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生英語成績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不平衡
“跨文化交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or cross-cultur
al communication),指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 也指任何在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交際。由于不同的民族所處的生態(tài)、物質(zhì)、社會及宗教等環(huán)境不同, 因而各自的語言環(huán)境產(chǎn)生了不同的語言習慣、社會文化、風土人情等等諸語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們說話方式或習慣不盡相同。因此, 在交流中, 人們總喜歡用自己的說話方式來解釋對方的話語,這就可能對對方的話語做出不準確的推論, 從而產(chǎn)生沖突和故障。
二、跨文化在教學中的體現(xiàn)
(一)跨文化知識在教學大綱及教材中的體現(xiàn)
目前,《英美國家概況》或《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等課程已成為許多高校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程,主要通過對英美兩國的地理、歷史、人文、政治等方面的介紹讓學生對世界上主要的英語國家有了一定的認識。如英國的全稱為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lián)合王國),由國家名字的來源可知,我們常識中所謂的“英國” 它包括英格蘭(England)、蘇格蘭(Scotland)、威爾士(Wales)和北愛爾蘭(Northern Ireland)四個部分,貌似不太重要的知識點,但卻帶出極大的文化差異。
?。ǘ┛缥幕R在課堂教學中的體現(xiàn)
1、挖掘課程中的跨文化因素。在現(xiàn)有的英語課程設置中,貫徹實施文化教學最可行的一條途徑就是充分利用、挖掘各門課程中的文化因素,把文化教學真正貫穿人才培養(yǎng)始終,落到實處。
2、學生對跨文化知識的發(fā)掘和體會。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通過教學實踐體驗,學生可以主動地認識、感受文化差異,在實踐中培養(yǎng)符合交際準則的行為習慣。
3、鼓勵與外籍人士交往,真實體驗語言跨文化交際。重視跨文化交際的培養(yǎng),除了在課堂教學中的灌輸,還可以以其他方式進行,組織學生觀看英文電影、電視、錄像;請外籍教師到校任教, 鼓勵學生與native speakesr面對面交談, 可以親身體會到外籍人士不同的行為方式、風俗習慣、思維模式,也可以感受許多生課堂上學不到的有關社會文化背景方面的生動東西。
?。ㄈ┛缥幕R在測試中的體現(xiàn)
在大學英語四六級和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等級考試中,對文化知識的考點和分值是不容忽視的,此方面可以看出國家相關部門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導向: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不容忽視。
一般而言,西方人在交談時不涉及個人問題,因為他們認為具體的個人問題是隱私(privacy)。所以,詢問西方人諸如年齡、婚姻、家庭或薪水等問題一般被認為是不禮貌的,他們不喜歡聽到此類問題,更不樂意回答。但是在某些特殊場合這一規(guī)范或準則是可以被打破的。
?。ㄋ模┛缥幕R在生活中的體現(xiàn)
掌握一定的跨文化知識有助于我們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與外國人的交往和對跨文化知識的更深入掌握和理解。
如:
1、社交禁忌。在英語國家,拜訪某人需事先預約,忌突然造訪。否則,受訪者會感到不快,因為這突如其來的拜訪打亂了工作安排,給他造成了極大的不便。約好的拜訪一般要準時,但習慣上,尤其是宴請或聚會,美國人習慣晚3—5分鐘到達,晚10分鐘也是沒有問題的,這是為了給女主人更寬裕的換衣化妝時間,以更好的精神狀態(tài)接待客人。
2、節(jié)日禁忌。圣誕節(jié)是西方的盛大節(jié)日,這個節(jié)日的禁忌主要和圣誕布丁聯(lián)系著。不少西方人認為,攪動布丁能使自己在未來的一年中萬事如意。因此,在做圣誕布丁時,家庭的每個成員都至少要攪動一下布丁,并許下一個心愿,他們相信這個心愿極有可能實現(xiàn)。
3、迷信與禁忌。英美社會中有一些常見的迷信說法和禁忌,如下:
1) To get out of bed on the wrong side means you will have a bad day.
2) It is unlucky to have a black cat cross the road in front of you.
3) The bride should not see the husband on the morning before the wedding.
4) Cattle lying down indicate rain.
5) A cricket in the house is good luck.
4、種族歧視語。在英語中,種族歧視語是語言禁忌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現(xiàn)象在美國英語中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美國黑人在歷史上倍受歧視,過去那些用來咒罵黑人的種族歧視語變得敏感起來,變成了禁忌語。
5、常識差異。
三、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可見,英漢語言背后深層文化差異之一鱗半爪,而要詳盡英漢語言所包含的深刻文化內(nèi)涵并非本文所能及。我們的外語教學應緊扣世界教育的發(fā)展方向,注重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系統(tǒng)地在大綱、教材、測試、課堂教學、教師素質(zhì)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深入的改革,以保證所培養(yǎng)的學生的英語應用水平能緊跟時代的步伐,學生的整體文化素養(yǎng)得到提高——通曉本族文化,熟悉他族文化,了解文化間的差異,理解、尊重交際對方。
參考文獻:
[1]岑建軍.難在今日 功在千秋[J].教學與教材研究, 1997(2).
[2]陳祖福.迎接時代的挑戰(zhàn),更新教育思想和觀念[J] .教學與教材研究, 1997(3).
?。ㄗ髡邌挝唬涵偱_師范高等??茖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