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課程改革后,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學到“能力”與“素養(yǎng)”,學生在課堂上突出了主體地位,課堂變得熱鬧、多彩。地理課堂不僅要讓學生了解地理位置、有哪些礦藏,還要了解產生的原因、標志著什么。高效課堂的講授必須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注重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把知識與能力的學習吸收過程濃縮成為在課堂上精心探討的過程。
一、教師要正確領會課標要求
《課程標準》是教學的指導思想,是為了能夠使目標更明晰,讓宗旨更明確,實現(xiàn)高效課堂,《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是開展教學工作的前提。高效課堂首先要認真遵循《課程標準》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目標要求,仔細解讀課標、分解課標,把握好準則,掌握好學法。其次,結合課標的宗旨科學選擇知識生成,以及能力培養(yǎng)的方法。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就是要引導學生通過高效學習,實現(xiàn)《課程標準》對學習目標的要求。在講解地理相關圖表時,教師通過替代可以實現(xiàn)教學目標更明晰,拆解圖標可讓教學內容更加準確,組合圖標可為消化知識做夯實的根基,有效發(fā)揮教學“導向標”的作用。通過替代、拆解與組合,可以科學把握《課程標準》的教學宗旨、課堂結構、知識掌握和能力培養(yǎng)的情況,同時也避免了教學的迷茫與隨意。
二、教師要科學采用講授方法
教師的講曾經(jīng)獨占課堂。新課標背景下,要提高教師的課堂效率,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學思想,明確教學目標。教師的講,要把握學習的導向,促進學生的領會,促進能力的提升,從而實現(xiàn)課堂的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師的講授必須與學生思考同步。當然,教學模塊不同、課程特點不同,課堂精講也會存在差異。教師什么時間多講、什么時間少講,主要取決于教材內容提要的特點,但前提是必須突出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教師了解了,并不代表學生也了解。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必須充分發(fā)揮好課堂的主導作用,努力激發(fā)學生求知的積極性,帶領他們遨游知識的海洋。
三、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廣泛參與
面對教育中存在的浮躁現(xiàn)象,教師不可能改變環(huán)境,但可以改變自己。通過不斷學習、不斷實踐,增強教學反思能力,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促進教學習慣的改變,進而使得地理課程教學更具高效性和具創(chuàng)造性。因為,教學過程泛泛、枯燥無趣是課堂講授的“大忌”,其結果只會導致課堂沉悶、效果極差,造成不利于知識掌握和能力培養(yǎng),時間長了,容易導致學生被動掌握知識、考試單純應付的惡性循環(huán)。可見,如果地理教學僅僅羅列表象知識的層面上,必然會造成學生學習知識枯燥;如果引導學生學習單純在難點突破上,學生往往會失去學習興趣;如果地理課堂教學單純突出積累圖片、卡片資料上,學生往往容易苦惱。要實現(xiàn)學生知識的高效轉化,需要教師有豐富的知識素養(yǎng)、高尚品格,通過精彩的教學形式,充分激發(fā)學生求知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從而真正實現(xiàn)課堂的高效。
(唐河縣實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