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生 陸志偉
程玉生,陸志偉.利多卡因?qū)χ夤茜R檢查的麻醉效果評價[J/CD].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3,6(1):54-56.
支氣管鏡檢查是呼吸科一項必不可少的有創(chuàng)檢查方法,有效的局部麻醉是支氣管檢查順利進行的保障。目前臨床使用較多的局部麻醉藥為利多卡因,其不良反應與利多卡因的血藥濃度成正相關(guān)性[1-2]。因此在確?;颊咧夤茜R檢查過程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利多卡因的濃度及總量對減少利多卡因濃度所引發(fā)的相關(guān)性不良反應有重要價值。本研究比較了1%濃度的利多卡因與2%濃度的利多卡因在支氣管鏡檢查過程中局部麻醉效果的差異,旨在進一步評價利多卡因的臨床應用價值。
選擇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呼吸科因肺部占位病變、肺炎行支氣管鏡刷檢、活檢的患者52例,排除嚴重肺部感染、凝血功能障礙、嚴重心臟疾病、氣道高反應性、肺功能嚴重低下、肺動脈高壓等疾病?;颊唠S機分為1%利多卡因濃度組(A組)26例(男性18例,女性8例)與2%利多卡因濃度組(B組)26例(男性18例,女性8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16例。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電子支氣管鏡使用日本PENTAX(EPM-3300型號)支氣管鏡。術(shù)前準備、消毒及操作規(guī)范均嚴格按照中國《診斷性可彎曲支氣管鏡應用指南(2008)》執(zhí)行?;颊咂脚P操作臺后休息5 min,讓患者充分放松,避免緊張,手捏噴霧器以2%利多卡因行鼻部黏膜及咽喉部麻醉。鼻部每次噴4下,咽喉部每次噴2下,2~3 min噴一次,共3次。兩組患者行環(huán)甲膜穿刺分別注入3 ml 1%和2%濃度利多卡因行支氣管黏膜局部麻醉,支氣管鏡順利進入聲門后氣管內(nèi)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再補充相應濃度的利多卡因。每例患者檢查過程中均進行血氧飽和度監(jiān)測。
計算患者在支氣管鏡檢查過程中環(huán)甲膜穿刺局部麻醉的利多卡因總量。觀察患者基礎(chǔ)血氧飽、度和最低血氧飽和度,支氣管鏡操作時間。內(nèi)鏡操作醫(yī)師視覺評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10 cm,0代表無不適及咳嗽,10代表較高水平的不適或連續(xù)的咳嗽,氣管鏡檢查結(jié)束時評估[3]?;颊邍乐爻潭仍u分[3]:①沒有什么不舒服;②不舒適;③不好;④很不好;⑤不能耐受的。麻醉效果評定[4]:優(yōu),聲門開放很好,插管順利,患者安靜無咳嗽或偶有1~2聲輕咳;良,聲門開放良好,播管可,氣管鏡送入氣管有輕度咳嗽(≤5~6聲)。可,聲門開放不良及有惡心反射,插鏡不夠順利,鏡體進入氣管后陣發(fā)往咳嗽(>7~8聲),患者不安靜,無明顯發(fā)紺及憋氣;差:聲門不易開放或惡心,插鏡不順利,氣管鏡送入氣管時劇烈嗆咳,患者躁動不安,并出現(xiàn)發(fā)紺及憋氣。
兩組患者年齡、利多卡因總量、血氧飽和度、操作時間及各評分比較,見表1。提示兩組患者的年齡、血氧飽和度、操作時間、視覺評分及嚴重程度評分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但A組利多卡因總量較B組明顯要少(76.92 ±20.35 mg 和 108.94 ±38.49 mg,P=0.001)。
表1 兩組年齡、利多卡因總量、血氧飽和度、操作時間及各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年齡、利多卡因總量、血氧飽和度、操作時間及各評分比較(±s)
組 別 年齡(歲) 利多卡因總量(mg)基礎(chǔ)血氧飽和度(%)最低血氧飽和度(%)操作時間(min) 視覺評分 嚴重程度評分A 組(n=26) 57.57 ±112.6 76.92 ±20.35 97.00 ±1.16 95.95 ±1.68 9.00 ±4.06 5.38 ±1.65 3.19 ±0.80 B 組(n=26) 60.07 ±10.74 108.94 ±38.49 97.38 ±138 96.15 ±2.03 8.65 ±1.62 5.27 ±1.75 3.15 ±0.78 t值 -0.81 -3.68 -1.08 -0.37 0.40 0.24 0.18 P值0.42 0.001 0.26 0.71 0.69 0.81 0.86
性別分層發(fā)現(xiàn),兩組男性與女性患者分別視覺評分及嚴重程度評分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但男性患者A組利多卡因總量較 B組明顯要少(75.56±20.93 mg和 113.78 ±42.40 mg,P=0.002),女性患者兩組無顯著性差異,見表2、3。
表2 兩組男性患者不同濃度利多卡因?qū)χ夤茜R檢查視覺、嚴重程度評分及利多卡因總量的比較(±s)
表2 兩組男性患者不同濃度利多卡因?qū)χ夤茜R檢查視覺、嚴重程度評分及利多卡因總量的比較(±s)
組 別 視覺評分 嚴重程度評分利多卡因總量(mg)A組(n=18)4.89 ±1.36 3.06 ±0.80 75.56 ±20.93 B 組(n=18) 5.16 ±1.76 3.17 ±0.79 113.78 ±42.40 t值 -0.53 -0.42 -3.41 P值0.60 0.68 0.002
表3 兩組女性患者不同濃度利多卡因?qū)χ夤茜R檢查視覺、嚴重程度評分及利多卡因總量的比較(±s)
表3 兩組女性患者不同濃度利多卡因?qū)χ夤茜R檢查視覺、嚴重程度評分及利多卡因總量的比較(±s)
組 別 視覺評分 嚴重程度評分利多卡因總量(mg)A組(n=8)6.50 ±1.78 3.50 ±0.76 80.00 ±20.00 B 組(n=8) 5.5 ±1.85 3.13 ±0.83 96.25 ±26.15 t值 1.10 0.94 -1.40 P值0.29 0.36 0.184
采用兩種不同濃度的利多卡因?qū)χ夤軝z查麻醉效果比較無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4。
表4 兩組不同濃度的利多卡因麻醉效果比較[n(%)]
支氣管鏡檢查是呼吸科一項必不可少的侵入性檢查方法,有效的局部麻醉方法是支氣管鏡檢查安全、順利進行的保障。目前支氣管鏡檢查局部麻醉途徑有多種,如經(jīng)環(huán)甲膜穿刺,霧化吸入以及經(jīng)支氣管鏡邊進邊噴藥等方法。可供選擇的局部麻醉藥包括可卡因,丁卡因及利多卡因等。這些局部麻醉藥效果相當,但利多卡因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利多卡因濃度相關(guān)不良反應包括可引發(fā)過敏反應、肺功能的惡化、氣道高反應性致支氣管痙攣、驚厥發(fā)作、正鐵血紅蛋白血癥,嚴重時可致猝死發(fā)生等。利多卡因進入支氣管后可經(jīng)氣道黏膜迅速吸收進入血循環(huán),利多卡因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其血漿濃度成正相關(guān)性[1-5]。英國胸科協(xié)會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指南推薦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總量不超過8.2 mg/kg,當利多卡因血藥濃度達到4 μg/ml時相關(guān)毒性反應明顯增加,甚至發(fā)生猝死,特別對肝功能受損的患者危害更大[6-7]。因此在確保支氣管鏡檢查過程中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減少利多卡因使用的濃度及總量對降低利多卡因濃度相關(guān)性不良反應有重要的價值。
本研究采用環(huán)甲膜穿刺局部麻醉的方法行支氣管鏡檢查。環(huán)甲膜穿刺局部麻醉是目前最有效的聲帶麻醉方法,臨床觀察顯示麻醉效果滿意,但約有1/3的患者感到不適,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其臨床使用,并且在臨床咯血及復雜支氣管鏡介入治療的患者中也不適合使用環(huán)甲膜穿刺麻醉[8]。雖然目前支氣管鏡常規(guī)檢查前,2%利多卡因霧化局部麻醉應用較普及,但部分患者對其刺激性不能耐受以及麻醉不夠充分,如較高濃度的利多卡因?qū)χ夤莛つた僧a(chǎn)生一定的刺激,從而誘導氣道高反應性,加重咳嗽反應[1]。因此,在某些情況下,環(huán)甲膜穿刺麻醉的應用有重要的價值。本研究結(jié)果揭示1%濃度的利多卡因組與2%濃度的利多卡因組在年齡、血氧飽和度、操作時間、視覺評分及嚴重程度評分均無明顯差異,但1%利多卡因組的利多卡因總量應用相對于2%濃度的利多卡因組明顯減少(76.92±20.35 mg 和 108.94 ±38.49 mg,P=0.001)。兩組男性與女性患者視覺評分及嚴重程度評分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但A組男性患者利多卡因總用量較B組明顯要少(75.56 ±20.93 mg 和 113.78 ±42.40 mg,P=0.002)。兩組的嚴重程度評分無明顯的差異。進一步研究結(jié)果提示,兩組不同濃度的利多卡因?qū)χ夤茜R檢查中麻醉效果無統(tǒng)計學差異。
綜上所述,1%低濃度的利多卡因?qū)χ夤軝z查具有良好的局部麻醉效果,與2%濃度的利多卡因相比具有類似的麻醉效果,且需要的利多卡因總量明顯減少。臨床上根據(jù)患者支氣管鏡檢查項目的不同,可考慮首選使用1%濃度的利多卡因。
1 Stolz D,Chhajed PN,Leuppi J,et al.Nebulized lidocaine for flexible bronchoscopy: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trial[J].Chest,2005,128(3):1756-1760.
2 Antoniades N,Worsnop C.Topical lidocaine through the bronchoscope reduces cough rate during bronchoscopy[J].Respirology,2009,14(6):873-876.
3 Graham DR,Hay JG,Clague J,et al.Comparison of three different methods used to achieve local anesthesia for fiberoptic bronchoscopy[J].Chest,1992,102(3):704-707.
4 王洪武.電子支氣管鏡的臨床應用[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9,66-67.
5 Kirkpatrick MB.Lidocaine topical anesthesia for flexible bronchoscopy[J].Chest,1989,96(5):965-967.
6 Honeybourne.D,Babb J,Bowie P,et al.British Thoracic Society guidelines on diagnostic flexible bronchoscopy[J].Thorax,2001,56:i1-i21.
7 Williams KA,Barker GL,Harwood RJ,et al.Combined nebulization and spray-as-you-go topical anaesthesia of the airway[J].Br J Anaesth,2005,95(4):549-553.
8 李 強.呼吸內(nèi)鏡學[M].上海: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2003: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