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現(xiàn)代文閱讀是高中語文學習的重頭戲之一,但其評價問題一直困擾著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作者從多元主體這個角度就現(xiàn)代文閱讀評價提出自己的看法,主要從多元主體的內(nèi)容、特點、實施的前提及實踐中的運用等方面展開。
關鍵詞: 高中語文學習 現(xiàn)代文閱讀 多元主體評價法
一、多元主體評價法的內(nèi)容
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閱讀能力評價是以教師為主體,評價主體是一元的,忽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使學生處于被動的被評判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有效保護,從而導致大部分學生對評價持冷漠、應付心態(tài)。所以我們要提倡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家長評、教師評,加強自評的指導,在自評中學會提高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多元評價變單一的教師評價為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相結合,強調(diào)評價主體間的溝通協(xié)商,鼓勵評價主體和被評價者之間展開互動與合作。這樣可使學生由被動受試者變成評價的主動參與者,教師由評價的權威變成評價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家長由評價的旁觀者變成評價的參與促進者。
1.學生自評。教學雙方本應是教學中一組對等的主體,他們不應該僵硬地分出誰主誰客。如果在閱讀能力培養(yǎng)中,人為地讓學生處于客體的地位,會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不負責任的隨意閱讀態(tài)度。學生自評則肯定了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學會反思,從而發(fā)展自我內(nèi)省智能,逐步成長為一個自主和自立的學習者,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2.學生互評。學生作為閱讀的主體,他們之間是完全平等的,而且由于知識結構、閱讀環(huán)境等的一致性,使他們之間的溝通和合作進行得更加順利?;ピu,可以讓學生獲得不同的閱讀體驗,并學會尊重他人,理解并欣賞他人,更加清楚同伴和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學會信任、誠實、公正對己和對人。
3.家長評。家長評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家長對自己的孩子了解,家長和孩子日常相處,對孩子性格和處事習慣極其了解。這樣在閱讀評價中,家長不僅可以就文論文,而且可以結合共同的生活經(jīng)歷給孩子以指導,加深孩子的閱讀體驗,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另外,由于家長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是日常而瑣碎的,這時候的閱讀又是輕松而沒有明確任務的,因而評價時更帶有一種處世之道的傳授和交流,更能激起孩子的閱讀興趣,完善孩子的人格。
二、多元主體評價法的特點
多元主體評價法是基于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它完全顛覆了傳統(tǒng)的紙質試題問答形式的限制,多角度多方位的用評價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它的特點如下。
1.機動性。多元主體評價法突破了傳統(tǒng)試卷的束縛,所以這種評價方式無論是在評價時間還是評價地點上都有極大的機動性。只要產(chǎn)生閱讀,無論是學生是在教室還是在家里,甚或是在路上,都可以進行評價。而且誰都可以成為主體,所以無論是上課時還是課堂后都可以進行,是一種簡便易操作的評價方式。
2.隨意性。在這里,閱讀評價法中的隨意性是指在突破紙質試卷的牢籠后,評價不再以鮮紅的分數(shù)作為衡量一個學生閱讀能力的標準,它的多主體性使評價不再圍繞一個主題,限定一個標準答案,在統(tǒng)一的范疇進行條條框框的作答。因為不同的主體由于自身經(jīng)歷和知識構成等諸多因素的不同,他們對文本的理解也是有不同的,這樣的閱讀評價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閱讀的共鳴,它這種對外顯示出的一種隨意性,使閱讀變得平民化,具有一種親和力,使閱讀真正成為一種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不是技能的訓練,少了試卷的壓迫感,從而使閱讀成為一種享受。
3.反饋及時性。作為一種機動性很強的閱讀評價方式1nG8gk+Fi0k51CpgsPu3E+g9CRP8TCVNZUTdvjZNw38=,多元主體隨時隨地都可以對閱讀能力進行評價,所以它的反饋也幾乎不受限制,可以使反饋遍布于整個閱讀過程。這樣學生可以隨時根據(jù)反饋的情況調(diào)整自己的閱讀,使閱讀不再是一種茫然的無目的的橫沖直撞,像一只待宰的羔羊似的等待最后的宣判。這種反饋的及時性,讓評價成為溝通交流的方式,而不再是閱讀的粗暴的終結者。
三、多元主體評價法實施的前提
很多老師在進行教學時實行一言堂,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采取一刀切,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教師都是教學和評價的主角,究其原因不外乎兩者:其一是長久以來師道尊嚴的傳統(tǒng),有些教師認為如果把課堂交給學生,和學生交流會給學生以冒犯自己的機會,讓學生自己評價會讓學生對教師的專業(yè)能力產(chǎn)生懷疑,進而藐視教師,最終會導致師道尊嚴盡失。其二是基于成年人對少年人的一種愛護,但這種愛護是一種過分的保護,其外在表現(xiàn)為一種對學生能力的不信任,總是把學生的能力和自己的能力放在同一天平上進行衡量,然后總能找出學生的不足,最后的結果就是教師包辦教學上的一切活動。而這一切都是多元主體評價法實施重大阻礙,所以我們要實施多元主體評價法,就必須做到以下兩點。
1.認識到師生之間的平等。這有利于教學效果的增強,對學生的健康成長也有利。平等的師生關系是賞識教育得以實施的前提,它是保證激勵性原則順利實施的重要前提。師生平等既是學生渴望的,也是好多教師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但由于我們國家兩千多年延續(xù)的教育觀念,所謂的師道尊嚴,使我們的教育中老師總是高高在上,不茍言笑,即便有一些年輕教師想用現(xiàn)代的教學理念和學生打成一片平等相處,身邊總有老教師語重心長地指點你:要有威嚴才能樹立威信。似乎教師的威信是靠高高在上,用一種俯視的姿態(tài)面對學生,而學生則謙卑地匍匐在老師的腳下獲得的。在這樣一種不平等的關系下產(chǎn)生的教學,它是無法讓學生產(chǎn)生愉悅感和滿足感的。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尤其是閱讀教學中,老師要放下師道尊嚴,走到學生中去,以一種平等平和的姿態(tài)和學生一起交流閱讀體驗。
在教師和學生這一組關系中,通常主動權掌握在教師手里。當教師放下了所謂的師道尊嚴,為學生構建了平等的交流平臺,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才會有一種安全感才會充滿信心,思維才會活躍,才會向教師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親其師,信其道。只有在這種情境之下的評價,才會讓學生感到真誠而有價值。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是提高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2.對學生報以充分的信任。高中生是正處于叛逆期的一個十分敏感的群體,教師必須從心里相信學生,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羅森塔爾效應實驗證明,教師給學生自信,學生就會有高成就。教師對學生的信任是一種巨大的鼓舞力量,信度越大,成就越高。陶行知先生也曾這樣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這就需要我們恰當?shù)卦u價。而這種評價不僅僅是就某篇文章,某個知識點的就事論事,而是讓學生知道自己有很強的能力,而且具備很大的潛能,自己一定會成功的。這就需要我們在具體的教學中真誠地賞識學生。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多一點自我感覺。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還學生以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地位,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要尊重學生各種各樣的答案,要知道閱讀能力是一種個體體驗,不要用所謂的標準答案來粗暴地把學生“一棍子打死”。只有我們對學生的答案加以肯定,并循循善誘之,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能力才一定會有大的提高。
四、多元主體評價法在實踐中運用
多元主體評價法是一種簡便易操作的閱讀評價法,它的簡便性使它越來越多地被運用于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的實踐中,而且,這種多元主體不是單一的,我們在使用學生為主體的評價方法時還可以以此為基礎讓學生互評,然后讓家長再評,甚至以公告欄或網(wǎng)絡的形式把學生的閱讀體驗閱讀能力推到一個更加廣闊的平臺上去。
例如講授蘇教版高中語文第二冊課文《一個人的遭遇》,這篇文章是前蘇聯(lián)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肖洛霍夫的作品,篇幅很長,作為一篇自讀課文,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時也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于是評價方法顯得至為重要。我就嘗試著用多元主體評價法來進行教學。
上課之前我請學生課前預習,自讀課文,并拋出一個問題:文中有哪些看似矛盾的情節(jié)?請你就其中某一方面進行探討。這是閱讀的初體驗,很多同學僅僅是基于一種對文本文字的一種粗略的了解,所以他們的答案頗有些奇怪——有的同學提出孤兒凡尼亞和“我”年齡相差太大,應該叫“我”爺爺而不是爸爸;“我”在戰(zhàn)俘營應該被敵軍殺死才對,不會這么容易就逃了出來,等等。對此,我沒有評價,而是給學生們介紹了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的背景知識和肖洛霍夫及他的戰(zhàn)爭創(chuàng)傷論,然后請同學再結合一系列的知識再讀文章,并對自己之前的理解進行評價和修正。接著把自評修正后的成果以小紙條的方式投影展示給所有同學,這時候教師要凸顯自身的引導作用,我把學生的回答整理成五個問題:(1)標題是《一個人的遭遇》,但文中主人公不止一個。(2)第二段說自己像個小孩兒那樣好吹牛,第七段又說自己常常做老頭兒的夢。(3)自己的妻子兒女死了沒有流淚,可是和萬尼亞對話后,眼淚怎么也忍不住了。(4)“我”有了新兒子應該是一個精神轉機,可是此前長做美夢的他,反而常常做起了噩夢。(5)“我”如此愛萬尼亞,可是給他買衣服為什么如此馬虎?這些問題便于學生集中進行互評。這時候課堂上的氣氛空前活躍,學生們體會到了自身的活動主體地位,閱讀興趣大大提高。課結束之后,我請同學們把自己的閱讀結果以讀書筆記的形式保存下來,并把這些文章放到班級的網(wǎng)頁上,請社會參與進我們的閱讀評價中,這時候每一篇讀書筆記后面的“腳印”數(shù)和回帖數(shù)則是最好的社會評價。這樣,學生自己、教師、學生之間、社會各個主體在閱讀評價中充分展現(xiàn)了自己的能動性,大大提高了閱讀效率,長此以往,閱讀能力定會大大提高。
再有一例,蘇教版《現(xiàn)代散文選修》中的課文《我的母親》,這是胡適先生懷念自己母親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對這篇文章的解讀并不在于文字而是一種情感。所以在教授這篇文章時,我沒有直接評價學生的閱讀問題,而是請同學們寫了一封《給爸爸媽媽的一封信》,然后寄回家。據(jù)說很多家長接信后都哭了,并寫了一封長長的回信。這就是家長評價在閱讀能力培養(yǎng)中的作用顯現(xiàn)。
五、使用多元主體評價法應注意的問題
多元主體評價法作為一種較新的閱讀能力評價方法,我們在具體使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所謂的多元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教師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由于自身經(jīng)歷和知識的局限,在閱讀評價時往往會不夠客觀全面,這時候教師不能聽之任之,而是要積極引導、點撥。不能完全把課堂交給學生,然后老師不聞不問,甚至一走了之。在這里,教師的主導作用不應削弱,而應大大加強,因為原來的評價機制中教師是顯性的,直接作用于課堂閱讀評價中,而多元主體評價法中教師的作用是隱性的,但絕不能消失,這需要的就是更強的課堂駕馭能力和評價主導能力。同樣,家長和社會由于專業(yè)方向和專業(yè)程度的不同,他們在評價的度上會有欠缺,這時候,也需要教師再適當?shù)鼗卦u。
2.這種多元是一個立體結構。它不是非此即彼的,也就是說,當我們在對一篇文章進行評價時,可以由學生、教師、家長和社會先后共同參與,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自評進行評價,學生可以對教師的評價再評價,甚至家長可以對教師和學生的閱讀評價作再評價。而且,它也可以是多個主體同時進行評價,然后根據(jù)評價情況進行整合、反饋。
參考文獻:
?。?]陳旭遠主編.新課程新理念.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55-200.
?。?]加德納.多元智能.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4.
[3]許維新,郭光友.現(xiàn)代教育技術應用基礎(第2版).科學出版社,2009-03-12.
?。?]余文森,陳列.課堂教學評價體系[J].中小學管理,1991,(3).
?。?]徐巖,丁朝蓬.建立學業(yè)評價標準促進課程教學改革[J],課程、教材、教法,2009,VOL29,(12).
?。?]倪文錦.語文考試改革之我見[J].語文教學通訊·高中刊,2004,(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