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一個金玉般的名字。
廬陵人、中國人,甚至外國人一提起歐陽修,崇敬之情油然頓生,心中閃現(xiàn)人類最美好的字眼:
偉大、崇高、正直、磊落、偉岸、大愛、至善、樂觀、豁達、博學、多才……
如果說,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是璀璨的星空,那么,歐公無疑是一顆耀眼的明星;如果說,政治是風云多變的舞臺,那么,歐公演繹的無疑是一位頂天立地的大丈夫;如果說,中國文學是郁郁蔥蔥的森林,那么,歐公無疑是一棵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
他歷經滄桑的一生,他的傳世之作,他的人品,他的文品,則是我們畢其一生也讀不盡的課本。
走進課本,品讀他、認識他。在歐公身上我們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一個文化人,竟那么全面地展示他的才華:政治的、文學的、史學的、經學的、目錄學的、金石學的等等,他編輯的人生“課本”,竟然和諧地匯合了那么多元素。品讀課本,除了對美的動容,內心總有一股不可言傳的溫馨,并凝固成如玉之潤、如石之堅、如水之柔、如海之深的印象。這獨特的感受刻骨銘心,伴隨著我們——永遠。
走進課本,我們品出歐公政治生涯中的精彩瞬間。他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他光明磊落,疾惡如仇。但歷史煙塵浩渺詭譎,每場政治風波都透視著它的復雜、險惡、殘酷、無奈甚至荒唐。歐陽修堅定地站在大宋王朝的險峰,堅持正義,對是非不辨的小人,予以痛斥:“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爾!”歐公把一個“人”字,寫得認認真真,寫得堂堂正正,寫得氣壯山河。
走進課本,我們品出歐公的淡泊與豁達。他仕途坎坷,宦海沉浮,面對慘烈的現(xiàn)實,淡定從容,吟詩自慰:
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
歐公是“菊”是“筍”的化身。他的言行閃爍著智慧之光,令我們后人于迷蒙中清晰,于混沌中了然。
有一位詩人說:“我將穿越,但永遠無法抵達?!睔W公一生追求的境界沒能抵達,但他是一個失敗的成功者:政治上失敗,文學上卻獲得成功,在中國文學史上歐陽修有著永遠不可動搖的地位。
走進課本,我們品出歐公的詩文,文簡意深,清麗自然,筆隨興至,爐火純青,彰顯妙筆生花的生命力。且看名篇《醉翁亭記》《秋聲賦》等,歷代學子爭相誦讀,那是養(yǎng)耳的音樂,養(yǎng)眼的清流,養(yǎng)心的綠竹。難怪與歐公同代的著名詩人曾鞏對他熱情洋溢地評價:“四海文章伯,三朝社稷臣?!彪y怪前幾年一個高鼻子、藍眼睛名叫勞格文的哈佛博士,到吉安考察廬陵文化,發(fā)出由衷的贊嘆:“宋朝廬陵出了個歐陽修,太偉大了,我們美國學者都敬佩他!”
歐公用手中的筆,耕耘中國的方塊字,直到晚年,依然不衰、不減。他留給后世豐碩的經典:散文500多篇,詩850多首,詞170多首……今天,我們捧著這沉甸甸的雄文巨著,情不自禁地歡呼:“古今文雄誰敵手?歐陽修!”
走進課本,我們品出歐公的大度與大愛。他獎引后進,不厭其煩,用心良苦。一撥一撥品學兼優(yōu)的后輩,經其指點,受其濡染,從而芳名遠播,登峰造極。他對摯友關懷備至,盡管自己身處逆境,舉步維艱,但仍心系零落遠方的知交,去信致候:“別后安否?”“舊疾平否?”“秋寒矣,千萬保重?!毖赞o切切,愛意綿綿,柔情似湖水蕩漾。
走進課本,品讀歐公,品出人格的亮光,品出人性的清香,品出催人奮進的天籟之音。
永遠的歐陽修,永遠的課本。品讀這課本,生命與生命對接,思想與思想碰撞,精神與精神傳承??缭角陼r空,我們與歐公心相印,情相通,使命相連。我們不負歐公,找準自己的人生坐標,撰寫自己的“課文”,編輯自己的“課本”。
歐公的課本,代代有人讀;時代的課本,代代有人寫。中華則大興,歐公則大慰!
(此文為歐陽修故里永豐縣恩江小學“名人文化校本課程”的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