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5/0108/MLLHhvZ7RK6CQhZk5Yqap2.webp)
摘要: 語文教育的基本性質是語言的教育,口語訓練、有聲語言的交際訓練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普通話水平測試大綱》側重普通話語音規(guī)范性考察的方針指引下,口語教學著重語音系統(tǒng)辨正,不少普通話教材也是語音占很大比重,詞匯語法篇幅極少,還有一些“普通話教程”只談語音,詞匯語法只字不提。就漢語教學的這些問題,作者從三個方面談了自己的思考:(1)通語教育重書面語,對外漢語重口語;(2)普通話水平測試重語音,詞匯和語法往往處于“受冷落”狀態(tài);(3)對外漢語口語教學不單重視語音,而且重視詞匯和語法的做法值得肯定和借鑒。
關鍵詞: 漢語教學 口語 普通話測試 詞匯 語法
1.通語教育重書面語,對外漢語重口語
中國的語言學研究和語言教育,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重書面語輕口語。早在60年代,語文教育家呂叔湘先生就在他的不少文章中反復論述白話教學可以也應該口語和書面語雙管齊下:“如果只依靠‘讀書’而不直接給以口頭訓練,要認真提高兒童的語言水平是做不到的”;“撇開語言教文字,這是一種半身不遂的語文教學”;“撇開語言教文字,教學的效率一定很低”;“學校語文教學由于重視書面語(這是完全應該的),幾乎完全忽視口語的教學(這是不應該的)。有的學生只說幾分鐘話,就雜亂無章”①。
半個世紀過去,關于“培養(yǎng)聽說讀寫的能力”的說法已寫入語文教學大綱,但通語教育中(主要指中小學語文基礎教育)重書面輕口頭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扭轉,往往語言知識傳授多、書面語訓練多,學生被動受制多;而在語言交際功能、思維功能上思考少:言語交際能力訓練少、口頭語訓練(學生開口及課外活動如獨白、演講,對話、辯論,復述、轉述,提要、發(fā)揮,采訪、報道,討論、總結等)少、思維訓練少、主動創(chuàng)造少,沒有真正認識到語文課是以培養(yǎng)交際能力為目標的“言語課”。
由于長期受重文輕語思想的影響,目前通語教育中口語及其研究的重視不及外語教育和對外漢語教育,而更多地重視書面語(閱讀和寫作)。廈門大學圖書館書目檢索(2008年6月)805條記錄,英語口語590條,占73.29%;二外口語138條,占17.14%;對外漢語口語37條,占4.60%;通語口語40條,僅占4.97%。通語口語盡管記錄數(shù)略多于對外漢語口語,但通語口語40條記錄80%以上都是朗誦演講、交際口才之類,內容多有重復,像對外漢語口語從語音、詞匯、語法漢語本體方面教口語的著作或教材少之又少。
2.普通話水平測試重語音
應該說,隨著普通話的大力推廣,通語教育里中小學語文基礎教育重文輕語的狀況得到很大的改變。普通話口語開始得到重視,另外,2003年5月21日頒布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管理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16號)要求,教師和申請教師資格的人員、廣播電臺、電視臺的播音員、節(jié)目主持人、影視話劇演員、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師范類專業(yè)、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yè)、影視話劇表演專業(yè),以及其他與口語表達密切相關專業(yè)的學生等都需接受普通話測試。
2.1普通話水平測試重點考查語音
普通話水平測試采用口語方式進行,是對應試人員運用普通話口語進行表達的過程中所表現(xiàn)的語音、詞匯、語法規(guī)范程度的評定?!镀胀ㄔ捤綔y試大綱》②明確說明“普通話測試的內容包括普通話語音、詞匯和語法”。但我們看到,《普通話水平測試大綱》③側重的只是普通話語音規(guī)范性考察,而詞匯和語法則往往處于“受冷落”狀態(tài)。我們看普通話水平測試試卷構成④:
資料來源:湖南省語委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2009年2月
從普通話水平測試試卷構成我們看到,普通話水平測試五個題中,一、二、三題測查的均主要是應試人的語音。100分的試卷能夠體現(xiàn)考生普通話詞匯和語法規(guī)范程度的只有第四題判斷測試10分(此題湖南省不考,分值算入說話項)和第五題的詞匯語法規(guī)范程度5分(說話部分30分,其中語音標準程度20分、詞匯語法規(guī)范程度5分、自然流暢程度5分),僅占整個試卷總分值的15%。湖南取消第四題判斷測試(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等省份也根據(jù)本地區(qū)實際情況,免測判斷測試項),第五題詞匯語法規(guī)范程度分值由5分調整為10分,這樣,湖南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等取消第四題判斷測試的省份普通話測試最終能夠體現(xiàn)考生普通話詞匯和語法規(guī)范水平的只有10分,僅占試卷總分值的10%?。
2.2普通話水平測試詞匯語法比例較小的原因
普通話水平測試主要側重語音系統(tǒng)的辨正,側重普通話語音規(guī)范性的考察;而詞匯和語法所占分值比例很小,處于“受冷落”狀態(tài)。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兩點:
2.2.1語音差異與測試對象的主要分布
漢語方言的分歧及各方言與普通話的差異突出地表現(xiàn)在語音方面,不但各大方言區(qū)之間、各方言與普通話之間語音系統(tǒng)差別大,就是一個地區(qū)、一種方言內部也常在語音方面有明顯的差異,可以說,語音差異是造成交際困難的主要原因。所以,學習普通話的關鍵是學習以北京語音為準的標準音。
“普通話的詞匯在書面語中已經(jīng)廣為使用,尤其是那些常用詞早為一般識字者所熟知”⑤。而我國現(xiàn)行的普通話水平測試,測試對象主要是大中專師范生、教師,電臺、電視臺播音員和主持人等“高層面人員”。由于上述人員具有較高的語言文化水平,閱讀和寫作都有一定水平,在詞匯、語法等方面許多“低級”的錯誤可以避免,如出現(xiàn)借用方言等不規(guī)范情況,一般不會影響交流。而語音方音濃重,完全可能彼此之間不能交流。這和中國人學英語不一樣,中國人學英語語音過關了,如果沒有足夠的詞匯量、不懂得基本的英語語法規(guī)則,是無法用英語正常交流的。留學生學漢語也同樣如此。因此中國的英語教育和對外漢語教育往往經(jīng)過最初的語音入門后馬上將重點轉入詞匯教學,轉入長篇語段和真實語境中學詞匯用詞匯、轉入培養(yǎng)用目的語思維的能力(當然語音的教學可以貫穿始終)。
2.2.2詞匯系統(tǒng)的開放性與評定規(guī)范的難度
層出不窮的新詞語、方言詞、外來詞,滲透吸收進普通話。掌握詞匯的變與不變、規(guī)范與不規(guī)范,判定哪些詞語是普通話詞、哪些是不規(guī)范的方言詞,不一定很容易。“詞匯是語言中單位最多、規(guī)模最大、分類最細的系統(tǒng),又是不斷變動的,新詞語產生、更替都很快”(《李如龍先生訪談錄(2008版)》),“普通話吸收了方言詞后,究竟算是已經(jīng)吸過來了,或者暫時還是方言詞,都沒法劃清界限。所以,詞匯學難,也是詞匯學發(fā)展令人不滿意的一個重要原因。這個學科本身就有很多的難點”(《李如龍先生訪談錄(2008版)》)?!拔乙詾楫攧罩笔且贫ǜ涌茖W、規(guī)范的普通話通用詞表和基本詞匯標準及基本語法標準”(陳章太《關于普通話水平測試的效度問題》)。
再有,測試的特殊語境與評定詞匯規(guī)范水平的難度也影響著普通話測試的試卷構成。每一份測試試卷都有科學的結構,聲韻調及輕聲、兒化等難點的出現(xiàn)頻次都有具體的規(guī)定,根據(jù)這些基本上可以準確地判定出考生的語音等級;而詞匯方面的情況大不相同,考生所選考題(如說話題)的不同、考試語境的特殊性完全可能掩蓋考生真實的詞匯規(guī)范水平。
3.詞匯和語法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在《普通話水平測試大綱》主要側重普通話語音規(guī)范性考察的方針指引下,很多的口語教學著重的也是語音系統(tǒng)辨正。通語教育的普通話口語教學中,忽視詞匯和語法可以說是普遍現(xiàn)象。不少普通話教材也都是語音占很大比重,詞匯語法篇幅極小,還有一些“普通話教程”只談語音,詞匯語法只字不提。
實際上,普通話口語使用中,詞匯、語法不規(guī)范,如方言里特有的一些詞語和語法現(xiàn)象被硬加套用到普通話中,出現(xiàn)許多不標準、不純正的現(xiàn)象,同樣會影響交流(甚至有時可能比語音不規(guī)范對普通話交流影響更大)。以湘語區(qū)地方普通話為例:
“你有沒散(sǎn錢)?”意思是問是否有零錢,這不是湘語區(qū)特有說法,全國各地一般都能聽懂;但是“散(sǎn錢)”能聽懂,“找散(sǎn)”這個湘語說法外地人就不一定明白,湘語區(qū)地方普通話“幫我把錢找散”外地人可能愣半天才明白是“幫我換些零錢”、“幫我把錢找開”的意思。
“你有沒散(sàn錢)?”又是一句地方普通話,問“有沒有給(晚輩)壓歲錢”(“你有沒散(sàn錢)?”“你有沒散(sàn米)?”“你有沒散(sàn錢)給他(她)?”“有沒散(sàn米)給他(她)”也可能是乞丐上門乞討后,旁人問有沒施舍錢物。)請湘語區(qū)普通話學習者給解釋“你有沒散(sàn錢)?”可能又會來一句地方普通話“問你有沒打發(fā)錢(壓歲錢)”——“打發(fā)”這個詞也是帶著湘語特色的不規(guī)范用法,外地朋友可能還是不懂。
以上僅是一個小小的例子,張艷梅《湘方言區(qū)普通話口語難點及教學對策研究》⑥在600多名以湘語(長沙地區(qū)為主,兼及新湘其他地區(qū)和老湘語區(qū))為母語的人員中進行了為期9個月(2008年7月—2009年3月)的調查和教學試驗。通過湘語區(qū)地方普通話詞匯及語法句例調查,發(fā)現(xiàn)有一半以上詞條及語法現(xiàn)象容易將湘語影響帶入地方普通話,重者影響交流,輕者至少也是普通話口語詞匯不規(guī)范不純正。
實際上很多學習者對自己和周圍地方普通話中詞匯語法不規(guī)范現(xiàn)象習焉不察,“在線教學和問卷調查了解到,90%以上的受調查者認為自己學普通話最大的障礙在語音。其中60個有效樣本中只有11位受調查者認為自己學普通話的難點除了語音,還有詞匯、語感、思維和缺少語言環(huán)境。另外,60個有效樣本中沒有人說到語法有難度?!保◤埰G梅《湘方言區(qū)普通話口語難點及教學對策研究》)
在通語口語教學中,忽視詞匯和語法可以說是普遍現(xiàn)象。研究詞匯和句型,重視詞匯的差異比較,需引起足夠的重視。在這方面,對外漢語教學值得肯定和借鑒:引導留學生學漢語,不單重視語音,詞匯語法也很重視;引導留學生過語音關,往往也是結合詞匯和篇章,同時在實際交流和對話的真實語境中引導和鼓勵學生大量訓練和應用。
注釋:
?、賲问逑?呂叔湘論語文教學[C].山東教育出版社,1987.
?、诮逃繃艺Z委發(fā)教語用〔2003〕2號文件.
③教育部國家語委發(fā)教語用〔2003〕2號文件.
?、軈⒁娊逃繃艺Z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審定編制.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R].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莞=ㄊ≌Z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編.福建普通話訓練與測試[R].語文出版社,2001.
?、迯埰G梅.湘方言區(qū)普通話口語難點及教學對策研究[D].廈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審定編制.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R].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2]湖南省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編.普通話訓練與測試[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福建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編.福建普通話訓練與測試[R].語文出版社,2001.
[4]呂叔湘.呂叔湘論語文教學[C].山東教育出版社,1987.
[5]張艷梅.湘方言區(qū)普通話口語難點及教學對策研究[D].廈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6]李如龍.口語和口語的訓練[J].語言文字應用,1993.
[7]李如龍.漢語應用研究[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4.
[8]李如龍.語文教學——在香港語文學會的演講[A].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9]李如龍.文言白話普通話方言[J].語言文字應用,2003,04.
[10]陳芳.論普通話測試與詞匯規(guī)范[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14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