁有4處房產,指揮著300多名員工。為此,他的太太曾小姐,在5年前就辭去了在外企工作,成了一位全職太太。
曾酷愛網游,她把家里布置得像一個網吧,臥室的門楣上寫著“魔獸世界”,電腦桌是專門定制的,各種游戲裝備齊全。她每天大約花費9個小時在游戲上。剩余的時間,則用來出去購物。
兩年前,他們擁有了一個男孩,但李的公司遇到經營困境,他希望曾小姐能夠復出工作,但遭到了拒絕。這之后,李再也沒有提起過這個話題,但兩人開始經常為生活瑣事爭吵。今年初,曾小姐在家人的支持下,提出了離婚。
“無論有錢還是沒錢,我都不贊成女性做全職太太,有機會的話,還是應該出去工作。”李說,“一方面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另—方面,全職久了心理變化是很微妙的,異常敏感,這讓婚姻幾乎無法持續(xù)?!?/p>
李磊的觀點,在青島的黃品(化名)那里也得到佐證。他曾經是一名全職太太的支持者,妻子當初就在他的支持下做了一名全職太太。但現(xiàn)在每當聚會聊天。談起這個話題時,他就會立刻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誡朋友,斷了這念頭:“太太全職在家后,變化很大,一回家就會問東問西,甚至連中午工作餐是和誰吃的、吃了幾道菜她都要知道。對于一個男人而言,這太恐怖了。這不僅僅是我的經歷,我的很多朋友都如此?!?/p>
有時候,金錢能買到很多東西,不只是時間。對于老公每月賺多少就能讓太太“全職”,中國各地很難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湖北一記者綜合了幾個地市的情況來看。5000元起步(沒有房貸車貸),多數人月收入過萬才會考慮。
在翁佳鈴看來,就中國人而言,無論是內地還是港臺,家庭的財務狀況,例如先生的收入,確實是女性選擇是否做全職太太的首要因素。
畢業(yè)于臺灣東吳大學的翁此前一直從事美術方面的工作和學習,生小孩后旅居紐約做了兩年的全職太太,2010年回國在北京溫榆河畔的別墅區(qū),創(chuàng)辦了藝術教育機構,她的顧客中的相當部分,由全職太太和她們的孩子構成。
這家培訓機構成人課程每節(jié)課的費用,大概在100-200元之間,來這里學習的。相當部分是家境優(yōu)裕的全職太太。
每到周末,這些熱愛藝術的女性們會從附近的各個別墅區(qū)驅車而來,她們學習美術,但更多是結交朋友和交流育兒經驗?;氐郊依?,她們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盡可能地把當天學到的東西提綱挈領。在睡覺前轉達給忙碌一天的老公。
因為人口構成的關系,從報名情況來看,在這個藝術中心學習的全職太太們。一半來自港臺,一般來自內地。大多數情況下l區(qū)分她們并不容易,但有一個情況例外。上藝術鑒賞課有時老師會帶學員參觀畫廊,后者可以自由選購自己喜歡的作品,在這種情況下內地太太們往往出手更大方,因為“港臺太太的先生大部分是跨國企業(yè)的高管,而內地太太的先生往往有自己的企業(yè)”。
翁佳鈴一直在考慮,是否要在北京更繁華的CBD區(qū)域開一家分校,那里會有很多想要和孩子一起學習藝術的全職太太。但相比之下職業(yè)女性會更多。翁不確定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職業(yè)媽媽們的心態(tài)和目標,會和全職太太們有很大差別,但全職太太未來真的會流行嗎?
艱難選擇
在中國,擁有高知背景的全職太太正在增多?!叭毺闭诔蔀橹袊洕绕鸷徒鹑谖C背景下,中國職業(yè)女性最關注的話題之一。這在很大程度上來自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巨大壓力。
2011年,《經濟學人》發(fā)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的職業(yè)女性比例接近70%,為全球最高;而《舊金山論壇報》的調查顯示,受雇于跨國公司的中國婦女一個星期經常工作超過70小時。
相當一部分中國職業(yè)女性希望逃離這種生活,尤其是高知階層。CNN在2010年針對中國各地2萬名女性的一項調查顯示,有40%的被調查者表示希望當家庭主婦,只有38%的人想成為職業(yè)女性。最能代表這種心態(tài)的一個例子是,在即將出版的初中英文教材里,中國年輕人最熟悉的一個女性角色?“韓梅梅”,在大學畢業(yè)后選擇了做全職太太,并生活得很好。
翁佳鈴說,這和她在紐約做全職太太期間,參加類似的藝術培訓時看到的情況基本類似。1997年,全美已婚并且有3歲以下孩子的職業(yè)婦女占職業(yè)婦女總數的61%,但2002年這一比例驟降至58%。此后有調查顯示,22%高知職業(yè)女性選擇了在有小孩后回家做全職太太,在女MBA中,這個比例更高達3成。《紐約時報》2004年分析這一現(xiàn)象時認為,這批母親出生在美國“嬰兒潮”時期,由于孩提時末得到母親足夠重視,因此做媽媽后會傾向于選擇成為全職太太,以給予孩子更多
至少從數據上來看,全職太太似乎正在全球成為潮流。韓國持有大學文憑的高知無業(yè)女性,在2010年就占女性總失業(yè)人數的40%以上,創(chuàng)下歷史最高紀錄。而在日本,50%的適齡女性不再工作,選擇了回家。歐盟盡管有更傾向于女性的就業(yè)政策,但在意大利南部等地,女性就業(yè)率仍然不足1/5。
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這些都屬于高福利國家,有鼓勵勞動者重視家庭的福利政策。倫敦大學的唐納德·薩松曾在《拋棄福利國家》一文中,大力抨擊高福利國家的模式,并曾以中國做比較,抱怨高福利帶來的低就業(yè)。所有的非高福利國家中,美國可能是惟一的一個例外,但美國有歷史悠久的全職太太傳統(tǒng),但這并未在中國職業(yè)人群中得到廣泛支持。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必須做出選擇,或者繼續(xù)鼓勵女性就業(yè),或者做出改變?!都彝プ冞w背景下的中國家庭政策》開出了幾條藥方,一是以家庭計稅和計算社保醫(yī)保等,另一條是像歐美日韓一樣設立以“家庭可持續(xù)發(fā)展”為目標的機構來制定系統(tǒng)的家庭政策。畢竟聯(lián)合國早在1984年就在《世界人權宣言》里說過,家庭是社會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