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錫盟東烏旗嘎達布其鎮(zhèn)畜牧獸醫(yī)工作站,內蒙古錫盟 026300)
我獸醫(yī)在所轄的某地自2013年2月以來,有4個牧戶飼養(yǎng)的羊只連續(xù)出現(xiàn)死亡情況,經(jīng)隔離觀察:多為懷孕母畜,不食多臥,發(fā)熱伴有腹瀉,個別羊體溫達41℃,逐漸消瘦明顯,眼結膜蒼白,鼻液呈膿狀流出。
初期食欲不振,精神萎靡,體溫在40℃~42℃之間,呈稽留熱,眼結膜潮紅;兩天后,不食且明顯消瘦,腹瀉,被毛粗亂,鼻液呈漿液性,眼結膜蒼白呈貧血狀,流淚明顯,眼瞼腫脹。
血液稀釋,凝固不良,呈淡紅色,全身肌肉色澤變淡,皮下脂肪黃染;腹腔積液增多;脾臟質脆呈泥狀;心包積水成水囊狀,心肌柔軟無力;其他器官病變不明顯。
取抗凝血或原血1滴置載玻片上,加等量生理鹽水,混勻加蓋玻片,滴香柏油后用油鏡放大400~600倍觀察:細胞被附紅細胞體包圍,呈星狀、鋸齒狀等不規(guī)則形狀,并上下運動。紅細胞邊緣有許多球型、逗點型、顆粒型的蟲體附著,附著蟲體的紅細胞在血漿中震顫或擺動,血漿中游離的蟲體可以快速游動。瑞氏染色鏡檢可見蟲體呈藍紫色。
根據(jù)流行病學特點,發(fā)病情況,臨床癥狀,病理剖檢變化,實驗室檢查確診為羊附紅細胞體病。
去年冬天雪大,開春融化,使棚圈及其周邊陰暗潮濕,圈舍設備簡陋,消毒清掃不及時,極易造成附紅細胞體繁殖滋生。牲畜缺乏營養(yǎng),免疫力下降,導致該病發(fā)生。
⑴預防:①加強飼養(yǎng)管理,搞好羊舍及其周圍的環(huán)境衛(wèi)生,定期進行消毒;②采用注射、藥浴等方法消除體外寄生蟲;③隔離發(fā)病羊。⑵治療:① 血蟲凈(貝尼爾):劑量,5~10mg/kg體重,用生理鹽水稀釋成5%的溶液,肌肉注射,1次/d,連用3~5 d;②新血蟲蟲必清(鹽酸吖啶黃注射液)。10 ml/只,連用2 d,同時,結合土霉素注射液,10 ml/只,肌肉注射,連用7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