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剛剛享受了溫哥華的免費教育兩個禮拜,就趕上了溫哥華所在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以下簡稱BC?。┙處熗Un三天的罷工活動。
BC省的教師與政府之間是簽訂了勞務合同的,純粹的雇傭關系。之前的合同早在去年6月就已到期,在續(xù)簽合同時,雙方在薪酬問題上不能達成協(xié)議。于是,教師聯(lián)盟于去年9月份發(fā)起罷工,要求政府同意未來三年薪酬提高15%的要求。
BC省自然環(huán)境優(yōu)越,尤其是大溫哥華地區(qū),吸引了眾多移民,是北美最貴的城市之一。但是,省內實體經濟并不活躍,平均薪酬和法定最低收入都明顯低于其他省份,是個高財富低收入地區(qū)。
統(tǒng)計資料顯示,BC省教師的入門薪水接近每年5萬加幣,有5年教學經驗的教師平均薪酬為7.4萬元。除去兩個月的暑假和七七八八的假期,每學年只有200天教學日。在公立教育體制下,優(yōu)勝劣汰的機制幾乎不存在,學生作業(yè)少,沒有升學率排名,只有一個全省聯(lián)考,教師聯(lián)盟還號召家長拒絕參加。與本地其他職位相比,教師可謂是含金量不低的“鐵飯碗”。
但是,教師們顯然并不滿意,因為同等資歷的教師在安大略省和艾伯塔省的薪酬要遠遠高于這里。BC省物價高,稅收高,政府在公共教育支出上理應更高。而且很多加拿大人也認為,教師工資應該高于別的職業(yè),這樣才能吸引人才,提升教育的競爭力。
此次教師罷工已經持續(xù)數(shù)月,不過課還是一直照上的。在談判期間,教師聯(lián)盟提出“五不”政策:即上課以外,不填寫表格、不收集資料、不處理學生成績單、不督導校內操場的活動、不參加校內行政會議。
隨后,政府明確表態(tài)堅持“零加薪”,因為沒有那么多錢滿足教師工會提出的要求,談判就此破裂。按照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教師擁有“有限罷工權利”:在提前兩天通知、不嚴重干擾正常教學情況下,可以連續(xù)罷工三天,以后每周可以罷工一天。于是,教聯(lián)組織教師從周一到周三停課罷工,以示決心。家長和孩子們被“綁架”,成為教聯(lián)與政府之間談判的籌碼。
停課第一天,我?guī)е鴥鹤咏涍^他們學校,看到不少老師站在馬路上舉著要求加薪的牌子。陽光明媚,兒子跑過去給了自己老師一個熱烈的擁抱,一切看上去很和諧,更像一場春游。
回家看新聞,和諧表象下是政府與教師聯(lián)盟的針鋒相對。政府在薪資問題上不肯讓步,正試圖通過立法禁止老師罷工,盡快復課。另外一邊,教聯(lián)則組織了大批教師到省府抗議。
三天的罷工,依然是僵持狀態(tài),并且雙方都以孩子為借口。教師聯(lián)盟說:“為了孩子,省府不應該大幅削減教育支出。”政府說:“為了孩子,要盡快通過立法阻止老師停課罷工?!?br/> 而民意調查顯示,教聯(lián)與政府的支持率都在下降。在這場政治和利益的糾纏戰(zhàn)中,納稅人似乎沒有什么發(fā)言權,受損失的是學生和家長,這大概就是民主的代價吧!
在罷工中,我見到最有趣的一幅場景是:一位老師舉著標牌,上面寫著:“ALBERTA TEACHERS M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