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將差量法的原理——等比定律的表達式進一步變形,并應用變形式對差量法解題進行了解析。
關鍵詞:差量法;等比定律。
文章編號: 1005–6629(2012)4–0067–02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B
?、偎鼈兎肿又泻邢嗤瑪?shù)目的碳原子和氧原子,B可以看成A中一個氫原子被氨基取代得到;
?、谒鼈兎肿又袣湓氐馁|量分數(shù)相同,相對分子質量都不超過170,A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0.720;
?、鬯鼈兌际且蝗〈?,分子中都沒有甲基,都有一個羧基。請按要求填空:
(1)A、B的分子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都是 ;
?。?)A的結構簡式是 ;
?。?)B有一種同分異構體C是苯環(huán)上的一硝基化合物,其苯環(huán)和側鏈上的一溴代物各有兩種,C的結構簡式是 。
例3 利用質量均為100.0 g的金屬銅作電極,電解AgNO3溶液。一段時間后,兩電極的質量差為28.00 g,則此時兩電極的質量為
64.00 g 216.0 g 64.00 g+216.0 g=280.0 g
m(Cu) m(Ag) 28.00 g
m(Cu)=6.40 g,m(Ag)=21.60 g,即陽極減少6.40 g為93.60 g,陰極增加21.60 g為121.6 g,選B。
理論差量△m之所以為64.00g+216.0g=280.0g,是因為陽極質量減少的同時,陰極質量增加,兩極質量差擴大,可用下圖表示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知,等比定律運用到化學方程式的差量計算可以有多種形式,要根據(jù)基本數(shù)學原理,結合化學反應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恰中肯綮。換言之,掌握知識的內涵并能夠靈活運用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