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臻榮
(青海三新農電有限責任公司,青海 西寧 810000)
配電線路是電力輸送的終端設備,是電力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配電線路由于點多、面廣、線長,路徑非常復雜,設備質量參差不齊,受氣候的、地理的環(huán)境影響較大,又直接面對用戶端,供用電情況復雜,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影響著配電線路的安全運行,造成設備故障率居高不下,故障原因也遠比輸電線路復雜。依據近段時間來配電運行故障分析,努力找出配電線路故障的一些客觀規(guī)律,以預防配電線路故障造成的損失。
1.1.1 倒桿。少數為外力破壞、電桿本身質量較差和自然災害造成,多為施工或平時維護不當造成倒桿。
1.1.2 斷線。由于氣候變化或施工不當,使導線弧垂過緊而拉斷導線;相間短路燒斷導線;線路長期過負荷,接點接觸不良,運行中致使接頭嚴重過熱而將接頭處導線燒斷等。
1.1.3 單相接地。瓷絕緣子絕緣質量較差,陰雨受潮后被擊穿接地;樹木超高,刮風下雨時導線與樹枝相碰形成接地;導線接頭處理不當造成接觸電阻過大,運行中致使接頭嚴重過熱而將接頭燒斷與大地接觸形成接地;導線接頭嚴重氧化、電腐蝕而造成斷線跌落與大地接觸引發(fā)接地等。
1.1.4 相間短路。多為兩相或三相導線,因惡劣天氣導線大幅度擺動發(fā)生碰線或擊穿空氣放電;線路弧垂過大,最低點的對地距離大大小于最小安全距離,對地或建筑物頂部放電;鳥害形成相間短路等。
1.1.5 線路缺相運行。主要是線路某相嚴重過負荷或跌落式熔斷器熔絲燒斷等因素造成的缺相運行。
1.2.1 配電變壓器。常見故障主要有鐵心局部短路或熔毀,絕緣損壞;線圈間短路、斷線,對地擊穿;分接開關觸頭灼傷或有放電;絕緣套管對地擊穿或放電。
1.2.2 真空斷路器。常見故障主要有:操作機械性能差,如分合閘失靈、拒分拒合、不能可靠開斷或三相不同期;絕緣性能差,在耐受最高工作電壓及短時過電壓時發(fā)生閃絡或擊穿;載流能力差,通過負荷電流及短時故障電流發(fā)熱,熔焊等。
1.2.3 開閉所、電纜分接箱和配電室。主要故障設施是電纜進、出線,大都發(fā)生在電纜中間接頭及電纜端頭短路故障。
1.2.4 電壓互感器。主要故障有鐵磁諧振、受潮短路、絕緣劣化局部放電或擊穿。
1.2.5 電流互感器。主要故障有二次開路,如引線接頭松動、端子損壞等;受潮使絕緣下降而擊穿;絕緣老化、腐蝕而造成電暈放電或局部放電。
主要因素有每年的春季、秋季安全大檢查工作;部分線路設備的周期性檢修工作;個別線路設備臨時性檢修工作(含人為或外力破壞因素)。
由于部分電網結構不合理,相鄰線路之間的轉供能力很差,不能相互備用,任何一條線路發(fā)生故障或出線斷路器檢修時,無法保證電力負荷的全部轉移或轉供,影響了該線路全線用電或部分用電,使配電網供電可靠性降低。
主要指發(fā)電廠根據需要,持續(xù)、不間斷地提供電力的能力。這一影響因素需要上級電網主管部門根據負荷增長需要、資金等因素統(tǒng)籌考慮和安排。
2.1.1 加強計劃停電管理,減少停電次數和停電時間,提高供電可靠性。各單位申請停電必須報送月度停電計劃,在每月一次的生產協(xié)調會上進行討論和批準,能合并的停電進行合并,能壓縮時間的進行壓縮。未列入月度計劃的停電一律由總工或生產經理審批,從而減少停電次數和時間。
2.1.2 停電檢修一般分三段:停電時間、檢修時間和送電時間,加強這三個階段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嚴格各階段的操作時間管理,把各階段時間壓縮到合適的程度,以提高供電可靠性。
2.1.3 配電臺區(qū)改造和業(yè)擴接火盡量采用帶電作業(yè)。按照一定規(guī)則,在配電網絡上設置預留接火點和接火裝置,既減少業(yè)擴接火停電,又提高優(yōu)質服務水平,切實體現行業(yè)作風的轉變和提高。
2.2.1 盡量按照環(huán)網方式設計,爭取一步到位,設計嚴格按照標準(容量、負載率),適度超前,增強供電可靠性。
2.2.2 電網改造中,逐步提高線路的絕緣化水平,如:絕緣導線、電纜、低壓平行集束導線等,增強供電可靠性。
2.2.3 改良接線,保證線路以靈活方式和適當負荷水平運行,特別是多用戶的線路。
2.2.4 在電網建設中,應選質量好、可靠性高、少維護和少檢修的開關設備,如真空斷路器、S11型配電變壓器等。大力推廣環(huán)網開關柜及封閉式電器,在污染及雷害較嚴重的地區(qū),瓷絕緣子等可考慮提高一個電壓等級,提高設備的運行可靠性。
2.2.5 進一步完善低壓臺區(qū)改造,更換老化、破損下戶線及故障保護器等,增強供電可靠性。
2.3.1 加快舊站的綜合自動化改造。
2.3.2 積極開展配電線路自動化的改造,對故障區(qū)段進行隔離搶修恢復、網絡實行過負荷監(jiān)測、實時調整和變更電網運行方式,轉移負荷等來減少停電頻率。
農網改造最重要的目標是提高供電可靠性和節(jié)能降損,電壓合格率應包含在供電可靠性的范圍中。在發(fā)達國家的供電可靠性規(guī)程中,停電概念是指對用戶的供電電壓低于或超過合格電壓的狀態(tài),而非電壓下降為零。
在這次農網改造中,的確解決了電網卡脖子問題,解決有電送不出去的問題,解決因供電容量不足而對用戶限制用電的問題,解決檢修停電時間長的問題等等,這些歸根到底是提高供電可靠性,但沒能作為目標體現在農網改造之初的規(guī)劃設計中,以提高供電可靠性指標為目的做出全面細致的方案。農網改造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供電可靠性與要求差距很大。因此,加強農網改造對可靠性評價規(guī)劃的力度,做好規(guī)劃,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分步實施,是提高農網可行性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工作步驟。
2.5.1 通過增加二次變電站之間的聯絡線路,實行分段控制和更換導線截面,提高轉供能力,從而達到少停電提高供電可靠性目的。
2.5.2 10kV線路通過架設雙回線路或網改其他措施,提高供電能力,達到少停電提高供電可靠性目的。
10 kV配電網是電力系統(tǒng)與用戶直接相連的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不僅點多線長面廣,而且運行環(huán)境較為復雜,它的安全運行水平直接關系到供電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我們應當重視10kV配網管理,應在實踐中總結經驗,要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并積極應用新技術、新設備,預防線路故障發(fā)生,提高線路供電可靠性,從而保證電網的安全、經濟和穩(wěn)定運行,更好地滿足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需要。
[1]唐正森等.10kV配電網柱上開關雷擊分析和防雷措施研究[J].電力建設,2008年10期.
[2]高祥.加快配電網自動化建設,提高供電可靠性[J].考試周刊,2010年04期.
[3]沙聲強等.配網自動化系統(tǒng)柱上開關設備的特性與選型[J].農村電氣化,2005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