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耀
(廣西大錳錳業(yè)有限公司,廣西南寧 530031)
電法勘探是綜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基本方法之一。電法勘探是以地下巖(礦)之間的電性差異為基礎,根據(jù)地面測定,研究人工、天然電場或電磁場的分布特點及變化規(guī)律來推斷地下電阻率分布,從而推斷地質構造和礦產資源分布狀況[1]。是一種具有簡便、快速、經濟、應用范圍廣的勘探方法。
高密度電法是1980年代國際上興起的一種電法勘探方法,其原理與常規(guī)的電阻率法基本相同。與前者不同的是在探測剖面上同時布置多道電極,由人工控制向地下發(fā)送電流使地下形成穩(wěn)定電流場。通過自動控制轉換裝置對所布設的剖面進行自動觀測記錄。高密度電法可進行二維地斷面測量,兼具剖面法和測深功能。是地層劃分推斷隱伏構造等物體的有效手段[2]。相對而言,高密度電法具有測點密度大,信息量大,工作效率高等特點。測量過程中通過轉換裝置控制電極的不同排列組合,能夠實現(xiàn)電流勘探的各種裝置形式的探測,可以提供更多的地斷面信息。通過對各種地斷面信息的對比分析提高解譯的準確度,有利于發(fā)揮物探技術在勘探中的優(yōu)勢[3-4]。
高密度電阻率法實際上是陣列勘探方法?,F(xiàn)場測量時,只需要在預先選定的測線和測點上,將全部電極設置在一定間隔測點上,然后通過特制的電極轉換裝置,根據(jù)需要將這些電極合成指定的電極裝置和電極距,快速完成多種電極裝置和多種電極距在觀測剖面多個點的電阻率法(視電阻率)觀測。再配上相應的數(shù)據(jù)處理成圖和解釋軟件便可完成地質調查任務[5-6]。
業(yè)主取得了工作區(qū)的探礦權,但該區(qū)地質工作程度低,能收集到的地形地貌及地質資料有限。業(yè)主要求用快速經濟的方法對工作區(qū)的地質簡況,隱伏構造,隱伏巖層,特別是對含錳灰?guī)r的貯存狀況做出預估、預查評價。為下一步的工作開展做出預評價。
測區(qū)位于印度尼西亞國楞榜市 KIRAM村附近。地形地貌為低山緩坡,地面坡度25(°)~45(°)。電測點高程范圍為50~150 m。地表植被多為灌木和低矮草叢。區(qū)域構造為南加里曼丹總構造,地層由石灰?guī)r和上白堊紀火山系列組成,此地層系統(tǒng)下延深至幾十公里。在本工作測區(qū)出露巖層主要有2組巖層:
1)墨綠色和灰色含錳灰?guī)r
灰?guī)r有微弱方鉛礦化和閃鋅礦化。錳灰?guī)r含錳在10%~30%,主要礦物為碳酸錳。含錳灰?guī)r露頭寬度在0.2~3 m。
2)褐紅色碎硝巖和巖爍巖等組成的海相沉積碎屑巖層
此層大面積出露?,F(xiàn)場測定本區(qū)主要出露2種巖層的電阻率見表1。
表1 出露2種巖層的電阻率 Ωm
地質地層組成簡單、巖石電性存在明顯差異是選擇使用高密度電法勘探的基礎。利用上述2種巖石的電阻率差異來調查含錳巖層的位置、構造、產狀和連續(xù)性的方法是可行的。
美國產 SUPERSTING電測儀、R1/IP AGI反演系統(tǒng)。手持 GPS、全站儀及輔助工具等。
對實測數(shù)據(jù)進行編輯處理后,通過R1/IP AGI反演系統(tǒng)對野外測量數(shù)據(jù)進了反演出計算。以下列4個電測剖面反演成果圖為例分析解釋探測效果。
1)圖1為2號線高密度電阻率剖面圖
圖1 2號線高密度電阻率剖面
電阻率剖面分布特征呈高阻性孤立分布,不連續(xù)。低阻性連續(xù)分布。根據(jù)已知地質體和物性資料,在本地區(qū)高阻性一般為含錳灰?guī)r層反應,低阻性為松軟碎硝沉積巖反應。可以推斷上述電阻性基本上反映了其巖石分布。高阻性為含錳灰?guī)r,低阻性為松軟碎硝沉積巖。在14~43 m和86~99 m處有高阻異常,推斷14~43 m和86~99 m處有含錳灰?guī)r。頂部埋深分別為0~20 m不等,厚度不一。
2)圖2為4號線高密度電阻率剖面圖
圖2 4號線高密度電阻率剖面
電阻率剖面分布特征呈高阻性局部連續(xù)分布。低阻性大部分連續(xù)分布。剖面電阻率在17.1~10 000Ωm范圍。推斷有2種不同巖層組成,一種高阻體是含錳灰?guī)r,電阻率范圍3 029~10 000Ωm;另一種低阻體是松軟碎硝沉積巖,電阻率17.1~3 029Ωm范圍。在73~129 m處存在含錳灰?guī)r,頂部埋深分別為0~20 m不等,厚度不一。
3)圖3為6號線高密度電阻率剖面圖
圖3 6號線高密度電阻率剖面
電阻率剖面內分布特征呈高阻性孤立分布,不連續(xù)。低阻性連續(xù)分布。高阻性為含錳灰?guī)r反應,低阻性為松軟碎硝沉積巖反應。剖面電阻率在6.1~10 000Ωm范圍。推斷有2種不同巖層組成,一種高阻體是含錳灰?guī)r,電阻率范圍2 498~10 000 Ωm。另一種低阻體是松軟碎硝沉積巖,電阻率6.1~2 498Ωm。含錳灰?guī)r的電阻率為2 498~39 666 Ωm。推斷0,30,60,81,90,120 m處有含錳灰?guī)r。頂部埋深分別為0~20 m不等,厚度不一。
4)圖4為8號線高密度電阻率剖面圖
圖4 8號線高密度電阻率剖面
電阻率剖面內分布特征呈高阻性孤立分布,不連續(xù)。低阻性連續(xù)分布。高阻性為含錳灰?guī)r反應,低阻性為松軟碎硝沉積巖反應。電阻率在8.8~10 000Ωm范圍。推斷有2種不同巖層組成:a高阻體是含錳灰?guī)r電阻率范圍2 671~10 000Ωm;b低阻體是松軟碎硝沉積巖電阻率8.8~2 671Ωm。松軟碎硝沉積巖電阻率約為2 671Ωm。推斷15,28,55,80,95,100 m處有含錳灰?guī)r。頂部埋深分別為0~13 m,厚度不一。
本電測工作區(qū)地貌條件簡單,地形平緩,相對高差小。地質單元單一,巖層界線明析,巖性簡單而且電阻率差異大,易于分辨。工作區(qū)較好的地質地貌背景條件有利于實施電法勘測工作,提高了電法電阻率測定的有效性和準確度。利用高密度電法勘探的工作成果,預測了該工作區(qū)含錳灰?guī)r貯存的基本情況,為下一步進行地質工作提供了基礎資料。為了驗證高密度電法勘探工作成果的有效性,在工作區(qū)布置2個鉆孔進行驗證,均在預測位置發(fā)現(xiàn)相應巖層。結果表明:利用高密度電法勘探在本工作區(qū)調查含錳巖層的應用是有效和可靠的。
1)通過本次電法勘測大致查明了本工作區(qū)含錳巖層的位置、走向、埋深,為下一步開展工作提供了依據(jù);
2)高密度電法勘探作為一種比較成熟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具有簡便、快速、經濟應用范圍廣等特點,應用在同類地區(qū)特別是國外地質工作程度低的區(qū)域有借鑒意義。
[1]王興泰.高密度電阻率法及其應用技術研究[J].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991,21(3):341-347.
[2]蘇永軍,王緒本,羅建群.高密度電阻率法在三星堆壕溝考古勘探中應用研究[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7,22(1):268-272.
[3]羅延鐘,張桂青.電子計算機在電法勘探中的應用[M].武漢:武漢地質學院出版社,1987:50-58.
[4]段本春,朱永盛.電法二維有限元正演計算的若千新結果[J].物探化探計算技術,1994(19):61-66.
[5]底青云,王妙月.二維電阻率成像的有限元解法[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1999,18(3):317-321.
[6]Lines,L.R.,and Treitel,S.,Tutorial.A review of least-squares inversion and itsapplication to geophysical problems[J].Geophys.Prosp.,1984,32:159-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