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分班后,因為是新組合的班集體,所以第一次座位基本上按照身高來排。不過,在排座位之前,我在班上說:有特殊情況的同學,事先跟老師說一聲。
只有一個同學把自己有聽力障礙的情況告訴了我。
可是,座位排定后的第二天,杏同學的爸爸就來到我的辦公室,請我?guī)退畠簱Q座位,說女兒的視力不好,現(xiàn)在的座位(三行五座)看不清黑板,還說女兒在家里哭得很傷心。
我問:“她為什么不提前直接跟老師說呢?”
杏爸爸:“我女兒膽小,不敢說?!?br/> 既然家長提出給杏換座位的要求是合理的,我答應了,并且告訴他,以后有什么困難,要杏直接來找我就行了。杏爸爸高興地離開了。
月考過后,又要換座位了。這次,我調(diào)整了排座位的方式。根據(jù)月考成績,把學科之間可以互補的同學盡量地排在一起,便于合作學習,共同提高。同學們都很高興地接受了這種方式。至于杏,綜合考慮到她的視力、身高和數(shù)學是短板的事實,特意安排她跟數(shù)學成績特別好的惠同桌,坐在九行二座(最靠邊的位子)。
沒過兩天,杏爸爸又來了,還叫來了他的親戚、我同組的老師作說客,目的只有一個——換座位,理由還是看不清。
我真的糊涂了,坐前排還看不清?既然坐第二排都看不清,為什么又沒有配眼鏡呢?恐怕這不是真實的理由吧。
果然,從杏爸爸的話中我明白了原委。因為兩次都坐在最靠邊的小組,杏心里覺得委屈。她把教室里的座位與在老師心目中的位置牽扯到了一起,覺得老師看不起她,所以回家后跟家長抱怨。杏爸爸不問青紅皂白,就匆匆趕來了,因為愛女心切啊。
這一次我沒有答應杏爸爸的要求,而是耐心地向他解釋說:“老師在排座位之前,已經(jīng)綜合考慮了她各方面的情況。不關心她,就不會給她配一個學習優(yōu)秀的同桌,所以,請家長理解。同時,還請家長配合,多對孩子進行一些心理方面的疏導,不要太在意座位問題。”
解釋清楚了,家長也理解了老師的良苦用心,沒再提換座位的事。
第三次換座位是在一個月之后。這次,我有意把杏跟一位性格開朗的女生排在一塊,本想通過同學去影響她,改變她,讓她樂觀開朗起來。沒想到的是,杏爸爸還是迅速作出了反應,不過這次沒有親自來,而是發(fā)來一條短信:“老師,你好。我是杏的家長,女兒說她的同桌太吵,影響她的學習。還得麻煩你,能不能幫她把座位換換?”
通過幾次換座位,我發(fā)現(xiàn),不僅杏在心態(tài)上有問題,而且家長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也有問題。于是,我與杏進行了一次長談。我說:“你爸為了座位的事找過我?guī)状?,挺辛苦的。其實,如果你真正愛爸爸的話,完全不必要麻煩他跑這么多趟。你也看到了,我對于班上同學換座位的政策是十分寬松的,只要有助于學習,只要雙方愿意,告訴老師一聲就可以了。你為什么不自己去跟老師或同學溝通,通過自己的努力達成愿望,而要去麻煩爸爸呢?人要學會長大!你說對嗎?”
杏點了點頭。
我繼續(xù)說:“還想提醒你的是,其實坐哪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你也看到了,班上不少成績優(yōu)異的同學也坐在后邊或者邊上,但是他們并沒有過分計較。因為他們知道,教室分東西南北,有前后左右,每一個地方都得有人坐。所以,與其總是盤算著位置,不如從這種困惑中跳出來,踏踏實實地做自己該做的事。你說,對嗎?”
那以后排座位,杏爸爸沒再找過我。后來,接到過杏爸爸發(fā)來的一條短信:“老師,我女兒現(xiàn)在跟變了一個人似的,回家后不再抱怨,性格開朗了很多,尤其是更加體貼父母了。看來,我也要適應她的變化,改變一下自己的關心方式了?!?br/> 我的目的終于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