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燕燕
小兒腹瀉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瀉為主的兒科常見病、多發(fā)病。治療方法大多予抗生素、抗病毒、止瀉、補液支持治療,療效常不滿意,易引起腸道菌群失調(diào)。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采用蒙脫石散、金雙歧片聯(lián)合治療小兒腹瀉,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115例患兒均為本院住院或門診病例,全部病例均符合小兒腹瀉的診斷標準[1]。115例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63例,男34例,女29例,年齡3個月~3歲,發(fā)熱46例,惡心嘔吐36例,輕度脫水41例,中度脫水13例,大便次數(shù)每日≤10次46例,﹥10次17例。對照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齡4個月 ~3歲,發(fā)熱40例,惡心嘔吐35例,輕度脫水34例,中度脫水12例,大便次數(shù)每日≦10次38例,﹥10次14例。兩組起病方式、年齡、性別、病程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均給予蒙脫石散止瀉及指導飲食治療,適當補液、予頭孢、黃連素、病毒唑抗感染,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金雙歧治療。蒙脫石散口服1歲以下1.0 g/次,3次/d;1~3歲1.5 g/次,3次/d;3歲以上3.0 g/次3次/d;服用時按3 g:50 ml溫開水比例倒入,搖勻后于空腹服用。
金雙歧片:6個月內(nèi)嬰兒一次1片,一日2-3次;6個月至3歲小兒一次2片,2~3次/d;3至12歲小兒一次3片,2~3次/d。
1.3 療效標準 顯效:治療72 h內(nèi)糞便性狀及次數(shù)恢復正常,全身癥狀消失。有效:治療72 h內(nèi)糞便性狀及次數(shù)明顯好轉(zhuǎn),全身癥狀明顯改善。無效:治療72 h內(nèi)糞便性狀及次數(shù)、全身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惡化。
治療組 63例中顯效 32例(50.8%),有效 29例(46.0%),無效3例(4.8%),總有效率為96.8%;對照組52例中顯效10例(19.2%),有效11例(21.2%),無效32例(61.5%),總有效率為40.4%。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小兒腹瀉是兒科常見病、多發(fā)病,是造成小兒營養(yǎng)不良、生長發(fā)育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1]。主要由于小兒胃酸分泌少、酸度低、免疫功能低下、腸道微生態(tài)平衡脆弱,易受外來因素破壞[2]。金雙歧系一腸道微生物生態(tài)平衡調(diào)節(jié)劑,主要含長型雙歧桿菌、保加利亞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具有抑制大腸桿菌、痢疾桿菌、沙門菌屬、腸道球菌等有害菌的作用,但對人體有益的微生物卻有復壯作用;可降低腸道PH值,抑制腸道內(nèi)致病菌和腐敗菌的生長繁殖;并可促進胃腸蠕動、胃酸分泌,幫助胃腸消化,增進食欲;蒙脫石散為雙八面蒙脫石的制劑,可吸附消化道中氣體和各種攻擊因子,對病毒、細菌及毒素等具有強大的吸附作用,增強腸粘膜屏障;且不被機體吸收,不進入血液循環(huán),同時亦不影響吸收功能,幫助恢復再生上皮組織,6 h左右同固定的攻擊因子經(jīng)消化道排出,無明顯的不良反應[4]。
本文結(jié)果顯示,蒙脫石散、金雙歧片聯(lián)合治療小兒腹瀉總有效率為95.2%,能明顯縮短腹瀉時間,減少大便次數(shù),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使用方便,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楊錫強,易著文.兒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292,298.
[2]張琳,等.急性腹瀉患兒腸道菌群的微生態(tài)變化.中華兒科雜志,1994,32:111.
[3]沈剛,江海碧,任金香,等.實用兒科藥物手冊.上海:上??茖W技術(shù)文獻出版社,1998:216,218.
[4]陳翔,陳順列,黃漢津.兒科藥物手冊.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