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估計,農(nóng)業(yè)土壤塵排放量約占全球大氣礦塵量的 20%.與冰核形成能力研究比較充分的干旱地區(qū)粉塵相比,肥沃地區(qū)土壤形成的大氣粉塵中通常含有大量的有機組分.利茲大學的O'Sullivan等從英國的四個不同地方采集肥沃土壤,然后用實驗的方法分析從這些土壤中提取的粉塵微粒在沉浸情況(immersion mode)下的冰核形成活性.他們通過對比液滴的粒徑來判斷這些土壤粉塵顆粒在237~267K之間的冰核形成能力.研究結(jié)論如下:當溫度在258K以上時,土壤塵的冰核形成活性會由于熱處理或與過氧化氫的反應而減小,表明冰核形成源于土壤中的生物組分;當溫度低于258K時,冰活性位點的密度趨向與土壤礦物組分的相同,表明土壤塵中的無機組分,尤其是k-長石部分,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對冰核形成更加重要.盡管農(nóng)業(yè)活動產(chǎn)生的粉塵對全球大氣含塵量只有相對較小的貢獻,但是它對冰核形成活性的增強效應在云冰核形成中可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當環(huán)境溫度在258K以上時,這種增強作用會更加顯著.
——鄧彥閣 譯自《Atmos. Chem. Phys. Discuss.》: 13,20275-20317,2013