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濟南軍區(qū)青島第一療養(yǎng)院第一療養(yǎng)區(qū),266071)
1.1 臨床資料 患者,女,47歲,2012-05-16來我院,自述左前臂疼痛并牽扯左肩疼痛1周,近期疼痛加重,肘部外側疼痛無力,不能提取重物。查體發(fā)現左側肩關節(jié)、手臂部肌肉無明顯改變,無外傷,無紅腫,肘關節(jié)局部壓痛明顯,在前臂旋前伸肘時,疼痛加劇,且活動受限,前臂尺側發(fā)現幾處紅疹、小水皰存在,患者主訴是由于局部貼敷膏藥過敏所致,根據臨床癥狀診斷為“網球肘”,給予相關治療。
1.2 治療方案 ①手法輕柔彈撥肱骨外上髁痛點3~5 min。②給予超短波治療,微熱量,20 min/次,連續(xù)治療7~10 d。③針刺曲池、肘、手三里、合谷、阿是穴等穴,加TDP照射,20 min/次。
治療3 d,疼痛無明顯改善,反有加重趨勢。檢查肘部內側髁時見多處水皰,經過重新診斷考慮為帶狀皰疹,遂改變治療方案進行治療。
2.1 刺絡法 局部皮膚常規(guī)消毒,以三棱針點刺在皰疹間隙處(輕者皮內,重者皮下),刺4~5點,加以閃火罐放血5~10 mL,留罐8 min。隔日1次,7次為1個療程。
2.2 經穴刺法 豐隆穴直刺進針1~1.5寸,施捻轉提插瀉法1 min;陰陵泉直刺1~1.5寸,施捻轉平補平瀉法1 min,二穴施術后留針20 min。1次/d,10次為1個療程。
治療3 d后,疼痛癥狀明顯緩解,7 d后痊愈,皰疹干枯、脫落,患者疼痛感覺消失,睡眠、食欲等日常生活無明顯異常。
帶狀皰疹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癥性皮膚病,常突然發(fā)生,表現為成群的密集小水皰,水皰如綠豆大小或稍大,成簇分布,沿一側周圍神經的走向呈帶狀分布,伴有神經痛和局部淋巴結腫痛。帶狀皰疹神經痛是帶狀皰疹的并發(fā)癥,多見于年長體弱者。免疫抑制或衰老引起的免疫功能(尤其是細胞免疫)降低可能是帶狀皰疹神經痛的主要高危因素之一[1]。
中醫(yī)認為帶狀皰疹多因脾胃運化失常,水濕停滯,久而化熱;或肝膽濕熱,郁而化火;或濕熱毒邪侵及經脈;濕熱內蘊,壅阻脈絡,發(fā)于腠理,外達皮部,故見皰疹簇生瘙癢而痛甚。治療上常以清熱瀉火,解毒利濕為法[2]。
此次誤診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帶狀皰疹癥狀不明顯,通常帶狀皰疹好發(fā)于患者胸背部,其次為腰腹部、面部及股臀部,自覺癥狀為劇烈疼痛,疼痛甚至難以忍受。皮膚出現簇集水皰,沿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布,伴有明顯神經痛。肘部出現的帶狀皰疹臨床少見,加之患者主訴由于肘部過勞引起的肌肉疼痛,肱骨外上髁壓痛明顯,局部貼敷膏藥過敏出現水皰影響了對帶狀皰疹的判斷,導致誤診。通過這個個案總結在診斷疾病上除了要問診詳細、全面考慮之外,特別要注意在診斷中不要照搬書本定義,注意一些疾病的鑒別診斷,不要被一些簡單的臨床特征、患者主訴所迷惑,應認真考慮疾病的鑒別診斷。
[1]吳大興,虞海燕.帶狀皰疹神經痛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臨床療效評估[J].浙江預防醫(yī)學,2007,19(2):15-16.
[2]石學敏.石學敏實用針灸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