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麗麗
(吉林省榆樹市人民醫(yī)院婦產(chǎn)科,吉林 榆樹 130400)
米非司酮配伍甲氨蝶呤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探究
魏麗麗
(吉林省榆樹市人民醫(yī)院婦產(chǎn)科,吉林 榆樹 130400)
治療異位妊娠通常有剖腹手術(shù)、腹腔鏡手術(shù)及藥物治療幾種方法。其中腹腔鏡手術(shù)和藥物治療更適于未破型、流產(chǎn)型或無內(nèi)出血者。特別是米非司酮配伍甲氨蝶呤藥物治療未破裂型和流產(chǎn)型異位妊娠,不僅治療效果好、而且副作用小,更重要的是此種治療方法為未產(chǎn)婦和要求再生育者開辟了廣闊的治療前景。
米非司酮;甲氨蝶呤;配伍;異位妊娠
近年來,異位妊娠發(fā)病率趨于上升。治療異位妊娠(EP)通常有剖腹手術(shù)、腹腔鏡手術(shù)及藥物治療幾種方法,但腹腔鏡手術(shù)和藥物治療更適于未破裂型、流產(chǎn)型或無內(nèi)出血者,其中藥物治療對于未產(chǎn)婦或有再生育要求的患者尤為適用。下面,我們對近年來用米非司酮(mife)配伍甲氨蝶呤(MTX)治療未破裂型和流產(chǎn)型異位妊娠取得的良好效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共收治此類患者60例,未破裂型異位妊娠患者36例,流產(chǎn)型異位妊娠患者24例,年齡從20~39歲,平均年齡30歲左右,停經(jīng)30~60d,平均45d。
1.2 治療條件
①生命體征平穩(wěn),無腹腔活動性出血;②輸卵管漿膜完整,無活動性出血,包塊直徑不超過3~4cm,腹腔積液無或<100mL,血β-hCG<3000U/L;③心、肝、腎功能正常。
1.3 治療方法
患者均為住院觀察治療,采用MTX單次肌內(nèi)注射,MTX為抗代謝類抗腫瘤藥物,能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干擾DNA合成,抑制滋養(yǎng)細胞增長,破壞絨毛,使胚胎組織壞死、脫落、吸收。5d為1個療程,劑量為0.4mg/kg/d,同時口服米非司酮各50mg,每日2次,共3d。米非司酮終止早孕的機制是與孕激素受體結(jié)合阻斷孕酮的作用,引起蛻膜組織變性壞死,hCG下降,黃體溶解,從而使依賴黃體發(fā)育的胚囊壞死、吸收,終止妊娠[1-3]。治療期間禁飲酒、性生活。用藥期間,每3d復查血β-hCG一次。若血β-hCG值較治療前下降≥20%,即改為每周復查1次,直到正常(<10U/L)。用藥后復查肝、腎及血象,根據(jù)腹痛情況復查B超。
米非司酮(mife)配伍甲氨蝶呤(MTX)治療異位妊娠未破裂的36例成功33例,成功率達91.6%,另3例失敗,改行手術(shù)治療。此種方法治療的流產(chǎn)型異位妊娠24例,全部成功,成功率為100%。
2.1 血β-hCG的分泌情況
治療前血β-hCG均值為2375U/L,其中血β-hCG<1000U/L 30例,β-hCG 1000~2000U/L 18例,β-hCG<3000U/L 12例。
2.2 用藥后血β-hCG下降情況
成功治愈的57例中用藥5~7d后,其中有20例最初血β-hCG有不同程度增高,其余37例均逐漸下降;8~9d后患者血β-hCG均下降≥20%,血β-hCG下降到正常大致需(26±15)d(平均7~65d)。治療前血β-hCG<1000U/L,治療后7~39d降為正常;血β-hCG 1000~2000U/L均需14~38d降為正常;血β-hCG 3000U/L,治療后20~50d降至正常。
2.3 腹痛情況及異位妊娠包塊直徑
46例無腹痛,14例有輕度或明顯的腹度發(fā)作史。持續(xù)2d后減輕或消失。失敗的3例均為重復發(fā)作腹痛較重患者,異位妊娠盆腔包塊直徑平均為2.6m(1.6~4.5cm),其中42例直徑<3.0cm,18例直徑在3.0~4.0cm,失敗的3例包塊直徑在3.5~4.0cm。
2.4 治療失敗3例情況
3例平均27歲,平均停經(jīng)50d。用藥后數(shù)日均有重復發(fā)作的較重腹痛,異位妊娠包塊直徑平均為3.8cm(3.5~4.0cm),用藥前血β-hCG值均較高,其中1例血β-hCG 3080U/L,用藥后升高達18800U/L并伴有持續(xù)性下腹墜痛,剖腹探查,此例為右側(cè)輸卵管壺腹部妊娠破裂。另2例為左側(cè)輸卵管峽部妊娠破裂,剖腹手術(shù)見盆腔積液有500~1200mL。3例病理結(jié)果為輸卵管妊娠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滋養(yǎng)細胞壞死、溶解、絨毛水腫和出血。
2.5 藥物副作用
60例中1例于藥物治療5d后出下唇直徑0.2cm潰瘍,8例輕度惡心,均自愈。肝腎功能及自常規(guī)化驗均未見異常。治療成功與失敗的異位妊娠包塊直徑、停經(jīng)天數(shù)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但治療前腹痛發(fā)生率及血β-hCG水平間差異有高度顯著性(P<0.01),成功的57例中只有11例有腹痛,失敗3例均有明顯腹痛,血β-hCG≥10000U/L。
用MTX治療妊娠性滋養(yǎng)細胞腫瘤(GTT)用量較大,副作用發(fā)生率為20%~30%[4],我們采用MTX單次注射減少用藥劑量及次數(shù),配伍mife有協(xié)作作用,且不增加副作用。腹痛通常是輸卵管妊娠破裂或流產(chǎn)的先兆,與包塊張力及出血等腹膜刺激以及輸卵管妊娠排異時痙攣收縮有關(guān)。本組46例無腹痛均獲成功,腹痛14例中11例治療成功,3例失??;本組EP包塊<4.0cm者成功率為95%,提示,包塊越小成功率越高。此外,血β-hCG越高成功率越低。EP患者治療成功關(guān)鍵在于嚴格選擇早期EP患者,根據(jù)血β-hCG高低,B超檢查EP包塊直徑,有無原始心管博動等,確定適應證,設計治療方案,提高EP診斷率,區(qū)別對待不同病情,避免過急手術(shù)或延緩保守治療。
米非司酮(mife)配伍甲氨蝶呤(MTX)保守治療EP,是未來治療EP的主要模式,此種方法為未產(chǎn)婦或要求再生育者開辟了廣闊的治療前景。
[1] 張珠蘭.米非司酮用于過期流產(chǎn)19例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婦產(chǎn)科與產(chǎn)科雜志,1997,7(13):5.
[2] 劉珠鳳,黃榮麗.異位妊娠的早期診斷方法[J].中國實用婦產(chǎn)科與產(chǎn)科雜志,1998,14(1):1.
[3] 張國立.米非司酮治療異位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1999,15(1):45.
[4] 張洪波,蔡漢鐘.MTX治療異位妊娠的再孕情況及副作用[J].實用婦科雜志,1996,12(4):190.
R714.22
B
1671-8194(2013)35-0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